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18)
2023(5551)
2022(4736)
2021(4379)
2020(3428)
2019(7848)
2018(7373)
2017(13739)
2016(7470)
2015(7911)
2014(7711)
2013(7688)
2012(7106)
2011(6649)
2010(6675)
2009(6107)
2008(5675)
2007(5103)
2006(4700)
2005(4157)
作者
(23695)
(20050)
(19800)
(18750)
(12496)
(9812)
(8747)
(7633)
(7588)
(7032)
(6981)
(6939)
(6765)
(6417)
(6342)
(6326)
(6130)
(6019)
(5946)
(5934)
(5165)
(4871)
(4861)
(4679)
(4663)
(4447)
(4388)
(4280)
(4131)
(4077)
学科
(32146)
经济(32121)
管理(15707)
(13921)
方法(11000)
(10200)
企业(10200)
地方(8972)
(8650)
数学(8557)
数学方法(8360)
(7859)
中国(7741)
业经(6895)
农业(6314)
(4995)
理论(4944)
环境(4881)
(4782)
(4688)
(4652)
贸易(4648)
(4399)
地方经济(4342)
(4269)
关系(3984)
(3897)
金融(3896)
(3817)
产业(3608)
机构
学院(106290)
大学(105118)
研究(43875)
(38443)
经济(37424)
管理(36082)
科学(30691)
理学(30662)
中国(30339)
理学院(30064)
管理学(29315)
管理学院(29141)
(23844)
(23632)
(23040)
研究所(21317)
中心(19105)
农业(18941)
业大(18655)
(17944)
(17521)
师范(17252)
(16621)
(16451)
北京(14933)
(14379)
师范大学(14252)
科学院(13810)
(13559)
研究院(13176)
基金
项目(75879)
科学(59554)
基金(55242)
(51635)
国家(51278)
研究(49482)
科学基金(42529)
社会(31260)
(30902)
自然(30261)
基金项目(30001)
社会科(29702)
社会科学(29687)
自然科(29528)
自然科学(29516)
自然科学基金(28999)
(26656)
资助(22971)
教育(21939)
编号(18161)
(17948)
重点(17811)
计划(16122)
(15469)
(15280)
科研(14792)
创新(14623)
科技(14307)
课题(14077)
成果(13669)
期刊
(47058)
经济(47058)
研究(28795)
(21761)
中国(21691)
学报(21686)
科学(20139)
大学(15594)
农业(15247)
学学(14885)
管理(13099)
(10525)
教育(9855)
(8354)
业经(8037)
技术(7953)
(7442)
金融(7442)
(7276)
经济研究(6857)
资源(6852)
(6577)
旅游(6577)
(6577)
业大(6133)
问题(6064)
(5873)
科技(5738)
财经(5598)
学刊(5298)
共检索到1608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叶茂  王兆峰  孙姚  
交通是推动旅游空间合作的先决条件,对旅游合作空间格局产生重要影响。文章利用GIS空间分析法和多种计量方法探讨高速公路发展对大湘西旅游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速公路交通发展影响区域旅游可达性,对旅游地空间布局产生聚集和扩散作用;高速公路交通布局驱动大湘西地区旅游经济质量的提升,影响旅游流的流向和流量;高速公路的发展驱动区域旅游空间合作效率的提升。针对研究结果,文章提出进一步优化完善高速公路交通网布局,注重高速公路交通质量提升,提高区域旅游合作水平等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兆峰  唐建平  
交通网络是影响区域旅游发展与空间合作的重要瓶颈和先决条件。首先,厘清了交通网络促进区域旅游空间合作机制创新的具体路径,以大湘西地区为例,分析了大湘西地区旅游空间合作推进中的交通制约以及机制限制。基于交通网络改进的角度,提出构建区域发展"一核一廊一带"的战略格局,在此指导下提升区域旅游交通建设的重点任务及其保障机制和体制创新。文章能为区域旅游合作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春晓  胡婷  
文化与旅游融合是一种生产过程,具体表现为文化资源与文化空间的旅游化利用。引入生产力模型与生产要素理论,从资源、资料、劳动力、技术四个方面构建文化与旅游融合潜力测度模型。在县域空间尺度下,测度大湘西45区县市文化与旅游融合潜力,并分析其空间差异。研究表明,大湘西文化与旅游融合潜力分布不均衡,由东到西呈梯度下降,表现为正三角的潜力等级格局;融合要素分布不均匀,区域的融合优势与劣势表现明显,区域间差异较大。最后,研究提出促进大湘西地区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建议对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伍谦  刘卫东  王丽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公路建设管理与工程技术人员已注重公路建设的环境保护,着手对公路建设所破坏的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进行修复,并且由纯工程防护方法逐渐向工程防护与植物防护相结合的方法转变.绿化是高速公路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但高速公路立地条件十分复杂.要实现高标准的绿化,在充分了解高速公路立地条件的基础上,必须科学地进行适生植物的选择.本研究通过广泛调研与大量国内外资料查询,在常德-张家界高速公路选择适宜不同立地条件生长的植物,并因地制宜地提出了不同位置和立地条件的植物配置模式,以达到科学性和艺术性、超前性和可操作性的统一.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昌晶亮  邹映  
绿色旅游推崇的是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回归自然,大湘西地区具有旅游资源丰富、政府政策支持、名人轰动效应等发展绿色旅游的天然优势。但目前大湘西地区绿色旅游发展还存在深度挖掘不够、体验性不足、人才流失以及营销宣传不到位等诸多问题。因此,本文认为应该从资源挖掘与保护、旅游商品特色开发、专业人才有序管理、配套设施完善以及营销宣传创新等方面入手,力求使大湘西地区走上绿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河清  
湘西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具有紧密的地缘关系和相近的人文习俗,发展水平相当、经济交往久远,是一个在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特征方面都具有较强同一性的多民族省际边界区域。湘西地区旅游开发应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发挥整体优势、加强区域合作,构建"大湘西"旅游圈,共同打造区域民族旅游品牌,是培育"大湘西"旅游核心竞争力,实现区域民族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洪  陈亚召  袁开国  
