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47)
- 2023(8811)
- 2022(7588)
- 2021(7099)
- 2020(5969)
- 2019(13672)
- 2018(13342)
- 2017(25758)
- 2016(14106)
- 2015(15595)
- 2014(15544)
- 2013(15438)
- 2012(14495)
- 2011(12936)
- 2010(12628)
- 2009(11378)
- 2008(11100)
- 2007(9833)
- 2006(8615)
- 2005(7740)
- 学科
- 济(59363)
- 经济(59309)
- 管理(34092)
- 业(32510)
- 方法(26510)
- 企(25273)
- 企业(25273)
- 数学(23861)
- 数学方法(23488)
- 地方(19581)
- 农(15879)
- 制(14455)
- 银(14359)
- 银行(14344)
- 贸(14054)
- 贸易(14048)
- 财(13935)
- 易(13696)
- 行(13396)
- 中国(13233)
- 学(12756)
- 出(11403)
- 业经(11159)
- 农业(11002)
- 融(10295)
- 金融(10293)
- 地方经济(10283)
- 环境(9168)
- 度(9091)
- 制度(9082)
- 机构
- 大学(189666)
- 学院(189649)
- 济(75564)
- 经济(73736)
- 管理(71346)
- 研究(65806)
- 理学(61254)
- 理学院(60438)
- 管理学(59173)
- 管理学院(58835)
- 中国(53955)
- 科学(43390)
- 京(40321)
- 农(36752)
- 财(35273)
- 所(33639)
- 中心(31934)
- 研究所(30937)
- 业大(30587)
- 江(30582)
- 农业(29169)
- 财经(28027)
- 范(26298)
- 师范(26047)
- 经(25419)
- 州(24486)
- 院(24453)
- 北京(24442)
- 省(24299)
- 经济学(23573)
- 基金
- 项目(134880)
- 科学(106101)
- 基金(97394)
- 研究(95672)
- 家(85773)
- 国家(85096)
- 科学基金(72850)
- 社会(60412)
- 社会科(57347)
- 社会科学(57327)
- 省(56060)
- 基金项目(52196)
- 自然(48439)
- 自然科(47304)
- 自然科学(47288)
- 自然科学基金(46374)
- 划(45494)
- 教育(43280)
- 资助(40316)
- 编号(37654)
- 重点(30714)
- 发(29894)
- 成果(29250)
- 部(29248)
- 创(27424)
- 课题(26612)
- 科研(26149)
- 创新(25868)
- 计划(25650)
- 国家社会(24840)
共检索到2880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烁 钱晓彤 胡心磊 史峰
高速铁路的运营促进了区域之间的联系,列车开行频率对各区域可达性产生了显著影响。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可达性经常被用于评价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劣。文章将可达性的概念扩展为分时段可达性,以县级行政建制为基本单元节点,采用加权平均出行时间为指标描述各节点的分时段可达性,结合高速铁路及道路交通网络,定义不同交通方式的出行时间费用。以湖南省为例,通过Arc GIS计算得到省内122个节点在17个时段内的分时段可达性。根据各节点的分时段可达性值,得到湖南省122个节点的最佳出行时段Voronoi图以及最佳出行时段的空间划分,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烁 钱晓彤 胡心磊 史峰
高速铁路的运营促进了区域之间的联系,列车开行频率对各区域可达性产生了显著影响。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可达性经常被用于评价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劣。文章将可达性的概念扩展为分时段可达性,以县级行政建制为基本单元节点,采用加权平均出行时间为指标描述各节点的分时段可达性,结合高速铁路及道路交通网络,定义不同交通方式的出行时间费用。以湖南省为例,通过Arc GIS计算得到省内122个节点在17个时段内的分时段可达性。根据各节点的分时段可达性值,得到湖南省122个节点的最佳出行时段Voronoi图以及最佳出行时段的空间划分,为区域空间结构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汤放华 时新镇 龚蓉
基于因子分析法测算了城市经济实力,运用可达性系数模型分析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对城市可达性的影响,运用引力模型测算出快速交通对城市经济联系的影响,并利用ESDA法测度了城市经济联系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快速交通使得湖南城市整体可达性大幅提高,产生了明显的"时空压缩"效应。快速交通使边缘城市与中心地区城市可达性的差异缩小,高铁沿线城市的可达性明显优于非高铁沿线城市,高速公路扩大了高铁可达性的影响范围。快速交通使湖南省内城市间经济联系增强,强化了长沙的经济中心地位,扩大了东西部城市的经济差异,省际经济联系强度受出省通道便捷性的影响。此外,各市经济联系总量总体上具有层次性,演化上存在非均衡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友宝 邓巧
