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65)
2023(6031)
2022(5159)
2021(4892)
2020(4025)
2019(9389)
2018(8999)
2017(17461)
2016(9363)
2015(10400)
2014(9896)
2013(9609)
2012(9118)
2011(8137)
2010(8228)
2009(7358)
2008(7251)
2007(6286)
2006(5524)
2005(4710)
作者
(26502)
(22298)
(22297)
(21286)
(14298)
(10753)
(9918)
(8574)
(8573)
(7918)
(7699)
(7666)
(7224)
(6943)
(6833)
(6757)
(6621)
(6505)
(6437)
(6385)
(5510)
(5482)
(5338)
(5294)
(4977)
(4918)
(4848)
(4692)
(4474)
(4467)
学科
(38944)
经济(38900)
管理(24895)
(24005)
(19823)
企业(19823)
方法(16014)
数学(13603)
数学方法(13436)
地方(11478)
(10221)
中国(9505)
业经(8943)
(8461)
(8431)
(7170)
贸易(7167)
农业(7104)
(6819)
环境(6786)
(6224)
理论(5930)
(5796)
(5773)
技术(5647)
地方经济(5530)
(4972)
财务(4964)
财务管理(4959)
(4898)
机构
大学(132834)
学院(131419)
(52386)
经济(51278)
管理(50149)
研究(44981)
理学(44102)
理学院(43434)
管理学(42614)
管理学院(42368)
中国(32663)
(30961)
科学(29488)
(22887)
(22255)
(21920)
研究所(20653)
业大(20568)
中心(20468)
(19493)
北京(19347)
师范(19332)
(19310)
财经(18971)
农业(17329)
(17254)
(16752)
经济学(16141)
师范大学(16138)
(15255)
基金
项目(95261)
科学(76195)
基金(70890)
研究(67265)
(62533)
国家(62057)
科学基金(53883)
社会(43751)
社会科(41583)
社会科学(41572)
基金项目(39114)
(36492)
自然(36112)
自然科(35300)
自然科学(35286)
自然科学基金(34652)
(31784)
教育(30008)
资助(27631)
编号(25988)
重点(21338)
(20671)
(20412)
成果(20163)
(19765)
创新(18542)
国家社会(18457)
科研(18285)
课题(18042)
计划(17666)
期刊
(55056)
经济(55056)
研究(37355)
中国(22334)
学报(21821)
科学(21053)
(18844)
(17257)
管理(16954)
大学(16452)
学学(15314)
农业(13030)
教育(11689)
技术(10041)
(9171)
金融(9171)
财经(8824)
业经(8804)
经济研究(8503)
资源(8241)
问题(8143)
(7619)
(7494)
(6818)
(6672)
图书(6480)
现代(6410)
(6111)
科技(6050)
技术经济(5885)
共检索到1848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丁金学  金凤君  王姣娥  刘东  
高铁的发展会对航空运输产生严重冲击,在我国高速铁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研究高速铁路与民航的竞争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综合考虑经济、快速、舒适、便捷和安全等指标效益,运用高铁和航空运输市场的分担模型,计算在不同运输距离下高铁和航空的运输市场占有率情况,结果表明,500—900km是高铁和航空竞争博弈的显著距离,而692km是高铁和航空运输市场的分界距离。以京沪高铁为例,通过分析城市机场规模和位置关系,得出高铁与航空竞争关系的一般规律:高铁对小城市机场的影响要大于对大城市机场的影响,对中间地带城市机场的影响要大于对两端城市机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对高铁与民航竞争引致的空间效应的定量和定性分析,认为竞争的结果必然会导致区域空间结构和区域发展优势发生改变,使区域经济发展更趋均衡。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琼  黄旭东  
京沪高铁开通在给消费者带来更多便捷和实惠的同时,也对民航业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挑战。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可持续发展,是民航业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基于对京沪高铁开通给民航业带来影响的实证研究,对民航业未来发展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指出民航业只有通过转型才能更好地面对竞争,求得发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凯烊  孟晓晨  
