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99)
- 2023(18115)
- 2022(15376)
- 2021(14201)
- 2020(11803)
- 2019(26651)
- 2018(26359)
- 2017(49831)
- 2016(27140)
- 2015(30223)
- 2014(30206)
- 2013(30020)
- 2012(27885)
- 2011(25566)
- 2010(25676)
- 2009(23392)
- 2008(22768)
- 2007(20304)
- 2006(18130)
- 2005(16001)
- 学科
- 济(124905)
- 经济(124790)
- 管理(74924)
- 业(69653)
- 企(55508)
- 企业(55508)
- 方法(46860)
- 数学(40250)
- 数学方法(39881)
- 中国(34465)
- 地方(32144)
- 农(31844)
- 学(27148)
- 业经(27075)
- 财(24996)
- 农业(21898)
- 贸(20239)
- 贸易(20224)
- 制(20105)
- 易(19491)
- 环境(19407)
- 和(18249)
- 地方经济(17926)
- 银(17912)
- 银行(17841)
- 融(17754)
- 金融(17752)
- 理论(17631)
- 技术(17596)
- 行(17185)
- 机构
- 大学(389516)
- 学院(388591)
- 济(159561)
- 经济(156149)
- 管理(148303)
- 研究(140879)
- 理学(127328)
- 理学院(125796)
- 管理学(123626)
- 管理学院(122938)
- 中国(103996)
- 科学(88920)
- 京(84870)
- 所(72603)
- 农(70524)
- 财(69901)
- 研究所(66247)
- 中心(62608)
- 业大(61437)
- 江(58368)
- 财经(55410)
- 农业(55255)
- 北京(54182)
- 范(52819)
- 师范(52199)
- 院(51091)
- 经(50341)
- 经济学(47781)
- 州(47232)
- 省(43062)
- 基金
- 项目(264315)
- 科学(205898)
- 研究(189891)
- 基金(189025)
- 家(167233)
- 国家(165808)
- 科学基金(140204)
- 社会(119319)
- 社会科(112952)
- 社会科学(112922)
- 省(104376)
- 基金项目(100655)
- 自然(91554)
- 自然科(89332)
- 自然科学(89309)
- 划(88269)
- 自然科学基金(87675)
- 教育(86404)
- 资助(77046)
- 编号(76764)
- 成果(61942)
- 发(60550)
- 重点(59990)
- 部(57009)
- 创(54605)
- 课题(54094)
- 创新(51003)
- 科研(50357)
- 国家社会(48742)
- 计划(48641)
- 期刊
- 济(184493)
- 经济(184493)
- 研究(117530)
- 中国(80578)
- 学报(67321)
- 农(64455)
- 科学(60064)
- 管理(55508)
- 财(50833)
- 大学(49806)
- 学学(46866)
- 教育(45130)
- 农业(44416)
- 融(34781)
- 金融(34781)
- 技术(34198)
- 业经(29939)
- 经济研究(29789)
- 财经(27195)
- 问题(23665)
- 经(23393)
- 业(22757)
- 图书(21298)
- 科技(19855)
- 技术经济(19718)
- 版(18252)
- 资源(18055)
- 理论(17839)
- 商业(17744)
- 现代(17338)
共检索到5890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锦顺
高铁大规模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时间与空间上的收缩,提高了劳动力等经济要素的流通速度,对刺激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选择全国范围的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引入随旅行时间和票价增大而降低的可达性指数,从实证上研究了高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铁对城市GDP和人口增长有正影响,高铁发展引起沿线周边地区投资增加。对于融入高铁网的城市,由于存在回流效应,高铁收缩了空间和时间,推进了城市间的合作和交流,促进了经济增长。对于周边城市也能够利用高铁的扩散效应改善区位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
高铁建设 区域经济 回流效应 扩散效应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姚毅
高铁时代的到来是铁路枢纽经济区的涅槃重生,将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和革新。基于高铁经济的阶段性特征,本文总结梳理了高铁经济的区域作用机制及经济社会效应,在广泛借鉴国内外高铁经济发展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从高铁枢纽能级、流量经济平台、枢纽产业发展、区域枢纽经济圈建设四个方面,提出新时期高铁经济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
高铁经济 区域经济 理论逻辑 对策研究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新光 黄安民 张永起
本文通过选取2001-2014年福建省5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DID(difference in difference)模型,从经济增长、产业升级、城市化水平3个方面来衡量高铁的开通是否对福建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当前中国整体宏观经济形势趋于平缓的情况下高铁铁路建设在短期内对地区GDP总量水平产生了显著的提升作用,但是对经济增长速度有抑制趋势:同时,高铁建设在短期内对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水平均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高铁对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城市的影响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最后,提出相应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建议,以尽快发挥高铁的经济效应,享受高铁建设带来的"红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汪建丰 李志刚
近年来中国高铁建设经过了一段跌宕起伏的曲折发展历程,这对于我们客观冷静地全面分析和理性认识高铁的作用和影响也不无益处。本文从研究高铁对沿线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入手,着重运用"有无对比法"实证分析了沪杭高铁对浙江沿线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在分析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浙江沿线区域必须实施共生发展战略,通过区域合作竞争,形成浙江与上海共生发展的新格局。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汪建丰 翟帅
高速铁路大大缩短了站点城市间的旅行时间,提高了连接城市之间的可达弹性,改变了原有的高铁沿线区域的经济空间分布,提升了高铁沿线区域的要素流动,使得区域资源配置趋于合理。文章利用DID(倍差分)模型,选取沪杭高铁沿线区域的经济指标,以沪杭高铁对沿线区域经济发展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沪杭高铁对沿线区域发展机制起到一定的作用,并对产业转型、沿线城市的科技人才聚集、行业分工等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在缩小区域经济差距方面并没有表现出较大的推动力。
关键词:
高铁经济效应 区域发展机制 DID模型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国富 陈鑫鹏
