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80)
2023(11470)
2022(9689)
2021(8854)
2020(7322)
2019(16418)
2018(15991)
2017(30638)
2016(16793)
2015(18054)
2014(17912)
2013(17340)
2012(15959)
2011(14152)
2010(14005)
2009(12708)
2008(11993)
2007(10486)
2006(9173)
2005(7833)
作者
(49215)
(41240)
(40799)
(38739)
(25968)
(19929)
(18501)
(16067)
(15779)
(14282)
(13970)
(13906)
(13383)
(12684)
(12629)
(12598)
(12554)
(12115)
(11884)
(11811)
(10304)
(10012)
(9894)
(9448)
(9403)
(9007)
(8984)
(8923)
(8312)
(8267)
学科
(65068)
经济(64990)
管理(44997)
(43367)
(34517)
企业(34517)
方法(26943)
数学(23190)
数学方法(22995)
中国(20098)
(18444)
(17096)
地方(16893)
(14348)
业经(14269)
(13324)
农业(12714)
(11065)
贸易(11061)
环境(10938)
(10859)
(10666)
(10565)
财务(10540)
财务管理(10526)
理论(10227)
企业财务(9989)
(9406)
产业(9374)
银行(9358)
机构
学院(231243)
大学(228637)
(88468)
经济(86414)
管理(85239)
研究(80532)
理学(74376)
理学院(73322)
管理学(71879)
管理学院(71440)
中国(58456)
科学(53886)
(49102)
(46048)
(40787)
(39532)
业大(39405)
研究所(37717)
中心(36730)
农业(36562)
(34639)
(32883)
师范(32401)
财经(32114)
北京(30180)
(30069)
(29172)
(27773)
经济学(26876)
师范大学(26270)
基金
项目(166239)
科学(130339)
基金(120767)
研究(114412)
(108644)
国家(107766)
科学基金(91649)
社会(74015)
社会科(70251)
社会科学(70238)
(66577)
基金项目(66086)
自然(61437)
自然科(60010)
自然科学(59990)
自然科学基金(58904)
(56344)
教育(51475)
资助(47673)
编号(44114)
重点(37642)
(36665)
(34816)
(34584)
成果(33533)
计划(32569)
创新(32425)
科研(32111)
课题(31446)
国家社会(31181)
期刊
(94918)
经济(94918)
研究(62283)
学报(43289)
中国(41920)
(40368)
科学(38770)
大学(31504)
学学(30223)
(29790)
管理(27824)
农业(26990)
教育(20709)
(17452)
金融(17452)
业经(17203)
技术(17128)
经济研究(15418)
财经(14923)
问题(14629)
(14348)
(12915)
(12476)
资源(12349)
业大(11608)
科技(11527)
(11277)
商业(10753)
(10552)
现代(10024)
共检索到3272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军林  尹影  
随着我国高铁网络体系的快速发展,旅游客源地的等时线不断扩张,客源市场活动半径急剧延伸,由此引发我国旅游产业的深刻变化,成为区域旅游空间发展结构的基础力量。高铁改变了旅游的交通效用,缩减了游客的心理距离,提升了旅游的坐乘体验,降低了时间的掌控风险,逐步成为我国大众出行的首选方式,并给沿线中小城市旅游带来普惠性发展机遇。但高铁辅助交通体系优劣直接影响目的地的通达性、畅通性和体验性,进而拉大了沿线城市的旅游差距。以涪陵为例的中小城市需提升高铁辅助交通服务能力,改善城市在高铁旅游轴线中的节点地位,改变旅游空间结构的竞争格局,从而提高其旅游竞争力和吸引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晓琴  明庆忠  李美婷  
以湖北省麻城市为案例点,通过SPSS分析其交通与旅游的关联性,并采用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模型来分析交通与旅游的因果关系,揭示了山区中小城市交通驱动旅游发展的作用过程、机理、规律等。分析结果表明:交通与旅游发展存在显著相关;LNJR到LNLR、LNLS到LNJR以及LNJL到LNLS之间在10%显著性水平下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在各个滞后阶段期,交通运输量都是旅游人次增加的原因,交通通达度增加是旅游收入增加的原因。交通对山区中小城市旅游发展发展有驱动作用。进而对山区中小城市发挥其交通驱动优势驱动旅游发展提出了增强交通通达度和多种交通形式的配置度、加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优化旅游产品开发、强化"线—带营销"等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晓琴  明庆忠  李美婷  
