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59)
2023(8269)
2022(6884)
2021(6002)
2020(4844)
2019(10920)
2018(10376)
2017(20751)
2016(10727)
2015(11549)
2014(11554)
2013(11686)
2012(11064)
2011(10227)
2010(10377)
2009(9559)
2008(9135)
2007(8119)
2006(7349)
2005(6777)
作者
(32416)
(27592)
(27397)
(26382)
(17719)
(13109)
(12240)
(10462)
(10356)
(9769)
(9650)
(9040)
(8902)
(8745)
(8691)
(8529)
(8047)
(7948)
(7817)
(7577)
(6760)
(6716)
(6599)
(6344)
(6285)
(6072)
(6042)
(5648)
(5577)
(5300)
学科
(73375)
经济(73315)
管理(30568)
(26790)
方法(24176)
数学(21934)
数学方法(21797)
(20528)
企业(20528)
地方(19074)
中国(17236)
(13219)
地方经济(12863)
(12423)
(11474)
业经(11382)
环境(9724)
(9101)
(8502)
金融(8502)
农业(8455)
(7917)
贸易(7913)
(7735)
经济学(7669)
(7669)
银行(7654)
(7603)
(7544)
(7370)
机构
大学(165363)
学院(164704)
(83678)
经济(82136)
研究(62616)
管理(59598)
理学(51624)
理学院(50948)
管理学(50166)
管理学院(49838)
中国(45227)
科学(36259)
(36105)
(33876)
(31511)
财经(29430)
经济学(28803)
研究所(28612)
(26919)
中心(26804)
经济学院(25765)
(25276)
(23804)
(22496)
业大(22085)
财经大学(22070)
北京(20974)
(20257)
师范(20060)
农业(19672)
基金
项目(110431)
科学(88828)
基金(84373)
研究(76114)
(74635)
国家(74121)
科学基金(64023)
社会(54241)
社会科(51770)
社会科学(51756)
基金项目(44520)
(40976)
自然(40756)
自然科(39922)
自然科学(39913)
自然科学基金(39224)
(34746)
资助(34213)
教育(33230)
编号(26435)
重点(25097)
(24881)
(24853)
国家社会(24324)
(22153)
教育部(21631)
人文(21010)
创新(20996)
科研(20860)
成果(20489)
期刊
(94632)
经济(94632)
研究(55019)
(27708)
中国(27652)
学报(25704)
科学(24132)
管理(22918)
(22058)
大学(19411)
学学(19032)
经济研究(17552)
财经(16121)
(15420)
金融(15420)
农业(14631)
(14110)
问题(13803)
技术(12384)
业经(11700)
技术经济(9775)
统计(9451)
(9156)
世界(8484)
(8377)
现代(7896)
商业(7736)
教育(7732)
国际(7590)
(7550)
共检索到2475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林善浪  孟雪辰  朱小川  
利用全国县(区)、市、旗层面2006~2016年数据,采用PSM-DID的方法,实证检验出高铁设站具有邻近效应。实证发现,对站点城市的促进作用主要来源于对周边地区的"负邻近效应",作用半径为距离站点30~110千米以内的地区;"负邻近效应"与城市异质性有关。站点周边地区市场规模较大,负邻近效应越小;进一步检验高铁设站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对于生产率处于中间区域的地区促进效应更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浩然  李涛  
本文利用2000-2013年地级城市的相关统计和人口普查数据,检验了人力资本对城市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影响的区域异质性。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其他影响因素后,人力资本对城市长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人力资本对东部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大于中部和西部城市,影响程度由东向西呈现递减的态势。因此,各级政府应重点关注与本地区位条件和产业结构相匹配的适宜人力资本水平。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任晓红  王钰  但婷  
基于中国城区常住人口不超过100万的县级与地级中小城市2006、2012及2016年的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高铁开通对县级和地级中小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较短时期内,开通高铁对县级和地级中小城市人均GDP增长率的作用方向为负,且均不具有显著性;从长期看,尽管开通高铁对县级中小城市人均GDP增长率的影响不具显著性,但其对地级中小城市却表现出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丽  吴小涛  
