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26)
- 2023(13364)
- 2022(11803)
- 2021(11075)
- 2020(9162)
- 2019(21018)
- 2018(20921)
- 2017(40829)
- 2016(22154)
- 2015(24443)
- 2014(24202)
- 2013(23761)
- 2012(21451)
- 2011(19119)
- 2010(19006)
- 2009(17484)
- 2008(16500)
- 2007(14154)
- 2006(12217)
- 2005(10411)
- 学科
- 济(85816)
- 经济(85719)
- 管理(60869)
- 业(57044)
- 企(46910)
- 企业(46910)
- 方法(40271)
- 数学(35142)
- 数学方法(34747)
- 中国(24025)
- 农(21891)
- 财(21205)
- 学(20080)
- 地方(18817)
- 业经(18094)
- 农业(14960)
- 贸(14758)
- 理论(14754)
- 贸易(14751)
- 易(14277)
- 制(14120)
- 务(13622)
- 财务(13556)
- 财务管理(13536)
- 环境(13482)
- 和(13334)
- 技术(12959)
- 企业财务(12787)
- 银(12116)
- 银行(12069)
- 机构
- 大学(302791)
- 学院(302462)
- 管理(119814)
- 济(116517)
- 经济(113835)
- 理学(104738)
- 理学院(103528)
- 管理学(101599)
- 管理学院(101062)
- 研究(100384)
- 中国(71822)
- 科学(64768)
- 京(63972)
- 财(52621)
- 所(50044)
- 农(48523)
- 业大(46451)
- 研究所(46048)
- 中心(44905)
- 财经(43005)
- 江(42508)
- 范(40576)
- 师范(40161)
- 北京(39722)
- 经(39185)
- 农业(38293)
- 院(37012)
- 州(35109)
- 经济学(35026)
- 师范大学(32478)
- 基金
- 项目(215080)
- 科学(168843)
- 基金(155984)
- 研究(155153)
- 家(136431)
- 国家(135330)
- 科学基金(116385)
- 社会(97315)
- 社会科(92157)
- 社会科学(92135)
- 省(84164)
- 基金项目(83546)
- 自然(77007)
- 自然科(75236)
- 自然科学(75218)
- 自然科学基金(73854)
- 教育(71151)
- 划(71127)
- 资助(63902)
- 编号(63192)
- 成果(50337)
- 重点(47958)
- 部(46641)
- 发(45600)
- 创(44585)
- 课题(43181)
- 创新(41587)
- 科研(41380)
- 教育部(39916)
- 大学(39869)
- 期刊
- 济(123328)
- 经济(123328)
- 研究(87421)
- 中国(52160)
- 学报(49784)
- 科学(45522)
- 农(43406)
- 管理(42202)
- 财(39121)
- 大学(36935)
- 学学(34939)
- 教育(33225)
- 农业(30556)
- 技术(24885)
- 融(22284)
- 金融(22284)
- 业经(20848)
- 经济研究(20568)
- 财经(20040)
- 问题(17330)
- 经(17112)
- 图书(15694)
- 业(15245)
- 科技(14883)
- 理论(14333)
- 版(13971)
- 技术经济(13856)
- 现代(13680)
- 商业(13326)
- 实践(13226)
共检索到4248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罗佩 阎小培
将生态学中的“适应观”引入高速增长下的城市形态研究,对适应性的思想基础和国内外城市形态中有关适应性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构适应性城市形态的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
高速增长 城市形态 适应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碧琳 孙一民 李颖龙
针对当前韧性概念相对模糊而导致的中微观尺度城市形态层面研究的缺失、城市转型的适应性规划实证研究不足的问题,首先通过综述城市韧性和适应性转型构建韧性城市形态理论框架,进而选取4个韧性特征,即多样性、连通性、模块化、冗余度,针对生态空间、土地利用、街道网络、街区地块、建筑足迹运用城市形态分析方法进行中微观城市空间物理要素韧性评价;最后通过适应性循环的城市转型叙事方式,运用上述评估方法对1979~2019年规划干预下的深圳蛇口工业区进行实证分析,该片区通过生态系统的重构、土地的复合紧凑利用和街道网络的高效整合实现了韧性城市形态的适应性转型。由此在城市扩张与气候变化背景下,探索城市片区的韧性演进规律,提供适应性转型路径参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颜文涛 贵体进 赵敏华 邹锦
河流水系是影响城市形态发育演变的重要因素。以成都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历史比较法,探讨成都城市形态与河流水系的关系特征。研究表明,成都城市形态与河流水系的关系经历了二江珥城、二江抱城、二江环于城中的两次转变;从水系格局和自然过程的适应性、水系功能与社会需求的适应性、形态功能与水系格局的适应性等方面,剖析成都城水关系的适应性智慧;从空间维度、时间维度、功能维度三个方面,提出对当代生态城市实践的若干启示。
关键词:
城市形态 河流水系 适应性智慧 规划启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巧敏
农村金融结构的优化升级,对于推进农村经济增长、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农村经济的发展又促进了金融总量和结构的优化,两者呈现出变动关联的互动。本文试从农村金融结构的优化升级对农村经济发展为研究视角,深入探究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研究指出,大力深化农村金融体系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有效发展,建立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村金融体系,是具有实践意义的理论探索。
关键词:
农村经济 金融结构 优化升级 信贷环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锦棠 姚圣 田银生
英国康泽恩城市形态学的研究认为住区是构成城镇景观的三种重要"空间单元"之一。该方法主要从地平面、建筑类型和功能用途三种形态复合来研究物质空间的特征。其住区研究的成果集中在三个方面:物质形态特征、住建活动与经济活动的对应关系、形态塑造者的特征。研究成果反应出时间与空间维度上的动态与关联的研究思维,综合理解经济活动、塑造者与形态之间关系的研究框架,都是我国住区研究的有益启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南京大学
