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21)
- 2023(8607)
- 2022(7213)
- 2021(6316)
- 2020(4924)
- 2019(11225)
- 2018(10972)
- 2017(20620)
- 2016(10788)
- 2015(11923)
- 2014(12102)
- 2013(12253)
- 2012(11992)
- 2011(11336)
- 2010(11778)
- 2009(10947)
- 2008(10539)
- 2007(9451)
- 2006(8960)
- 2005(8577)
- 学科
- 济(76191)
- 经济(76134)
- 管理(26082)
- 地方(25961)
- 中国(23422)
- 业(22962)
- 方法(18221)
- 数学(15827)
- 地方经济(15798)
- 数学方法(15749)
- 企(15431)
- 企业(15431)
- 农(15069)
- 业经(14491)
- 学(12517)
- 发(12219)
- 农业(10875)
- 环境(10866)
- 融(10747)
- 金融(10747)
- 银(9854)
- 银行(9845)
- 行(9730)
- 制(9387)
- 贸(9024)
- 贸易(9012)
- 产业(8689)
- 发展(8629)
- 展(8605)
- 易(8489)
- 机构
- 学院(167184)
- 大学(165115)
- 济(82308)
- 经济(80585)
- 研究(68841)
- 管理(57906)
- 中国(51471)
- 理学(47780)
- 理学院(47077)
- 管理学(46435)
- 管理学院(46099)
- 科学(39349)
- 京(37188)
- 所(35145)
- 财(34118)
- 研究所(31371)
- 中心(29282)
- 江(26739)
- 经济学(26626)
- 财经(26188)
- 农(25181)
- 院(24836)
- 北京(24441)
- 范(24418)
- 师范(24224)
- 经(23526)
- 经济学院(23470)
- 州(21697)
- 科学院(21336)
- 业大(20547)
- 基金
- 项目(102004)
- 科学(80743)
- 研究(76157)
- 基金(72755)
- 家(62730)
- 国家(62182)
- 科学基金(53006)
- 社会(51331)
- 社会科(48799)
- 社会科学(48789)
- 省(40219)
- 基金项目(38087)
- 划(33349)
- 教育(32800)
- 自然(30904)
- 自然科(30166)
- 自然科学(30162)
- 发(29832)
- 自然科学基金(29570)
- 编号(29482)
- 资助(29204)
- 发展(24842)
- 展(24450)
- 成果(24052)
- 重点(23383)
- 课题(22221)
- 国家社会(21777)
- 部(21697)
- 创(20457)
- 创新(19297)
共检索到2813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覃成林 种照辉
本文设计了一个综合的经济集聚指数描述经济集聚状态,建立了包含可达性指标的经济集聚模型,分析高速铁路对铁路沿线城市经济集聚的影响。结果显示,在高速铁路影响下,铁路沿线城市的经济集聚水平明显提升,铁路沿线城市可达性每提升1%,可引起这些城市经济集聚指数出现0.8072的相应增加。但是,高速铁路发展也引起铁路沿线城市之间的经济集聚水平差异扩大,经济集聚格局趋向非均衡。其中,高速铁路沿线城市成为经济集聚的目的地,经济集聚水平显著提升且内部差异缩小;这类城市的可达性每提升1%,可引起城市经济集聚指数发生0.8798的相应增加。相反,非高速铁路沿线城市的经济集聚水平相对下降,成为经济要素和经济活动的流出地...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经济集聚 经济集聚指数 可达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红昌 Linda Tjia 胡顺香
高速铁路对城市经济集聚与均等化影响重大。本文分析了高速铁路引起可达性变化,再引起集聚租金变化,进而引起城市经济与空间集聚的变化的作用机理。通过构建DID估计模型,分别以第三产业区位熵等4个指标作为集聚经济指数,计量分析高速铁路对城市集聚经济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城市集聚经济的水平存在明显的梯度差异,高速铁路促进经济更向西部地区集聚,有益于我国经济趋向于均等化。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城市可达性 集聚经济 均等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周杨
高速铁路明显影响了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为沿线旅游目的地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考验。协同发展对高铁沿线目的地意义重大。本文通过探讨高铁对目的地发展影响,发现目前高速铁路沿线旅游目的地仍有不够协同的因素存在,高铁开通呼唤沿线旅游目的地协同发展。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旅游目的地协同发展的含义,同时研究了协同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原则依据。针对高铁沿线目的地发展的障碍和机遇,认为不同发展阶段的目的地应该采取不同的机会把握策略。最终通过构建跨区协调组织机构,并推进规划工作及保障机制建设,以及构建旅游行业自身组织协调机制等路径实现高铁沿线目的地协同发展。
关键词:
高铁旅游 旅游目的地 协同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覃成林 黄小雅
