- 年份
- 2024(7570)
- 2023(11206)
- 2022(8923)
- 2021(8383)
- 2020(6781)
- 2019(15961)
- 2018(15691)
- 2017(29769)
- 2016(15495)
- 2015(17792)
- 2014(17471)
- 2013(17270)
- 2012(15577)
- 2011(14353)
- 2010(14563)
- 2009(13778)
- 2008(13426)
- 2007(11832)
- 2006(10710)
- 2005(9645)
- 学科
- 济(75513)
- 经济(75445)
- 业(39987)
- 管理(37002)
- 农(31771)
- 方法(31654)
- 数学(28993)
- 数学方法(28443)
- 企(27069)
- 企业(27069)
- 中国(24254)
- 农业(20726)
- 业经(18632)
- 贸(14651)
- 贸易(14638)
- 易(14351)
- 制(13990)
- 财(13529)
- 地方(13284)
- 发(12607)
- 学(11983)
- 银(11325)
- 银行(11317)
- 行(10982)
- 融(10797)
- 金融(10795)
- 发展(10643)
- 展(10629)
- 策(10330)
- 体(9760)
- 机构
- 大学(225069)
- 学院(224715)
- 济(102647)
- 经济(100833)
- 管理(84831)
- 研究(81007)
- 理学(72930)
- 理学院(72166)
- 管理学(70636)
- 管理学院(70236)
- 中国(63941)
- 京(48261)
- 科学(45762)
- 财(43517)
- 所(39430)
- 农(38654)
- 中心(36377)
- 研究所(35748)
- 财经(34733)
- 经济学(33337)
- 江(32249)
- 经(31859)
- 业大(31304)
- 北京(31071)
- 范(30001)
- 经济学院(29924)
- 师范(29777)
- 农业(28919)
- 院(28823)
- 财经大学(25676)
- 基金
- 项目(148823)
- 科学(118962)
- 研究(111040)
- 基金(110889)
- 家(96388)
- 国家(95643)
- 科学基金(82204)
- 社会(74499)
- 社会科(70536)
- 社会科学(70518)
- 基金项目(56774)
- 省(55331)
- 教育(50732)
- 自然(49959)
- 自然科(48947)
- 自然科学(48939)
- 自然科学基金(48055)
- 划(46761)
- 资助(46135)
- 编号(44058)
- 成果(36229)
- 部(34120)
- 重点(33634)
- 发(33161)
- 国家社会(32576)
- 课题(30808)
- 创(30379)
- 教育部(29717)
- 中国(29390)
- 创新(28518)
共检索到3442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冯小红
从清末至抗战爆发前将近4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高阳织布业创造了作为中国乡村工业化模式之一的“高阳模式”。具体而言,“高阳模式”是一种以大城市为依托,以农村为基地,以改造传统产业为出发点,以家庭工业和小工厂起步,以培养新型工商人才为持续动力,面向市场的区域专业化的乡村工业化模式。它对于中国的乡村工业化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高阳模式 乡村工业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仇叶
不同于一般的农地制度创新,沿海农村的土地制度变迁属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范畴,其核心是土地开发权的界定问题。乡村工业化既推动了土地开发权从国家向集体转移,也影响了这一权利的配置方向。本文研究发现,不同乡村工业化模式形塑出不同的土地制度,珠三角的外资充裕型、苏南的外资竞争型、浙江的内生资本稀缺型工业化模式,分别产生了保护股民利益的土地共有制,强调政府统筹能力的土地集体所有制与有利内生资本积累的"公有私占"的土地制度类型,三者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区域性工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这表明,评价土地制度的绩效,必须着重考虑具体的工业化模式。当前,中国正处于全球资本竞争与产业升级的重要时期,仍然需要发挥土地集体所有制统筹土地开发权的优势,为建立服务于工业发展的高水平公共服务体系提供保障,同时,也应当加强土地的再分配功能,保护农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权利,提高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制度合法性。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剧锦文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工业化不外有两种模式,即以英国、美国为代表的英美模式,这一模式的显著特点是:首先从发展轻纺工业起步,然后待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自动推动重工业的发展,从而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另一个模式就是苏联模式,它同英美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它首先强调重工业的发展,以建立工业的基础,再带动轻纺及其它工业和农业的发展,最后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新中国诞生以后,也进行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在模式的选择上,基本上采用了苏联的工业化模式,中国在当时为什么要采用苏联模式而不采用英美模式呢?本文企图从几个不同方面回答这个问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源远 孙玉涛 刘凤朝
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工业化条件下的不同环境治理模式。首先,从分析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环境污染与治理的新特征入手;然后,用非农产业就业比重衡量工业化程度,以包含工业化这一解释变量的EKC模型为基础,利用中国2000-2004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工业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其次,讨论了工业化条件下开放度、引资能力、技术水平、环境后端治理以及各因素组合对EKC的影响,同时考察了不同因素组合作用下工业化对环境污染影响程度的变化;最后,总结了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四种环境治理模式,考虑到环境资本的不可逆性,认为长期来看引进吸收+前端治理模式对环境保护最有利,既能发挥中国的后发优势,又能...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朱南 刘一