外贸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长期以来众说纷纭,“牵引增长理论”是其中较有影响的一种,本文简要论述了该理论对我国的适应性,认为该理论部分地适应我国的情况,但是并不因此而同意将该理论的建议——以南南贸易替代南北贸易,而是论证了利用目前比较优势发展对发达国家贸易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牵引增长 南南贸易 经济发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陆宾
对外贸易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长期以来众说纷纭 ,“牵引增长理论”是其中较有影响的一种。本文简要论述了该理论对中国的适应性 ,认为该理论部分地适应中国的情况 ,但是并不因此而同意将该理论的建议———以南南贸易替代南北贸易 ,而是论证了利用目前比较优势发展对发达国家贸易的重要性 ,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牵引增长 南南贸易 经济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蔡敦斌
文章简要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原因,优势资源禀赋有效性的发挥,该理论能够解释经济增长发生的条件和可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势资源禀赋会随着经济发展而发生变化,经济体应该随着优势资源禀赋的变化而调整促进优势资源禀赋发挥作用的有效性,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解决原有经济结构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创造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优势资源禀赋 有效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乐 李德慧
基于中国29个省市1996—2011年的平衡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农村金融结构变动、农业经济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农村金融结构变动内生于农业经济结构变动;只有当农村金融结构变动与农业经济结构变动相适应时,农村金融结构变动才有助于农业经济增长;对于目前中国农业经济整体而言,较之银行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份额的提高更适应于农业经济主体的金融需求。
关键词:
农村金融结构 农业经济结构 农业经济增长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戴达民
建筑形式是空间与时间关系的“被动体”与“主动体”。重新考虑这种关系时,应明确存在于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之间的各种媒介。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唐永超 王成新 张帅
为研究高速交通对城市形态时空演变的影响,基于1995—2018年山东省城市建设用地数据,选取城市形态扩张速度指数、城市形态扩张强度指数、城市形态紧凑度指数和分形维指数等指标,从时空角度分析高速交通对山东省城市形态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1)山东省城市建设用地分散,紧凑度低;(2)山东省城市发展规模小,城市扩展速度慢;③大城市形态受高速交通分割严重。针对高速交通对山东省城市形态演变带来的问题,提出了山东省高速交通与城市和谐发展的对策性建议。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任晓红 吴杰
以中国256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匹配倍差法(PSM-DID)分析高速铁路对城市建设用地的影响,同时运用偏差校正的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法对经济增长在上述关系中的作用进行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从总体上看,高铁对东部地区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则不具显著性。从人口规模的视角看,常住人口大于600万的城市受到高速铁路的影响更大且方向为正,小于600万的城市受到的影响则不具显著性。在高速铁路对城市建设用地产生影响的过程中,经济增长发挥了显著的广义中介效应,且占直接效应的6.37%。其中,东部城市的广义中介效应最为明显,占直接效应的8.64%,而其他城市的影响则不具显著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苏倍庆 魏来 张爱华
比较了清末(1910年)、抗战胜利后(1946年)、"文革"前期(1967年)的南京老城区街道路网,与2014年的城市道路比较,结果显示1927年民国政府定都南京制定的《首都计画》,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改变具有重要影响,城市中心由"三山街—大功坊—夫子庙"一带,北移至位于"鼓楼—新街口"地区。新中国成立后的城市发展与历版总体规划的实施,促进了商贸中心体系的出现,并形成副中心与分区,但新街口主中心的地位并未发生转移。此外,城市南北向拓展的动力也强于东西向。文章基于空间句法分析,从空间构形(Spatial Configuration)视角阐述路网结构对城市活动的影响,定量分析了南京老城区城市形态的演化...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汪坚强
运用城市形态学研究方法,以城市用地和空间拓展作为切入点,梳理建国以来现代(1949~2002年)济南城市形态演变的历史脉络,探寻其形态演变的轨迹、特征及动力机制,发掘现代济南城市形态演变与社会经济发展变迁之间的内在关系,总结现代济南城市形态演变潜在的基本规律。
关键词:
城市形态 现代济南 空间扩展 演变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爽,王进,詹志勇
早在19世纪末生态思想就开始用于指导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如今景观生态学关于格局与过程的生物空间理论,已成为城市自然景观组织和生态景观建设的主要理论支撑。本文探讨了生态景观的含义及建设途径,以南京为例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研究城市形态可持续格局,分析高密度开发条件下城市自然或近自然景观与人工建筑环境整合方法,并提出了在大都市区、主城区、街区三个不同尺度上由表及里、由内而外的生态景观与城市形态整合模式:绿楔与星形放射状城市相嵌、绿径网络与街区路网纹理相伴、须状绿色延伸与邻里环境相融。为城市景观生态重建和城市化地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提供参照。
关键词:
生态景观 城市形态 绿色空间 南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