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01)
2023(12929)
2022(11362)
2021(10592)
2020(9084)
2019(20774)
2018(20362)
2017(40045)
2016(21856)
2015(24190)
2014(23845)
2013(23712)
2012(21492)
2011(19220)
2010(18845)
2009(17343)
2008(17007)
2007(14735)
2006(12823)
2005(11035)
作者
(64439)
(53520)
(53080)
(50388)
(34062)
(25777)
(24035)
(21048)
(20281)
(18880)
(18082)
(17937)
(16856)
(16733)
(16409)
(16350)
(16328)
(15972)
(15327)
(15175)
(13510)
(13099)
(12704)
(12052)
(11926)
(11912)
(11739)
(11730)
(10630)
(10626)
学科
(84611)
经济(84515)
管理(67413)
(67254)
(57733)
企业(57733)
方法(42465)
数学(37154)
数学方法(36816)
(26540)
(21501)
中国(19848)
(19510)
财务(19449)
财务管理(19428)
业经(18721)
企业财务(18608)
(18320)
(15622)
贸易(15616)
地方(15603)
(15170)
(15016)
农业(14726)
技术(14230)
(13154)
环境(13136)
理论(13131)
(12208)
(11769)
机构
大学(311140)
学院(308247)
管理(126415)
(120680)
经济(118246)
理学(111285)
理学院(110129)
管理学(108260)
管理学院(107746)
研究(99970)
中国(72536)
(65057)
科学(64444)
(55272)
(54302)
业大(51016)
(50554)
研究所(46540)
财经(45618)
中心(44601)
农业(43190)
(41979)
(41649)
北京(40628)
(37556)
师范(37064)
(36217)
经济学(35150)
(34539)
财经大学(34362)
基金
项目(219387)
科学(171366)
基金(160429)
研究(153557)
(142051)
国家(140896)
科学基金(120761)
社会(96499)
社会科(91532)
社会科学(91505)
基金项目(86945)
(85138)
自然(82296)
自然科(80400)
自然科学(80376)
自然科学基金(78961)
(72406)
教育(69948)
资助(65965)
编号(61252)
重点(48852)
(48057)
成果(47966)
(45906)
(45146)
科研(42833)
创新(42758)
计划(41356)
课题(41073)
教育部(40907)
期刊
(123508)
经济(123508)
研究(85061)
学报(55486)
中国(49380)
科学(48148)
(47741)
管理(44358)
(42652)
大学(40943)
学学(39119)
农业(32978)
教育(27195)
(24004)
金融(24004)
技术(23804)
财经(21766)
业经(20447)
经济研究(20069)
(18345)
(17062)
问题(16486)
科技(16058)
(15102)
理论(14795)
技术经济(14706)
业大(14655)
图书(14182)
商业(13640)
实践(13594)
共检索到4265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庄德林  鲍远娟  朱晨  
准确识别高铁开通对微观企业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对企业投资决策优化和区域产业优化均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08~2017年中国上市公司异地投资微观数据,基于高铁开通的新视角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对上市公司投资区位选择进行实证分析,并从市场规模效应和交易成本效应两条路径分析其内在影响机制,进而运用中介效应模型进行了机制检验。研究发现:高铁开通增加了上市公司异地投资企业数量,总部所在城市开通高铁的上市公司新增异地投资企业数量平均提高了约5.2%;高铁开通对上市公司异地投资平均地理距离无显著影响,异质性分析发现,高铁开通仅增加了东部地区上市公司异地投资平均地理距离;机制检验发现,高铁开通一方面通过扩大市场规模促进上市公司异地投资,另一方面强化了站点城市信息环境对上市公司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从而通过降低信息搜寻成本促进上市公司异地投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马光荣  程小萌  杨恩艳  
交通基础设施影响经济增长和地区经济差距的一个重要渠道是促进了跨地区的资本流动。本文基于2006—2018年高铁开通和上市公司异地投资数据,研究了交通基础设施对跨地区资本流动的影响。为了解决高铁开通的内生性问题,本文基于各城市地理位置构建了工具变量。实证结果表明,高铁连通之后,上市公司赴异地投资的数量明显增加。与此同时,高铁对城市间资本流动的促进作用具有方向上的不对称性,高铁开通导致资本从中小城市净流入大城市。机制分析表明,高铁开通降低资本流动障碍后,资本之所以会净流入大城市,是因为大城市有更大的本地市场规模,生产的规模报酬递增效应、产业集聚和技术溢出使企业在大城市有更高的生产率。这一结论从企业投资流向的角度验证了高铁开通存在"虹吸效应",也为"卢卡斯之谜"提供了新的证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哈拉杜·阿卜杜  龙勇  于静  
随着西非共同体的成立,西非在国际中的战略地位也越来越重,文章通过总结中非贸易的研究,结合国际贸易区位选择理论,旨在分析影响中国投资者在西非投资区位选择的因素。根据研究得出,人文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法律因素、技术因素,均对区位选择有重要的影响,并认为西非应加强在社会、经济、政治、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以便进一步加深中西非贸易合作,促进双方经济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长松  张战仁  
