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16)
2023(13446)
2022(11244)
2021(10333)
2020(8495)
2019(19373)
2018(18760)
2017(36366)
2016(18898)
2015(20812)
2014(20411)
2013(19819)
2012(18177)
2011(16293)
2010(15899)
2009(14145)
2008(13513)
2007(11610)
2006(9861)
2005(8694)
作者
(50530)
(42325)
(42102)
(39800)
(26827)
(20124)
(19130)
(16550)
(16046)
(14756)
(14392)
(14222)
(13079)
(13079)
(13056)
(12817)
(12587)
(12213)
(12090)
(12059)
(10282)
(10144)
(10120)
(9743)
(9594)
(9452)
(9124)
(8991)
(8322)
(8206)
学科
(85025)
经济(84943)
管理(55540)
(54418)
(43403)
企业(43403)
方法(35764)
数学(31879)
数学方法(31508)
中国(25154)
(23057)
地方(22150)
(20314)
业经(19344)
农业(16165)
(14271)
贸易(14260)
(13925)
(13846)
金融(13845)
(13779)
(13677)
银行(13664)
技术(13532)
(13185)
环境(13173)
(13017)
财务(12971)
财务管理(12947)
(12801)
机构
学院(259226)
大学(256908)
(113009)
经济(110942)
管理(104774)
理学(90971)
理学院(90050)
管理学(88642)
管理学院(88146)
研究(84318)
中国(64641)
(52479)
(50897)
科学(48513)
财经(41170)
中心(40434)
(39607)
(37786)
(37752)
(37042)
研究所(35946)
经济学(35682)
业大(35328)
(33785)
师范(33465)
北京(32368)
经济学院(32341)
财经大学(31067)
(30988)
(29846)
基金
项目(181337)
科学(146202)
研究(134952)
基金(134361)
(115784)
国家(114807)
科学基金(101198)
社会(89948)
社会科(85557)
社会科学(85541)
基金项目(71293)
(70668)
自然(63620)
自然科(62274)
自然科学(62262)
教育(62007)
自然科学基金(61147)
(59065)
资助(53580)
编号(53536)
(43622)
成果(41472)
(40788)
重点(40635)
(38979)
国家社会(38285)
创新(36366)
课题(36274)
教育部(36032)
人文(35689)
期刊
(120416)
经济(120416)
研究(75174)
中国(49575)
管理(39304)
(38732)
(34754)
科学(34524)
学报(34453)
大学(27971)
学学(26460)
教育(26383)
(26041)
金融(26041)
农业(24220)
技术(23973)
业经(21561)
财经(20245)
经济研究(20009)
(17477)
问题(15952)
技术经济(12701)
商业(12582)
(12473)
科技(11831)
(11710)
理论(11660)
统计(11607)
资源(11542)
现代(11516)
共检索到3767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杨金玉  罗勇根  
基于中国地级市高铁开通和专利发明人大样本数据,利用准自然实验研究方法,本文探讨了全国各城市高铁开通对人力资本流动和配置的影响。研究表明,高铁开通促进了人力资本流入,并具有人力资本配置效应:高铁开通减弱了企业人力资本人数黏性,增加了企业人力资本单位成本黏性。从流动配置后果来看,对于个体而言,高铁开通显著提高了其后续的创新绩效,并对发生流动的人力资本的提升作用更强;对于企业而言,高铁开通显著提高了企业创新绩效,同时提高了创新的"质量"和"数量",并对创新"质量"的提高作用更明显。在经过包括倾向得分匹配(PSM-DID)等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文章研究结论依然存在。本文研究从微观个体的角度探讨了高铁开通对人力资本流动的影响,贡献于高铁开通所带来的经济后果相关的研究,也表明高铁开通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对实现人力资本的优化配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罗勇根  杨金玉  陈世强  
人力资本作为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激发创新潜能的关键所在。本文基于个体专利发明的大样本数据和中国地级市的空气质量指数,研究了空气污染对发明人创新产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发现,空气污染会显著降低发明人的创新产出,抑制个体创新活力。同时,空气污染显著增加了人力资本流动的可能性,发明人更可能向空气质量较好的城市迁移。从影响机制看,空气污染会通过影响个体的健康和情绪状况,进而影响创新活力;从总体效应看,空气污染会进一步地从总体上降低地区的创新活力。此外,本文还对空气污染类型和创新类型进行分组检验,结果发现,相对于非发明专利,空气污染对创造力要求较高的发明专利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对个人健康影响更为严重的细微颗粒物PM_(10)和PM_(2.5)与创新产出的负向作用更为显著。在缓解内生性问题、排除替代性解释和遗漏变量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上述结论依旧成立。本文的结论不仅从微观个体的角度完善和丰富了创新的相关文献,也为地方政府引人引智工作、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从而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经验证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忠  文庭孝  
