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30)
2023(14752)
2022(13092)
2021(12301)
2020(10391)
2019(23767)
2018(23795)
2017(46533)
2016(25226)
2015(27994)
2014(27792)
2013(27451)
2012(25137)
2011(22721)
2010(22811)
2009(21401)
2008(20617)
2007(17942)
2006(15874)
2005(13967)
作者
(73172)
(60351)
(60186)
(57275)
(38297)
(29044)
(27389)
(23635)
(22822)
(21567)
(20472)
(20331)
(19106)
(18897)
(18570)
(18471)
(18212)
(17907)
(17407)
(17290)
(15038)
(14834)
(14532)
(13640)
(13635)
(13434)
(13412)
(13313)
(12190)
(11891)
学科
(99569)
经济(99445)
管理(72640)
(68007)
(56107)
企业(56107)
方法(45789)
数学(39815)
数学方法(39377)
中国(29064)
(25916)
(25668)
(23418)
业经(21242)
(19487)
地方(19371)
(18698)
贸易(18690)
(18135)
农业(16934)
理论(16629)
(16193)
财务(16125)
财务管理(16099)
(16007)
银行(15960)
环境(15657)
(15641)
技术(15524)
企业财务(15279)
机构
大学(360306)
学院(358374)
管理(141262)
(139268)
经济(136007)
理学(122536)
理学院(121117)
管理学(118931)
研究(118298)
管理学院(118293)
中国(87251)
(77095)
科学(75034)
(65670)
(59573)
(57319)
研究所(54381)
业大(54106)
财经(53360)
中心(52953)
(51089)
北京(48586)
(48474)
(47977)
师范(47548)
农业(45367)
(43232)
(42218)
经济学(41762)
财经大学(39862)
基金
项目(244605)
科学(192197)
基金(177596)
研究(176955)
(155055)
国家(153813)
科学基金(131925)
社会(111406)
社会科(105414)
社会科学(105385)
基金项目(95079)
(94970)
自然(87018)
自然科(85001)
自然科学(84980)
自然科学基金(83438)
教育(81217)
(80679)
资助(72738)
编号(72636)
成果(58454)
重点(54318)
(53772)
(51380)
(50636)
课题(49466)
创新(47245)
科研(46875)
教育部(45857)
大学(45295)
期刊
(150888)
经济(150888)
研究(104604)
中国(65176)
学报(57696)
科学(53298)
(51357)
管理(50361)
(47883)
大学(42797)
学学(40319)
教育(38344)
农业(35825)
(29156)
金融(29156)
技术(28818)
业经(26131)
财经(25503)
经济研究(24675)
(21689)
问题(21458)
图书(19417)
理论(17735)
(17521)
科技(17100)
商业(16850)
技术经济(16591)
现代(16434)
实践(16290)
(16290)
共检索到5139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梅林  王丽艳  
以城市为空间单位,利用DEA-Tobit模型考察了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特征以及城市通达性、产业结构对其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是:(1)中国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率表现呈现"中心-外围"式递减特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规模效益随城市化率呈"S"型曲线特征;(2)土地供应结构是土地利用效率提升的关键制约因素;(3)城市土地利用效率随着距省会城市距离增加呈现倒"U"型变化;(4)产业结构越高级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越高;(5)城市通达性的改善对于不同产业结构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具有调节效应;(6)城市通达性、产业结构对于城市土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吕爽   孙铁山   张洪鸣  
本文使用2008—2019年中国2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所组成的城市对的面板数据,分别构建铁路出行时间数据集以及城市间合作专利数据集,基于空间相互作用理论讨论高铁网络通达性的提升如何促进城市间的合作创新。研究发现,高铁网络通达性提高了城市间的合作创新产出;在城市关联视角下,高铁网络通达性通过促进城市间技术关联和市场关联程度的提升,作用于城市间合作创新产出;但高铁带来的网络通达性的提升对城市间合作创新的促进作用存在差异,城市间的地理距离以及城市是否直接接入高铁网络均会对此产生影响。本文的研究发现为完善区域创新格局、优化高铁沿线城市分工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启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雯熹  邹金浪  吴群  
国内外学术界围绕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开展了大量研究,但是已有研究并没有就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测度、影响机制等问题达成共识。该文采用归纳与比较分析法,从研究内容、方法、结论等方面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与总结,并对后续研究作出展望。研究发现:目前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研究主要包括效率的评价及其影响机制2个方面;土地利用效率评价的研究完善了效率的理论体系,但研究视角单一,研究意义具有一定局限性;土地利用效率影响机制的研究内容与方法更加丰富,但实证研究较多,缺乏理论机制的阐述;未来的研究需要完善城市尤其是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率的研究体系,重点考虑土地市场化改革、供给侧改革与土地利用效率的联系,促进经济转型中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稳步提升。