基于“红色村落”概念内涵界定,以湖南省262个乡村红色旅游景区(点)为数据样本,综合运用数理建模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定量刻画了全省红色村落空间分布格局及可达性特征。结果表明:(1)全省红色村落呈集聚型分布状态,不同空间板块或行政单元红色村落分布非均衡性特征突出,集聚强度具有随尺度距离增加而不断弱化的“空间衰减”规律;(2)红色村落整体呈“大分散、小集聚”分布格局,全省存在三大高密度集聚区以及多个红色村落跨界连绵集群组团,长征沿线、湘鄂赣及湘粤赣边区等形成多个“中低密度”集聚片区;(3)红色村落通行时间平均值为221.58 min,标准差为42.75,可达性整体状况不理想,且内部差异显著,可达性水平稳健性欠佳,不同可达时段内红色村落数理分布近似于呈“金字塔”状结构;(4)红色村落可达性空间分布呈现“中心-外围”结构特征,省际边缘区形成多个交通可达性低谷,与其核密度格局存在“空间错位性”,且具有沿交通干线分布的指向特征。最后,提出了优化红色村落可达性格局、驱动交通区位重构和推进红色旅游开发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谷平华 刘志成
基于物质流分析法,利用生态效率理论,开展了省域和全国工业生态效率比较研究。分析了工业直接物质输入和生产过程输出情况,将物质流指标与工业增加值、区域面积相结合,以湖南省为主在时间序列上作纵向比较,在空间上与全国水平作横向比较,分析了工业物质流的结构。结果表明,在分析年度内湖南省工业物质投入的效率逐步提高,生态效率指标逐年趋优,好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但是,湖南省工业消耗的水泥等资源性物质占比较大,工业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主要作用于本区域,工业排放的废弃物铅、汞、镉、砷大幅度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谷平华 刘志成
基于物质流分析法,利用生态效率理论,开展了省域和全国工业生态效率比较研究。分析了工业直接物质输入和生产过程输出情况,将物质流指标与工业增加值、区域面积相结合,以湖南省为主在时间序列上作纵向比较,在空间上与全国水平作横向比较,分析了工业物质流的结构。结果表明,在分析年度内湖南省工业物质投入的效率逐步提高,生态效率指标逐年趋优,好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但是,湖南省工业消耗的水泥等资源性物质占比较大,工业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主要作用于本区域,工业排放的废弃物铅、汞、镉、砷大幅度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仲伯 肖雪葵 陈雅忱
通过对湖南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专利信息利用情况的调查,分析了湖南省专利信息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区域专利信息利用发展规划的目标定位和重点任务,为提升区域专利信息利用绩效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专利信息 利用 区域性 规划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天祥 刘迪 黄琳雅 杨希特
文章分析高铁对我国区域协同发展的影响机理,指出高铁时空压缩效应产生市场一体化效应、城市竞合效应和城市群空间效应,导致城市体系多中心化、产业结构相关多样化、创新网络结构有序化,催生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协同治理,进而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基于高铁建设背景,利用2005—2019年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湖南区域协同发展水平,采用ESDA分析其演变特征,使用DID模型验证高铁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高铁时代湖南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水平呈增长趋势;(2)城市协同发展水平空间结构优化,协同水平最高的是长沙,京港澳高铁沿线的长株潭、岳阳、衡阳和郴州协同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大湘西地区,整体呈现由东至西梯度递减态势;(3)高铁对湖南区域协同发展具有正向影响;(4)高铁通过城市体系、产业结构、创新网络、旅游业发展以及环境协同治理等间接影响区域协同发展水平。
关键词:
高铁时代 协同机理 空间溢出 耦合协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兵 金凤君 于良
利用可达性评价模型,计算1984—2004年公路网络演变过程中带来的可达性变化,并对2025年湖南高速公路网络可达性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湖南公路网络变化过程中,可达性显示以中南部为主的“中心—边缘”同心圈层结构,呈现明显“东北—西南”轴线特征,网络变化使湘西、湘南等边远地区受益巨大,但滞后的特征仍然显著。公路网络演变过程中,城市之间的可达性变异先减小后增大,到2025年,湖南高速公路网络完成,城市间可达性将逐步实现优化均衡,14个地级市4h通勤圈基本形成,长沙等核心城市2h交流圈的扩展将推动区域一体化的纵深发展。