[目的/意义]探讨更加科学、更加灵活的发明人评价方案,以期对发明人的影响力作出更精确、更全面的分析和评价。[方法/过程]基于"文献计量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通过优化NBA(Network-based Allocation)方案提出了一种发明人影响力综合评价InventorRank(IR)模型。[结果 /结论]IR模型可以克服其他算法和评价指标的不足,具有更高的区分度,结果更稳定、更合理。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荣雪云  杨中楷  刘娜  
发明人的创新活动嵌入在合作创新网络中。基于社会资本视角,从结构资本和认知资本两个维度辨识并定义4类发明人角色,包括“明星”、“纽带”、“平庸”和“活跃”发明人。以人工智能领域在德温特专利数据库(DII)授权的专利数据为样本,运用负二项模型,对4类发明人的二元创新能力进行实证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角色发明人的二元创新能力显著不同。其中,“明星”发明人的二元创新能力最高,“平庸”发明人的二元创新能力最低,“活跃”发明人的二元创新能力高于“纽带”发明人,即认知资本对二元创新的影响大于结构资本。结论对提升发明人二元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郑江淮  戴玮  
全球范围内的发明人才流动对各国不同行业研发和生产分工进行了重构,加速了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变动,为中国实现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探讨发明人才跨国流动是否提升了全球价值链地位及其可能的内在机制,利用2000—2014年PATSTAT数据和WIOD数据对世界各国(地区)技术异质性行业进行实证,研究发现:(1)在全球范围内,发明人才流入和流出均促进了高、中高和中低技术行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同时降低了低技术行业间接附加值出口份额,推动其优化调整;(2)对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进行分解发现,受发明人才跨国双向流动影响,高技术和中高技术行业进口中间产品依赖缓解是其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的主要机制,中低技术行业形成国内中间产品替代国外中间产品的攀升机制,低技术行业表现出行业内部的自我优化;(3)中高、中低技术行业发明人才流入和流出对其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作用受经济危机影响较大,经济危机对高技术行业发明人才流动的促进作用没有显著影响。此外,合作更密切的国家(如欧盟成员国)之间发明人才跨国双向流动对全球价值链地位改善的效果更为显著。基于上述发现,本文提出了中国异质性行业吸引人才和攀升全球价值链高端的战略含义与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刚波  官建成  
本文聚焦于从事纳米研究的学术型发明人,即大学中同时具有国际期刊论文作者和专利发明人双重身份的研究人员(author-inventor),他们是联结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的纽带。通过比较学术型发明人和非学术型发明人的论文数量、被引频次和H指数,本文发现学术型发明人的研究绩效显著高于纯学术研究者,并且在高产作者和高影响力作者行列中占有更高的比例。本文使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分析了专利活动对于学术型发明人研究绩效的作用,发现专利数量对于论文数量呈正向作用,但对论文质量有副作用。最后,本文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郑江淮   孙冬卿   戴玮   师磊  
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人才集聚,以此带动创新资源集聚,提升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对我国增强经济增长动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欧洲专利局全球专利统计数据库(PATSTAT)挖掘了全球发明人才流动数据,对全球发明人才流动网络的空间结构变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全球发明人才流动网络的空间结构呈现多极化变迁特征,即少数中心国家(包括美国、德国、中国等)越来越重要,而多数外围国家逐渐边缘化。针对上述典型事实,本文构建了一个内生迁移模型,并基于时间指数随机图模型(TERGM)进行计量检验,发现发明人才流动存在互惠性、路径依赖效应、聚敛效应、传递结构和循环结构等内生机制,这些内生机制推动了全球发明人才流动网络的多极化趋势。此外,地区产业结构差异影响着发明人才的流动选择,是多极化变迁中极点形成的决定性因素。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是:培育与创新中心国家的双向人才流动渠道,降低研发人员迁移成本,以优势高技术产业为抓手抢占新技术和新产品的高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徐旭  俞峰  钟昌标  
分析了高铁影响城市创新能力的机理;将高铁开通看作一项自然实验,使用权威机构发布的城市创新指数与城市高铁开通情况进行匹配,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高铁与城市创新能力的关系;使用事件分析法检验了平行趋势,并进行了区域异质性分析。通过研究,发现城市开通高铁能够显著提高城市整体创新能力;由于大城市的强虹吸效应,高铁开通后大城市的创新能力增长较快;由于高铁促进了城市间面对面交流,小城市接收到更多的知识溢出,使得自身的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对铁路规划与企业选址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军玲   许鑫  
