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10)
2023(15624)
2022(13487)
2021(12343)
2020(10417)
2019(23388)
2018(22926)
2017(44206)
2016(24068)
2015(26534)
2014(26358)
2013(26250)
2012(24041)
2011(22011)
2010(21887)
2009(20067)
2008(19242)
2007(16752)
2006(14896)
2005(12808)
作者
(72681)
(60510)
(60068)
(57304)
(38483)
(29049)
(27075)
(23790)
(23033)
(21218)
(20629)
(20526)
(19389)
(18933)
(18653)
(18374)
(18089)
(18069)
(17386)
(17199)
(15273)
(14646)
(14598)
(13789)
(13681)
(13301)
(13266)
(13187)
(12193)
(11949)
学科
(114982)
经济(114871)
管理(67029)
(60519)
(49156)
企业(49156)
方法(46229)
数学(39922)
数学方法(39574)
中国(27525)
地方(27166)
(25325)
(24961)
业经(22657)
(22042)
农业(17770)
环境(17453)
(16947)
贸易(16940)
(16313)
(15897)
地方经济(15897)
理论(15818)
(15684)
技术(14268)
(13616)
(13520)
财务(13460)
财务管理(13441)
(13291)
机构
大学(350091)
学院(349153)
(143747)
经济(140721)
管理(136355)
研究(122708)
理学(118971)
理学院(117529)
管理学(115496)
管理学院(114877)
中国(87114)
科学(79381)
(74570)
(62492)
(61033)
(60444)
研究所(57673)
业大(55893)
中心(53635)
财经(49846)
(49491)
农业(48272)
北京(46848)
(46495)
师范(45954)
(45334)
(44527)
经济学(43685)
(40228)
经济学院(39168)
基金
项目(245790)
科学(192260)
基金(178816)
研究(172086)
(158657)
国家(157414)
科学基金(134025)
社会(110334)
社会科(104591)
社会科学(104561)
基金项目(96304)
(95964)
自然(89157)
自然科(87033)
自然科学(87010)
自然科学基金(85419)
(81267)
教育(77196)
资助(72904)
编号(67864)
重点(55205)
(53621)
(52793)
成果(52734)
(50456)
科研(47219)
创新(47197)
课题(46722)
计划(46074)
国家社会(45655)
期刊
(157978)
经济(157978)
研究(100330)
学报(61287)
中国(58507)
科学(55316)
(54242)
管理(47860)
大学(44868)
(43019)
学学(42972)
农业(37464)
教育(30194)
技术(27601)
经济研究(26135)
(24951)
金融(24951)
业经(24713)
财经(24233)
问题(21731)
(20804)
(18727)
科技(17676)
技术经济(17589)
资源(16883)
(16373)
商业(16024)
业大(15843)
理论(15727)
现代(15420)
共检索到4965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懿  汪洋周颖  赵子晨  
基于2000-2019年沪昆高铁沿线城市的面板数据,评估高铁开通对旅游经济影响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高铁开通促进了沿线城市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收入的提升幅度大于旅游人次,即显著提高了人均旅游消费;高铁开通对我国旅游经济的促进程度总体呈现出西强东弱的趋势,旅游发展水平和市场规模相对落后的区域往往得到更快的发展;高铁开通有利于缓解旅游经济的马太效应,对区域旅游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余泳泽  伏雨  庄海涛  
高铁以其高速、便捷的特征极大地提升了区域可达性,高铁开通究竟对中国区域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为了深入探讨这一问题,本文基于2004—2013年中国287个地级市层面的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和倾向得分匹配—倍差法分析了高铁开通对区域旅游业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总体来看,高铁开通促进了沿线城市旅游业的发展,相比未开通高铁的城市,开通高铁的城市旅游业收入呈现了更快速的增长;高铁开通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时滞效应,在开通后的第2—3年影响效应逐年增强;高铁开通对旅游业的影响呈现较为明显的区域异质性,高铁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从东到西逐渐减弱。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曾玉华  陈俊  
高铁作为现代化的陆地交通工具是影响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2005—2015年我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方法定量测度了高铁开通对站点城市旅游发展的促进效应。结果表明:高铁开通使得站点城市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分别提高了18. 51%、24. 99%,并且高铁开通对旅游发展的促进效应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强,该结论在剔除入境旅游、城市等级、城市规模等影响后依然稳健。进一步分析发现,公路交通越发达的城市高铁开通对其旅游发展的促进作用越弱,旅游经济依赖度越高的城市高铁开通对其旅游发展促进作用越强。该结论对于优化我国城市旅游空间格局,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孔令章  李金叶  
