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78)
- 2023(11428)
- 2022(9785)
- 2021(8712)
- 2020(7519)
- 2019(17088)
- 2018(16555)
- 2017(31915)
- 2016(17376)
- 2015(19266)
- 2014(19241)
- 2013(19222)
- 2012(18050)
- 2011(16644)
- 2010(16894)
- 2009(15852)
- 2008(15509)
- 2007(14109)
- 2006(12474)
- 2005(11065)
- 学科
- 济(93959)
- 经济(93883)
- 管理(46738)
- 业(43409)
- 方法(37019)
- 企(33643)
- 企业(33643)
- 数学(32223)
- 数学方法(32004)
- 地方(21974)
- 农(20707)
- 中国(19473)
- 学(18959)
- 财(17849)
- 业经(17320)
- 贸(14989)
- 贸易(14986)
- 农业(14426)
- 易(14418)
- 地方经济(13838)
- 制(12964)
- 环境(12828)
- 和(11488)
- 融(10916)
- 金融(10914)
- 银(10634)
- 务(10632)
- 财务(10616)
- 财务管理(10588)
- 银行(10582)
- 机构
- 学院(263896)
- 大学(263810)
- 济(116746)
- 经济(114591)
- 管理(97766)
- 研究(94558)
- 理学(84474)
- 理学院(83380)
- 管理学(81993)
- 管理学院(81492)
- 中国(68943)
- 科学(60438)
- 京(57539)
- 农(52240)
- 所(49688)
- 财(49014)
- 研究所(45621)
- 业大(43789)
- 中心(42110)
- 农业(41619)
- 财经(39831)
- 江(38850)
- 经济学(36936)
- 北京(36588)
- 经(36053)
- 范(34188)
- 师范(33728)
- 经济学院(33252)
- 院(33003)
- 州(30358)
- 基金
- 项目(175807)
- 科学(136710)
- 基金(128000)
- 研究(120165)
- 家(114229)
- 国家(113278)
- 科学基金(95325)
- 社会(78677)
- 社会科(74675)
- 社会科学(74650)
- 基金项目(69069)
- 省(68854)
- 自然(62890)
- 自然科(61392)
- 自然科学(61367)
- 自然科学基金(60292)
- 划(58478)
- 教育(53418)
- 资助(52316)
- 编号(45816)
- 重点(39976)
- 发(39899)
- 部(37832)
- 创(35970)
- 成果(35673)
- 科研(34406)
- 计划(34359)
- 创新(33770)
- 国家社会(32858)
- 课题(31912)
- 期刊
- 济(131437)
- 经济(131437)
- 研究(74123)
- 学报(48401)
- 农(46441)
- 中国(45008)
- 科学(42400)
- 财(37350)
- 大学(34927)
- 学学(33542)
- 管理(32895)
- 农业(31050)
- 经济研究(22369)
- 融(20662)
- 金融(20662)
- 技术(20513)
- 业经(20273)
- 财经(20224)
- 问题(17710)
- 经(17514)
- 教育(17131)
- 业(16551)
- 技术经济(14712)
- 贸(13588)
- 商业(13492)
- 版(13374)
- 统计(13027)
- 资源(12060)
- 业大(11972)
- 世界(11933)
共检索到3836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郭伟 王伟伟 孙鼎新
随着高速铁路(以下简称高铁)的全国性建设与运营,旅游城市之间的联动性将得到加强,城市组团发展的新型组织形态优势会越发明显,旅游合作的空间格局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化,这这对城市群选择旅游发展战略有着重大的影响。本文选取京津冀城市群为研究对象象,对其范围内的13个城市在高铁开通前后的等变化、旅游经济联系总量和城市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强度的变化进行分析析,为京津冀城市群优化区域旅游空间结构为、选择旅游开发重点领域、制定符合各地特点的战略目标、实现旅游系统联动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速铁路 京津冀协同发展 旅游经济联系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晓萌 胡叶星寒 刘妮雅
在引力模型框架下,将城市间物理距离改进为基于交通时间和货币上的相对距离,构建旅游经济联系强度模型,计算2012年和2018年京津冀城市群主要城市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及旅游影响力,并运用ArcGIS10.2软件对京津冀地区旅游经济联系空间格局演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京津冀旅游经济联系格局从以北京为中心的"单中心放射型"演变为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双核心网络型";北京的旅游影响力在京津冀城市群处于绝对优势,天津次之;河北省主要城市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以及各城市的旅游影响力整体呈上升趋势,但仍有巨大上升空间。京津冀三地应联动整合旅游资源,开发跨区域旅游大市场,扩大市场规模;建立区域旅游创新合作机制,搭建平台使旅游发展低阶梯度地区能够直接承接高阶地区的前沿旅游创新成果;在政府引导下通过促进行业协会、旅游龙头企业、旅游相关企业之间的对接与合作,发挥旅游企业的主体作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殷平 杨寒胭 张同颢
现有的研究成果中探讨高速铁路网影响京津冀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文章运用旅游空间作用、交通边际效用、旅游平均中心、标准距离等指标,采用2002年至2017年的历史数据,分析京津冀地区城市间旅游空间作用和空间结构在高速铁路影响下呈现的时空演化特点。研究结论表明,高速铁路对京津冀地区旅游城市空间作用影响显著,且影响逐年增大。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空间结构特点的历史演变过程证明,高速铁路的开通带来了区域旅游重心的转向和扩散效应。国内旅游的旅游平均中心由东南方向向西南方向移动,入境旅游的旅游平均中心由西南方向向东南方向移动。高速铁路的开通放大了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空间结构的扩散效应,但对入境旅游的扩散效应的放大强度要小于国内旅游的强度。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鲁金萍 杨振武 孙久文
