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20)
- 2023(11863)
- 2022(9890)
- 2021(8803)
- 2020(7224)
- 2019(16043)
- 2018(15149)
- 2017(29236)
- 2016(15546)
- 2015(16722)
- 2014(16301)
- 2013(16269)
- 2012(15363)
- 2011(14208)
- 2010(14231)
- 2009(13116)
- 2008(12601)
- 2007(11361)
- 2006(10345)
- 2005(9437)
- 学科
- 济(90535)
- 经济(90470)
- 管理(42684)
- 业(38032)
- 方法(32560)
- 企(29575)
- 企业(29575)
- 数学(29480)
- 数学方法(29296)
- 地方(22110)
- 中国(19895)
- 学(18630)
- 农(18070)
- 业经(15984)
- 财(15834)
- 地方经济(14831)
- 贸(13635)
- 贸易(13626)
- 制(13482)
- 易(13097)
- 环境(12934)
- 融(12515)
- 金融(12513)
- 农业(12292)
- 银(11077)
- 银行(11030)
- 产业(11027)
- 行(10642)
- 体(10539)
- 和(9876)
- 机构
- 大学(238145)
- 学院(235781)
- 济(111644)
- 经济(109729)
- 研究(91065)
- 管理(86454)
- 理学(75038)
- 理学院(74053)
- 管理学(72813)
- 管理学院(72393)
- 中国(67763)
- 科学(56186)
- 京(50297)
- 所(47461)
- 财(46372)
- 农(45796)
- 研究所(43397)
- 中心(39494)
- 业大(37997)
- 财经(37784)
- 经济学(36514)
- 农业(36459)
- 江(34770)
- 经(34504)
- 院(32991)
- 经济学院(32750)
- 北京(31492)
- 范(29119)
- 师范(28652)
- 科学院(28447)
- 基金
- 项目(161682)
- 科学(128335)
- 基金(121582)
- 家(110065)
- 国家(109266)
- 研究(108368)
- 科学基金(92562)
- 社会(73950)
- 社会科(70452)
- 社会科学(70434)
- 基金项目(64536)
- 自然(61598)
- 省(61390)
- 自然科(60233)
- 自然科学(60212)
- 自然科学基金(59184)
- 划(53057)
- 资助(49112)
- 教育(47560)
- 编号(38634)
- 重点(37312)
- 发(36459)
- 部(35624)
- 创(33355)
- 国家社会(32305)
- 计划(31472)
- 创新(31467)
- 科研(31393)
- 教育部(29960)
- 成果(29402)
- 期刊
- 济(125401)
- 经济(125401)
- 研究(72053)
- 学报(43923)
- 中国(42893)
- 科学(39777)
- 农(39527)
- 财(33596)
- 管理(32406)
- 大学(32153)
- 学学(31192)
- 农业(26428)
- 融(23343)
- 金融(23343)
- 经济研究(22542)
- 财经(20366)
- 经(17734)
- 技术(17615)
- 业经(17513)
- 问题(16433)
- 业(14110)
- 技术经济(13419)
- 教育(13336)
- 贸(12954)
- 统计(12057)
- 国际(11890)
- 商业(11820)
- 世界(11810)
- 资源(11141)
- 业大(11126)
共检索到3528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彦  孟晓晨  
                                    
                                
                            
                            高速铁路建设在我国正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方式,高速铁路通过时空压缩效应改善区域内的通达性,从而引起区域经济格局和空间结构的调整。纵观国外地理学者对高速铁路的研究轨迹,从最初集中于研究高速铁路对客运市场的影响,然后转向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发展及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将按照这种顺序对国外学者的研究进行梳理,以期为我国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起步提供帮助。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维凤  
                                    
                                
                            
                            京沪高速铁路的建成将在区域空间上加速现代服务业的空间要素流通,扩大生产要素集散度的空间分异,形成不同的空间组织形式;同时也对我国区域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结构产生不同的影响。从宏观方面来看,京沪高铁将加强北京和上海铁路运输的中心地位、强化东部沿海经济带的主导作用;从中观方面来看,京沪高铁将会提升京津冀和长三角城市群的影响力,增强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对外辐射能力;从微观方面来看,京沪高铁将加速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地域整合,扩大京津冀都市圈的直接影响范围,形成诸多的次级经济增长极(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唐可月  姜昱汐  
                                    