随着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战略职能的转变,知识溢出逐渐成为跨国公司研发区位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以中国省市为空间样本,采用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的计量方法,研究了知识溢出对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结果发现,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与知识溢出存在显著相关性,知识溢出对跨国公司研发投资的影响系数大于其他传统影响因素。地方政府在制定和改善我国引资结构的政策过程中,必须注重提高区域的知识溢出强度,加快构建区域研发知识溢出体系。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薛求知  帅佳旖  
近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速,其中区位选择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决策,事关投资成败与资源配置效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发现,以国家为分析单位的研究容易忽略企业间的差异,而特定东道国的投资经验比一般性国际化经验更具有针对性,所产生的知识是企业异质性的重要来源。根据制度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基于2001—2016年制造业上市公司对外投资区位数据,运用条件Logit模型探索对外直接投资中制度距离、东道国直接和间接投资经验与区位选择的关系发现,制度距离降低企业进入东道国的意愿,企业倾向于选择制度距离更小的东道国;企业自身在东道国的直接投资经验可提高企业再次进入意愿,并减弱制度距离的负向影响;企业既可通过自身经验积累知识,也可通过向其他在东道国的中国企业学习,提高该区位的吸引力,但因学习效应与竞争效应并存,东道国间接投资经验与区位选择之间呈"倒U型"关系。鉴于制度距离的影响因企业而异,我国企业在进行海外布局时,一定要科学、合理地选择东道国。对于制度距离大的发达国家,企业可在充分考虑竞争效应的前提下,通过向其他中国企业学习模仿,降低进入风险;对于制度距离小的其他国家或地区,应借助企业在母国市场的竞争优势或既有海外分支机构经验,逐步培育国际化经营能力,完善在东道国的布局,减少外来者劣势。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艳  刘韬  吉玖男  
文章选取2000—2018年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高铁开通导致的劳动力、资本等要素的流动对公司的投资行为影响。通过构建PSM-DID双重差分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分别验证高铁开通对要素流动和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铁开通导致要素加速流动,对公司的投资行为有正向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高铁开通的影响逐渐减弱,呈现出边际收益递减的效应,存在虹吸效应的中心城区和非中心城区的投资行为差异会逐渐加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春玲  李思奇  魏晓璠  
基于公司治理视角,以2015—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问询函监管对上市公司高管变更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产权性质与法治水平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问询函的监管作用确实提高了高管变更的概率,且当问询函中涉及资金占用时,高管变更的可能性增大;此外,问询函对高管变更的监管效果在非国有企业及法治水平较高地区的公司中更为显著。研究结论拓展了有关问询函治理后果的研究视角,也为公司治理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唐礼智  戴贵芬  
本文选取我国吸引跨国公司研究与开发机构最多的前10位省份或直辖市的横截面数据,对跨国公司在华研究与开发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做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跨国公司在华研究与开发机构的区位分布与区域的劳动力成本、通讯设施水平、市场规模、科技实力以及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重视程度等因素呈正相关关系。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程书芹  刘江  
一、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演进从20世纪60年代的海默-金德伯格开创性的垄断优势理论开始,各国学者纷纷读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行为进行分析,建立了各自的理论体系。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阿伯利货币汇率理论、维农的产品周期理论、小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尼克博克的寡头垄断竞争反应理论、巴克莱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利飞  
