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48)
- 2023(12404)
- 2022(10303)
- 2021(9392)
- 2020(8135)
- 2019(18294)
- 2018(18072)
- 2017(35226)
- 2016(19079)
- 2015(20854)
- 2014(20267)
- 2013(20032)
- 2012(18095)
- 2011(15865)
- 2010(16168)
- 2009(15262)
- 2008(15279)
- 2007(13711)
- 2006(12025)
- 2005(10998)
- 学科
- 业(87888)
- 济(86131)
- 经济(86030)
- 企(80860)
- 企业(80860)
- 管理(71719)
- 方法(42587)
- 数学(34520)
- 数学方法(33980)
- 业经(28815)
- 财(28520)
- 农(26317)
- 务(22305)
- 财务(22273)
- 财务管理(22252)
- 企业财务(21161)
- 农业(19200)
- 技术(18146)
- 中国(17721)
- 制(15974)
- 理论(15293)
- 贸(15274)
- 贸易(15267)
- 划(15187)
- 策(15056)
- 易(14871)
- 和(14065)
- 学(12835)
- 经营(12777)
- 企业经济(12497)
- 机构
- 学院(277291)
- 大学(271791)
- 济(117436)
- 经济(115482)
- 管理(113932)
- 理学(99120)
- 理学院(98201)
- 管理学(96434)
- 管理学院(95983)
- 研究(86645)
- 中国(68208)
- 京(56513)
- 农(54379)
- 科学(54313)
- 财(53458)
- 业大(45412)
- 所(44560)
- 农业(43430)
- 财经(42909)
- 江(41581)
- 研究所(40454)
- 中心(39255)
- 经(39085)
- 北京(34894)
- 经济学(34798)
- 商学(32812)
- 商学院(32535)
- 州(32251)
- 财经大学(31771)
- 经济学院(31610)
- 基金
- 项目(186164)
- 科学(147865)
- 基金(138260)
- 研究(128200)
- 家(122696)
- 国家(121647)
- 科学基金(105910)
- 社会(83192)
- 社会科(79137)
- 社会科学(79112)
- 省(73923)
- 基金项目(73030)
- 自然(72619)
- 自然科(71107)
- 自然科学(71085)
- 自然科学基金(69922)
- 划(61425)
- 教育(58386)
- 资助(57610)
- 编号(49193)
- 业(42745)
- 创(42117)
- 重点(41721)
- 部(40477)
- 发(38928)
- 创新(38561)
- 科研(36529)
- 成果(36395)
- 计划(35529)
- 国家社会(34590)
共检索到4012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刘成昆 李敬阳 曹清峰
企业异地投资不仅有利于自身的市场拓展和竞争力提升,还可以优化资本要素空间格局和畅通国内大循环。高铁开通有利于商品要素资源在城市间的自由流动,从而对企业异地投资产生促进作用。采用2006—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异地投资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分析发现:高铁开通显著促进了企业异地投资规模的增长,该作用随着企业所在城市与投资对象所在城市之间人口规模差距、经济规模差距、技术水平差距、产业结构差距的增大而增强,从而强化了企业异地投资流向的非对称性(更多地流向市场规模较大、技术水平较高、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较高的城市);高铁开通促进企业异地投资存在最优半径范围(600~900公里)和“城市群效应”,对城市群内的企业异地投资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高铁开通对第三产业、技术密集型行业、新基建水平较高地区、高等级城市的企业具有更显著的异地投资促进效应。应加快完善高铁网络建设,破除区域间的市场分割,加强城市间的经济联系,有效促进企业异地投资增量提质。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冯烽 崔琳昊 程果
本文基于2003—2020年中国228个城市2315家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方法估计了高铁开通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高铁开通能够增加企业管理者、投资者、异地审计师和监管人员等各类主体实地考察和面对面交流的机会,通过改善会计信息质量、提高软信息获取效率两条路径增强企业的信息获取能力,整体上提升了大约15%的企业投资效率。异质性分析表明,高铁开通对企业投资效率的改善作用在信息搜集成本更高的城市和信息化程度更高的行业更加显著。文章从信息获取的视角出发,为高铁开通提升地区经济效益的成因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解释,提出进一步加强以高铁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和加速行业信息化改造的建议。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毛琦梁 颜宇彤
高速铁路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其开通有助于促进时空压缩,对企业选址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通过构建多期DID模型考察了高铁开通对文化企业选址的影响,并基于风险投资视角剖析了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风险投资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持,邻近风险投资机构以获取资本助力是吸引文化企业选址的重要区位因素。高铁建设有助于拓展风险投资中心城市的异地投资范围,增加了高铁开通地区获取风险投资的机会,提升了这类地区对于文化企业布局的吸引力。相对而言,与主要风险投资中心城市有高铁列车连通的中小城市或边缘地区,其对于文化企业选址的吸引力相对较高。高铁建设通过时空压缩便利区际互动,可以增强异地主体间对于软信息的获取能力,拓展风险投资在地理上的可能空间,有助于在更大空间范围内匹配投资与产业机会,进而促进经济活动布局的空间拓展,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了高铁建设对经济发展的推进作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方巧玲 李淑 徐慧
在数字化转型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本文对2008~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年报进行文本分析与人工阅读,创新性地构建出企业进行实质性数字化转型的指标。在此基础上,借助高铁建设的契机,利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高铁开通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高铁开通能显著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进一步细分数字化转型的环节分析发现,高铁开通能显著促进企业研发层面的数字化转型。作用机制分析表明,高铁开通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提高企业人力资本水平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异质性分析表明,高铁开通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在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教育水平较低、初始交通禀赋较差的地区更明显。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陈长石 姜廷廷 刘晨晖
