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74)
2023(11067)
2022(8967)
2021(7981)
2020(6580)
2019(14720)
2018(14201)
2017(27986)
2016(14466)
2015(16264)
2014(16058)
2013(16170)
2012(15479)
2011(13907)
2010(14134)
2009(13156)
2008(12695)
2007(11360)
2006(10545)
2005(9624)
作者
(43731)
(36574)
(36434)
(34835)
(23534)
(17448)
(16497)
(14193)
(13910)
(13009)
(12880)
(12146)
(12042)
(11811)
(11779)
(11267)
(10915)
(10603)
(10490)
(10315)
(9304)
(9057)
(8974)
(8567)
(8388)
(8193)
(8011)
(7806)
(7444)
(7230)
学科
(86370)
经济(86291)
(39896)
管理(39799)
(31821)
企业(31821)
方法(27019)
数学(23118)
数学方法(22928)
地方(21944)
中国(19637)
(18756)
业经(18253)
(16223)
(15557)
地方经济(15171)
产业(13725)
(13220)
农业(13062)
(12168)
贸易(12161)
(11825)
金融(11825)
(11712)
(10962)
银行(10927)
(10537)
环境(10533)
(10432)
(10227)
机构
大学(220397)
学院(219212)
(107103)
经济(105370)
研究(84317)
管理(80606)
理学(68905)
理学院(68094)
管理学(67119)
管理学院(66691)
中国(61615)
科学(48011)
(46582)
(46124)
(42806)
研究所(38714)
财经(36954)
(36716)
中心(36713)
经济学(35214)
(33513)
(33484)
经济学院(31481)
业大(30572)
(30005)
北京(29199)
农业(28680)
(27767)
财经大学(27504)
师范(27420)
基金
项目(143613)
科学(113979)
基金(105744)
研究(104672)
(93824)
国家(92695)
科学基金(78307)
社会(70862)
社会科(67321)
社会科学(67301)
(55129)
基金项目(54644)
自然(47992)
自然科(46845)
自然科学(46831)
(46370)
自然科学基金(46019)
教育(45608)
资助(43133)
编号(38909)
(34460)
重点(33000)
(32264)
成果(32261)
国家社会(30704)
(30386)
创新(28430)
发展(28404)
课题(28060)
(27984)
期刊
(126622)
经济(126622)
研究(72418)
中国(42958)
(35013)
学报(34417)
(34017)
管理(32969)
科学(32289)
大学(26361)
学学(25128)
农业(22912)
经济研究(22082)
(21091)
金融(21091)
财经(19581)
业经(18430)
技术(17765)
教育(17762)
(17334)
问题(16550)
(13183)
世界(13033)
技术经济(12799)
(12207)
国际(11989)
统计(10855)
经济问题(10470)
商业(10384)
现代(10204)
共检索到3426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毅  
从当代中国经济转型的问题意识与恰当的比较借鉴,使得后起国家与大国视角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对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结束后经济转型的观察与分析显示,调整的过程即是后起国家纠正先前发展中的失误,回归到可持续发展正确轨道的过程,也是其认清产业发展的世界潮流,打造新的创新发展模式的过程。强烈的发展意愿驱动和恰当的产业路径选择,相辅相成、共同决定着后起国家的发展状况及其在国际经济中的位置。而恰当的产业发展选择对转型中的发展中大国而言,其意义并不仅限于某个产业的增值和比例的提升,而是为其打造经济强国确定一个强力的发展支点。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和处理发展工业与发展服务业的关系;在工业的发展上实行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融合的一盘棋战略;切实解决影响转型的产能过剩这一结构性顽疾;在把握国情、认清趋势基础上找准转型的突破口,则是中国借鉴日本、向制造强国迈进,在产业发展不同层面应当进行的选择。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李毅  
面对大国博弈全面升级和新冠疫情叠加造成的全球产业链重塑,处于产业链条中心、并正在向高端攀升的中国制造企业的创新能力,成为我们应对困境、实现强国战略的关键。与工业创新的认知相联系,以实现中国产业体系整体的创新为目的,把研究的焦点置于中日两国制造企业本原性创新动力的比较,将是一项有益的探索。从后起国家的角度,观察与分析一国在经济崛起、赶超和当代转型中的企业创新动力来源;使用演化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和认识市场需求变化与变迁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内在驱动作用,将对我们纠正现存的认识偏差,获得有关创新动力的发展经济学新认识有所帮助。同时在实践中借鉴日本成功企业的经验,通过最基本的生产与需求两大领域的活动与创新的有机融合,实现了创新自觉的中国制造企业,就有能力和有路径在保证产业链安全的基础上,快步向产业链的高端跃升。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杜方利  
东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杜方利战后,世界迎来了本世纪最长的和平发展时期。发达国家较长期和相对稳定的经济增长,客观上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供利用的有利条件,如容量可观的市场、较充裕的资金、先进的工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志超  