近年来,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的"大三角"格局中开始出现投向发展中国家的趋势,发展中国家快速增长的海外R&D投资主要流入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存在地区不均衡性。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区位选择受东道国市场规模、R&D人力资源、科技水平、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环境等众多因素影响。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区位选择是公司投资动机与东道国区位条件进行匹配的过程。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俊彦  贾玉成  张诚  
在全球数字经济迅猛发展的当下,东道国数字经济已然成为中国跨国公司对外投资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文章基于就近集中权衡理论的HMY模型,使用2007—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对外直接投资(OFDI)数据,检验东道国数字经济发展对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决策的影响。结果显示:东道国数字经济发展显著增强该国对中国OFDI的吸引力,并以本地成本和额外成本路径为中介机制,其中,前者表现为数字经济对东道国资本回报率的提升,后者表现为对文化制度开放程度的提高。宏观层面,发达国家的数字经济对中国OFDI的吸引力更强;企业层面,数字经济对低生产率和低数字化的企业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可以拉低跨国投资门槛,同时对首次进入东道国的企业更具有吸引力,表明数字经济帮助中国企业克服缺乏东道国投资经验而导致的外来者劣势。因此,要鼓励企业开展针对数字经济要素的跨国投资,特别是给予生产率较低的跨国企业更多的数字领域的帮扶,推动其“走出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傅强  邱建华  
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一直都有不同的观点。通过选取2003-2007年中国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利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量与公司绩效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公司绩效对机构投资者的持股决策有一定的正向反馈作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邬烈岚  徐雯  
以A股2012-2016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研究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是否存在黏性特征,同时基于机构投资者异质性视角,考察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对高管薪酬黏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第一,上市公司业绩上升时高管薪酬的业绩敏感性高于业绩下降时,高管薪酬存在显著的黏性特征;第二,机构投资者持股有助于抑制高管薪酬黏性,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在完善高管薪酬契约机制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第三,与交易型机构投资者相比,稳定型机构投资者在抑制高管薪酬黏性方面发挥着更加显著的作用。引导上市公司优化薪酬契约机制、抑制高管薪酬黏性,一是要优化高管的薪酬结构,提高绩效薪酬所占比重,增强高管薪酬对公司业绩尤其是长期业绩的敏感性;二是要完善对高管业绩的考核评价机制,采用兼顾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综合考核方式,避免高管短视行为;三是要完善高管薪酬信息披露机制,提高信息透明度;四是要发展壮大机构投资者尤其是稳定型机构投资者,保障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权利,充分发挥其外部监督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汪晶晶  马惠兰  唐洪松  戴泉  
文章选取截至2014年末838家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境内主体设立的994家境外企业为样本,以反映东道国的区位优势以及制度因素为主要考察变量,并综合考虑东道国与中国的地理距离和农产品贸易、东道国通讯能力等因素,选择12个自变量,运用条件Logit模型对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揭示了影响中国农业生产环节和营运环节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分布的因素异同。研究结果表明:东道国的农业自然资源和市场规模及潜力均对吸引中国农业投资具有很大的影响;东道国经济和法律制度的质量对中国农业对其投资决策具有显著正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维佳  许宏伟  
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增长强劲。对中国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对现有研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2005—2009年中国与51个对外直接投资东道国面板数据为样本,考察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决定因素。研究发现:东道国资源禀赋、技术禀赋、基础设施条件、外资开放度及与中国的贸易联系等因素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具有显著影响,而东道国市场规模、工资水平、汇率水平和地理距离等因素的影响并不显著。据此本文提出促进和优化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