                                
                            
                            本文运用双重差分法研究哈大高速铁路、郑西高速铁路、武广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和京广高速铁路开通对站点城市及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条高速铁路线路的时间效应基本一致,但各站点效应的符号不同。郑西高速铁路和武广高速铁路的站点效应为正,说明在相对不是很发达的东北和中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京广高速铁路和京沪高速铁路的站点效应为负,原因是选取的地级站点城市与经济发达的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很近,高速铁路开通使生产要素和资源向经济发达的大城市集聚,虹吸效应明显。同一线路站点效应存在异质性,说明高速铁路效应需要依托于区域经济环境。东部地区存在虹吸效应和经济集聚效应,但并没有拉大高速铁路站点城市和非站点城市的经济发展差距;但在中部和东北地区,增加高速铁路站点、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会更好地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总体来看,高速铁路开通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贾善铭  覃成林  
                                    
                                
                            
                            交通运输是影响区域经济格局均衡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构建的基于交通线路影响的区域经济格局演变模型证明,交通线路对不同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差异,从而引起区域经济格局均衡性发生相应的改变。分析表明,2020年高速铁路网建成后,受其影响,全国及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格局将向非均衡状态发展;大长三角和泛珠三角地区的区域经济格局均衡性将增强;东北及环渤海地区的区域经济格局均衡性基本保持不变。因此,国家可考虑对高速铁路网空间布局规划进行适当的调整,减小其对全国及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不利影响,增强其对东北、环渤海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时,还可考虑规划建设以高速铁路为空间组织...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区域经济格局  可达性  均衡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维凤  
                                    
                                
                            
                            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凸显交通的区位重要性,加速产业布局的大空间范围调整,加速区域空间结构的重塑。京沪高铁是我国建设的一条具有重大影响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的建设和开通将会促进沿线区域经济增长、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和相关行业发展以及区域空间结构的重塑。
                            关键词:
                                
                                    
                                    
                                        京沪高速铁路  区域经济  影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轩  林玳玳  
                                    
                                
                            
                            分析了石太高速铁路沿线区域概况以及高速铁路对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并针对如何更充分地发挥高速铁路的作用、促进沿线地区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城市化  区域经济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垚  年猛  
                                    
                                
                            
                            高速铁路开启了铁路的"第二个时代",正带来前所未有的时间与空间上的收缩,形成"收缩的大陆",提高了劳动力等经济要素的流通速度。然而,高铁对空间经济的影响仍存在广泛的争论。本文通过使用2006-2010年中国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采用DID(difference in difference)估计方法,来实证检验高速铁路的开通是否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显著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当前中国经济整体进入放缓通道的背景下,从短期来看,高速铁路并没有起到引领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区域经济  DID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雨飞  倪鹏飞  
                                    
                                
                            
                            交通对经济发展产生了增长效应和结构效应。增长效应主要体现在交通发展促进了区域间的经济溢出进而实现经济增长,而结构效应则是交通发展对经济空间格局的改变。两种效应并存且都是交通发展的结果,高铁的发展更加强化了这两种效应。本文梳理了交通发展产生这两种效应的作用机理,并将高铁开通后城市间的最短时间距离纳入实证检验中,分别用空间计量模型和超制图学的方法检验交通对经济发展的增长效应和结构效应。全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计量结果显示,高铁开通后,中国区域间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确有提高,同时也证明了交通对经济发展存在增长效应。基于包括高铁在内的不同交通方式时速绘制的时间距离地图表明,交通对经济发展产生了结构效...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经济增长  空间溢出  空间优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柳泽  杨宏宇  姚涵  
                                    
                                
                            
                            高速铁路的出现被视为第二个铁路世纪的到来。当前我国高速铁路建设进入高峰时期,越来越多的城市面临着高速铁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从以下角度开展国外相关领域研究进展的分析:高速铁路对区域和城市社会经济的影响,以及高速铁路对区域、城市和站点地区空间发展的影响研究等。分析结果表明:(1)各国研究内容和方法具有显著差异;(2)实证化、定量化研究方法得到普遍重视;(3)研究发展中呈现新趋势。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廷智  杨晓梦  赵星烁  梁进社  
                                    
