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60)
- 2023(11651)
- 2022(10204)
- 2021(9388)
- 2020(7782)
- 2019(17850)
- 2018(17864)
- 2017(34777)
- 2016(18466)
- 2015(20873)
- 2014(20808)
- 2013(20811)
- 2012(19104)
- 2011(17465)
- 2010(17429)
- 2009(15980)
- 2008(15143)
- 2007(13164)
- 2006(11656)
- 2005(10218)
- 学科
- 济(96719)
- 经济(96635)
- 管理(54149)
- 业(48548)
- 企(40585)
- 企业(40585)
- 方法(38764)
- 数学(33880)
- 数学方法(33577)
- 地方(22037)
- 中国(20492)
- 农(19392)
- 学(19176)
- 业经(18637)
- 财(17919)
- 地方经济(14122)
- 环境(13699)
- 农业(13339)
- 和(13269)
- 贸(13162)
- 贸易(13155)
- 制(13052)
- 理论(12919)
- 易(12642)
- 技术(11592)
- 融(11229)
- 金融(11228)
- 划(11087)
- 务(10865)
- 财务(10805)
- 机构
- 大学(273265)
- 学院(270801)
- 济(117950)
- 经济(115606)
- 管理(110288)
- 理学(96212)
- 理学院(95167)
- 管理学(93701)
- 管理学院(93215)
- 研究(91988)
- 中国(65980)
- 京(57274)
- 科学(55769)
- 财(50151)
- 所(45544)
- 研究所(41656)
- 财经(41145)
- 中心(40264)
- 农(38841)
- 业大(38679)
- 江(37554)
- 经(37406)
- 经济学(36327)
- 北京(36277)
- 范(34934)
- 师范(34667)
- 院(33326)
- 经济学院(32516)
- 财经大学(30664)
- 州(30563)
- 基金
- 项目(186984)
- 科学(147521)
- 研究(137247)
- 基金(136746)
- 家(118187)
- 国家(117245)
- 科学基金(101396)
- 社会(88001)
- 社会科(83516)
- 社会科学(83492)
- 基金项目(73167)
- 省(72039)
- 自然(65308)
- 自然科(63760)
- 自然科学(63750)
- 自然科学基金(62600)
- 教育(61817)
- 划(60153)
- 资助(56257)
- 编号(55169)
- 成果(44047)
- 部(41358)
- 重点(41165)
- 发(40246)
- 创(38479)
- 课题(37392)
- 国家社会(36225)
- 教育部(35882)
- 创新(35867)
- 人文(35319)
- 期刊
- 济(131646)
- 经济(131646)
- 研究(83299)
- 中国(44954)
- 管理(40808)
- 学报(40491)
- 科学(38224)
- 财(35981)
- 农(34822)
- 大学(30713)
- 学学(29052)
- 教育(25588)
- 农业(24636)
- 技术(23721)
- 经济研究(22086)
- 融(20755)
- 金融(20755)
- 财经(20514)
- 业经(19525)
- 经(17554)
- 问题(16688)
- 技术经济(15098)
- 理论(13923)
- 图书(13730)
- 科技(12745)
- 现代(12599)
- 实践(12544)
- 践(12544)
- 商业(12224)
- 业(11852)
共检索到3903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乔洁 秦萧 沈山
高铁经济效应是指高速铁路开通后,在高铁沿线站点以及相关面域内,各种要素实现优化配置和集聚发展的一种新型经济效应。通过对国外相关文献的梳理,从空间尺度、内外部经济、相关模型和影响因子四个方面对高铁经济效应进行阐述。同时,结合当前中国高铁的经济研究,从高铁经济效应的概念界定、多元视角、动力机制以及动态调整几方面进行了前瞻。
关键词:
高铁经济效应 研究进展 前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柳泽 杨宏宇 姚涵
高速铁路的出现被视为第二个铁路世纪的到来。当前我国高速铁路建设进入高峰时期,越来越多的城市面临着高速铁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从以下角度开展国外相关领域研究进展的分析:高速铁路对区域和城市社会经济的影响,以及高速铁路对区域、城市和站点地区空间发展的影响研究等。分析结果表明:(1)各国研究内容和方法具有显著差异;(2)实证化、定量化研究方法得到普遍重视;(3)研究发展中呈现新趋势。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刚 龚六堂
本文在分析高速铁路系统特征和行业模式的基础上,测算高铁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各产业的经济拉动幅度;分析研究高铁建设投资对铁路建筑业、轨道装备制造业、铁路通信信号业等重点相关产业经济效应的影响,旨在为国民经济相关部门进行科学规划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建设投资 产业经济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魏立佳 张彤彤
近十几年来,铁路尤其是高铁的快速发展影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诸多方面,高铁建设甚至已经走出国门输出其他周边国家。本文综述了铁路(包括高铁)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相关文献,梳理铁路影响经济发展的四大主要因素,分别是其对社会成本、人口与劳动力、市场联入和空间溢出的影响。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我们认为铁路促进经济增长最根本的原因是其大幅度降低了旅客和货物运输的成本。旅客和货物的运输成本降低使得人力资本和商品货物在更大的地理范围内优化配置,并转化为空间/时空的溢出效应,不同地区间的经济发展由此产生了更强的关联性,最终使总体经济增长率得到提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京文
京沪高速铁路的经济评价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李京文建设京沪高速铁路全部投资的经济内部收益率为15.7%,国内投资经济内部收益率为16.1%,经济净现值全部投资为202.4亿元,国内投资为212.1亿元,均高于国家允许投资的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石定寰,金履忠,张秉福
京沪高速铁路重大技术经济问题前期研究梗概国家科委工业科技司司长高工,石定寰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金履忠国家科委工业科技司副司长高工,张秉福世界实践证明,高速铁路是解决大通道上大量旅客快速输送问题的最有效途径,并具有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提高...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任晓红 吴杰