本文利用2003—2015年城市数据以及全国工商注册企业数据库,以高铁开通作为外生冲击,考察高铁开通对科技企业进入的影响,并且从市场潜力、技术溢出和融资约束角度对影响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高铁开通以后,科技企业进入数量显著增加,并且东部城市、交通禀赋高的城市、高铁站距离城市中心较近的城市以及位于都市圈内部的城市,高铁开通促进科技企业进入的效果更明显。进一步机制分析表明,提升市场潜力、促进技术溢出以及缓解融资约束是高铁开通促进科技企业进入的三个重要途径。
关键词:
高铁开通 交通基础设施 科技企业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侯亚峰
据联合国1995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我国现有900家跨国企业在13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或共享4000多个投资企业,然而我国企业面临的国际经济形势并不轻松,要想在国际上参与竞争,应组建世界级跨国企业集团,以规模经营对付国际上日益强化的规模竞争。本文从国际投资规模理论与产业调整理论,生产成本理论与规模经济理论分析入手,提出国际投资规模的合理性与适度规模经营,并为我国企业如何把握适度规模投资提出了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郭骁 夏洪胜
建设项目投资规模的设计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对固网运营企业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时,对投资规模的优化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由于对投资项目的评价有多个指标,本文分别研究了以净现值最大和以净现值率最大为决策准则的投资规模决策模型,以期为固网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固网运营商 投资规模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照江
以公司债务与投资的关系为研究视角,利用上市公司2003~2006年的数据,研究不同产权性质、不同市场化程度地区上市公司的债务与投资规模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负债程度越高,投资对债务的敏感性越强;公司产权性质及所处地区市场化程度的不同对债务与投资的关系有较大影响,同时,公司的现金流对二者的负相关关系有较大的抵消作用。
关键词:
债务杠杆 现金流量 企业投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康宁 万相昱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是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撑。为探究高铁开通在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进程中的成效,本文基于2007-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经过PSM-DID处理,研究发现:高铁开通能够通过提升人力资源价值和员工工资水平,显著提高区域内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这表明高铁开通有助于优化初次收入分配制度。进一步研究表明:高铁开通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存在地区和企业规模上的异质性。具体表现为如下特征:东部地区所在上市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受益于高铁开通最多;高铁开通对于中型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水平的正向影响大于大型和小型企业。本文分析高铁开通如何通过提升人力资本价值促进劳动收入份额变化的因果关系和影响路径,对于深化对交通基础建设的认识、解析劳资问题以及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马光荣 程小萌 杨恩艳
交通基础设施影响经济增长和地区经济差距的一个重要渠道是促进了跨地区的资本流动。本文基于2006—2018年高铁开通和上市公司异地投资数据,研究了交通基础设施对跨地区资本流动的影响。为了解决高铁开通的内生性问题,本文基于各城市地理位置构建了工具变量。实证结果表明,高铁连通之后,上市公司赴异地投资的数量明显增加。与此同时,高铁对城市间资本流动的促进作用具有方向上的不对称性,高铁开通导致资本从中小城市净流入大城市。机制分析表明,高铁开通降低资本流动障碍后,资本之所以会净流入大城市,是因为大城市有更大的本地市场规模,生产的规模报酬递增效应、产业集聚和技术溢出使企业在大城市有更高的生产率。这一结论从企业投资流向的角度验证了高铁开通存在"虹吸效应",也为"卢卡斯之谜"提供了新的证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文倩
以上市公司企业作为研究样本,采用2013年到2016年的季度数据对结构性货币政策与企业融资成本、投资规模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实施会降低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同时提升其投资规模;企业的融资成本对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产生影响,企业融资成本越低,结构性货币政策对企业投资规模扩大的影响作用越强。
关键词:
结构性货币政策 融资成本 投资规模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韩超 闫泽坤 逯建
本文以二氧化硫(SO2)作为污染物代表,采用双重差分的方法探究高速铁路(高铁)的开通对普速铁路(普铁)车站周边企业污染物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高铁开通能够推动普铁站周边企业减少污染物排放,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具体而言,高铁开通引发的“客货分线”效应改变了普铁站周边企业的生产过程,这些企业会通过减少工业锅炉使用数量、降低工业锅炉燃料消耗、提高污染处理能效、提升技术水平的手段逐步减少污染物排放。
关键词:
高铁开通 企业污染物排放 双重差分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闫浩 肖春明 马金华
民营企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税收政策变化是影响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全球经济下行、供应链产业链不畅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民营企业投资不足与投资效率不高成为激发其活力的障碍。利用2017—2019年民营上市公司季度数据,实证分析了增值税税率下调对民营企业投资规模和投资效率的影响,以及对民营企业投资效率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增值税税率下调的激励效应不仅可以显著地促进民营企业投资规模扩大,而且可以显著地改善其投资不足的现状,以提升投资效率。进一步研究发现,增值税税率下调在促进民营企业投资规模扩大的情况下,还可以间接地改善其投资效率。因此,要完善财税配套政策体系,形成扶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财税政策合力;优化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发挥税收政策对民营企业的扶持作用;强化更加稳健的货币政策与积极财政政策的配合力度,切实解决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