高铁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运输方式,具有高效舒适、绿色环保的优点。高铁的开通,给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文章以武汉市为例,通过建立回归分析模型和灰色预测GM(1,1)模型,运用有无对比法,实证分析了高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贡献。结果表明,高铁开通对城市经济增长有积极的拉动效应,高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现先递增又递减趋势,尤其是高铁开通最初几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势头迅猛,影响显著,之后有所减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丽  吴小涛  
高铁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运输方式,具有高效舒适、绿色环保的优点。高铁的开通,给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文章以武汉市为例,通过建立回归分析模型和灰色预测GM(1,1)模型,运用有无对比法,实证分析了高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贡献。结果表明,高铁开通对城市经济增长有积极的拉动效应,高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现先递增又递减趋势,尤其是高铁开通最初几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势头迅猛,影响显著,之后有所减缓。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万思齐  杨励雅  
高速铁路建设对城市经济集聚的影响迄今尚未达成一致结论。基于我国255个地级市2004-2016年的面板数据,采用渐进DID模型测算高铁建设对经济集聚的影响。结果显示:与未开通高铁城市相比,开通高铁城市的经济集聚水平提高了9. 101个单位;产业异质性分析表明,第三产业更倾向于在高铁沿线城市集聚,且在第三产业内部,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集聚水平受到高铁影响较大;地区异质性分析表明,东部城市的高铁经济集聚效应最强,其次是中部城市,西部城市经济集聚水平对是否有高铁开通不敏感;此外,大城市的高铁经济集聚效应强于中小城市。研究成果对于厘清有关高铁与经济社会关系的争议以及高铁和产业发展政策的制定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孔令章  李金叶  
基于2008-2019年中国28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探究高铁开通对城市GEE的影响。研究发现:不论是整体上还是核心-边缘视角下,高铁开通均有利于城市GEE提升。整体上,人力资本、产业结构升级和绿色技术创新是高铁开通促进GEE提升的中介机制,通勤频率是高铁开通促进GEE提升的调节机制。核心-边缘视角下,以上作用机制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其中,核心城市不仅通过产业结构升级、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促进GEE提升,还能借助通勤频率的正向调节效应提升GEE;而边缘城市主要通过人力资本、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提升GEE,通勤频率的调节效应并不显著。加强城市经济联系有利于核心城市和边缘城市GEE提升,而强化网络中心性仅有利于边缘城市GEE提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凯  陈珂  
文章从城市环境污染变动的视角,研究了中国高铁开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高铁开通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能够减少城市污染物的排放;通过解释变量滞后、变换样本容量均得到一致性结论;高铁开通对东部城市与大中城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但对中西部城市与小城市的减排效应更为明显,从而加大了区域间、城市间经济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的差距。进一步研究发现,城市污染水平下降能够进一步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改善导致的移民与健康成本下降对城市经济发展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姚永玲  赵倚仟  
在人口红利逐渐减弱的情况下,吸引劳动力正成为各城市发展经济的主要措施。铁路构建出的全新城市网络,对资源和要素重新进行配置,改变了城市经济格局。文章将铁路可达性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建立直接关系,反映了空间结构总效应;同时将劳动力作为中介变量,采用中介效应研究城市之间可达性产生的空间溢出效应和要素流入效应。研究认为,可达性对不同城市的作用途径存在明显异质性,中介效应较好地揭示了其中的差异。结论表明:铁路提速有利于高行政级别和大城市更多依靠吸引劳动力流入的间接效应来促进经济发展,低行政级别和中等城市突出体现了可达性带来的直接空间溢出效应;铁路提速对国家五大城市群内城市的空间结构效应大于群外城市,尤其是群内城市的劳动力流入效应大于群外城市,反映了城市群交通网络和要素一体化对经济的贡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曙霄  戴永安  
