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20)
- 2023(10131)
- 2022(8627)
- 2021(7783)
- 2020(6836)
- 2019(15515)
- 2018(15021)
- 2017(29459)
- 2016(16222)
- 2015(18098)
- 2014(17980)
- 2013(18027)
- 2012(16825)
- 2011(15244)
- 2010(15036)
- 2009(14024)
- 2008(14072)
- 2007(12713)
- 2006(10699)
- 2005(9288)
- 学科
- 济(74580)
- 经济(74494)
- 管理(49584)
- 业(47433)
- 方法(39130)
- 企(38362)
- 企业(38362)
- 数学(35759)
- 数学方法(35537)
- 财(20222)
- 农(17888)
- 中国(15985)
- 贸(14860)
- 贸易(14860)
- 易(14446)
- 学(14148)
- 务(13514)
- 财务(13500)
- 业经(13477)
- 财务管理(13468)
- 企业财务(12868)
- 农业(12078)
- 地方(11965)
- 制(11773)
- 技术(10262)
- 融(10067)
- 金融(10065)
- 银(9965)
- 银行(9913)
- 环境(9875)
- 机构
- 大学(242882)
- 学院(240140)
- 济(101071)
- 经济(99250)
- 管理(94038)
- 理学(82781)
- 理学院(81886)
- 管理学(80616)
- 管理学院(80191)
- 研究(78779)
- 中国(58215)
- 科学(50276)
- 京(48997)
- 农(48875)
- 财(45660)
- 业大(41523)
- 所(40780)
- 农业(39404)
- 财经(37877)
- 研究所(37533)
- 中心(37036)
- 经(34680)
- 江(34391)
- 经济学(32211)
- 北京(29968)
- 经济学院(29727)
- 财经大学(28454)
- 范(28301)
- 师范(27849)
- 院(27681)
- 基金
- 项目(167720)
- 科学(131549)
- 基金(124587)
- 研究(113713)
- 家(111278)
- 国家(110405)
- 科学基金(93846)
- 社会(74251)
- 社会科(70631)
- 社会科学(70607)
- 基金项目(67011)
- 省(65055)
- 自然(63454)
- 自然科(62079)
- 自然科学(62056)
- 自然科学基金(61034)
- 划(55680)
- 教育(52601)
- 资助(50912)
- 编号(43317)
- 重点(38012)
- 部(37869)
- 创(35067)
- 发(35015)
- 科研(33709)
- 成果(33688)
- 计划(33006)
- 创新(32877)
- 教育部(32196)
- 国家社会(31314)
共检索到3295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洪亮 常哲仁
本文基于2006—2016年我国278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DID)研究了高铁开通对房价的影响,并根据城市和高铁站特征差异进行了异质性分析,最后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和作用机制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第一,高铁开通对房价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第二,高铁开通对房价的影响往往受限于高铁站数量和高铁站等级,如果一个城市仅有一个高铁站,其对房价并无显著影响;城市拥有高铁站数量越多、高铁站等级越高,高铁开通对房价的影响越大。第三,高铁开通对房价的影响具有区位效应,其对中西部地区房价的边际影响高于东部地区。第四,高铁开通对房价的传导渠道主要包括人口流动和公共服务。因此,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城市管理者要关注高铁开通对房价的影响,科学评估、提前布局,以规避房价过度上涨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充分发挥高铁经济引擎的作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岳龙
本文利用2004-2011年全国35个大中城市的房价数据,采用Maddala(1983)提出的处理效应模型,对地铁开通对城市平均房价的影响进行了细致的政策评估,同时对始于2004年的这股"地铁热",从房价宏观调控角度展开了深刻反思。实证研究发现:地铁开通对城市商品房价上涨的贡献率约为5.06%,其中更主要是对二三线城市和商业楼盘产生影响。按照2020年我国轨道交通规模6 000公里的规划,将会因为仅仅开通地铁导致房价上涨10.23%,情景模拟结果表明,这会使得开通地铁的33个大中城市居民家庭在2020年需要多工作1.37年才能买得起房,住房负担提高了近四分之一。本文从稳定房价的角度出发,主张二...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琼 黄旭东
京沪高铁开通在给消费者带来更多便捷和实惠的同时,也对民航业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挑战。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可持续发展,是民航业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基于对京沪高铁开通给民航业带来影响的实证研究,对民航业未来发展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指出民航业只有通过转型才能更好地面对竞争,求得发展。
关键词:
京沪航线 高铁开通 民航票价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于沛太
在影响房价的因素中,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占着相对重要的位置。以高铁建设为基础,以沪昆高铁为例,试图从高铁建设的三个时期(规划设计期、施工建设期、开通运营期)分析对城市房价的影响。从时间和空间维度分析高铁是否影响城市房价,根据得出的相关结论进行政策建议。
关键词:
房价 沪昆高铁 时间维度 空间维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谭本艳 黄婧 向古月
房企融资杠杆是影响房价的重要因素。文章在分析中国房价及房企融资杠杆现状的基础上,建立了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利用中国1999—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房企融资杠杆对房价的影响。结果表明:融资杠杆与房价均存在空间自相关;房企融资杠杆对房价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融资杠杆每增加1%,房产价格上涨0.116%。
关键词:
房企融资杠杆 房价 空间面板数据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东 杨易
文章以中国近十多年房地产市场供给现实为基础,将供给划分为土地供给、增量供给和存量供给三种形式来分析供给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宏观经济环境下,增量供给和存量供给对房价的影响显著,土地供给对房价的影响较微弱。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三种不同供给形式的调控政策,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均衡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国房地产 供给 价格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
