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595)
2023(19704)
2022(16959)
2021(15667)
2020(13125)
2019(29904)
2018(29458)
2017(56554)
2016(30774)
2015(34055)
2014(33884)
2013(33287)
2012(30798)
2011(27856)
2010(27644)
2009(25070)
2008(24383)
2007(21260)
2006(18622)
2005(16085)
作者
(91235)
(75867)
(75316)
(71609)
(48186)
(36681)
(34096)
(29737)
(28900)
(26887)
(25786)
(25754)
(24271)
(23836)
(23441)
(23365)
(22849)
(22555)
(21864)
(21788)
(19059)
(18559)
(18485)
(17350)
(17023)
(16815)
(16808)
(16791)
(15272)
(15108)
学科
(125014)
经济(124878)
管理(84865)
(81813)
(66236)
企业(66236)
方法(55890)
数学(48188)
数学方法(47506)
中国(35645)
(33474)
(29924)
地方(29352)
(28437)
业经(27693)
农业(22952)
(22189)
贸易(22175)
(21467)
(21136)
理论(20253)
环境(20072)
技术(19696)
(19166)
财务(19083)
财务管理(19046)
(18899)
银行(18821)
(18798)
(18275)
机构
大学(433097)
学院(433072)
(168655)
管理(167554)
经济(164960)
研究(149794)
理学(145576)
理学院(143841)
管理学(140897)
管理学院(140132)
中国(109595)
科学(97418)
(93107)
(79624)
(76383)
(75643)
业大(70544)
研究所(70215)
中心(67679)
(63031)
农业(62923)
财经(61191)
北京(58524)
(58201)
师范(57472)
(55828)
(54867)
(51366)
经济学(50480)
技术(46737)
基金
项目(304332)
科学(238148)
基金(220458)
研究(213457)
(195932)
国家(194342)
科学基金(165693)
社会(134379)
社会科(127412)
社会科学(127380)
(119559)
基金项目(117290)
自然(111283)
自然科(108759)
自然科学(108728)
自然科学基金(106727)
(101750)
教育(98004)
资助(91268)
编号(84985)
重点(68652)
(67193)
成果(67096)
(65648)
(62777)
课题(59178)
科研(59163)
创新(58693)
计划(57842)
国家社会(55430)
期刊
(180350)
经济(180350)
研究(121837)
中国(81383)
学报(77186)
(71551)
科学(68845)
管理(60061)
大学(57323)
(56218)
学学(54472)
农业(49378)
教育(45570)
技术(36794)
(35573)
金融(35573)
业经(31019)
经济研究(29056)
财经(28888)
(25534)
问题(24804)
(24788)
科技(22005)
(21694)
图书(21092)
业大(20527)
技术经济(20174)
资源(20012)
统计(19881)
商业(19309)
共检索到6250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曾玉华  陈俊  
高铁作为现代化的陆地交通工具是影响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2005—2015年我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方法定量测度了高铁开通对站点城市旅游发展的促进效应。结果表明:高铁开通使得站点城市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分别提高了18. 51%、24. 99%,并且高铁开通对旅游发展的促进效应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强,该结论在剔除入境旅游、城市等级、城市规模等影响后依然稳健。进一步分析发现,公路交通越发达的城市高铁开通对其旅游发展的促进作用越弱,旅游经济依赖度越高的城市高铁开通对其旅游发展促进作用越强。该结论对于优化我国城市旅游空间格局,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冯烽  崔琳昊  
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旅游生活需求之重要前提。我国高铁快速发展,高铁开通是成为推动区域旅游发展的"引擎",还是仅起到交通"过道"的作用,这需要通过有效的方法予以甄别。本文基于2003—2016年中国28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使用渐进型双重差分法评估了高铁开通对站点城市旅游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控制年份、城市和剔除其他因素影响后,整体上,高铁开通对站点城市国内游客人数和游客总人数的增长具有正向的影响但并不显著,甚至有较弱的证据显示高铁开通平均降低站点城市大约5%的国内旅游收入和总收入,这一结果提示,对大多数站点城市而言,高铁仅作为城市的"过道",没能成为拉动旅游业发展的"引擎"。对不同城市的异质性分析表明,高铁的旅游效应仅在五线城市表现显著,高铁开通可平均增加五线城市14.82%的国内游客人数。机制分析显示,高铁开通对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城市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都并非是简单的正向传导路径,而是表现为正、负向影响并存的传导模式,从而导致了高铁开通的旅游效应不显著。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晓欣  张辉  程远  
文章以2005-2013年我国250个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利用双重差分模型(DID)研究高铁开通对城市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第一,高速铁路的开通显著提升了沿线城市的房地产价格,在经过多项稳健性检验之后,这个结论依然成立;第二,高铁开通对于城市房价的影响程度还与该城市的地理位置有关,位于中心城市经济群内的城市,高铁开通能够使其房价有更大的上涨。可以看到,高铁的开通压缩了城市之间的空间距离,节约人们的出行时间,同时也促进了人口的流动与资本的流动,促进了高铁沿线地区的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同时,高铁的开通也连通了中心城市与附近的卫星城市,进一步促进了都市圈的形成。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余泳泽  伏雨  庄海涛  