国家级新区是经国务院批准,为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而设立的综合功能平台,其设立的政策效果有待检验。基于2002—2018年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以设立国家级新区政策为准自然试验,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识别国家级新区的设立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因果效应。研究发现:(1)国家级新区的设立有助于地区经济发展,并且其推动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并未减弱。(2)在东北和西部地区设立国家级新区的政策效应明显优于在东部和中部地区设立国家级新区,内陆地区设立国家级新区的政策效应明显优于在沿海地区设立国家级新区。(3)无论国家级新区设立在“省会及以上城市”还是“其他城市”,对周边城市均存在“虹吸效应”,其中又以设立在“其他城市”的国家级新区对周边城市的“虹吸效应”更显著。(4)跨区域设立国家级新区的政策效应要优于单一行政主体设立国家级新区的政策效应。上述实证研究结果为国家级新区未来布局和相关政策实施提供了重要依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为彪 吴玉鸣 许丽萍
高速铁路的发展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核心因素之一。基于2003—2019年的面板数据,将城市是否开通高铁作为准自然实验,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高铁网络,采用双重差分(DID)模型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NA)系统考察了高铁开通对长三角中心与外围城市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铁开通加剧了长三角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的经济发展差距,且在多种稳健性检验下结论依然保持不变。城市规模异质性研究表明,高铁开通加剧了中小城市与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差距,对大城市影响不明显;高铁网络中拥有度数中心度越高的地区,越有利于缩小其与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差距。影响机制表明,高铁开通加速了劳动力流动进而加剧了中心城市对外围城市的极化效应,且该机制对外围小城市的影响更为明显。同时,高铁开通降低了外围小城市的投资力度,进一步拉大了其与中心城市的发展差距。进一步研究表明,多中心、网络化的高铁网络有利于缓解因高铁开通所导致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此外,高铁开通明显扩大了距离中心城市300-400公里城市与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差距。本研究为从多中心、网络化的中心—外围视角理解高铁开通对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解释,也为政府推动高铁网络化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兆峰
品牌是一个地区发展的标志,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与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本文分析品牌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作用,即品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品牌的成长,及品牌策略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方面等,只有打造区域品牌,才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区域品牌 区域经济 影响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周晓辉
外商直接投资(FDI)在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也可能加剧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通过OLS统计回归方法检验FDI与沿海、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实证结果显示,FDI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有积极影响;沿海与中西部地区的比较,说明梯度开放政策是FDI在沿海与中西部地区产生巨大差异的重要因素。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顾新莲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中小企业数量迅速增加,使得民间资本得以高速扩张。由于民间资本自身的缺陷,其在扩张的同时对区域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凸显和不容忽视。民间资本的发展特征通常情况下,民间资本具有布局分散、不便统计和监管、缺乏担保和抵押、投资风险较大的特征。民间资本的逐利性、排他性、自发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赵海军
本文以珠江三角洲、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典型例子分析城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珠江三角洲、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的城镇化率与经济、社会和民生等指标数据为样本,通过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线性、复合、增长等模型分析以及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比较研究。随着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区域集聚能力、创新能力、辐射能力和示范作用越来越强、规模以上工业规模越来越大以及优势越来越明显。因此,在城镇化过程中各区域要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使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城镇化 层次分析法 辐射能力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华星 石大千 余红伟
交通基础设施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本文将高铁开通当做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03-2016年高铁、上市公司和地级市匹配得到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PSM-DID)的方法研究了高铁开通对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开通高铁和未开通高铁城市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收敛趋势,这表明高铁开通存在较大的扩散效应,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进一步的异质性研究发现,在城市层面,高铁开通的扩散效应在规模较大的城市和非中心城市更加明显,在企业层面,高铁开通的扩散效应对民营企业和资本密集型企业的影响更强;机制验证结果表明高铁开通可能通过促进开通城市的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向周边城市扩散和加工制造产业向周边城市转移进而产生了较大的扩散效应,缩小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光芸 李建华
文章指出,除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之外,社会资本也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资本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企业间的信任与合作,有利于区域内产业集群的形成,有利于增强区域整体的创新能力。因此,政府在关注区域有形资本和人力资本投入的同时,也要致力于社会资本的培育和建设。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吴光芸 唐兵
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受资金、土地以及环境容量等各种硬实力制约的同时,也受到人才、文化、习俗、制度等软实力的约束。区域软实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已越来越明显,我国学术界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关注点在于区域硬实力,对于区域软实力未能给予重视。该文将分析区域软实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探讨提升区域软实力的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