本文使用2001~2008年中国26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在考虑个体异质性和参数异质性的基础上,基于Koenker(2004)提出的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方法,检验了财政分权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财政分权确实促进了城市经济增长,但不同分位数水平下其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基于样本分组的稳健性检验得出了同样的结论。考虑地方政府财政分权的空间策略性互动竞争行为的情况下,财政分权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依然是显著为正的,而政府间财政分权的空间策略性竞争却抑制了绝大多数城市的经济增长。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力维  鲁航  
我国已经全面进入高铁时代,加强我国高铁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对于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07-2019年我国283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借助高铁车次流量和卫星灯光数据,研究高铁发展对我国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高铁对我国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总体上呈U型,但其对不同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差异,高铁的积极作用更偏向于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占优势的大城市,对中小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条件,即那些距离大城市越近、区位优势越明显的中小城市,高铁发展对其经济增长的影响越明显。最后,本文从加强高铁网络建设、加强区域合作等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仲常  马红旗  
本文结合人力资本平均存量的高低及我国人力资本分布结构的规律性,实证分析了我国人力资本离散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论表明,具有较高人力资本平均存量地区的人力资本离散度正向于经济增长,而具有较低人力资本平均存量地区负向于经济增长。依据"高等教育拉动"、"正态分布"和"低等教育拉动"三种类型,文章从人力资本的"追赶效应"出发,归纳了内生增长理论的趋同思想,并发现具有"高等教育拉动型"和"正态分布型"人力资本分布结构的地区与前沿人力资本存量地区有增长趋同性,而具有"低等教育拉动型"的地区与之具有增长发散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董艳梅  朱英明  
本文将"高铁建设"因素纳入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框架,构建了高铁建设对就业、工资和经济增长空间影响的理论模型,并运用PSM-DID方法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从全国层面看,高铁建设通过就业对高铁城市工资和经济增长产生的间接负效应均小于直接正效应,高铁建设对高铁城市的就业、工资和经济增长的总效应显著为正,其弹性系数分别为0.2067、0.1907和0.1491。从分地区和分城市规模相结合的层面看,高铁建设显著提升了东中部大型高铁城市的就业水平,特别是东部大型高铁城市的建筑业及高附加值行业、中部小型高铁城市的制造业及消费性服务业的就业;高铁建设给东部大型高铁城市带来的企业生产率增长效应显著,表现...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波  王紫绮  
中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关键时间窗口,提升城市经济增长质量至关重要。将高铁开通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以2003—2019年中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高铁开通对中国城市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理论分析表明,高铁开通主要通过改善劳动力的空间配置效率、降低劳动力流动成本这两个方面影响城市经济增长质量。实证研究发现,高铁开通能够促进中国城市经济增长质量提升,且这种促进作用具有持续性。进一步地,高铁开通带来的持续性影响对中部地区城市经济增长质量表现出不断扩大的正向影响,但对东部地区城市表现出波动影响。从城市特征来看,高铁开通对中小规模城市、非城市群城市经济增长质量具有更显著的促进作用。机制检验证明,高铁开通主要通过劳动力流动对城市经济增长质量产生积极影响,且高技能劳动力流动带来的促进作用要大于低技能劳动力流动带来的作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谷慎  汪淑娟  
通过深入剖析科技金融投入作用于经济增长质量的理论机制,阐释了中国科技金融投入经济增长质量效应的时空异质性,并利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0—2016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我国科技金融投入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由不显著变为显著为正,且影响系数呈波动增大态势;在科技金融投入产生正向经济增长质量效应的11个省市中,除福建省外均是国家首批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地区所在省市;我国科技金融投入经济增长质量效应的时空变化轨迹与科技金融投入水平、科技创新能力的变动轨迹相契合。因此,国家应进一步推进科技金融发展战略,充分挖掘科技金融投入对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