                                
                            
                            自第一条高速铁路开通以来,国内外学者就其对城市和区域空间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广泛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分析梳理已有研究关注的主要问题、观点和研究方法,并进行总结。通过文献综述发现,现有研究一般认为高速铁路通过影响可达性、要素流动、区域发展等对城市和区域空间发展产生影响,但学者对影响的方向仍存在争议。现有研究主要从实证角度进行,采用对比分析、回归分析、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度量与定量化描述高速铁路对城市和区域空间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城市和区域  空间发展  研究综述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学良  聂清凯  
                                    
                                
                            
                            21世纪世界将进入高铁时代。中国高铁建设迎头赶上,"四纵四横"建设已全面展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将在加快城市群内部的同城化趋势的同时,促进各大城市群之间的经济联系,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将更加明显。中国在加快高铁建设的同时,应避免出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负溢出效应,同时处理好高铁与其他运输工具的关系也非常重要。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经济一体化  同城化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叶翀  夏新红  
                                    
                                
                            
                            阐明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的直接和间接影响。聚焦于直接影响,选择可达性作为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直接影响的重要指标,基于可达性的视角利用回归模型验证其他指标,进而运用EViews的预测方法,使用无高速铁路情况下的数据对高速铁路开通后的相关指标进行预测,并与高速铁路开通后的实际值进行"有无对比"。结果表明:高速铁路的开通对城市的可达性和产业结构有显著影响,在短期内对人均GDP无明显影响。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区域经济  可达性  福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绍博  郭建科  罗小龙  顾宗倪  
                                    
                                
                            
                            揭示高铁对中国航空客运市场影响的空间分异特征,对于针对性协调2种交通方式的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运用标准差椭圆和交通综合效用分析方法,对中国中心城市高铁、航空客运市场实际发展现状及空间竞合分异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①高铁、航空客运市场均形成以武汉为重心点的空间发展格局;与高铁客运市场相比,航空客运市场区域发展更加均衡;与东西部中心城市相比,中部中心城市旅客出行选乘高铁的概率更高。②人均时间价值与高铁优势距呈反比,优势距的不同使各中心城市高铁、航空客运市场范围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基于交通出行综合效用视角,中国大多数中心城市间的交往,航空出行依旧是最好的选择。③高铁对航空客运市场的影响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中部大部分中心城市受影响最大,是协调高铁、航空发展的关键区域;西部地区受交通区位条件及高铁发展滞后的影响,中心城市间交往时飞机仍是旅客主要的出行方式,在航空主导优势区依旧存在一定的市场空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帆  
                                    
                                
                            
                            基于空间集聚和扩散效应所形成的经济活动的多中心空间结构,已经成为区域和城市经济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本文希望通过一些相关的文献综述,为该领域研究的推进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
                                
                                    
                                    
                                        空间集聚  次中心  多中心空间结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蒋海兵  祁毅  李传武  
                                    
                                
                            
                            基于全国高速铁路班次数据,通过传统重力模型和GIS空间分析等技术方法探讨中国城市高铁客运空间联系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高客运量城市集中于东部地区和区域中心城市,东部城市群高客运量城市扎堆,而西部地区高客运量城市稀疏。全国城市高铁客运量与城市等级体系、经济发展格局基本对应。局部区域高铁客运量格局包括中心城市极化型、多核心均衡型和低水平发展型的三种典型类型区。(2)城市高铁客运量具有显著的时间距离衰减特征,高铁客运量集中于城市4 h范围内,高铁出行更适合中心城市密度较高的城市群地区。(3)高强度联系网络主要分布于东部城市群内部和东中部地区"四纵两横"沿线部分区段,中心城市密集地区的高铁联系网络的强度普遍较高。(4)经济因素是高铁客流生成的根本动力,高铁可达性和城市等级也是影响城市客运格局的主要因素。与传统铁路相比,城市吸引力和时间距离对高铁沿线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的正负影响程度均有明显的削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