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赵小风  楼佳俊  黄贤金  姚丽  赵雲泰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研究对于优化城市土地空间配置、促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从研究尺度、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3个方面对国内外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尺度上,主要关注宏观空间尺度对微观空间尺度的关注较少;(2)研究内容上,聚焦于效率评价和驱动机制分析,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机理、过程和效应的研究不足;(3)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DEA方法实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评价,对空间计量方法的应用不足。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赵小风  楼佳俊  黄贤金  姚丽  赵雲泰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研究对于优化城市土地空间配置、促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从研究尺度、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3个方面对国内外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尺度上,主要关注宏观空间尺度对微观空间尺度的关注较少;(2)研究内容上,聚焦于效率评价和驱动机制分析,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机理、过程和效应的研究不足;(3)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DEA方法实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评价,对空间计量方法的应用不足。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志辉  
基于Bootstrap-DEA方法,测算2010年全国622个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城市土地效率均值仅为0.371,整体偏低,内涵挖潜空间较大;土地利用效率在不同区域存在显著差异,东部最高,西部次之,中部最低;土地利用效率具有显著的规模递减效应,城市规模等级越高,利用效率越低;"土地招商"和"卖地财政"对土地利用效率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废除地方政府对土地资源配置的垄断,充分发挥土地市场功能,盘活存量土地,是破除城市化面临的土地约束的现实途径。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彭开丽   徐引婷  
针对不同规模城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土地利用情况及发展差距问题,运用Super-SBM模型、空间自相关及空间收敛性方法,对2008—2019年不同规模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及其收敛性开展研究。结果表明:(1)全国、大城市和小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特大城市和中等城市出现小幅度的下降,且土地利用效率并不存在严格的规模等级递增效应;(2)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地利用效率的空间集聚效应在增强;(3)各规模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均表现出较明显的β收敛,考虑空间因素及政府干预、经济发展等控制变量有利于促进收敛速度的提高。研究结果可为制定差异化的土地利用调控政策提供参考,以缩小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昆仑   李文兴  
高铁网络的时空压缩效应对创新要素流动和创新能力空间格局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但不同规模城市的异质性特征对创新要素的筛选效应并没有引起重视。基于新经济地理异质性假设,采用2008—2019年的中国城市面板数据,基于连续型DID估计方法研究高铁网络对城市创新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铁网络显著促进了城市创新能力提升,但这种促进作用需要在城市规模达到一定门槛时才能显现,且这种异质性城市创新效应在城市的创新禀赋上也得以体现,创新能力越强的城市越易于将高铁网络传送的创新要素快速转化为创新产出。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城市人口规模达到一定门槛值后,城市才能基于高铁网络改善的连通性从周边中小城市获得人才集聚、金融资本集聚和产业集聚的红利效应,实现城市创新发展的目标。未来的城市发展需要进一步优化现有创新激励政策,将促进创新的路径从主要依靠资本投入向人才和产业吸引转移,充分发挥城市对创新要素集聚的重要作用,通过客观准确地进行差异化城市功能定位加强产业协作,扩大创新空间溢出效应,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城市创新。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聂雷  郭忠兴  刘秀丽  
基于2003-2014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了面板Tobit模型,从全部城市、不同类型城市两个层面分别考察了土地利用结构、土地价格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机理。结果显示:公共设施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建设用地价格与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呈现正相关关系;工业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与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为正U型关系。分城市类型来看:降低居住用地占建设用地总量的比例能够提高区域综合型城市的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公共设施用地占建设用地总量的比例与工业主导型、其他类型城市的用地效率关系分别为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工业用地占建设用地总量的比例对资源型城市、区域综合型城市的用地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与其他类型城市呈正U型关系。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诗嘉  刘晓英  杜书云  
