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16)
- 2023(11196)
- 2022(9739)
- 2021(9060)
- 2020(7616)
- 2019(17960)
- 2018(17367)
- 2017(33458)
- 2016(18250)
- 2015(20787)
- 2014(21142)
- 2013(21166)
- 2012(20411)
- 2011(18774)
- 2010(19357)
- 2009(18247)
- 2008(18154)
- 2007(16408)
- 2006(14757)
- 2005(13622)
- 学科
- 济(97176)
- 经济(97107)
- 管理(50607)
- 业(48312)
- 企(37403)
- 企业(37403)
- 方法(36249)
- 数学(32253)
- 数学方法(31933)
- 农(23933)
- 中国(23931)
- 地方(23030)
- 财(21591)
- 学(18623)
- 业经(17656)
- 贸(17338)
- 贸易(17329)
- 易(16768)
- 制(16534)
- 农业(15864)
- 地方经济(14532)
- 银(14114)
- 银行(14084)
- 融(13944)
- 金融(13942)
- 行(13524)
- 策(12818)
- 和(12634)
- 环境(12313)
- 务(12025)
- 机构
- 学院(272043)
- 大学(272032)
- 济(127631)
- 经济(125083)
- 研究(101264)
- 管理(101100)
- 理学(85402)
- 理学院(84380)
- 管理学(83020)
- 管理学院(82468)
- 中国(77942)
- 科学(58410)
- 财(58222)
- 京(57564)
- 所(52544)
- 研究所(47157)
- 农(46195)
- 中心(45575)
- 财经(44930)
- 江(43186)
- 经(40568)
- 经济学(40345)
- 业大(37526)
- 北京(36897)
- 农业(36114)
- 经济学院(36054)
- 范(35756)
- 师范(35472)
- 院(35464)
- 州(33446)
- 基金
- 项目(167979)
- 科学(131895)
- 研究(124166)
- 基金(121702)
- 家(105282)
- 国家(104401)
- 科学基金(88356)
- 社会(79653)
- 社会科(75520)
- 社会科学(75499)
- 省(64731)
- 基金项目(62931)
- 教育(56386)
- 自然(55052)
- 划(54643)
- 自然科(53717)
- 自然科学(53699)
- 自然科学基金(52763)
- 资助(51382)
- 编号(50221)
- 成果(42746)
- 发(38370)
- 重点(38271)
- 部(38084)
- 课题(35434)
- 创(33845)
- 国家社会(32960)
- 教育部(32565)
- 性(32185)
- 科研(31897)
- 期刊
- 济(150493)
- 经济(150493)
- 研究(89550)
- 中国(55543)
- 财(45332)
- 农(42204)
- 学报(39565)
- 管理(37846)
- 科学(37062)
- 融(30200)
- 金融(30200)
- 大学(29815)
- 农业(28010)
- 学学(27982)
- 教育(26381)
- 经济研究(25351)
- 技术(23814)
- 财经(23193)
- 业经(21968)
- 经(20178)
- 问题(19568)
- 贸(17841)
- 国际(16203)
- 技术经济(15630)
- 业(14992)
- 世界(14788)
- 统计(14623)
- 理论(13381)
- 商业(12871)
- 策(12738)
共检索到4349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军扩
一、1992年我国经济工作取得巨大成就1992年,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中共十四大精神的鼓舞下,我国改革开放步伐明显加快,国民经济在上年全面回升的基础上,又实现了新的高速增长。据统计,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当年价格计算达到2393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045元,比上年增加320元,首次突破2000元大关。这样的增长幅度是我国自1985年以来最高的,在全球范围内也名列前茅。特别是与1992年世界经济普遍萧条的情况相比较,更加显示出我国改革开放给经济带来的活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王小广
一、2007年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的预测2007年,我国多项宏观经济指标的增长比上年有所加快,整体经济基本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刘世锦 余斌 陈昌盛 李建伟 方晋 张立群
:本文认为随着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的实施,经济增长动力结构改善,资产泡沫化风险明显降低,经济运行整体上朝着宏观调控预期的方向发展。预计全年经济增长降中趋稳,但不排除风险因素叠加引发增长滑波的可能。因此下半年宏观经济应以稳步微调为基调,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关键词:
宏观调控 资产泡沫 结构调整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凡 王文武
一、国内经济的一些积极变化 在去年9.11事件发生后,分析家预测2002年中国经济将不容乐观。当年第四季度的GDP增幅大幅降低似乎也验证了这一说法。但今年上半年以来的经济运行却大大好于预期。据统计,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8%,一季度增长7.6%,二季度增长8.0%,呈现出逐季加快增长态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633亿元,同比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25082亿元,增长9.6%;第三产业增加值15820亿元,增长6.6%。出现这样的积极变化,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当中,有我国四年来积极的宏观政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陆百甫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慧勇