高铁以其高速、便捷的特征极大地提升了区域可达性,高铁开通究竟对中国区域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为了深入探讨这一问题,本文基于2004—2013年中国287个地级市层面的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和倾向得分匹配—倍差法分析了高铁开通对区域旅游业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总体来看,高铁开通促进了沿线城市旅游业的发展,相比未开通高铁的城市,开通高铁的城市旅游业收入呈现了更快速的增长;高铁开通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时滞效应,在开通后的第2—3年影响效应逐年增强;高铁开通对旅游业的影响呈现较为明显的区域异质性,高铁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从东到西逐渐减弱。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冬冬  李洪利  
高铁开通能够强化中心地区与边缘地区的经济联系,对提高地区间商贸流通业发展环境起到重要协调作用。因此,本研究实证检验了高铁开通对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环境的区域异质性和时滞性影响。结果表明:高铁开通显著改善了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环境;对三大经济区域而言,高铁开通在改善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环境方面存在区域异质性,其中,高铁开通对改善东中部发展环境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西部地区影响却不明显;高铁开通一年并没有表现出对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环境的积极影响,而开通后两年促进效应逐渐在全样本和东部分组样本显现,中西部地区高铁开通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环境的促进效应需要在开通后三年及以上时期才会显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梁雪松  
通过"高铁"运营为旅游业带来区位机遇的研究表明,区位优势转换为旅游经济优势的中间环节———"武广高铁"的出现,为湖南带来了南北双重区位空间转移机遇。交通的便利带来了旅游区位机遇响应,使"小时旅游圈"建立了"同城效应";交通的便利使旅游淡旺季逐渐模糊,让游客的出游和旅游消费更趋理性,也给今后的旅游带来了转变。同时,根据抽样调查取得的基础数据统计得知不同的交通距离对游客出游选取交通工具的竞争点和临界值,并得出相应的结论和启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朱文涛  顾乃华  谭周令  
基于中国城市面板数据,并结合各城市开通高铁的时间信息,运用双重差分方法,检验了高铁建设对沿线中间站点城市服务业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1)高铁能显著提高沿线中间站点城市服务业就业水平,但高铁的服务业就业效应会因为地区和行业的不同而呈现异质性特征;(2)高铁建设对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居民服务业就业的影响要明显高于其他服务业行业,但对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公共服务行业就业的影响并不显著;(3)高铁能显著提高中间站点中市场化程度较高城市的服务业就业水平,而对于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城市,高铁的服务业就业效应并不显著。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懿  汪洋周颖  赵子晨  
基于2000-2019年沪昆高铁沿线城市的面板数据,评估高铁开通对旅游经济影响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高铁开通促进了沿线城市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收入的提升幅度大于旅游人次,即显著提高了人均旅游消费;高铁开通对我国旅游经济的促进程度总体呈现出西强东弱的趋势,旅游发展水平和市场规模相对落后的区域往往得到更快的发展;高铁开通有利于缓解旅游经济的马太效应,对区域旅游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仁杰  冯曦明  
将城市高铁通车视为一项准自然试验,基于2011—2019年中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在厘清开通高铁对数字经济影响理论机制的基础上,构建双重差分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考察城市间开通高铁对数字经济发展的作用效果与路径机制。研究发现:城市间高铁通车能显著促进数字经济的发展,并且经过倾向得分匹配、安慰剂试验等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技术扩散、知识溢出以及劳动力流动是高铁通车影响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且劳动力流动的中介效应作用更强。研究结论为厘清高铁开通与数字经济发展间的关系提供了经验证据,对完善高铁网络布局也具有政策启示。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林玉虾  林璧属  林文凯  
作为三大旅游市场之一,国内旅游被证实有助于带动总体旅游市场的发展,有效地促进地区经济增长。针对国内旅游研究中的相对匮乏性、数据敏感性及研究不完整性等问题,本文以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6-2014年间的数据为例,结合需求供给理论和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通过普通面板和面板分位数模型对国内旅游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各影响因素的影响在不同分位数间的动态性变化。研究表明,不同的影响因素对国内旅游需求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变化,揭示了国内旅游需求影响因素的变化特征。根据研究结果,本文建议应当注重旅游目的地与旅行社合作关系的建立与调整,平衡信息技术变化带来的优势和劣势,转换酒店等基础设施建设的经营思维;同时,特别关注环境变化及环保理念对旅游产业发展与经营的影响。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孔令章  李金叶  