以湖北省麻城市为案例点,通过SPSS分析其交通与旅游的关联性,并采用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模型来分析交通与旅游的因果关系,揭示了山区中小城市交通驱动旅游发展的作用过程、机理、规律等。分析结果表明:交通与旅游发展存在显著相关;LNJR到LNLR、LNLS到LNJR以及LNJL到LNLS之间在10%显著性水平下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在各个滞后阶段期,交通运输量都是旅游人次增加的原因,交通通达度增加是旅游收入增加的原因。交通对山区中小城市旅游发展发展有驱动作用。进而对山区中小城市发挥其交通驱动优势驱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任晓红  王钰  但婷  
基于中国城区常住人口不超过100万的县级与地级中小城市2006、2012及2016年的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高铁开通对县级和地级中小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较短时期内,开通高铁对县级和地级中小城市人均GDP增长率的作用方向为负,且均不具有显著性;从长期看,尽管开通高铁对县级中小城市人均GDP增长率的影响不具显著性,但其对地级中小城市却表现出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兆峰  
旅游与交通系统空间结构格局关系密切,尤其是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本文选取武陵山区为案例地,综合运用区域可达性、旅游经济联系强度等方法,探究交通导引的武陵山区旅游发展情况,结果表明:武陵山区交通可达性呈现由中心向边缘、由南向北递减趋势。其中,湘西州的可达性最好,恩施州最差。这除了与自身区位条件有关之外,还受交通空间结构的影响;经济联系总量由中部向外围扩散,且呈南强北弱的局势,这符合距离衰减规律。其中,湘西州旅游经济联系总量最大,恩施州和渝东南地区的联系总量最小,这也与交通可达性分析结果保持高度一致。在此基础上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谢贤健  屈小斌  兰代萍  胡学华  
以内江市为例,采用土地利用信息图的方法、引入均质度的概念研究了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在Arc-Gis9.1软件技术支持下,选取5m×5m、10m×10m、15m×15m3种不同大小的网格系统,分析内江市城市用地的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内江市城市土地利用的均质度在0.86以上,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空间展布比较集中;3种不同大小的网格系统对土地利用均质度的影响有一定差异,在土地利用类型比较复杂,用地比较零碎的地方,网格尺度的变化对土地利用的均质度影响较大;而在土地利用类型单一,某种用地类型为主的区域,网格尺度的变化对土地利用的均质度影响较小。其原因是网格越大,越能掩盖零散分布的细小土地斑块,强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崔保健  张辉  黄雪莹  
华北、华东地区旅游空间结构转型进程因京沪高铁的开通而加剧。文章从内在因素与支撑性因素两方面构建起研究的理论框架,分析了京沪高铁、城际快速客运系统开通后环渤海与长三角城市群的旅游空间转型过程与方向。研究结果显示,在新旅游空间格局下,各地旅游空间功能将发生转型,从总体上形成"旅游客源地—区际交通连接—旅游集散地—区内网络交通连接—多个旅游目的地"网状空间格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燕萍  
旅游产业集群具有资源依赖性强、企业地域空间聚集特征明显、易形成网络式发展格局、旅游企业之间存在合作竞争关系等特点。高速铁路的建设与投入运营使高铁沿线旅游资源被充分挖掘出来,使旅游市场需求变得多元化,影响了旅游景区的区位可达性与产业链条的拓展。文章通过对高速铁路沿线城市旅游产业集群"点—轴"空间结构中"轴"与"点"的选择进行分析,最终得出促进高铁沿线城市旅游产业协调发展应该从构建基于高铁沿线的区域旅游协作组织,政策引导区域旅游产业集群效应发挥与处理区域旅游的梯度发展与系统效益的关系三个方面入手。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穆成林  陆林  
