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24)
- 2023(6894)
- 2022(5733)
- 2021(5147)
- 2020(4302)
- 2019(9469)
- 2018(9019)
- 2017(16628)
- 2016(9179)
- 2015(9836)
- 2014(9267)
- 2013(9089)
- 2012(8453)
- 2011(7535)
- 2010(7345)
- 2009(6598)
- 2008(6415)
- 2007(5551)
- 2006(4856)
- 2005(4166)
- 学科
- 济(33579)
- 经济(33526)
- 管理(26236)
- 业(25757)
- 企(20371)
- 企业(20371)
- 方法(16057)
- 数学(14426)
- 数学方法(14275)
- 学(10244)
- 财(10216)
- 农(10058)
- 中国(8717)
- 贸(8175)
- 贸易(8174)
- 易(7982)
- 业经(7592)
- 农业(6860)
- 务(6390)
- 财务(6388)
- 财务管理(6376)
- 制(6271)
- 企业财务(6110)
- 技术(6074)
- 环境(5761)
- 地方(5277)
- 银(4992)
- 划(4985)
- 银行(4943)
- 融(4834)
- 机构
- 大学(132356)
- 学院(130039)
- 济(51465)
- 经济(50576)
- 研究(50328)
- 管理(47348)
- 理学(42139)
- 理学院(41619)
- 管理学(40660)
- 管理学院(40474)
- 中国(36401)
- 农(36329)
- 科学(36181)
- 农业(29708)
- 业大(28411)
- 京(28232)
- 所(27992)
- 研究所(26234)
- 财(21963)
- 中心(21937)
- 农业大学(19467)
- 江(19186)
- 院(18929)
- 财经(17846)
- 省(17356)
- 北京(17240)
- 室(17035)
- 经(16524)
- 业(16182)
- 科学院(15909)
- 基金
- 项目(98415)
- 科学(76083)
- 基金(73194)
- 家(69870)
- 国家(69338)
- 研究(60214)
- 科学基金(56939)
- 自然(41390)
- 自然科(40477)
- 自然科学(40461)
- 自然科学基金(39805)
- 基金项目(39184)
- 社会(38823)
- 省(38006)
- 社会科(36828)
- 社会科学(36817)
- 划(33941)
- 资助(29511)
- 教育(26651)
- 重点(23140)
- 计划(22786)
- 部(21038)
- 创(20956)
- 发(20793)
- 编号(20600)
- 科研(20598)
- 科技(20497)
- 业(19774)
- 创新(19697)
- 农(17381)
共检索到1834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伟 文华 吴建开 蒋明 吴凡
采用在实用饲料(含铜11.68 mg/kg)中分别添加铜(以分析纯CuSO4.5H2O为铜源)了0 mg/kg(对照组),25 mg/kg(适量组),50、100、200、400 mg/kg(高铜组)(编号为C0、C25、C50、、C100、C200、C400)的6组饲料,喂养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0.49±0.03 g)8周,研究了高铜饲料对凡纳滨对虾生长、肌肉和肝胰脏铜积累的影响。结果显示:饲料铜含量过高具有毒性,C100~C4003组存活率显著低于其它组(P<0.05),分别为51.11%、37.78%、14.81%;随饲料铜水平的增加,增重率、饲料效率...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吴新颖 梁萌青 方伟 常青 刘扬瑞
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1%,2%和4%的食盐,配制成4种实验饲料,在低盐养殖水体中饲养40d后,采用光镜、电镜等技术对4种低盐养殖凡纳滨对虾第2腹屈肌组织形态学进行观察和对比,并与海水虾做比较,探讨饲料中添加食盐对低盐养殖凡纳滨对虾组织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光镜下,对照组及添加食盐1%组肌束内肌纤维排列疏松,有聚集成束状,肌束间隙(肌束膜)较宽,纤维有弯曲状存在。添加食盐2%组、4%组肌纤维排列依次紧密,分布较均匀,与海水虾差别不大;电镜观察对虾腹屈肌横切面图片发现,对照组和添加食盐1%组的粗丝与细丝分布较稀疏,排...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食盐 低盐养殖 组织形态结构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吴新颖 梁萌青 薛长湖 常青 王家林
以初始体重为2.70±0.16g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1%、2%和4%的食盐,配制成4种实验饲料,在低盐养殖水体中饲养40d,探讨饲料中添加盐对低盐养殖凡纳滨对虾肌肉营养成分及质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食盐添加量的升高,凡纳滨对虾虾体蛋白质和灰分含量有增加的趋势,而虾体水分、脂肪有降低的趋势。其中,盐添加量为4%组的蛋白质含量增加极显著(P<0.01),而水分降低亦显著(P<0.05)。在肌肉质构方面,随着饲料中盐添加量的增加,除粘性下降外,其他质构参数都逐渐升高。而且添加4%盐组对虾的硬度、弹性、胶粘性、耐咀性和回复...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玉玲 罗坤 孔杰 梁萌青 栾生 陈琼 曹宝祥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邢明威 邓洪刚 高美荣 谢雨珊 崔子昂 隋丽英