近年来,中国高铁步入快速建设期,而高铁建设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客货分流。高铁客运专线的建设大大地提升了客运能力,从而可以释放既有线路的运输能力于货物运输。但是高铁客运的票价也高于既有线路,同时由于普通列车车次的减少,使得居民出行可能要被迫选择票价更高的高铁,这种现象称作"被高铁"。本文对媒体关注的"被高铁"现象进行了理性分析,以京沪高铁沿线城市为例,根据2015年1月1日列车时刻表数据计算出的时间节省的货币成本与小时工资(时间价值)作比较,并结合高铁车次比重,计算了不同城市的居民"被高铁"的可能性。研究发现:1很多"城市对"之间都存在时间节省的货币成本高于小时工资的情况,"被高铁"现象较为普遍;2"被高铁"的可能性在50%左右;3各城市"被高铁"的程度有较大差异,京沪高铁沿线城市的"被高铁程度"整体呈现出"两头低,中段高,长三角相对较低"的特征。研究认为,虽然从目前来看,京沪高铁沿线城市的普通列车班次减少不明显,但如果进行较大幅度调整,很多低收入旅客出行时可能会被迫选择高铁,并将带来负面的社会影响。本文的理性分析可为列车班次的调整方案提供参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汪德根  牛玉  陈田  陆林  唐承财  
高铁"时空压缩"效应使都市圈旅游辐射范围进一步扩大。以都市圈为基本空间结构单元,分析高铁驱动下大尺度区域旅游空间结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核心-边缘"和"板块旅游"空间结构理论,结合京沪高铁线6个都市圈基本特征以及高铁旅游流空间网络结构和空间效应特征,通过节点优化,线状连接和面状拓展等空间优化路径,确定大尺度区域重点旅游发展点、旅游发展轴和旅游地系统,构建不同等级的旅游板块。通过一级核心旅游点和一级旅游地系统的核心扩散作用,将二级旅游板块和三级旅游板块由一、二、三级扩展轴融入一级旅游板块中,最终建构京沪高铁旅游带。高铁"时空压缩"效应使高铁旅游带的各都市圈空间联系增强,应加强都市圈区域旅...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韦锋  张岚  杜在超  李涵  
本文利用京沪高铁开通及其后发生的温州动车事故自然实验数据,分析了需求冲击下的航空公司价格反应。我们发现,京沪高铁沿线航空公司票价在高铁开通后下降显著,而在温州动车事故后又有显著的回升。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需求冲击对双寡头市场的价格冲击最大,对多寡头市场的价格冲击。其次,对垄断市场最小的价格冲击。随后的稳健性检验进一步确立了需求冲击同市场结构间的非单调性关系。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唐恩斌  
基于2000—2019年京沪高铁沿线4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匹配差分和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了京沪高铁对沿线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发现:京沪高铁整体上提升了通车城市的创新能力,距离通车时间越近提升效应越大,对沿线规模越大、等级越高和金融越发达的城市创新能力贡献越大;京沪高铁对沿线城市创新能力产生了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溢出范围主要为邻近城市;产业结构、金融发展水平和创新活跃度对城市创新能力呈空间正溢出,人力资本、政府科技支持和外商投资呈空间负溢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馨月  孔繁利  
文章通过梳理高速铁路发展对沿线区域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利用引力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对该影响效应和机理进行了检验,以2005—2018年京沪高铁沿线18个城市和京广高铁沿线24个城市为样本,就高速铁路开通对区域经济联系程度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从总体上看,京沪高铁和京广高铁均显著提高了沿线城市的经济联系程度,但同京广高铁相比,京沪高铁沿线城市经济联系程度更高。京沪高铁和京广高铁均显著提升了沿线城市的引力值,同时两条高铁线对省会城市及直辖市的引力值提升作用高于普通城市,从整体上看,京沪高铁引力值提升程度高于京广高铁。京沪高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而京广高铁空间溢出效应不显著。如果未考虑空间溢出效应,会高估资本要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骆嘉琪  匡海波  杨月  刘龙方  
近年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俨然成为交通运输业的大方向,长距离、快速度和短时间是中国交通运输业共同秉持的发展意识,这在给高铁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民航企业带来挑战,与此同时,旅客出行也面临多种选择。本文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从旅客出行的视角对高铁和民航竞争因素进行分析,建立全年安全事故率、票价波动程度、区域人口总数等30个指标高铁民航竞争因素评价体系,通过云模型将高铁与民航之间的竞争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权衡和比较,得出高铁行业和民航行业的最终云模型,进而分析得出不同类型旅客情形下两者的竞争能力,以此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邹卓君  郑伯红  