关键词:
公路网络 可达性 空间格局 区域发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万云 罗明春 刘婉婷
共享单车的快速发展为城市居民到城市森林公园游憩提供了一种新的交通方式,研究这种交通方式的影响可以更好地促进共享单车在城市森林公园外部交通中的应用。采用现场考察法、观测法和问卷调查法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共享单车作为城市森林公园外部交通工具的因素主要有骑行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的影响,内在影响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常住地、当天身体状况、是否需要同伴这五个因素。外在影响方面,受访者认为共享单车方面因素的影响重要性中等,但当天天气状况和时间因素这两个骑行大环境因素,会产生较为明显的作用。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玉美
区域物流产业的发展影响区域经济水平的提升。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湖南省14个市州进行比较分析,挖掘出影响区域物流产业竞争力的三大重要因素:区域物流作业能力、物流产业支撑能力、物流产业规模,进而探寻区域物流竞争力水平的提升策略,即:营造宽松的企业环境,鼓励第三方物流企业做大做强;搭建规模化物流作业平台、物流信息平台,提升区域物流业务能力;注重物流基础设施投入建设,扩大物流产业规模;重视物流人才培养,全方位提升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关键词:
区域物流 竞争力 因子分析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世琦 王国升 高旺盛 陈源泉 陈冬冬
本文以区域生态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特征把它分成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子系统(简写为EES系统),建立了关于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度评价的指标范畴;同时依据协同发展原理构建了协调度评价的功效函数、协调度函数和协调等级理论,并以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为例,从系统指标体系中共筛选出21个代表性指标对该系统的协调度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资阳区在1995—2001年间,系统的协调度呈现下降趋势,表现为弱度协调状态,协调等级为6级,生态子系统的协调度是降低趋势,经济子系统的协调度是上升趋势,社会子系统协调度在平缓中略降,生态子系统协调度降低是导致整个系统协调度降低的根本原因,可见在资阳区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中艳 罗琼
从显示性指标和分析性指标两个角度构建了适合地级城市的旅游竞争力测度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2011—2012年期间湖南省14个地级城市的旅游竞争力进行了测度与评价。研究表明,旅游竞争力在城市间的差异性较为明显且总体上并不理想;旅游业的发展对旅游资源与区位条件的依赖性比较突出。进一步地,按照一定的评判标准将城市对象分为了4个等级并提出了提升旅游竞争力的相应对策。研究结果可为政府有关部门整合与优化旅游资源、改善城市管理决策提供借鉴与参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玮 肖惠之 王彦杉 陆珊
文章选取2012—2021年湘南地区城市年度面板数据,运用空间引力模型测算衡阳与湘南其他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与城际经济隶属度,探究衡阳对周边城市的经济影响时空特征。结果表明:从时间层面上分析,衡阳在被认定为湘南地区中心城市前后,其对区域内经济正向影响作用有明显提升,湘南地区经济发展得到了中心城市建设连带的政策红利。从空间层面上看,衡阳对周边城市的引领效应仍受地理位置远近影响,距离较近的城市被影响程度更大。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新立
水灾是我国发生频率最高,对国民经济造成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进行水灾风险因素的定量分析,是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水灾风险管理制度的重要基础。本文以我国典型的水灾高风险区,湖南省为例,选取十余个风险因素指标,首先,基于县市单元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得到不同年份各风险因素与水灾损失的相关性;其次,将县市按照不同的地形分类,比较不同成灾地形的区域中风险因素影响的变化;第三,说明了加入因子分析后的结果有助于去除风险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给结果带来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