基于2006~2016年中原城市群各地市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SBM模型和Malmquist模型测算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并分析其时空差异,基于此借助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中原城市群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旨在促进土地要素的合理配置和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结果表明:(1)2006~2016年中原城市群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整体水平不高,呈现先下降后上升波动变化趋势。高效率聚集区主要分布于中原城市群的西部,而东部的高效率聚集区逐渐向北部迁移。(2)城市土地利用过程中要素投入以及非期望产出的冗余是造成中原城市群土地利用效率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3)中原城市群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存在正向的空间自相关。(4)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对于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财政压力、城市房地产投资对提升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5)研究区域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因此要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中原城市群需要进一步加强城市之间的联系,建立联动发展机制,增强城市土地利用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赵中阳  张军民  
西部大开发以来,新疆进入高速城镇化的发展时期,大规模的土地被用于城市建设,而在显著的规模效应掩盖下,土地利用无效率的问题却使得生态脆弱性较强的新疆城市面临更大的发展危机。本文应用Super-SBM DeA模型,测度新疆2000一201 2年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发现其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整体水平偏低,且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规模等级差异、路径依赖特征。现阶段,新疆城市土地利用无效率主要来源于劳动投入无效率,同时,资本效率低下、城市盲目扩张、环境产出不足等问题也严重制约着新疆城市土地利用的效率。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鲍新中  刘澄  张建斌  
从城市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三个目标出发,构建了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多属性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分析。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付磊  李德山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是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评价标准。基于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修正的Hybird-Meta-Frontier窗口模型,测算了中国各区域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结果显示:在共同前沿下,全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平均水平较低,呈现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递减的趋势;随时间推移,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曲折上升,东北地区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波动较大;在群组前沿下,四大区域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随时间变化表现各异,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层级差异缩小,东北地区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依然波动较大。据此认为,在城市化建设中,应加强对城市存量建设用地的挖潜力度,转变"土地财政"的发展方式,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宋吉涛  宋吉强  宋敦江  
研究目的:介绍DEA模型在土地利用结构效率分析中的应用,分析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效率的特点及与城市规模之间的关系,为中国城市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及其调整方向提供借鉴。研究方法:采用DEA(数据包络法)进行相关系数的计算,通过概率的基本原理挖掘多目标的信息。研究结果(:1)整体上中国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效率偏低,规模收益报酬处于递减状态,不同等级的城市表现出完全不同的相对效率和规模收益报酬递增/减规律。(2)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相对效率的影响差异较大,并在不同等级的城市内表现出不同的影响强度和个性。研究结论:不同等级的城市存在相对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状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文刚  宋玉祥  庞笑笑  
文章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测评我国内地31个省区的土地利用效率,探索省区土地利用效率在2003~2008年的时空变化。结果显示,①2003~2008年我国省区土地利用效率的平均综合效率水平一般,省区间综合效率差距呈现增大趋势;②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土地利用效率差异显著,呈现东高西低,与经济格局类似的特征;③从非前沿面省区的资源要素投入看,土地投入和劳动力投入冗余较大,资金投入不足。我国省区土地利用效率的差异性较为明显,DEA方法对于评价土地利用效率具有较为明显的实用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