在以往研究多围绕高铁开通对旅游经济发展"有无"影响的基础上,观察到高铁网络化演变对城市经济地位和角色功能的影响,引入SNA网络中心性指标,结合DID模型进一步探究城市在高铁网络中的空间特征对旅游经济发展的"程度"影响。结果表明:高铁开通对城市旅游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其产生的动态效应会随着高铁开通时间的推移变为不显著。异质性分析表明,高铁站建设和城市发展规模的差异均会影响高铁发挥旅游促进效应。其中,高铁站是始发站,或其与市区距离小于30km,则该城市开通高铁会产生旅游促进效应;而三线及以下小城市"交旅融合"的潜力还需进一步挖掘。机制分析表明,高铁开通产生的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是影响旅游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进一步分析发现,城市在高铁网络中占据较高的点度中心度、中介中心度和接近中心度对旅游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研究结论为"交旅融合"的正确性与先导性提供了经验证据,对城市编制高铁旅游发展规划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肖挺   郭娜  
本文以高铁开通的“准自然实验”为契机,选取中国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了城市开通高铁对吸引境外游客入境旅游的作用。研究发现,高铁显著带动了城市入境旅游业的发展,通过引入工具变量进行内生性处理后的结果依然稳健。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中西部地区,高铁对于东部地区入境旅游外汇收入以及游客人数的正向作用更为突出。此外,作为交通节点的城市,其向外发散的高铁路线数量也会对该市入境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时速的高速铁路对入境旅游的影响存在差异。机制检验表明,高铁主要通过提高城市的对外开放水平和服务供给水平来带动入境旅游业发展。文本的研究丰富了运输经济学的理论应用,为我国入境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现实依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宇青  徐虹  刘海玲  
高速铁路开通带来时空距离的缩减,直接关系到消费者外出旅游的总体支出,同时影响其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本文使用二项Logistic模型,在文献回顾、访谈和游记筛选的基础上,对已经乘坐高铁出行并完成多地游的自助游消费者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高铁开通条件下,消费者的需求特征和高铁路径特征对其线路节点选择有显著影响。该研究结论丰富了交通与旅游的关系这一理论体系,并为旅游目的地开展市场营销工作、旅行社开发创新线路提供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北明  李娅南  
区域旅游生态关系的核心是区域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空间竞合关系,研究区域内旅游地生态关系有利于打破旅游地各自为政的局面。文章首次采用定量方法来判断旅游地之间的生态关系,从资源价值、客源市场、交通区位、接待条件和资源类型构建了旅游地生态关系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判断矩阵测算指标权重,并利用SPSS软件的聚类分析和区域旅游生态关系判断模型,总结出高铁开通前后研究样本的区域旅游生态关系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区域旅游生态关系具有从竞争向寄生向互利共生方向转化的趋势,而高铁的发展加速了此种转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泰  席建超  葛全胜  
高铁正成为影响我国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关键性因素,已有高铁旅游影响研究普遍存在供需分离的系统化视角缺位问题。立足多目的地-多客源地交互的旅游供需空间系统视角,利用GIS集成方法和旅游系统引力模型研究了有无高铁网络两种情境下的长三角区域旅游竞争力和出游力格局,分析了高铁对区域旅游一体化影响的具体方向、程度和意义。结果发现:(1)高铁对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影响增强,扩大了旅游竞争力、出游力等级差异,带来逆向均衡一体化效应;(2)高铁强化了长三角区域旅游格局的核心-边缘结构,边缘地区非高铁城市的旅游竞争力和出游力进一步被削弱,而核心高铁城市上海的中心性仍在增强;(3)高铁开通后,边缘地区新增开高铁城市的旅游格局变化最大,但固有劣势使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区域旅游整体的非均衡发展态势;(4)高铁时空压缩在削弱空间距离因素影响的同时,促进了区域旅游竞合关系的本位回归,规避旅游供给的同质化竞争、强调差异化发展是发挥高铁旅游一体化联动效应的根本路径模式。最后,指出高铁开通可以为边缘地区城市提供相对公平的交通发展平台,是防止边缘地区城市进一步被边缘化的必要条件,进而提出了促进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具体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爱莲  
高速铁路由于减少交通成本、改善可进入条件成为区域旅游开发的一种重要工具。文章以新经济地理模型为理论基础,讨论交通与旅游业的关系,由于运输成本减少,旅游企业在交通廊道形成集聚与扩散效应,导致旅游地空间结构及旅游需求的变化。以武广高铁为例,通过研究武广高铁开通后对区域旅游发展的影响,探讨高铁营运对旅游业的挑战,提出应优化旅游产品结构以加强高铁沿线旅游的空间集聚,从而促进旅游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邬玮玮  史小珍  