借助中心职能强度模型对京津冀城市群进行中心城市等级划分,并选取38项指标,利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和SPSS19.0中的因子分析功能,对城市群内部各等级中心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强度进行综合分析和测度,结论如下:(1)以Kei=0.7和Kei=2.0为节点,将各城市分为三个级别,北京、天津为一级,石家庄、唐山、邯郸和保定为二级,其余各城市均为三级。(2)以经济联系量大小为标准将各城市划分为紧密联系、一般联系和松散联系三个级别,其中紧密和一般联系的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多缘于京津石的集聚与扩散作用和自然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差异。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莎 童磊 贺玉德
依据城市群理论,城市之间的联系强弱是决定城市能否连接为一体、协同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此,以2017年数据为背景,在综合利用城市职能强度模型、修正的空间引力模型和城市流模型的基础上,对京津冀城市群内部的空间联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和天津的"空吸"效应严重,资源要素向两市集聚,占据城市群绝对的核心位置;京津两市空间引力作用最大,远超群内其余城市,说明经济基础和空间距离是制约城市间联系紧密的关键要素;京津冀城市群整体外向型服务业发展良好,但是主要依赖传统服务业,高端服务业发展较弱;次级城市相对缺乏,整个京津冀城市群尚未形成良好的阶梯结构。最后,依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
城市群 城市职能 空间引力 城市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鲁金萍 杨振武 刘玉
"多中心、网络化"作为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正在成为京津冀城市群发展的强大动力,并将推动其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的我国经济增长"第三极"。借助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京津冀城市群13个构成城市间的经济联系网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6年间,京津冀城市群整体网络密度显著提高,城市间经济联系频繁而密切;城市群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由以北京为核心的格局转变为以北京、天津共为中心的格局;石家庄依托其省会城市优势,在城市群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城市群内部其他城市间经济联系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崔和瑞
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当今区域经济研究的热点之一。基于经济联系方向理论、方法,本文对京津冀地区城市间的经济联系方向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京津冀地区城市间三个不同层次的经济联系程度,提出了加强京津冀地区城市间经济联系程度、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的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联系方向 京津冀 区域经济一体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郑治伟
本文利用基尼系数、标准差、变异系数、首位度、赫芬达尔系数、泰尔指数等综合方法,以2006~2016年京津冀城市群13个城市的人均国内旅游收入、国际旅游收入以及旅游总收入为分析对象,揭示京津冀城市群旅游经济差异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京津冀城市群旅游经济绝对差异增大,相对差异减少;京津冀城市群国际旅游差异大于国内旅游和旅游总收入差异;京津冀城市群各地级市旅游经济差异较省际显著;京津冀城市群四大旅游分区组内差异增大,组间差异减少,京津冀城市群旅游经济整体趋于均衡。
关键词:
旅游经济差异 空间特征 京津冀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希
在"多中心、网络化"城市群发展的背景下,加强城市群经济联系正成为京津冀城市群发展的强大引擎。以京津冀城市群13个构成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引力模型,从城市规模划分和城市空间经济联系两个角度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0年间,京津主导的"双核"式城镇体系一直是支撑京津冀城市群发展的核心格局,同时城市群整体网络密度日趋紧密,空间联系强度的地域分异特征明显,呈现"中心—外围"格局。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鲁金萍 孙久文 刘玉
城市流强度是表征城市对外服务功能的量化指标,能够反映城市对外联系的程度。本文运用城市流强度模型,以京津冀城市群13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分析测算了2002~2011年各城市的外向功能量、城市流强度等指标的动态变化情况,并进行了城市流强度等级划分和结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02~2011年,各城市功能效率和城市流倾向度指标变化基本平稳,外向功能量和城市流强度两项指标变化显著,且差距较大。从城市流强度结构来看,北京、天津城市总体经济实力与综合服务能力明显高于其他城市,表现出更强的集聚与扩散能力。未来,各城市应进一步加强总体经济实力的提升,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从而大幅提升城市流强度,增强城市群整体对外...