卤虫(Artemia)是对虾苗种培育重要的生物饵料。本研究将产自美国大盐湖,以及中国新疆艾比湖、西藏双湖和渤海湾盐田卤虫卵孵化的幼体投喂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仔虾,研究不同产地卤虫幼体对凡纳滨对虾仔虾生长、存活、肌肉组分、抗氨氮能力和盐度耐受力的影响。凡纳滨对虾仔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平行。单位水体20L,仔虾密度为50尾/L。分别投喂以上4种卤虫幼体,初始投喂量为100只卤虫/(尾·d),投喂量每天增加10%,养殖周期为15 d。结果表明,不同产地卤虫卵和卤虫幼体的生物学测定值和营养组成等有较大差别,其中双湖卤虫的卵径、无节幼体体长和个体干重最大,粗蛋白、粗脂肪、高不饱和脂肪酸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RA)、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ioc acid, 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 DHA)含量最高。投喂不同产地卤虫幼体的对虾存活率和体长、对虾肌肉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投喂双湖卤虫幼体的对虾肌肉ARA、EPA和DHA含量最高(P0.05)。结论认为,投喂双湖和艾比湖卤虫幼体的对虾对盐度和氨氮胁迫的耐受力较强,可能与对虾肌肉中较高的DHA、EPA、ARA和T-SOD、ACP水平有关。本研究为不同产地卤虫幼体在凡纳滨对虾苗种培育中的有效应用提供了借鉴。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波 冷向军 李小勤 李乃顺 柴仙琦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对照组)、0.5%、1.0%、2.0%和3.0%的杜仲(Eucommia ulmoides),饲喂体质量为(7.5±0.2)g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实验共分5个处理组,每处理组4个重复,每重复40尾虾。经过42 d养殖,各处理组均有较高的存活率,且无显著差异(P>0.05);2.0%杜仲组的虾体增重率最高(136.1%),饲料系数最低(1.33),较对照组提高增重率9.8%(P<0.05),降低饲料系数0.13(P<0.05);饲料中添加0.5%、1.0%杜仲,显著提高了对虾血清LSZ、PO活性,添加1.0%杜仲,显著降低了血清...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波 冷向军 李小勤 柴仙琦 李乃顺
为探索三黄(黄芪、黄芩、大黄,简称三黄)等中草药在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饲料中的应用效果,分别在基础饲料(对照组)中添加1.0%三黄、2.0%三黄、2.0%杜仲三黄(1%杜仲+1%三黄)、2.0%复方一(主要成分为黄芪、霪羊藿、党参、大黄、黄芩等)和2.0%复方二(主要成分为黄芪、杜仲、金银花、白术、黄芩等),饲喂平均体质量为(7.5±0.2)g的凡纳滨对虾42 d,共6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置4个平行。结果表明:各处理组存活率均在96.3%以上,且无显著差异(P>0.05);2.0%杜仲三黄组(145.3%)、1.0%三黄组(143.8%)增重率均较对照组(1...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袁野 黄晓玲 陆游 马红娜 周歧存
为研究饲料中不同泛酸水平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及血清指标的影响,实验配制6种等氮等脂(41%粗蛋白质和8%粗脂肪)的实验饲料,泛酸添加水平分别为0(对照组)、50、100、150、300和600 mg/kg,饲料中实测泛酸水平分别为20.9、69.3、99.0、150.2、304.4和513.6 mg/kg。选用初始体质量为(0.73±0.12)g的凡纳滨对虾72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实验。结果显示,饲料中不同泛酸水平对凡纳滨对虾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的影响不显著;对照组凡纳滨对虾成活率显著低于泛酸添加组,然而各泛酸添加组的成活率组间差异不显...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静 郭冉 苏利 夏辉 崔敏
实验设置黄曲霉毒素B1(AFB1)为0、400、800、1200,1600、2000μg/kg6组饲料,饲养初始体质量为(0.3±0.02)g的凡纳滨对虾,经过8周的生长实验观察饲料中AFB1对凡纳滨对虾生长、体营养成分组成、肝胰腺显微结构以及血淋巴和肝胰腺生化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AFB1的增加,各组全虾粗蛋白量无显著性差异,1600μg/kg组和2000μg/kg组的全虾粗脂肪量高于其他组。AFB1为1200μg/kg时对虾增重率最低(304.67%),2000μg/kg时增重率显著高于其他组,但成活率最低(58.33%)。随着饲料中AFB1的升高酶活性普遍呈下降趋势。2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秦志清 林建斌 朱庆国 钟全福 梁萍 陈度煌 樊海平 王茂元 李金秋