在以往研究多围绕高铁开通对旅游经济发展"有无"影响的基础上,观察到高铁网络化演变对城市经济地位和角色功能的影响,引入SNA网络中心性指标,结合DID模型进一步探究城市在高铁网络中的空间特征对旅游经济发展的"程度"影响。结果表明:高铁开通对城市旅游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其产生的动态效应会随着高铁开通时间的推移变为不显著。异质性分析表明,高铁站建设和城市发展规模的差异均会影响高铁发挥旅游促进效应。其中,高铁站是始发站,或其与市区距离小于30km,则该城市开通高铁会产生旅游促进效应;而三线及以下小城市"交旅融合"的潜力还需进一步挖掘。机制分析表明,高铁开通产生的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是影响旅游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进一步分析发现,城市在高铁网络中占据较高的点度中心度、中介中心度和接近中心度对旅游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研究结论为"交旅融合"的正确性与先导性提供了经验证据,对城市编制高铁旅游发展规划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漫宇  余祖鹏  赵曜  
高铁作为中国新型交通基础设施,其高效便捷的运输方式对于提升城市经济关联、促进绿色创新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2004~2019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借助SBM-DEA模型对城市绿色创新指数进行了测度,并利用多期DID模型实证检验了高铁开通对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高铁开通能促进城市绿色创新,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研究结论依然成立。从作用机制看,高铁开通作用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进而促进城市绿色创新。异质性分析方面,高铁开通促进了长三角城市群和粤港澳大湾区以及中心城市的绿色创新,而对京津冀城市群和非中心城市的影响较弱。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松柏  
旅游与交通的关系密切。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高铁正在改变我国旅游交通格局,使"快旅慢游"成为可能,必将推动"散客自由行"较快发展,高铁沿线旅游资源品位高、以前被忽视的区域将成为新的旅游热点,高铁沿线旅游合作呈现新的特点。我国旅游业要抓住高铁带来的发展机遇,高铁沿线地方政府应重视高铁配套设施建设,推进交通的多网融合,旅行社、宾馆饭店、景区景点等旅游支柱产业应主动接轨高铁,重视高铁沿线城市的旅游合作,完善散客出游环境,以实现"高铁时代"我国旅游产业更好的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石培华  张毓利  徐彤  申军波  
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如火如荼开展的背景下,科学研判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对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作为准自然实验,选取中国60个重点旅游城市2009—2018年的面板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对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效果,并深入分析该影响的区域异质性和规模适用性问题。研究发现:(1)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对各重点旅游城市旅游经济发展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可以有效提升区域旅游发展水平;(2)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区域差异性,西部旅游城市创建的积极效果显著优于东部旅游城市;(3)由于城市规模级别存在差异,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对各地旅游经济影响也有所不同,相对大型城市而言,示范区创建会显著促进一般规模城市的旅游经济发展;(4)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可以通过增加旅游项目投资、推动优化产业结构、释放居民旅游需求和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等直接和间接方式推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力维  鲁航  
我国已经全面进入高铁时代,加强我国高铁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对于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07-2019年我国283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借助高铁车次流量和卫星灯光数据,研究高铁发展对我国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高铁对我国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总体上呈U型,但其对不同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差异,高铁的积极作用更偏向于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占优势的大城市,对中小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条件,即那些距离大城市越近、区位优势越明显的中小城市,高铁发展对其经济增长的影响越明显。最后,本文从加强高铁网络建设、加强区域合作等方面提出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