高速铁路通过改善沿线城市的可达性而增强其经济联系强度,有利于加强沿线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根据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采用可达性和经济联系强度两个指标,对2020年高速铁路网络建成后沿线城市的可达性和经济联系强度变化进行分析,以揭示高速铁路发展对沿线城市经济联系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在高速铁路的影响下,"四纵四横"高速铁路干线沿线城市及高速铁路枢纽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均随可达性的改善而明显增大。这将有利于沿线城市经济发展,促进高速铁路干线沿线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形成全国重要的经济带。因此,国家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利用这种变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并控制有可能出现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可达性 经济联系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伟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青藏铁路的建成将极大地改善进出藏的交通条件,大量的物流与客流将带动沿线的经济发展。经济离不开金融支持,本文通过对青藏铁路沿线的调研,对青藏铁路沿线经济带发展中的金融支持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青藏铁路 金融支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英恒
以京津高速铁路经济区的旅游业为分析背景,分析了高速铁路运营对其区内旅游业劳务需求的影响方式,估算了高速铁路经济区内旅游业劳务需求对地区就业率的变化。
关键词:
高速铁路经济区 旅游业 劳务需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田文祝,叶舜赞,钱志鸿
京九铁路作为我国新时期一次性投资建设的重要的南北向铁路运输干线,它的建成通车给沿线地区和城市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动力。本文在介绍和评价京九铁路沿线城市现状发展水平和特征的基础上,就京九铁路建成通车给沿线城市发展所带来的促进因素进行了概括分析,最后对沿线城市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其中,加强位于浙赣铁路与长江之间的南昌与九江以及淮河与陇海铁路之间的阜阳与商丘等城市的建设,在中段形成几个强大的区域性经济中心,对带动整个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会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关键词:
京九铁路 城市 发展因素 前景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方敏
对“京九”铁路穿越和辐射的七省一市共256个县(市)的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快“京九”铁路沿线矿产资源开发以及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矿产资源 经济发展 “京九”铁路沿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天军,申金升
京沪高速铁路是一种低社会运输成本的现代化交通工具,它的采用将对沿线的经济发展带来积极深远的影响。本文从高速铁路对缓解运输紧张状况、节约旅行时间、形成经济一体化、促进知识经济发展、带动第三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劳动就业机会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沿线经济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轩 林玳玳
分析了石太高速铁路沿线区域概况以及高速铁路对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并针对如何更充分地发挥高速铁路的作用、促进沿线地区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城市化 区域经济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白永平 时保国
兰渝铁路北起兰州,南至重庆,沿途经过甘肃、四川、重庆,铁路总长823.84km,是一条南北向交通大动脉。兰渝铁路的建成通车将极大地改善沿线地区交通条件,构建兰渝铁路经济带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基于点-轴开发理论,在分析兰渝铁路沿线经济带构建的作用以及沿线14个主要县级区域(含县和县级市)和省辖市市区概况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兰渝铁路沿线经济带的对策。
关键词:
兰渝铁路 经济带 点-轴理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里欧,宋金平
京九铁路的全线通车与运营是江西省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的难得契机。本文通过对江西的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 ,结合城市化发展现状 ,分析了京九铁路江西段的城市化进程的阻碍因素及造成的原因 ,并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加快其城市化发展的战略构想以及有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京九铁路 城市化 战略构想 对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楠楠 徐逸伦
高速铁路诞生至今已40余年,世界各国高速铁路建设给国家和区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然而目前国内外在高速铁路对于区域发展影响方面的研究并不系统,多集中于高速铁路的经济效益及交通方式之间竞争的研究,对于它怎样导致区域空间的演变则相对不足。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文章从高速铁路对于区域交通系统、经济系统和区域空间的影响3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高速铁路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覃成林 刘万琪 贾善铭
以1997—2011年中国6次铁路提速和高铁开通为背景,在β趋同模型中加入用可达性度量的铁路交通发展因素,并用频次加权平均旅行时间衡量可达性,从全国、区域和城市3个空间层次分析了中国铁路交通发展对铁路沿线城市经济增长趋同的影响。结果显示:铁路交通发展对全国、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以及提速铁路沿线城市的经济增长的β趋同均有促进作用,对西部地区铁路沿线城市经济增长的β趋同有阻碍作用,而铁路交通发展对非提速铁路沿线城市经济增长的β趋同的影响甚微,对中部地区铁路沿线城市经济增长的β趋同的影响不确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