为考察脆化饲料对罗非鱼(Tilapia)生长和肌肉品质的影响,实验分别以配合饲料(对照组)、脆化饲料(试验组)喂养体质量为(115.30±23.69)g的罗非鱼99 d。结果显示:配合饲料组和脆化饲料组罗非鱼的增重率分别为185.25%、94.96%;饲料系数为1.87、2.94;肥满度为15.23、12.50;肌肉粗蛋白含量为19.40%、18.26%;粗脂肪含量为0.75%、1.32%;胶原蛋白为2.03、2.91;肌原纤维耐折力为33.93μm、64.84μm;滴水损失为2.59%、1.82%。与对照组相比,在生长方面,脆化饲料组罗非鱼增重率、肥满度显著降低,饲料系数显著增加(P<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韩斌 黄旭雄 华雪铭 周洪琪 丁卓平 陈莉
以凡纳滨对虾幼虾[体重(0.013 6±0.001 0)g]为试验对象,以鱼粉、豆粕、肉粉和花生粕为蛋白源配制对照饲料,用玉米蛋白粉替代部分鱼粉配制3种与对照饲料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其中玉米蛋白粉用量为5%、10%和15%,分别替代鱼粉8.6%、17.2%和25.8%,饲喂凡纳滨对虾45 d,研究玉米蛋白粉替代部分鱼粉对凡纳滨对虾摄食量、生长和肌肉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试验饲料中玉米蛋白粉用量不超过10%,对凡纳滨对虾日均摄食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2)5%玉米蛋白粉组的生长效果最好,其相对增重率、增长率和饲料系数分别为2 542.8%、155.1%和1.58,前者显著高于对...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彭松 张敏 李小勤 赵金鑫 郑小淼 李百安 冷向军
为研究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肌肉成分和血淋巴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设计了鱼粉含量为21%的对照组饲料,以三种发酵豆粕W305、W738和Y647等蛋白替代对照组饲料中6%的鱼粉,配制成4种等氮饲料,投喂平均体质量5.1 g的凡纳滨对虾42 d。结果表明:1)各处理组在成活率上无显著差异,对照组具有最高的增重率;在发酵豆粕组中,以Y647组的增重率最高,饲料系数最低,并达到对照组基本一致的水平;W305和W738组的增重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饲料系数显著增高;2)在肌肉成分方面,各组水分和粗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组相比,W305组肌肉粗脂肪...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泓宇 张新节 谭北平 董晓慧 迟淑艳 杨奇慧
在盐度为4、钠钾比为41.6的低盐井水环境下,选取720尾初始体质量为(0.32±0.006)g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随机分成6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3%、0.6%、0.9%、1.2%和1.5%钾离子(以KCl作为钾离子的添加形式,分别记为D0、D1、D2、D3、D4和D5),探讨饲料中不同钾水平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氮代谢和渗透压调节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饲料钾水平的增加,凡纳滨对虾的增重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D2组最高(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不显著,蛋白质效率以D1组显著最高。体钾含量在各处理组之间呈现出显著差异,以D1组最高,D5组最低(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练小军 朱开玲 张庆起 万晓媛 谢国驷 郭程程 黄倢
对虾苗种带毒而导致养殖期病害爆发是当前养殖业常常面临的难题,益生菌的应用作为一种可替代药物的解决方案备受关注。采用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sp.)KL-3 2010和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um sp.)KL-C2 2014作为益生菌进行纳滨对虾投喂实验,研究上述菌株对带毒对虾的生长与存活的影响。假交替单胞菌KL-3 2010对致急性肝胰腺坏死副溶血弧菌(VP_(AHPND)20130629002S01)有拮抗作用和胞外蛋白酶活性,微小杆菌KL-C2 2014有胞外蛋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宋泰 黄艇 张晨捷 彭士明 高权新 施兆鸿
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采用慢性富集方式,测定了56 d内不同浓度梯度、不同溶解态下的铜对凡纳滨对虾体内不同器官组织所含免疫活性物质影响。实验分为5组,分别为无铜添加的对照组;两组分别使用0. 15 m~2铜板/m3和0. 30 m~2铜板/m~3的LC6911型耐腐蚀合金铜作为络合C铜源;另外两组定量添加与络合铜组释放铜量匹配的CuSO_4·5H_2O。结果表明:(1)在无养殖生物的水体中,实验用LC6911型耐腐蚀合金铜平铺2 m~3玻璃钢桶底,铜板在海水中48 h释放总铜与铜板面积呈正比关系。(2)络合铜实验组在两种浓度梯度下均能使铜蓝蛋白(CP)、还原态酚氧化酶(POX)和金属硫蛋白(MT)活性提升,且实验结束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而Cu~(2+)组的溶菌酶活性出现显著下降(P
关键词:
铜 凡纳滨对虾 免疫功能 生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