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205)
2023(20505)
2022(17157)
2021(16019)
2020(13204)
2019(30280)
2018(29733)
2017(56277)
2016(30244)
2015(33808)
2014(33251)
2013(33183)
2012(30762)
2011(27884)
2010(28086)
2009(26046)
2008(24903)
2007(21977)
2006(19486)
2005(17589)
作者
(88178)
(73890)
(73402)
(69426)
(46668)
(35470)
(33188)
(28784)
(28303)
(26355)
(25345)
(24804)
(23564)
(23250)
(22877)
(22693)
(21691)
(21604)
(21324)
(21009)
(18278)
(18235)
(18053)
(17058)
(16758)
(16521)
(16315)
(16071)
(15113)
(14676)
学科
(130756)
经济(130633)
(84240)
管理(80041)
(58811)
企业(58811)
方法(53874)
(51008)
数学(48019)
数学方法(47539)
中国(40249)
农业(33772)
地方(30686)
业经(29997)
(29626)
(26677)
贸易(26654)
(25890)
(25835)
(23420)
(22073)
金融(22070)
(22021)
银行(21975)
(21218)
环境(19461)
技术(19080)
(18692)
(17559)
(17529)
机构
学院(425507)
大学(424685)
(181771)
经济(178268)
管理(162168)
研究(151966)
理学(139037)
理学院(137517)
管理学(135203)
管理学院(134435)
中国(118467)
科学(91513)
(90624)
(88350)
(80788)
(77099)
中心(70924)
研究所(69811)
业大(68856)
农业(68646)
(64334)
财经(63871)
(58473)
北京(57115)
经济学(55644)
(54713)
师范(54089)
(53862)
(51198)
经济学院(50184)
基金
项目(288005)
科学(226397)
基金(209803)
研究(207591)
(185635)
国家(184077)
科学基金(156479)
社会(134219)
社会科(127100)
社会科学(127065)
(111876)
基金项目(110174)
自然(100683)
自然科(98380)
自然科学(98352)
自然科学基金(96613)
(94559)
教育(93737)
资助(85473)
编号(83143)
成果(66951)
(65859)
重点(65119)
(63766)
(60033)
课题(57179)
国家社会(56680)
创新(56198)
科研(55254)
教育部(54238)
期刊
(203954)
经济(203954)
研究(124957)
中国(91993)
(86125)
学报(71774)
科学(64607)
(59760)
管理(58874)
农业(58526)
大学(54621)
学学(51388)
(46737)
金融(46737)
教育(42719)
业经(36875)
技术(36382)
经济研究(32457)
财经(31522)
(30693)
问题(27691)
(27253)
图书(23470)
(23024)
世界(22059)
(21236)
国际(20556)
技术经济(20363)
统计(20040)
科技(19535)
共检索到6552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阮冬燕  周晶  
为探究高速公路网建设对中国农机跨区作业服务市场形成脉络的影响,从供给端和需求端2个角度探讨了高速公路网建设推动农机跨区服务市场发育的作用机理,并利用2000—2019年17个稻麦主产省份面板数据展开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在理论上,高速公路网建设不仅通过交通时间收敛效应这一中间机制提高服务主体跨区服务意愿和能力,且提高服务主体进入某一区域的便捷性和及时性进而刺激当地农户形成农机跨区服务需求。2)2000—2013年的回归结果表明,高速公路网建设对农机跨区服务供给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高速公路网密度增加对跨区机收面积占比增长的贡献率为47.78%,而高速公路密度差异对跨区机收服务供给能力区域差异的贡献率为13.8%。3)2014—2019年的回归结果显示,高速公路网建设对农机跨区服务需求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高速公路密度每增加1个单位,跨区机收稻麦服务需求强度相应增加8个百分点,且高速公路密度区域差异对跨区机收稻麦服务需求强度区域差异的贡献率为12.1%。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潘经韬  陈池波  
从理论层面阐释了农机购置补贴对农机作业服务市场的影响机理,并利用2004-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农机购置补贴对农机作业服务市场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机购置补贴对农机作业服务市场存在着"挤入效应"和"挤出效应",但"挤入效应"强于"挤出效应",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促进了农机作业服务市场的发展;粮食主产区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农机作业服务市场的影响效应强于非粮食主产区。据此提出适当加大农机补贴力度、培育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引导农户进入作业服务市场、发展山区农机作业服务市场等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叶炜  林善浪  
