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36)
2023(13862)
2022(11196)
2021(9906)
2020(8075)
2019(18072)
2018(18094)
2017(33669)
2016(18443)
2015(20737)
2014(21357)
2013(20724)
2012(19584)
2011(18203)
2010(18556)
2009(17132)
2008(16689)
2007(15341)
2006(14199)
2005(13413)
作者
(55926)
(46590)
(46374)
(44230)
(29728)
(21943)
(21110)
(18130)
(17817)
(16815)
(16040)
(15473)
(15328)
(15089)
(14765)
(14461)
(13911)
(13480)
(13284)
(13181)
(12250)
(11605)
(11464)
(10839)
(10632)
(10457)
(10369)
(10356)
(9585)
(9411)
学科
(97807)
经济(97711)
管理(47588)
(44508)
(34569)
企业(34569)
中国(30214)
地方(29454)
方法(26726)
(24121)
业经(23755)
数学(21602)
数学方法(21399)
(20369)
地方经济(17529)
(17134)
农业(16662)
产业(15762)
(15711)
(15680)
金融(15673)
(15485)
(15357)
银行(15327)
(14983)
理论(14661)
(13440)
(13406)
(13401)
贸易(13394)
机构
学院(270637)
大学(270036)
(118307)
经济(115741)
研究(105058)
管理(96189)
理学(80188)
理学院(79173)
中国(78814)
管理学(77797)
管理学院(77284)
科学(62621)
(59897)
(54385)
(53021)
研究所(48939)
(46002)
中心(45818)
(44520)
财经(40257)
(39440)
师范(39002)
北京(38893)
(38002)
业大(37225)
经济学(36653)
(36192)
(35412)
农业(35405)
(32509)
基金
项目(170215)
科学(133466)
研究(127817)
基金(119815)
(104562)
国家(103658)
科学基金(87473)
社会(81695)
社会科(77384)
社会科学(77365)
(68590)
基金项目(62269)
教育(57541)
(56736)
自然(52620)
编号(52205)
自然科(51363)
自然科学(51348)
自然科学基金(50430)
资助(47873)
成果(44031)
(43938)
重点(39150)
课题(38221)
(36224)
发展(35773)
(35261)
(35216)
国家社会(34046)
创新(33001)
期刊
(151317)
经济(151317)
研究(90432)
中国(66788)
(44329)
学报(42251)
管理(40319)
科学(39243)
(39157)
教育(37187)
大学(32073)
农业(29876)
学学(29682)
(28538)
金融(28538)
技术(26500)
经济研究(24718)
业经(24612)
财经(20566)
问题(19324)
(18134)
图书(15830)
(15360)
技术经济(14738)
(14209)
世界(13695)
商业(13525)
(13277)
论坛(13277)
现代(13091)
共检索到4469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韦前  
随着高速铁路时代渐行渐近,产业经济战略中的"高铁"因素开始提上一些专家学者的研究筹划中。高速铁路的网络化推进对我国产业经济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理论上的高铁规模经济性、速度经济性、网络经济性,如何在中国现实中实现?它一旦实现,对我国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又将意味着什么?"高铁"技术环境与"高铁"产业发展将是一种什么关系?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正引起学界的关注与重视。2010年3月24日,在由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和产业经济研究院共同发起的暨南经济学术沙龙上,产业经济研究院张耀辉教授发表了题为"高铁对现代产业体系及经济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覃成林  朱永磊  种照辉  
高速铁路通过提高城市可达性影响城市人口增长。1997-2011年,在铁路提速的影响下,城市可这性每提高1%,可引起城市人口增长0.67%。到2020年,全国高速铁路网建成后,将对城市化格局产生多方面的影响,表现在:城市人口向高速铁路沿线城市集聚,尤其是向高速铁路密集区域的城市集聚;城市人口向城市群集聚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城市群之间的人口增长速度具有差异性;包括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巨型城市在内的城市等级一规模结构将呈橄榄形发展;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将呈现出小城市>特大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巨型城市的格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欣  邹统钎  
高速铁路网的建成是交通条件的一种突变,也是旅游系统要素空间关系的一种突变,将对中国旅游业产生重大影响。根据时空替代机制,探讨了旅游系统的网格空间模型。结合对北京结点的探讨,高速铁路网给中国旅游产业发展与布局带来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市场空间的放大与变形,更大范围的全面竞争,结点效应、端点效应与空格点效应,巨型中心城市崛起,结构调整与重新定位,跨越时间门槛等,并讨论了未来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方向。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甍娜  郭进利  
从我国高速铁路信息中提取610个站点以及3 058个列车的信息,基于L空间建立高速铁路加权网络。通过复杂网络理论对网络结构进行研究,研究发现,高速铁路网络为小世界网络。当节点度大于等于6时,网络呈现无标度特征。通过计算机模拟,进行网络的可靠性试验发现,对边或节点进行蓄意攻击比随机攻击破坏性更大。其中,只要对极少的最大度节点或最大介数节点进行攻击,就能造成网络全局效率的急剧下降。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鹏  汪建丰  
正如亚当斯密所说:"在一切改良中,以交通运输的改良最为有效"。实践证明每一次交通技术的变革都会对城市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速铁路作为交通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正深刻的影响城市的发展。随着世界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以及中国高速铁路的跨越式发展,世界已然进入高铁时代。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步推进,高铁作为经济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正深刻的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因此,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掀起了高铁研究热。本文梳理国内外关于高铁对城市化影响方面的各类文献的基础上,从高铁对城市人口流动、区域空间结构的变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左广  李红昌  