大湘西地区是湖南省经济基础薄弱的地区,发展旅游产业是湘西最大的出路。大湘西地区是湖南省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近年来旅游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强劲增长点。文章客观分析了大湘西地区旅游一体化的区位、交通、资源条件与发展现状,提出了旅游一体化战略:发展思路与目标、发展模式、空间布局、品牌塑造、旅游交通、区域合作。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洋美娜  杨青山  刘鉴  江孝君  
基于吉林省2015年陆路交通网络,以8个地级市和1个自治州为研究单元,从可达性和经济联系两方面对比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的修建对吉林省城镇空间格局的影响并提出空间优化对策。研究表明:高速铁路有明显的道路指向性,对沿线城市影响大,高速公路使城市得到均衡提高和发展,城市间差异减小,边缘化趋势逐步扭转。空间格局优化可以构建"十字"型点轴系统;以长春市为中心建设1h经济圈;加快构建省域城镇组团。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利  石彩霞  钟佩君  
以大湘西文化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借助RMS模型探析大湘西文化旅游景区发展概况,综合运用最邻近距离点、核密度分析、重力模型,廓清大湘西文化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状况,揭示大湘西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空间错位,运用SPSS进行回归分析,研究表明:大湘西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资源组合程度有待提升,旅游流质量较高,接待水平差异明显,基础设施亟需完善,可进入性不高;大湘西文化旅游景区分布呈西北-东南走向,展现出"大分散、小集中"格局,旅游重心位于张吉怀地区,旅游资源、旅游流以及旅游接待能力存在明显的空间错位;大湘西文化旅游景区空间布局受到自然、人文因素的重要影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昌晶亮  余洪  
旅游产业已成为落后地区尤其是落后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其与城镇化之间的耦合发展关系已经得到学者的证明,但目前对旅游与城镇化耦合发展的模式研究则较为薄弱。大湘西地区具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但目前旅游与城镇化耦合发展并不顺利。文章以大湘西地区为例,在分析了地区旅游与城镇化耦合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探讨旅游与城镇化耦合发展关系及影响因素,针对四种资源组合类型提炼出三种旅游与城镇化耦合发展模式:旅游城镇耦合发展模式、旅游产品加工城镇耦合发展模式、旅游服务城镇耦合发展模式;并提出了大湘西地区旅游与城镇化耦合发展的保障措施。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钟丽霞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休闲时间的不断增加,休闲旅游正适应旅游发展的潮流,在旅游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21世纪是休闲旅游取得大发展的世纪,休闲旅游产业将成为最具活力的产业,地处风景如画的武陵山区的大湘西,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休闲旅游的发展空间巨大,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湘西的休闲旅游发展值得探讨和研究。本文立足大湘西地区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探讨大湘西休闲旅游的发展现状,剖析造成发展滞后的原因,力图提出改善的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赤建  张河清  霍生平  
在区域旅游以竞争与协作为主流的背景下,区域旅游人力资源协调管理发挥着统筹人力资源空间分布、培养项目适用人才和发掘协作人才的功能。传统旅游人力资源空间协调机制存在时效滞后、地域适应性差、区域行政(市场)壁垒等各种问题,而区域竞争与协作格局为完善这一机制创造了新的动力因素。区域旅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需要政府、企业、中介组织和旅游教育机构正确选择各自角色定位,共同实现区域旅游人力资源空间配置的协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兆峰  张青松  
公路交通网络是乡村旅游发展重要条件,也是产业发展和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以大湘西地区为例,构建公路交通网络与乡村旅游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交通优势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大湘西地区公路交通与乡村旅游发展耦合协调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大湘西地区交通优势度呈现出以吉首、鹤城为双中心向周边逐渐递减的圈状分布格局,中部地区公路交通优势较明显;2)乡村旅游发展区域极化态势较为显著,在空间上形成了以通道、鹤城、吉首和永定为极核,周边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指数逐渐递减的“核心-外围”空间格局;3)大湘西地区公路交通与乡村旅游耦合协调性处于中等水平,高耦合协调类型市县区呈现点状分布,而低耦合协调类型市县区则主要分布于凤凰、泸溪和沅陵往南的大片区域。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兆峰  张青松  
公路交通网络是乡村旅游发展重要条件,也是产业发展和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以大湘西地区为例,构建公路交通网络与乡村旅游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交通优势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大湘西地区公路交通与乡村旅游发展耦合协调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大湘西地区交通优势度呈现出以吉首、鹤城为双中心向周边逐渐递减的圈状分布格局,中部地区公路交通优势较明显;2)乡村旅游发展区域极化态势较为显著,在空间上形成了以通道、鹤城、吉首和永定为极核,周边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指数逐渐递减的“核心-外围”空间格局;3)大湘西地区公路交通与乡村旅游耦合协调性处于中等水平,高耦合协调类型市县区呈现点状分布,而低耦合协调类型市县区则主要分布于凤凰、泸溪和沅陵往南的大片区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