高速公路的建设究竟是会导致地区生产要素的外流,还是吸引生产要素集聚在本地,学界存在不同的证据与观点。基于新经济地理学分析框架,利用人工搜集的1998—2007年地级市层面高速公路里程数据及中国工业企业库微观企业数据,采用面板DK标准误回归模型分别从地区与行业层面实证研究了高速公路发展对于地级市制造业集聚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地级市高速公路里程密度的增加,总体产业呈现先"集聚"后"扩散"的"倒U型"分布现象,且东、中、西三大地区的影响效果不同。分行业来看,高速公路的发展对于东部地区矿产品加工业,重化工业及技术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叶炜  林善浪  
高速公路的建设究竟是会导致地区生产要素的外流,还是吸引生产要素集聚在本地,学界存在不同的证据与观点。基于新经济地理学分析框架,利用人工搜集的1998—2007年地级市层面高速公路里程数据及中国工业企业库微观企业数据,采用面板DK标准误回归模型分别从地区与行业层面实证研究了高速公路发展对于地级市制造业集聚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地级市高速公路里程密度的增加,总体产业呈现先"集聚"后"扩散"的"倒U型"分布现象,且东、中、西三大地区的影响效果不同。分行业来看,高速公路的发展对于东部地区矿产品加工业,重化工业及技术密集型产业的集聚以及中西部地区劳动密集型及资源密集型行业的集聚有显著的促进效应。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薛红木  冯长春  张剑锋  
通过大数据技术抓取百度地图中288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之间的最短旅行时间,修正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公式,研究我国城市可达性空间格局及高速公路网路对我国城市可达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非高速公路网络下,可达性格局为以湖北为核心向外圈层递减的"中心—外围"模式;高速公路网络下,转变为以湖北—河南为核心向外圈层递减的"中心—外围"模式,向北方向拉伸显著;高速公路时空压缩效应显著,城市之间总通行时间距离压缩效应达46.76%;高速公路对城市可达性影响显著,可达性变化幅度在空间上多中心(西南省份、新疆、华北、河南)向外围递减的阶梯式格局;高速公路网络下我国可达性空间格局的均衡度下降。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成金  
基于国内研究进展的评述,本文分析了我国高速公路网络的空间演化过程,认为以1997年为界存在缓慢发展和快速发展两个阶段,并探讨了高速公路网络的组织模式;作者深入考察了高速公路发展的区域效应,分析了高速公路对全国公路交通流格局的演化影响和高速公路建设对城镇密集区的公路交通流格局和地域系统的影响,并以省会城市为中心,探讨了高速公路对30分钟和1小时交通圈的空间效应。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樊胜岳  李耀龙  马晓杰  刘红  
农业绿色发展是中国生态文明的重要实践,数字技术革命为农业绿色转型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本文综合运用熵权TOPSIS法、SDM模型等方法,分析了2010—2019年中国30个省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特征以及数字化水平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呈现明显空间集聚特征,核心增长动力来自社会经济效益,但农业生产和农业生态发展水平欠佳。数字化水平与农业绿色发展间呈倒U形关系,提升数字化水平有助于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但过度的数字化投入并不能持续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化水平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相邻省份数字化对本地区农业绿色发展起到先促进后抑制的作用。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重点加强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发展;加大数字化基础设施投入,缩小地区间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差距;完善数字化建设规划,确保资源投入合理的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樊胜岳  李耀龙  马晓杰  刘红  
农业绿色发展是中国生态文明的重要实践,数字技术革命为农业绿色转型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本文综合运用熵权TOPSIS法、SDM模型等方法,分析了2010—2019年中国30个省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特征以及数字化水平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呈现明显空间集聚特征,核心增长动力来自社会经济效益,但农业生产和农业生态发展水平欠佳。数字化水平与农业绿色发展间呈倒U形关系,提升数字化水平有助于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但过度的数字化投入并不能持续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化水平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相邻省份数字化对本地区农业绿色发展起到先促进后抑制的作用。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重点加强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发展;加大数字化基础设施投入,缩小地区间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差距;完善数字化建设规划,确保资源投入合理的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贾锐宁  徐海成  
