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28)
- 2023(15261)
- 2022(13517)
- 2021(12709)
- 2020(10951)
- 2019(25677)
- 2018(25560)
- 2017(49394)
- 2016(26656)
- 2015(30225)
- 2014(30572)
- 2013(30179)
- 2012(27679)
- 2011(24870)
- 2010(24672)
- 2009(22623)
- 2008(22374)
- 2007(19615)
- 2006(16596)
- 2005(14097)
- 学科
- 济(106785)
- 经济(106663)
- 管理(77751)
- 业(74383)
- 企(61733)
- 企业(61733)
- 方法(55502)
- 数学(49080)
- 数学方法(48432)
- 农(28552)
- 财(28260)
- 中国(25347)
- 学(23680)
- 业经(22366)
- 地方(20649)
- 贸(19350)
- 贸易(19345)
- 农业(19193)
- 务(19030)
- 财务(18947)
- 财务管理(18904)
- 易(18763)
- 理论(17918)
- 企业财务(17882)
- 制(17593)
- 和(16969)
- 环境(16518)
- 技术(16262)
- 银(14519)
- 银行(14465)
- 机构
- 大学(382180)
- 学院(381106)
- 管理(153567)
- 济(147759)
- 经济(144456)
- 理学(134190)
- 理学院(132745)
- 管理学(130149)
- 管理学院(129484)
- 研究(120773)
- 中国(88780)
- 京(80117)
- 科学(78252)
- 财(66804)
- 农(63280)
- 所(60708)
- 业大(60139)
- 中心(56531)
- 研究所(55673)
- 财经(54651)
- 江(54074)
- 北京(50153)
- 农业(50027)
- 经(49610)
- 范(49564)
- 师范(48987)
- 州(44089)
- 院(43960)
- 经济学(43857)
- 财经大学(40818)
- 基金
- 项目(266905)
- 科学(208401)
- 基金(192695)
- 研究(191560)
- 家(168054)
- 国家(166683)
- 科学基金(143334)
- 社会(118014)
- 社会科(111776)
- 社会科学(111745)
- 省(105401)
- 基金项目(103167)
- 自然(96182)
- 自然科(93829)
- 自然科学(93801)
- 自然科学基金(92084)
- 教育(89481)
- 划(88359)
- 资助(80361)
- 编号(78765)
- 成果(62564)
- 重点(59438)
- 部(58573)
- 发(55604)
- 创(54811)
- 课题(53620)
- 科研(51889)
- 创新(51171)
- 大学(50383)
- 教育部(49973)
- 期刊
- 济(151899)
- 经济(151899)
- 研究(103544)
- 中国(64724)
- 学报(62481)
- 科学(56142)
- 农(56005)
- 管理(53622)
- 财(51960)
- 大学(46858)
- 学学(44251)
- 教育(39438)
- 农业(38902)
- 技术(35686)
- 融(26983)
- 金融(26983)
- 业经(26040)
- 财经(25620)
- 经济研究(24265)
- 经(21705)
- 问题(20302)
- 业(20076)
- 图书(19566)
- 技术经济(18937)
- 版(18481)
- 理论(18312)
- 统计(18209)
- 科技(18061)
- 资源(17160)
- 商业(17151)
共检索到5294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姚圣 洪媛
分析师预测存在"本地优势"的现象,高铁开通带来的空间压缩、地理易达性是否会对分析师的预测行为产生影响?基于信息不对称角度,采用地级市A股上市公司2007~2014年的数据,检验高铁开通前后分析师预测偏差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所在城市高铁开通后分析师对该地区企业的预测偏差显著降低。进一步研究发现,高铁效应对欠发达地区企业和内部控制质量较高的企业带来的影响更加显著。此外,通过路径分析发现高铁开通显著增加了企业的分析师关注度和调研次数,揭示了高铁开通对分析师预测偏差影响的作用机制。研究结论既是对企业层面研究高铁效应的理论补充,同时也是对分析师预测偏差地理影响因素研究的拓展。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明伟 孙文晶 叶建华
以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3—2017年分析师预测数据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高铁开通对分析师预测精度的影响。研究发现,高铁开通显著提高分析师预测精度,这一结论对工具变量回归、安慰剂检验、变量与样本调整等各种稳健性检验保持稳健。中介效应表明,高铁开通主要通过促进分析师实地调研而影响其预测。进一步研究发现,当高铁站距离市中心较近、公司位于市区、分析师来自高声誉券商且无利益冲突时,高铁开通对分析师预测精度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吴克平 孔东民 杨薇
