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44)
- 2023(5887)
- 2022(5374)
- 2021(4859)
- 2020(4463)
- 2019(10821)
- 2018(10638)
- 2017(21134)
- 2016(11766)
- 2015(13565)
- 2014(14135)
- 2013(14315)
- 2012(13533)
- 2011(12413)
- 2010(12694)
- 2009(12029)
- 2008(12216)
- 2007(11388)
- 2006(9805)
- 2005(8783)
- 学科
- 济(55731)
- 经济(55684)
- 业(33315)
- 管理(32727)
- 方法(28682)
- 企(27255)
- 企业(27255)
- 数学(25237)
- 数学方法(25003)
- 农(14615)
- 财(13095)
- 中国(12548)
- 地方(11397)
- 学(11318)
- 贸(10970)
- 贸易(10969)
- 业经(10793)
- 易(10634)
- 农业(9630)
- 制(9519)
- 和(9351)
- 环境(8179)
- 务(8064)
- 财务(8042)
- 财务管理(8016)
- 理论(7973)
- 银(7577)
- 银行(7554)
- 企业财务(7502)
- 行(7133)
- 机构
- 大学(181519)
- 学院(180415)
- 济(76054)
- 经济(74306)
- 管理(70452)
- 研究(62362)
- 理学(60230)
- 理学院(59554)
- 管理学(58563)
- 管理学院(58230)
- 中国(46776)
- 科学(39443)
- 京(39203)
- 农(33909)
- 所(33300)
- 财(33286)
- 研究所(30319)
- 中心(28919)
- 业大(28819)
- 江(27652)
- 农业(26974)
- 财经(26658)
- 北京(24948)
- 经(23989)
- 范(23531)
- 师范(23311)
- 经济学(22839)
- 院(22001)
- 州(21814)
- 经济学院(20762)
- 基金
- 项目(116652)
- 科学(90384)
- 研究(83439)
- 基金(82882)
- 家(72220)
- 国家(71662)
- 科学基金(60364)
- 社会(51208)
- 社会科(48526)
- 社会科学(48502)
- 省(46578)
- 基金项目(44206)
- 自然(39443)
- 划(39128)
- 教育(38512)
- 自然科(38481)
- 自然科学(38465)
- 自然科学基金(37748)
- 资助(35088)
- 编号(34650)
- 成果(28341)
- 重点(26495)
- 部(26166)
- 发(25486)
- 课题(23954)
- 创(23391)
- 科研(22656)
- 计划(22061)
- 创新(21947)
- 教育部(21766)
共检索到2641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吕忠扬 李文兴
高速铁路具有运能大、价格低、速度快的技术特性,也具有舒适、便捷、低能耗、低排放、占地少等多方面的直接优势;高速铁路的发展不仅能增加铁路部门收入,同时又能带动交通运输相关产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效应。这种内在和外在优势是高铁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保障,而如何科学合理的衡量和评价其水平和程度,是关系到高铁建设运营和管理监督的主要参考因素之一。因此,为了衡量高速铁路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本文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高速铁路可持续性竞争优势进行测度和分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肖芸
高速铁路与民航在客运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两者的竞争各有优势,目前看民航的优势主要有便捷、服务质量和舒适度高、销售网络成熟,长远看其难以被替代的优势主要在于建设投资占地少、航线灵活;高速铁路的价格上暂有优势,而核心优势在于节能、运量大和稳定性强。文章认为,高速铁路更适合在中短途市场上发挥作用,航空的长处在于长途运输,通过空铁联运可以更好地将二者的优势结合。
关键词:
高铁 航空 客运 优势 空铁联运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卜毅然 姚超
本文从资源基础理论的角度,探讨了商业模式这一特殊资源构建竞争优势的能力,以及竞争优势可持续性的问题,发现优秀的商业模式能够产生高绩效和竞争优势,但是其带来的竞争优势具有难以维持的特征。依靠创新商业模式获得成功的企业,一方面应积极投资和积累其他不易被模仿的核心能力,另一方面应持续对商业模式进行创新,这样才能有助于企业的长期生存和持续获得超额利润。
关键词:
商业模式 资源基础理论 可持续竞争优势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倪自银
资源基础理论突破了“企业黑箱,”从而实现了可持续竞争优势研究范式的转变。本文从资源特性出发,以顾客价值的视点考察竞争优势的持续性;提出了通过管理导向将企业资源转变为对顾客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的思路和可持续竞争优势的维持途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倪自银
资源基础理论突破了“企业黑箱”,从而实现了可持续竞争优势研究范式的转变。文章从资源特性出发,以顾客价值的视点考察竞争优势的持续性;提出了通过管理导向将企业资源转变为对顾客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的思路和可持续竞争优势的维持途径,并揭示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机理和过程。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彤
区域可持续竞争优势具有内生性、可持续性、开放性和动态性等特点。实施区域可持续竞争优势战略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西部地区应从改善体制环境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培育企业核心能力 ;有效利用资源 ;建立创新体系五个方面构建起西部可持续竞争优势。
关键词:
可持续竞争优势 西部大开发 区域经济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贺小刚
企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已成为战略管理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但对于企业如何才能获得和维持竞争优势,存在不同的观点:环境决定论认为,企业所处的产业结构等外部环境因素决定了竞争优势的持久性;能力基础论认为,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是资源和能力;组织的行为制度观则认为,资源配置的背景将对可持续性竞争优势起决定性的作用;战略选择观认为,可持续竞争优势依赖于企业家的不断创新;综合观将企业内外各种因素综合的结果,作为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关键词:
竞争优势 持续性 战略管理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艳
当今,可持续发展已经为人们普遍接受和认同,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了各国孜孜以求的发展目标。作为社会经济活动主体的企业,也应该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企业的战略蓝图,以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本文在阐述可持续发展对企业生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基础上,论述了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社会责任以及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关系,提出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领域,更是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企业社会责任 可持续竞争优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连漪 李涛
在对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界定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评价企业社会责任的指标,总结归纳了企业利润-社会责任竞争力分析矩阵图,指出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探讨了企业责任竞争力与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四点策略思考。
关键词:
企业 社会责任 竞争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书莲
文章回顾了顾客价值与可持续竞争优势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需求变化环境下,企业从能力优势向价值优势转变的动态过程模型。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正锋 叶金福 蔡建峰
在回顾国内外关于组织学习理论与可持续竞争优势及其相关关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组织学习能力和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内涵及关键要素进行界定和分析,提出了组织学习能力与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逻辑关系模型,剖析了组织学习能力对实现可持续竞争优势的作用机理,为指导企业通过组织学习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组织学习能力 可持续竞争优势 学习型组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陆奇岸
可持续竞争优势问题历来是理论界和企业界关注的中心议题。但是 ,既有的理论基本上都立足于稳定的环境 ,难以解决动态环境下企业竞争优势的持续性问题。在动态环境下企业竞争优势的演化不是线性的 ,而是非线性的 ,企业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实施相应的战略突破原有的均衡态 ,从而不断获得新优势。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静鹏 樊耘
本文从资源基础理论的角度出发,讨论了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原因。针对当前复杂快变的竞争环境,提出企业要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必须不断获得异质性资源;探讨了资源生成的过程、企业家能力在企业资源生成中的作用,从而提出企业家能力是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最终来源的观点。
关键词:
企业家能力 可持续竞争优势 资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