由于投融资体制不同,我国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建设规律存在差异,高速公路相对于普通公路而言具有过度建设倾向,表明当前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政策中蕴含不合理成分。收集我国2001—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基于公路基础设施空间外溢视角,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对全国以及分区域的高速公路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进行研究发现,公路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空间溢出效应十分明显。相对于普通公路而言,高速公路规模已经过度,且不同区域高速公路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差异明显。其中,东部地区高速公路规模基本适度,可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中部地区高速公路规模无法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仍需吸引社会资本加大高速公路建设力度;西部地区高速公路规模严重超出当地经济发展可接受范围,应暂缓高速公路建设步伐,将重心转移到普通公路建设上来。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贾锐宁  徐海成  
由于投融资体制不同,我国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建设规律存在差异,高速公路相对于普通公路而言具有过度建设倾向,表明当前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政策中蕴含不合理成分。收集我国2001—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基于公路基础设施空间外溢视角,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对全国以及分区域的高速公路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进行研究发现,公路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空间溢出效应十分明显。相对于普通公路而言,高速公路规模已经过度,且不同区域高速公路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差异明显。其中,东部地区高速公路规模基本适度,可满足区域经济发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威  曹有挥  曹卫东  徐建  王玥  
以安徽沿江为实证,采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指标,分析了高速公路网构建对节点区内联系及区外联系可达性格局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综合分析了节点总体可达性格局的变动;随后对总体可达性的变动幅度及其相对可达性变动格局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安徽沿江高速公路网络的构建显著提高了区域整体可达性,且促进了可达性的均衡化;区内联系可达性、区外联系可达性及总体可达性三者格局特征不同,路网构建所形成的影响也各有差别;东部及北部地区可达性变动幅度小于西南部地区;根据可达性系数的变化幅度及方向,可将节点归为相对可达性下降、相对可达性稳定及相对可达性上升3类。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郝晓燕  韩一军  李雪  吕向东  
本文首先采用DEA对全国15个小麦主产省2001—2013年的技术效率进行了测算,然后采用TobiT模型检验了灌溉率、农民受教育水平、小麦播种比例对华北、华中、华东、西北、西南、东北六大主产区小麦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小麦技术效率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进一步以城镇化率及农业总产值为门槛变量,分别检验了各门槛变量对全国小麦技术效率的门槛特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冯长春  张剑锋  周华庆  
文章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支撑的实证研究方法,采用百度地图大数据技术建立了精确的"高速公路"现状组和"非高速公路"对照组,定量分析了中国高速公路网络对区域收入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速公路网络为区域收入水平的提高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不同地区受到的影响有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冯长春  张剑锋  周华庆  
文章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支撑的实证研究方法,采用百度地图大数据技术建立了精确的"高速公路"现状组和"非高速公路"对照组,定量分析了中国高速公路网络对区域收入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速公路网络为区域收入水平的提高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不同地区受到的影响有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冯长春  张剑锋  周华庆  
文章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支撑的实证研究方法,采用百度地图大数据技术建立了精确的"高速公路"现状组和"非高速公路"对照组,定量分析了中国高速公路网络对区域收入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速公路网络为区域收入水平的提高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不同地区受到的影响有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