本文基于生态经济效率视角,选取2005~2006年数据,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和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对中国大陆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新型工业发展模式进行实证分析。本文认为,地区工业的生态经济效率是由地区工业的经济效率和生态效率共同构成,并据此划分出各地区在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中的4种新型工业发展模式,探讨了生态经济效率与经济效率和生态效率的关系。本文提出了新型工业发展路径的战略选择应符合生态经济效率的二维结构特征,为促进全国各地区工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晓慧
本文通过对乡村旅游三个成功案例发展路径的分析,总结出我国乡村旅游三种典型一体化发展战略模式,并对不同的模式进行了评价和适用性分析。希望能对我国其他乡村旅游一体化发展战略模式的选择提供决策参考,推动我国乡村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一体化战略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蔡磊砢
中国近代大学的评议会总是被视为教授治校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大量史料梳理了中国近代评议会制度的历史发展,归纳了中国近代教育机构中三种评议会的制度形态。通过对比分析,总结了集权式管理模式、民主自治管理模式和教授治校管理模式下评议会制度的差异。
关键词:
评议会 民主自治 教授治校 教育管理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萍
各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普遍经历了农村工业化的过程,但是不同国家农村工业化的背景和发展模式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本文认为资源禀赋条件和市场化程度是影响农村工业化发生阶段、发展模式及其产业结构特点的主要因素,不同阶段的农村工业化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存在差异。辽宁农村工业化应注重平衡市场和政策两种力量的作用,走混合型发展道路。
关键词:
农村工业化 城市化 发展阶段 发展模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燕韡
农村工业化是在传统二元结构体制的历史条件下启动和发展起来的,是我国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一种特殊工业化形式,与"三农"问题密切相关。农村工业化实践的不断丰富和深化,其内生型的传统发展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与城市工业化加速融合的趋势。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推出和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规模性转移,农民工跨省区远距离大规模流动,将转向分散型的省内流动或就近向小城镇转移。我国城镇化发展重心也随之下移,由过去的以大中城市为主逐步过渡到以小城镇为主。我国特有的农村工业化模式与小城镇化发展路径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将给中国农村带来美好的明天。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培刚 庞荣
本文通过考察美国阿拉斯加州具有多元文化与充权色彩的乡村治理方案、加拿大纽布朗斯维克省充满实验性质的"新乡村地区治理模式"以及欧盟研究中心对欧洲乡村治理经验的比较,归纳出中国当前乡村治理所要强调的落实地方分权、尊重多元文化、增加地方居民参与基层政策决策机制以及凝聚力与动员乡村社区资本等建议。
关键词:
乡村治理 国际视野 基层组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梁若冰
在中国近代工业化过程中,口岸与铁路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利用准实验方法量化考察了口岸与铁路对工业企业建立的影响,一方面验证了Jia(2014)的口岸具有重要影响的观点,另一方面也发现铁路进一步强化了口岸的作用,而且上述结论在考虑选择偏误和遗漏变量偏误的情况下仍然稳健。此外,本文还分析了口岸与铁路促进工业化的主要途径,发现初始阶段主要是口岸对外资工业的影响,后期则是铁路与口岸同时影响外资与民营工业,但口岸和铁路并未显著促进工业部门形成产业链。最后,本文利用国际贸易与国内粮价数据,进一步发现口岸与铁路推动近代工业化的途径分别是促进国际贸易与整合国内市场。
关键词:
口岸 铁路 中国 近代工业化 准实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敦平 乔梦楠
为切实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乡村六次产业化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带来新的活力。本文通过解析乡村六次产业化的发展路径,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实践,从科技、数字要素、人才、绿色、文化、合作经济等维度提出了新时期我国乡村六次产业化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
六次产业化 三产融合 乡村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邓光娅 李岩 王丛玉
本文在分析了农村外源型和内源型两种工业化模式后,以苏南地区和珠江三角洲两个地区为例的分析了农村土地资源在两种模式中的不同作用。
关键词:
农村工业化 土地资源利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徐莉萍
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是非政府组织向穷人发放小额贷款以帮助其脱贫的金融模式。1993年,这一模式被引入到中国并试点运行,经过约10多年的试验,取得一定的经验和成效,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本文在总结以往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借鉴孟加拉乡村银行小额信贷模式,结合我国特殊的国情和条件,提出了使孟加拉模式顺利“中国行”的相应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