[作者]
原源
房地产既是一种耐用消费品,又是一种资产,所以,房地产价格既受市场上的供求关系的影响,也受资产定价中相关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应用计量OLS方法对我国房地产销售价格与货币供应量(M2)、利率和汇率等变量加以回归分析,认为货币供应量上升、低利率和预期本币汇率上升,都是促进房价上升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房地产销售价格 M2 利率 汇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海洋 袁小丽 陈卓 郭洪
从我国商品房市场与政策博弈的现实结果出发,指出我国房地产市场上是由需求的移动推动价格持续上涨,并进一步将需求细分为消费性需求和投资性需求。在定性分析两种需求对房价作用过程的基础上,构建由消费性需求和投资性需求共同主导的房地产价格模型。实证表明,投资性需求对2009年房价的上涨具有很强的解释能力。最后指出,控制商品房的投资性需求可以有效降低房价的上涨。
关键词:
房地产价格 消费需求 投资需求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邬丽萍 周建军
房地产资产是我国居民最重要的资产财富,房价波动通过财富效应影响居民消费支出行为。对全国和特定地区的数据进行稳定性检验、因果关系检验和加入房价变量的消费函数模型实证检验的基础上发现,房价上涨对我国居民消费支出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房价波动的财富效应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不同类型商品房屋的财富效应是不同的,财富效应分析可作为考量房地产市场需求结构和价格合理性的一个测度。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乜玉平
利率变动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受多种因素制约。笔者以1996年~2006年的数据为基础分析其影响效果,认为利用利率杠杆调控房地产价格必须有相关的政策相配合。
关键词:
利率 房地产价格 宏观调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戴颖杰 周奎省
房价和居民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是近几年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但是研究结论差异较大。为了克服现有研究考虑变量过少的问题,本文运用FAVAR模型对房价和居民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房价抑制了居民消费支出,没有体现出财富效应;比较而言,房价对居民耐用品的消费支出起到了较为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日常生活用品则体现出微弱的带动效应。另外,不同类型的房价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有所差异。
关键词:
房价 居民消费 FAVAR模型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陈胜
新世纪以来,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迅猛,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然而房价的不断上涨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同时也引起了学术界探讨房价畸高原因的热潮。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实证检验货币政策对房价波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对房价的影响作用比较显著。因此文章认为在调控房价时,除了必要的行政手段,更应重视货币政策的运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延 张静
本文对城镇化与房价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理论分析认为城镇化率的提高将推动房价的上涨,在城镇化加速阶段,房价的上涨速度也将加快。实证部分使用中国30个省、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进行IV-2SLS回归,结果显示,城镇化率与房价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土地成交价款与房价显著正相关,房屋空置面积与房价显著负相关,积极推进房产税和土地出让金制度改革,以及稳妥地"去库存"有利于房价的稳定。中国的房价具有一定的区位差别,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房价水平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东北地区商品房的房价收入弹性显著低于东部地区的房价收入弹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牛斐 吴晓峰
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对要素流动发挥重要作用,从而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本文从城市层面考察高铁开通对区域经济增长效应,基于2004-2018年的中国城市面板数据,利用PSM-DID估计方法,从不同层面实证评估高铁开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1)整体而言,高铁的开通提升了人们的出行体验,极大地促进了地区间要素流动,有盘活市场的作用。(2)分地区而言,目前高铁开通对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的影响已表现出了不同程度促进作用;(3)分城市规模而言,高铁开通对不同体量城市的经济发展促进作用呈现分阶段的特点,表现为大中型城市最先受惠,小型城市紧随其后。因此,在注重高铁开通对区域间交通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要正确认识高铁在不同阶段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用长远、发展的眼光看待"高铁圈"效应。
关键词:
高铁开通 区域经济增长 PSM-DID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许钊 高煜 霍治方
以“中心—外围”模型作为理论基础,将是否开通高铁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83个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来实证检验高铁开通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1)高铁开通不利于能源效率的技术变化,有利于能源效率的规模效率变化,对技术变化的抑制作用在整体上“拖累”了能源效率。(2)高铁开通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存在城市等级和高铁站选址异质性,高铁站距离城市中心的30公里以内的距离是高铁开通对城市能源效率的有效影响范围。(3)区域中心城市对外围城市产生虹吸效应,产生作用的有效范围为周边200-400公里。(4)通过对作用机制的分析发现,创新能力的“驱动效应”在高铁开通影响能源效率技术变化过程中存在遮掩效应,而房价上涨的“挤出效应”在这过程中存在中介效应;政府干预减少在高铁开通影响能源规模效率变化过程中存在中介效应,市场规模扩大存在完全中介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