网络经济是由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构成的,且在不同的网络型基础产业中表现形式不尽相同,如在铁路产业中密度经济就转型为密度经济和幅员经济。尽管人们对于网络型基础产业的网络经济概念界定不完全相同,很多文献在网络经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密度经济及幅员经济等有关概念的界定和使用上并不清楚甚至混用,但他们的研究成果无疑是具有先导意义的。如一些西方学者研究了铁路的规模经济和密度经济,结果表明:铁路是具有一定程度的密度经济的(如表1),且对个别国家的实证研究表明确实存在着幅员经济现象(如表2)。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映慧  初楠臣  郭晶鹏  姜博  朱亮  
构建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城际O-D高铁运营频次矩阵,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三大城市群高铁网络结构与特征,结果表明:高铁整体关联性京津冀紧密,长三角次之,珠三角松散;然而长三角内部高铁城市联系与高铁网络不均衡性最强;长三角东部比其西部高铁联系密切,珠三角北部强于群内其他区域,京津冀高铁流动频繁区集中在京津;省域内部高铁紧密性:江苏>浙江>广东>河北>安徽;城际视角,深圳—广州、上海—南京、上海—苏州、南京—苏州、上海—无锡属于点对点间高密度联系。三大城市群高铁网络均具有显著的"小世界"效应特征,京津冀与长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廷智  杨晓梦  赵星烁  梁进社  
自第一条高速铁路开通以来,国内外学者就其对城市和区域空间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广泛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分析梳理已有研究关注的主要问题、观点和研究方法,并进行总结。通过文献综述发现,现有研究一般认为高速铁路通过影响可达性、要素流动、区域发展等对城市和区域空间发展产生影响,但学者对影响的方向仍存在争议。现有研究主要从实证角度进行,采用对比分析、回归分析、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度量与定量化描述高速铁路对城市和区域空间发展的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宗明  刘敏  高兴民  
高速铁路作为交通运输服务的高级形式,促进了城市圈之间的文化旅游交流。以武汉城市圈为研究对象,基于经济地理学理论,分析高速铁路对城市群旅游经济增长产生的空间效应。分析结果显示,武汉城市圈的旅游经济具有高度空间自相关,其旅游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空间外溢效果;旅游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主要集中在武汉市周边,高铁运营里程及运行班次对武汉城市圈的旅游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高速铁路网密度的加大,使各地区旅游出行成本逐渐降低,旅游经济发展速度逐步加快。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邓涛涛  赵磊  马木兰  
本文利用2006—2013年长三角地区25个城市的统计数据和列车实际运营数据,定量分析了长三角高速铁路网建设对城市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本文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通过多期DID模型,实证检验长三角高速铁路网逐步推进是否显著促进了地区旅游业发展;二是将交通可达性概念引入到计量经济学模型中,研究铁路客运提速后长三角各城市可达性变化对旅游业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2007—2008年长三角高速铁路开通初期,并未对当地旅游业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直到2009年,高速铁路对沿线城市旅游业的促进作用才开始显现。(2)随着长三角高速铁路网络的逐步建成,高速铁路对沿线城市旅游业的影响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云  李雪梅  
使用1998~2012年间的30个省份数据,由专利指标构成区域知识资本的度量。通过考虑区域间的个体异质性和省域可达性导致的空间自相关,使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析知识溢出效应。研究证明:一方面,知识存量对区域间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存在显著的影响,并从一个新的维度分析了可达性提高带来的知识溢出效应的增加;另外一方面,高速铁路网络影响下各关键节点省份的外部知识存量都出现显著增加,我国知识溢出拓扑结构也将随之出现变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来逢波   许冰   王彤彤  
高速交通已成为推动区域空间格局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保障。基于山东省2010年、2015年与2020年高速铁路网络数据以及城市层面数据,分析了山东省高速铁路网络与区域空间格局的耦合关系。研究表明:高速铁路网络对山东省区域交通整体可达性提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经济发展会助力交通可达性的提升;省内区域经济联系总量基本呈现增长态势;山东省交通可达性与经济联系总量的耦合度基本保持均衡发展状态,但省内各城市的耦合协调水平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并且大部分城市交通可达性水平强于经济发展水平,代表着高速铁路网络的带动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对经济的整体带动作用不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学良  聂清凯  
21世纪世界将进入高铁时代。中国高铁建设迎头赶上,"四纵四横"建设已全面展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将在加快城市群内部的同城化趋势的同时,促进各大城市群之间的经济联系,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将更加明显。中国在加快高铁建设的同时,应避免出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负溢出效应,同时处理好高铁与其他运输工具的关系也非常重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