文章根据标准差、变异系数、地理集中度三项参数,使用2007~2012年国庆和春节的旅游经济数据,对京津高速城际铁路、青济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连接城市的旅游经济差异性展开分析。结论表明:高速铁路的出现,对北京和天津、青岛和济南的旅游经济差异具有明确的平衡稳定作用,对于北京和上海的旅游经济差异性表现出平衡稳定趋势。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牛斐  吴晓峰  
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对要素流动发挥重要作用,从而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本文从城市层面考察高铁开通对区域经济增长效应,基于2004-2018年的中国城市面板数据,利用PSM-DID估计方法,从不同层面实证评估高铁开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1)整体而言,高铁的开通提升了人们的出行体验,极大地促进了地区间要素流动,有盘活市场的作用。(2)分地区而言,目前高铁开通对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的影响已表现出了不同程度促进作用;(3)分城市规模而言,高铁开通对不同体量城市的经济发展促进作用呈现分阶段的特点,表现为大中型城市最先受惠,小型城市紧随其后。因此,在注重高铁开通对区域间交通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要正确认识高铁在不同阶段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用长远、发展的眼光看待"高铁圈"效应。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卞元超  吴利华  白俊红  
以往研究在考察高铁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过程中,忽视了高铁对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也缺乏对高铁开通背景下要素在区域之间流动现象的关注。在对当前中国高铁开通背景下区域经济增长格局的经验事实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要素流动的视角,详细阐述了高铁开通对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机理,并以是否开通高铁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2004—2014年中国287个地级市的数据,对高铁开通与区域经济差距的关系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考察期内,高铁开通能够通过要素流动对区域经济差距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即高铁开通能够拉大区域经济差距,产生极化效应。高铁开通显著扩大了省会城市的经济差距,但是对非省会城市的影响效应是不显著的。高铁开通对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具有显著的时间效应,高铁开通的极化效应在整体上呈现出先递增再递减的趋势。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冯烽  崔琳昊  
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旅游生活需求之重要前提。我国高铁快速发展,高铁开通是成为推动区域旅游发展的"引擎",还是仅起到交通"过道"的作用,这需要通过有效的方法予以甄别。本文基于2003—2016年中国28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使用渐进型双重差分法评估了高铁开通对站点城市旅游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控制年份、城市和剔除其他因素影响后,整体上,高铁开通对站点城市国内游客人数和游客总人数的增长具有正向的影响但并不显著,甚至有较弱的证据显示高铁开通平均降低站点城市大约5%的国内旅游收入和总收入,这一结果提示,对大多数站点城市而言,高铁仅作为城市的"过道",没能成为拉动旅游业发展的"引擎"。对不同城市的异质性分析表明,高铁的旅游效应仅在五线城市表现显著,高铁开通可平均增加五线城市14.82%的国内游客人数。机制分析显示,高铁开通对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城市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都并非是简单的正向传导路径,而是表现为正、负向影响并存的传导模式,从而导致了高铁开通的旅游效应不显著。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仁杰  冯曦明  
将城市高铁通车视为一项准自然试验,基于2011—2019年中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在厘清开通高铁对数字经济影响理论机制的基础上,构建双重差分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考察城市间开通高铁对数字经济发展的作用效果与路径机制。研究发现:城市间高铁通车能显著促进数字经济的发展,并且经过倾向得分匹配、安慰剂试验等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技术扩散、知识溢出以及劳动力流动是高铁通车影响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且劳动力流动的中介效应作用更强。研究结论为厘清高铁开通与数字经济发展间的关系提供了经验证据,对完善高铁网络布局也具有政策启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任晓红  王钰  但婷  
基于中国城区常住人口不超过100万的县级与地级中小城市2006、2012及2016年的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高铁开通对县级和地级中小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较短时期内,开通高铁对县级和地级中小城市人均GDP增长率的作用方向为负,且均不具有显著性;从长期看,尽管开通高铁对县级中小城市人均GDP增长率的影响不具显著性,但其对地级中小城市却表现出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