关键词:
京津冀城市群 经济联系 动态变化 城市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久文 罗标强
在运用中心职能强度模型对京津冀地区进行中心城市等级划分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多维度指标体系,借助修正后的引力模型,对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之间的空间经济联系强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根据中心职能强度K_(ei),可将京津冀地区的中心城市划分为三个等级;(2)根据京津冀地区城市之间经济联系值的大小,可将各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分为十分紧密,很紧密,较紧密和不紧密四个层级。
关键词:
京津冀 修正引力模型 经济联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佳丽 畅梦帆
强化区域经济联系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构建共同富裕发展格局的重要手段。基于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和产业互补水平建立修正的引力模型,测算山西省与京津冀地区24个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并构建城市经济联系网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西省与京津冀地区在城市协调发展水平上存在较大差异,但产业互补水平较高,有良好的产业合作基础;山西省与京津冀地区城市经济联系显著加强,但各城市对外经济联系差异增大;城市经济联系网络整体中心性明显,山西省大多数城市处于网络边缘位置,北京市和天津市在网络内影响力最大,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石家庄市和太原市等中心城市的带动与辐射作用,最后从合作发展、产业对接、交通建设等方面提出提升山西省与京津冀地区城市经济联系水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联系 引力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廷兰
本文运用引力模型,分别测算了京津冀城市圈各城市与作为两经济增长极的北京、天津的联系强度,并分析其呈现的特征。结果表明:北京对廊坊的经济联系度最强,天津与北京的经济度次之;联系方向基本呈旋转90度后的"Y"型和"门"字型;从经济联系趋势去看,廊坊、唐山、沧州与北京、天津的联系程度在加强,尤其是廊坊市对北京和天津的经济联系强度越来越强,而其他城市平稳。
关键词:
经济联系隶属度 经济联系总量 引力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宗明 刘敏 高兴民
高速铁路作为交通运输服务的高级形式,促进了城市圈之间的文化旅游交流。以武汉城市圈为研究对象,基于经济地理学理论,分析高速铁路对城市群旅游经济增长产生的空间效应。分析结果显示,武汉城市圈的旅游经济具有高度空间自相关,其旅游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空间外溢效果;旅游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主要集中在武汉市周边,高铁运营里程及运行班次对武汉城市圈的旅游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高速铁路网密度的加大,使各地区旅游出行成本逐渐降低,旅游经济发展速度逐步加快。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旅游经济 回归模型 空间相关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春华 吴晋峰 周芳如 吴宝清
采用2001—2016年铁路交通和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数据,对比研究了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铁路通达性变化及其对各自区域旅游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十五年来:(1)京津冀地区铁路静态通达性水平更高,长三角地区铁路动态通达性水平更高。(2)两区域铁路通达性水平都有显著提高,但长三角地区提升的幅度更大且更加均衡。(3)两个区域入境旅游接待量、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旅游接待量、国内旅游收入的年增速与各自区域铁路通达性水平的年增速基本同步。铁路通达性水平越高的区域,旅游经济联系强度越大。(4)根据回归方程预测,若区域铁路加权平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