2008年中国经济开始步入下降周期。本文对中国经济进入下降周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2009年中国宏观政策和经济前景进行了展望。保增长是2009年宏观政策的核心。在宏观政策的刺激下,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将维持在8%左右。伴随着经济周期下行,中国将告别通胀,迎来通货紧缩。
关键词:
中国经济 经济周期 保增长政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新民
虽然现在我国的经济形势已经出现了重大转机 ,但调整国家宏观政策取向还为时过早 ,对我国未来经济的走势不能盲目乐观。无论当前还是未来一段时间里 ,我国的经济发展都面临一些困难 ,我们必须继续采取扩大内需的措施 ,促进经济的持久增长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宏观调控 投资 出口 消费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小广
2003年国民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回升的趋势,成为"九五"中期以来经济增长最好的一年。各项投资需求全面启动、新的消费热点的逐步形成和扩散、出口增长持续强劲等均表明我国经济开始摆脱过去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刘遵义 李飞
1、引言 中国经济在几乎停顿了三年以后,于1992年第二季度又开始了它在1989年6月以前的快速增长的步伐。预计1992年全年的实际GDP的增长率将超过10%,可与80年代达到的最高增长率相比。按GDP的减缩指数计算,1992年平均通货膨胀率将在5%左右。这种大大超过预期的经济加速增长的直接动因,基本上来自于1992年年初邓小平的南方之行,后者明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樊彩跃
2008年为本轮经济增长周期的转折之年,国民经济增长由上升趋势转为下降趋势。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对宏观经济政策作了调整。展望2009年,宏观经济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更加严峻,经济增长将会继续向下调整。为防止经济过度下滑,宏观调控政策取向应对去年以来的"偏紧型"政策进行调整,采取中性偏松的政策,即在"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下进行结构性松动。
关键词:
宏观经济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经济增长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樊彩跃
2008年,为本轮经济增长周期的转折之年,国民经济增幅由上升趋势转为下降趋势。自一季度开始增速逐季放慢的态势十分明显,但全年经济增长仍将达到10%左右。为防止经济增长下滑过快,党中央、
[期刊] 改革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研究智库课题组 冯明 张慧慧 李双双 张彬斌 左鹏飞 孙博文 李莹
2022年上半年,乌克兰危机持续发酵,全球通胀压力加大。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加息潮,可能诱发部分国家经济衰退与主权债务危机。中国经济2022年1月至3月中上旬稳中向好,3月下旬至5月中旬受突发疫情影响下行压力明显增大,5月下旬以来随着复工复产稳步推进和多项纾困政策落地,主要经济指标呈现边际修复态势。然而,由于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尚未根本改善,叠加乌克兰危机、美联储加息等外部因素影响,中国经济恢复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重视的是,2022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可能面临疫情反复、出口下行、房地产供需双弱三项风险叠加的挑战,民营企业和居民部门资产负债表受损的不利局面可能加剧,对经济回归常态化增长造成拖累。为了更加有效地化解三重压力、更加精准地应对三项风险叠加、更加有力地促进经济持续修复,建议进一步加强政策应对:一是及时谋划储备增量政策,为经济修复提供助力;二是通过深化改革稳定市场预期,扩大国内有效需求;三是坚持保链稳链与疫情防控并重,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持续畅通;四是强化就业优先在宏观政策中的导向地位,加大力度缓解总量和结构性就业压力;五是从供需双侧发力,多措并举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六是防范外部风险向中国的溢出效应,稳定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关键词:
中国经济 外部风险 增量政策 扩大内需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金三林
2009年上半年,随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的逐步落实,经济运行中积极因素不断增多,国民经济已企稳向好。农业生产增长平稳,工业生产快速回升,结构调整积极推进,民生继续得到改善,但回升基础尚不稳固。展望全年,GDP增长速度将会达到8%以上。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形势分析课题组
1991年经济形势继续朝好的方向发展,生产和需求增长都出现了明显回升,而且没有引发曾经担心的通货膨胀。但是,企业效益仍然低下,十分困难的财政收支状况进一步恶化。我们认为,由于经济增长在结构调整改善不大的基础上继续回升,也加剧了潜在通货膨胀压力,这无疑增加了1992年宏观调控的难度。对此,应有足够的重视。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白和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