以中国256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匹配倍差法(PSM-DID)分析高速铁路对城市建设用地的影响,同时运用偏差校正的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法对经济增长在上述关系中的作用进行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从总体上看,高铁对东部地区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则不具显著性。从人口规模的视角看,常住人口大于600万的城市受到高速铁路的影响更大且方向为正,小于600万的城市受到的影响则不具显著性。在高速铁路对城市建设用地产生影响的过程中,经济增长发挥了显著的广义中介效应,且占直接效应的6.37%。其中,东部城市的广义中介效应最为明显,占直接效应的8.64%,而其他城市的影响则不具显著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云 李雪梅
文章以高速铁路建成运营为背景,统计了武广高速铁路主要节点城市广州及其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指标,并使用了近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基于高速铁路站点所在中心城市与周边城镇经济发展的相关程度定义经济关联度,从而研究其在高速铁路建成于运营前后发生的变化,证明城乡经济结构受到了高速铁路站点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经济关联度的变化量与城镇经济总量的关系,指出在发展区域经济时,可以通过建设大容量交通枢纽的方式改变区域内经济发展协调性,同时在交通枢纽站点所在区域内,统筹分配社会经济资源改善区域内经济分布,也将有力促进枢纽地区经济发展。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灰色理论 城乡联系 区域经济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杜剑韬
文章运用灰色预测模型,以成绵乐城际铁路为例对高速铁路线路对区域经济的作用进行了回归与预测分析,以量化揭示其经济效益。通过对成绵乐区域五城的地区生产总值与铁路客运量的相关性分析,可以发现两者有极强的正相关性,并且可以通过回归分析将其关系进行量化。进一步将成绵乐城际铁路的有无作为变量,通过灰色预测模型模拟了城际铁路的修建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随后对高速铁路经济效益的内在机理进行了分析,以探究提高经济效益的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宗明 刘敏 高兴民
高速铁路作为交通运输服务的高级形式,促进了城市圈之间的文化旅游交流。以武汉城市圈为研究对象,基于经济地理学理论,分析高速铁路对城市群旅游经济增长产生的空间效应。分析结果显示,武汉城市圈的旅游经济具有高度空间自相关,其旅游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空间外溢效果;旅游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主要集中在武汉市周边,高铁运营里程及运行班次对武汉城市圈的旅游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高速铁路网密度的加大,使各地区旅游出行成本逐渐降低,旅游经济发展速度逐步加快。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旅游经济 回归模型 空间相关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景普秋
矿产资源开发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说明,有"诅咒"也有"祝福"。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亦有正、反两方面观点,分别对"资源诅咒"现象进行经济学阐释与质疑。近20多年来,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正、方两方面观点,似乎都离不开资源行业出现的巨额收益。矿产开发中的收益分配机制是否合理,相关制度是否健全,或许是资源丰裕区域规避或陷入"资源诅咒"的关键,也是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点问题。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尹睿 徐欢云
在线学习背景下,促进学习者的在线学习投入,提高在线教育质量已成为重要的时代命题。本研究在收集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在线学习投入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瞻进行了系统梳理。分析显示,学界对在线学习投入的界定已经突破了传统内涵,呈现出两种基本态势:一是聚焦在线交互行为活动;二是扩展到学习者的各种在线学习体验。目前的相关研究主要涉及"关注结构维度"的描述性主题、"突出影响因素"的关联性主题和"强调测量评价"的价值性主题。未来在线学习投入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在研究视角上,转向学习者、学习社群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生态视角;在结构维度上,关注投入的情感存在;在教师角色上,突出教学知识创新取向;在交互评价上,强调深度...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昊 王晶
我国高速铁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承担着重要使命,在客运中发挥着骨干作用,其运价水平直接影响使命的实现和作用的发挥,因此,高速铁路运价改革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比较和调查方法揭示了中国高速铁路运价水平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对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我国高速铁路运价体系如何进行改革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运价水平 浮动价格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万明
本文分别从旅客的交通工具选择行为和高速铁路建设项目经济效益角度研究高速铁路的最佳建设时机,并以京沪高速铁路为例进行了实际计算。两种方法都得出了京沪交通走廊已进入高速铁路建设合理时机的结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游士兵 肖莅蕊
针对我国关于可达性及经济联系格局的高铁研究在省域层面上的空缺,本文选取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测算湖北省各地级市的可达性,运用引力模型计算城市经济联系强度,利用ArcGIS系统直观分析了省内区域空间可达格局和经济联系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铁显著地压缩了湖北地区的地理时空,提高了可达性水平,有利于武汉城市圈向西北扩展。高铁的出现加强了空间集聚效应,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距离衰退效应对经济联系格局的影响,但集聚效果集中在以武汉市为中心沿高铁方向轴向延伸的地区,边缘地区与中心的差距扩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