本文利用中国高铁开通这一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高铁开通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高铁开通显著提高了所在地上市公司的会计稳健性。在利用安慰剂检验控制了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对于内部控制质量较弱、外部监管较弱的企业以及国有企业,高铁开通与会计稳健性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显著。研究结果表明,高铁开通有助于降低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监督成本,进而提高会计稳健性。本文的研究结论为监管机构和企业如何提高会计稳健性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对准则制定机构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以发挥会计稳健性的作用亦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高铁 会计稳健性 资本市场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逯东 黄莉 万丽梅 杨丹
证券分析师的预测是否可以准确地代表市场预期,进而提高市场效率,一直以来都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和学术界讨论的热点。现有研究发现,动机驱动和认知偏差等多方面因素可能导致证券分析师的有偏预测。本文从证券分析师预测偏差内涵及其测度差异的界定,导致偏差的动因以及预测偏差对信息有效性的影响等方面对预测偏差的研究脉络和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和评述,同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证券分析师 预测偏差 有效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许彩玲 岑婉筠 周福萍
本文基于2018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因行业丑闻意外取消的准自然实验场景,证实评选取消显著提高了分析师的盈利预测精度,表明我国此前的分析师评选并未对分析师形成有效激励。机理分析显示,分析师在评选取消后更为勤勉是潜在的影响路径。进一步研究发现,对于拥有更多社会资源(从业时间更长,或者所在券商规模更大)的分析师而言,其预测质量在评选取消后上升更为明显。最后,2019年《新财富》评选重启后分析师的预测质量并未出现下降,说明监管部门对分析师评选规范引导发挥了预期作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作华 张芳芳
有关分析师盈利预测乐观偏差影响因素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经济后果研究仍较为薄弱,且分歧较大。分析师盈利预测乐观偏差不利于信息环境的改善和资本定价效率的提升,因而可能会被公司高管机会主义地利用。为此,以2007—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分析师盈利预测乐观偏差对高管减持寻租的影响。研究发现:分析师盈利预测乐观偏差与高管减持寻租显著正相关。机制分析发现,分析师盈利预测乐观偏差加剧了股价错估程度和市场风险,从而为公司高管提供了更多减持寻租的机会。异质性分析发现,分析师盈利预测乐观偏差与高管减持寻租的正向关系在管理层自利性较强、公司业绩预告较为乐观时更明显,但二者关系在国有企业更弱。进一步检验发现,分析师盈利预测乐观偏差显著提高了高管机会主义减持的次数、规模以及减持时的择机性。本研究不仅丰富了分析师盈利预测经济后果研究,还对如何有效约束高管机会主义减持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
分析师盈利预测 乐观偏差 高管减持 寻租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吉赟 杨青
本文采集了2006-2016年中国200个地级市高铁开通站点的数据,并与1559家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进行匹配,利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高铁开通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高铁通车之后,沿线公司的专利授权、专利申请数量显著增加,且主要由发明专利驱动。机制分析发现高铁开通提升了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技术员工在沿线企业的占比。此外,异质性研究发现,高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位于大中型城市的企业和属于高创新强度行业的企业。本文较细致地研究了高铁开通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且揭示了高铁对人力资本的运输效应。
关键词:
高铁 高技能劳动力 企业创新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宏昌 干胜道
我国财务分析师行业起步较晚,研究财务分析师的远期盈余预测的精确度及在公司层面的影响因素有重要意义。远期盈余预测预测期越长偏差越大,上市公司受财务分析师的关注程度和上市公司的未来非营业利润的比重两大因素,始终显著地影响财务分析时的远期盈余预测精度。
关键词:
远期盈余预测 财务分析师 实证研究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贾琬娇 杨楠
管理层过度自信而分析师理性的情况下分析师的预测行为如何?研究发现,分析师预测的乐观偏差与管理层过度自信正相关,且在盈余不确定性大的公司更强;预测修正的下调程度在管理层过度自信的公司更大。说明,管理层过度自信具有外部性,是分析师预测存在乐观偏差的原因之一。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冬昕 李心丹 张兵
分析师在金融市场中起着重要的信息中介作用,其信息来源及获取方式会直接影响信息处理的质量。本文从分析师对企业年度盈利预测的偏差出发,基于对分析师与公司地域关系的实证研究,发现分析师在预测那些所在地与分析师隶属的机构同属一个省份的公司时,预测结果更加准确,这种本地优势与公司高成长性及公司国有性质显著相关。研究还发现,我国分析师的本地优势与个人本身的乐观性并无关系,可能更多与信息优势相关。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孔东民 王琪瑶
资本市场中,证券分析师面临机构投资者的买方压力,从而更倾向于发布乐观预测。同时,机构投资者作为公司股东,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公司相关信息存在监督作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本文考察买方客户压力、机构持股特征对于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偏差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来自买方客户压力的利益冲突,会显著增强分析师预测的乐观偏差;第二,公司层面的机构持股程度具有监督效应,并明显降低了分析师预测乐观偏差;第三,在边际上,机构持股比例的提高,对于因买方客户压力而导致的分析师乐观偏差存在明显的修正作用。本文研究对于监管部门进一步规范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伍燕然 潘可 胡松明 江婕
对于卖方行业分析师(简称分析师)盈利预测偏差的现象,本文提出一个新假说,即作为理性投资的代表者——分析师的盈利预测偏差会受到投资者情绪或噪音交易的影响,并通过我国的数据证实了该假说。首先,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国内行业分析师盈利预测存在系统性的偏差。其次,构造月度投资者情绪指数,通过非参数和参数的统计方法,针对盈利预测偏差的时间序列和面板数据两组数据,证明了情绪是分析师盈利预测偏差的一个重要因素。国际文献中对分析师偏差的绝大多数理论解释通常是基于经典金融学的框架,即假设分析师是完全理性的,其偏差主要来自利益驱动(他们供职的机构或个人利益最大化)。而本文认为情绪和利益驱动因素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解释分析...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新夫 梁上坤 戴捷敏 杜晓荣
本文试图从公司出口行为的角度重新理解造成中国本土分析师盈余预测偏差的原因。主要的发现有:(1)本土分析师对于有出口业务公司的盈余预测偏差显著高于无出口业务的公司;(2)与国内分析师相比,海外分析师在预测有出口业务公司盈余时更具信息优势;(3)在进一步考虑宏观经济冲击与国内外会计准则差异后,发现2008年金融危机加剧国内本土分析师对出口企业盈余预测的偏差,而海外分析师凭借信息优势和能力优势,更不易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同时,新准则实施后,海外分析师的预测偏差显著降低。本文的研究发现从中国作为出口大国的宏观经济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新夫 梁上坤 戴捷敏 杜晓荣
本文试图从公司出口行为的角度重新理解造成中国本土分析师盈余预测偏差的原因。主要的发现有:(1)本土分析师对于有出口业务公司的盈余预测偏差显著高于无出口业务的公司;(2)与国内分析师相比,海外分析师在预测有出口业务公司盈余时更具信息优势;(3)在进一步考虑宏观经济冲击与国内外会计准则差异后,发现2008年金融危机加剧国内本土分析师对出口企业盈余预测的偏差,而海外分析师凭借信息优势和能力优势,更不易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同时,新准则实施后,海外分析师的预测偏差显著降低。本文的研究发现从中国作为出口大国的宏观经济背景出发为理解本土分析师的决策行为和后果提供有益启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贾琬娇 杨楠
管理层过度自信而分析师理性的情况下分析师的预测行为如何?研究发现,分析师预测的乐观偏差与管理层过度自信正相关,且在盈余不确定性大的公司更强;预测修正的下调程度在管理层过度自信的公司更大。说明,管理层过度自信具有外部性,是分析师预测存在乐观偏差的原因之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