高铁站区和城郊产业园区是当前城市空间扩展的重要载体,但二者在产城融合发展过程中均面临困境。研究发现,高铁站区和城郊产业园区之间空间区位耦合、发展阶段契合、产业功能互补,具备协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以高铁站区为枢纽,构建园—站—城三元互动体系,促使二者协同发展形成高铁产业新城区,是解决困境的有效途径。但运用系统分析模型对京沪、京广高铁沿线的高铁站区与城郊产业园区协同发展现状进行评价时发现,二者普遍处于弱协同阶段。为此,文章从物质空间、产业空间和交通组织三个方面提出了二者协同发展的空间对策,以期为二者的开发建设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视角。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邹卓君  郑伯红  
高铁站区和城郊产业园区是当前城市空间扩展的重要载体,但二者在产城融合发展过程中均面临困境。研究发现,高铁站区和城郊产业园区之间空间区位耦合、发展阶段契合、产业功能互补,具备协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以高铁站区为枢纽,构建园—站—城三元互动体系,促使二者协同发展形成高铁产业新城区,是解决困境的有效途径。但运用系统分析模型对京沪、京广高铁沿线的高铁站区与城郊产业园区协同发展现状进行评价时发现,二者普遍处于弱协同阶段。为此,文章从物质空间、产业空间和交通组织三个方面提出了二者协同发展的空间对策,以期为二者的开发建设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孙方  王莹  张文新  
鉴于已有研究多关注高铁对社会经济的宏观影响,高铁对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不足,对中小城市的关注不足,本文以京沪高铁13个地级站点城市为对象,采用特征选择模型,研究了高铁对国民经济各行业部门的影响。结果显示:高铁站点的位置、等级与开发范围是影响城市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受高铁影响显著的行业类型有:电力、煤气及水生产供应业,建筑业,科研、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通过对比中国案例与欧洲案例的相关研究结果发现,高铁对中等城市的影响效应具有一定的共性特征,但由于中外城市在宏观区域背景、经济发展阶段、地方产业结构与主导产业类型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导致高铁对城市产业的影响效应也有较大差别。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都  张婷  
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鼓励社会资本投资高铁基础设施的政策,希望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资我国铁路基础设施,然而社会资本投资我国高铁基础设施面临的一个关键阻碍是:目前我国高铁PPP项目缺乏科学、合理的财务收益分配机制。基于此,文章以合作博弈论为理论基础,对高铁PPP项目参与者合作博弈关系进行分析,将高铁PPP项目各参与者投入比例、高铁PPP项目各参与者分担风险份额、高铁PPP项目各参与者合同执行度、高铁PPP项目各参与者的贡献度作为PPP项目财务收益分配修正因素,构建了基于Shapley值法的高铁PPP项目财务收益分配模型,并使用该模型对京沪高铁PPP项目财务收益分配进行实例测算。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珩  佟琼  
根据2008-2017年京沪高铁沿线站点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可达性模型和DID模型,刻画京沪高铁对各沿线站点城市出行机会和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京沪高铁的开通对京沪沿线城市出行机会公平与区域经济公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京沪高铁的开通和提速减少了沿线站点城市的平均旅行时间,缩短了京沪高铁沿线站点城市间平均旅行时间的差距,促进了京沪高铁沿线站点城市实现区域间出行机会的公平;虽然京沪高铁的开通很大程度促进了沿线站点城市GDP的增长,但是京沪高铁的开通产生了虹吸效应,出现了工作城市与居住城市的分离,使人才向具有资源优势的城市移动,加大了京沪高铁沿线站点城市间GDP的差距,京沪高铁的开通不利于京沪高铁沿线站点城市实现区域经济公平。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姜超慧  孙晚华  姜秀山  
通过分析京沪高铁快递的优势和劣势,明确其市场定位,在京沪高铁快递运输可行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结合高铁快递运输组织形式和快递产品,根据其各产品的货运量,采用多种运输组织形式,作出相应的运输组织方案。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韦胜  袁锦富  徐建刚  蒋海兵  蒋金亮  马海涛  
基于高铁余票信息建立的上下净客流量模型,以京沪高铁为例,从京沪高铁客流时空分布格局、站点客流日变化规律以及典型站点客流特征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传统城市断裂点理论适用于分析两个能级相差不大的城市,对于两个能级相差较大的城市则有局限性,主要原因是高能级城市的辐射力可能会覆盖低能级城市。同时发现,京沪高铁客流时空特征是传统城市腹地划分的新佐证。2)京沪高铁出现了较为明显的"隔日效应",这有利于增加商务、旅游等事件发生的概率,且在沪宁段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城际效应"。另外,京沪高铁还强化了区域内1 h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