一冷战结束后,“国家安全”,作为一种特殊概念,便从单纯强调军事安全改变为兼顾军事安全与经济安全,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后者的重要现实意义则越发受到各国政府更为广泛的注意。这是因为,在方兴未艾的信息革命影响下,90年代世界经济进入了她的第三个繁荣时期①。由...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李毅  
以中国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原点,通过对日本的产业发展历史进程进行观察与比较,思考一个后起国家技术进步路径与他的国家现代化之间可能存在的逻辑联系,以及这类联系对后起国家、尤其是后起大国所追求的国家现代化具有的影响,可能是件有趣且有重要意义的事情。把具体的产业技术领域置于整体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去分析和看待,则可以使我们认识技术是在什么样的经济与社会条件下影响一国的国家现代化进程,尤其是通过什么途径施加影响的。以此借鉴日本的经验与教训,用符合国情和产业实际的技术进步路径,使之成为生产力在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上所起杠杆作用的着力点,我们就有可能在从后起者向领先者的转变中,有力地推进中国的国家现代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余泳泽  潘妍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着经济高速增长与服务业结构升级滞后并存的现象。本文基于中国2004—2014年230个地级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数据,采用工具变量法,尝试从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约束视角去解释这一现象。研究发现,在以GDP考核为主的"晋升锦标赛"机制下,地方官员为获得晋升机会通常偏好于采用"层层加码"和使用"之上"、"确保"等硬约束词汇的方式制定经济增长目标;以"层层加码"和"硬约束"的方式制定经济增长目标将显著抑制服务业结构升级;中间机制检验结果显示,经济增长目标约束主要通过影响要素资源在服务业内部的配置来抑制服务业结构升级。上述结论表明,弱化经济增长目标考核是当前阶段促进中国服务业结构升级的重要路径。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沈春苗  
本文基于李嘉图框架和熊彼特式创新方式构建了包含逆向外包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研究了逆向外包作为一种发展中国家集聚全球创新资源的新战略将如何对后发国家的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等发生作用。研究表明:从增长视角看,逆向外包能够促进后发国家创新强度增加、产业结构高级化和潜在经济增长力提高。从分配视角看,逆向外包对后发国家收入分配结构发生作用,当逆向外包程度深化并超过一定阀值后,收入分配格局越来越偏向于高技能劳动力。研究结论背后的政策含义是:政策制定者可以通过弥补低技能劳动力相对收入下降的转移支付手段和降低逆向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关键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关键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延生  
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预测《欧do闻》4月16日报道:亚圳开发银行在其发表的下年度报告书《亚洲开发展望》中预测,亚太32个加盟国家和地区1994年的平均经济增长率为7.0%,1995年也将继续维持7·2%的高增长.从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情况看.19...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申俊喜  
开展技术寻求型FDI是后起国家利用外部技术弥补本国技术缺口的普遍做法。它主要发生在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着眼于关联性较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具有向发达国家科技园区集中的倾向,大型企业集团是技术寻求型FDI的主体。目前我国许多地区已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迫切要求实现从被动利用外资企业技术溢出到主动"走出去"寻求技术的战略变迁。积极实施以产业集中为导向的产业组织政策,培育具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加强研发投入,提升本土企业的学习能力,以及立足于高新技术产业,是促进企业"走出去"寻求技术的基本策略。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闫强明  李宁静  
充分利用技术的后发优势是后发国家赶超领先国家的可行途径,通过扩展的李嘉图贸易模型,本文讨论了后发大国通过技术赶超实现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并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构建高度细化的测算指数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全球垂直分工背景下,一定程度的技术赶超对经济增长表现出显著的正向拉动作用,且这一效应对于长期的经济增长更为明显。另外,在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寻求垂直创新提高生产率水平进行技术赶超能够对大国经济产生更显著的促进作用。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实现一定程度的赶超对于保持经济发展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