随着高速铁路网络化发展,旅游发展新要素的介入,目的地旅游发展产生新变化。以黄山市为案例地,京福高铁开通前后为时间分割点,通过实地调研和网络检索获取旅游者空间流动轨迹及相关出行属性数据,利用ExcEl、SPSS、SNA、GIS和corEl DrAw等方法,探析京福高铁对黄山市旅游目的地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1)高铁开通后,国内客源市场半径向外延伸,且高铁沿线福建、山东、北京等省市客流量出现"逆衰减"现象。2)高铁开通后,旅游目的地区域节点数量改变,空间范围扩展。整体网络流量在高铁开通前后都呈现高频节点对以区域间组合(黄山+长三角、黄山+江西省域)为主、区域内组合为辅(黄山+合肥、池州、宣...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强  周杨  隋洪鑫  
以辽宁省铁岭市为例,选取线路长度、线路网密度、重复系数、站点覆盖率等指标,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其公共交通线路网的现状进行评价,揭示出中小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中普遍面临的公共交通发展目标不明确、公交线网缺乏合理规划、公交运营管理制度体系不健全、政府推动作用不强、以及利用者公交意识淡薄等主要问题,进而从强化公共交通地位、政府主导作用和公共交通自身发展潜力等方面提出解决现存问题的相应对策,以期为中小城市制定促进公共交通发展的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汪德根  牛玉  陈田  陆林  唐承财  
高铁"时空压缩"效应使都市圈旅游辐射范围进一步扩大。以都市圈为基本空间结构单元,分析高铁驱动下大尺度区域旅游空间结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核心-边缘"和"板块旅游"空间结构理论,结合京沪高铁线6个都市圈基本特征以及高铁旅游流空间网络结构和空间效应特征,通过节点优化,线状连接和面状拓展等空间优化路径,确定大尺度区域重点旅游发展点、旅游发展轴和旅游地系统,构建不同等级的旅游板块。通过一级核心旅游点和一级旅游地系统的核心扩散作用,将二级旅游板块和三级旅游板块由一、二、三级扩展轴融入一级旅游板块中,最终建构京沪高铁旅游带。高铁"时空压缩"效应使高铁旅游带的各都市圈空间联系增强,应加强都市圈区域旅...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何瑛  
发展全域旅游旨在通过全面优化旅游资源、基础设施、旅游功能、旅游要素和产业布局,实现设施、要素、功能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和优化配置,这对于城市,特别是中小城市品质的提升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全域旅游、城市品质内涵的解析,梳理出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提出基于全域旅游的中小城市品质提升路径。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郑玉刚  谢永健  
中小城市旅游业要想实现产业化快速发展需要机制的创新,应重点解决政策支持问题、旅游公司产品设计问题、旅游商品开发、旅游宣传、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与引资、旅游目标市场定位、旅游服务与人员素质等问题。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剑英  
在难以抵御的全球化走势下,且在中华民族统一文化体内的中国600多座城市,难道真能拼立出数百种属于自己城市的独立市民精神?人类城市文明遗产和我们的实践所提示的主体市民精神是:社区意识———公共意识———公民意识———文化意识;大量新兴中小城市现实的重大实践课题,是循着城市先进文化的主流方向默默耕耘,把普适性的市民精神灌输给千百万“忽如梨花”的新市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大钊   李显正   赵振斌   王源  
古镇旅游所引发的旅游商业化现象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文章以大理古城为案例地,运用机器学习中的LDA(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s)主题模型对游客在线评论进行内容分析,并将其结果进行空间可视化,探讨了游客商业化体验的构成维度及其空间结构,拓展了旅游商业化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研究发现:(1)大理古城的游客商业化体验包括物质性与精神性2个方面,前者由“店铺密集”和“产品趋同”构成,后者由“氛围失调”和“价值异化”构成,其中“氛围失调”与商业化体验的关联更强。(2)游客商业化体验整体上呈核心—边缘分布,不同维度形成带状或点状的空间结构,这既与旅游地资源分布和开发布局有关,又受游客对旅游地功能、审美与象征价值评价的影响。(3)文章尝试为弥合社会—理论与空间—分析之间的二元对立探索方法论途径,并为古镇旅游商业开发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