目前绝大多数关于网络嵌入的研究聚焦在组织创新的层面,从多层网络嵌入角度探讨研发人员个体创新绩效影响机制寥寥无几。本文构建了多层网络框架,同时引入了发明人合作网络、发明人所在组织的合作网络、发明人内部知识网络三种类型的网络嵌入,来考察组织合作网络和知识网络的特征及其交互在发明人合作网络结构嵌入影响发明人创新绩效中的作用。通过对集成电路领域的专利数据分析,得到以下结论:随着发明人在合作网络中结构化嵌入程度增大,其创新绩效也会增加;知识网络结构洞特征和组织合作网络中心性会弱化发明人结构网络嵌入程度与创新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而知识网络中心性和组织合作网络结构洞特征则会强化上述关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青  
探索高校图书馆协同学术发明人培育高价值专利路径,促进研究价值产业化,赋能图书馆与学术研究的有效融合。图书馆专家馆员引导学术发明人挖掘专利数据、增加实施范例以提升专利技术成熟度,构建专利法律价值度、拓展经济价值域,从而跃迁专利产业价值。以THz生物传感器为例,揭示专利价值从技术价值点上升至技术价值域的增值过程,启迪图书情报工作审视知识发现—知识创造—知识增值—知识转化的新认识。搭建高校图书馆协同发明创新主体培育高价值专利的无代理申请路径,促进高校专利转化,疏通研究力转化为生产力的堵点,拓展图书馆服务产学研新赛道,为图书馆参与学科创新提供答案。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仁杰  冯曦明  
将城市高铁通车视为一项准自然试验,基于2011—2019年中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在厘清开通高铁对数字经济影响理论机制的基础上,构建双重差分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考察城市间开通高铁对数字经济发展的作用效果与路径机制。研究发现:城市间高铁通车能显著促进数字经济的发展,并且经过倾向得分匹配、安慰剂试验等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技术扩散、知识溢出以及劳动力流动是高铁通车影响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且劳动力流动的中介效应作用更强。研究结论为厘清高铁开通与数字经济发展间的关系提供了经验证据,对完善高铁网络布局也具有政策启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秦放鸣  张宇  刘泽楠  
中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换的重要攻关期,提升人力资本是推动质量变革的关键。本文借助高铁开通这一外生冲击构造准自然试验,采用2003-2017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平衡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准确地考察高铁开通对地区人力资本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高铁开通对地区人力资本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1)在样本考察期内,高铁开通显著地促进了地区人力资本的提升,在缓解内生性问题及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且提升作用具有显著的时间动态效应,表现为影响幅度呈逐年上升趋势;(2)作用机制检验发现,高铁开通引致的劳动力流动和产业集聚共同推动了地区人力资本的提升,其中通过劳动力流动的影响最为有效,而产业集聚的影响效果有限;(3)异质性影响表明,高铁开通对地区人力资本的提升效应在东部地区和一般城市更为显著。此外,本文基于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距离划分地理圈层,发现距中心城市200km左右的城市受高铁开通的影响最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贾明琪  严燕  辛江龙  
将Grinliches知识生产函数与计量模型相结合,实证检验了风险资本对高技术产业的有效专利申请速度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政府投入资金、金融机构贷款、企业自有资金等,风险资本对高技术产业的有效专利申请速度的促进作用更大;风险资本对有效专利申请速度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其中滞后1期风险资本对有效专利申请速度的影响最为显著,且风险资本的滞后效应逐期递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震  
职务发明人的权益在职务科技成果技术许可中受到损害日益严重,而缺乏有效的救济手段,因为我国法律对于职务科技成果完成人的优先受让权的规定不明确。文章从文义解释、目的解释等多种解释途径试图明确该优先权的范围。然而答案是不明确的。但是在目前科技创新的环境下,我国有必要赋予职务发明人技术许可的优先受让权。技术许可的优先受让权,是完成人基于自己的发明创造享有的其它合法权益的有力保障,构成了对职务科技成果实施权的限制和有益的补充,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吴菲菲  李倩  黄鲁成  李欣  
明星发明人有助于提高企业研发创新绩效。目前对明星发明人的地位与功能探讨不足,导致企业无法全面掌握发明人信息,难以为研发活动招聘合适的人才。鉴于此,对机器学习领域明星发明人的领导、传播、知识或任务排他等功能和地位进行识别,采用动态网络分析方法确立六类明星发明人,即焦点型发明人、领导型发明人、潜在跨界型发明人、传播型发明人、任务排他型发明人和知识排他型发明人,分析其角色功能。结果表明:部分发明人同时拥有多种地位;领导型、焦点型和知识排他型明星发明人影响范围更广、职业流动性更强,与其他发明人的交互时间更长;隔离同时具有3种地位的明星发明人对焦点型发明人影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