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78)
2023(12214)
2022(10746)
2021(10076)
2020(8422)
2019(19305)
2018(19521)
2017(37388)
2016(20701)
2015(23337)
2014(23780)
2013(23164)
2012(20942)
2011(18790)
2010(18622)
2009(16892)
2008(16204)
2007(14092)
2006(12270)
2005(10573)
作者
(60232)
(50002)
(49711)
(47228)
(31706)
(23919)
(22616)
(19964)
(19138)
(17818)
(17236)
(16761)
(15931)
(15763)
(15416)
(15386)
(14965)
(14901)
(14256)
(14117)
(12550)
(12291)
(12133)
(11385)
(11218)
(11100)
(11028)
(10845)
(10076)
(10008)
学科
(82041)
经济(81941)
管理(57457)
(51984)
(43327)
企业(43327)
方法(37208)
数学(32255)
数学方法(31898)
中国(21839)
(21206)
地方(20811)
(19876)
(19095)
业经(17181)
(14717)
理论(14294)
农业(14022)
(13380)
环境(13048)
(12952)
贸易(12948)
(12446)
技术(12023)
(11646)
(11641)
金融(11637)
银行(11588)
教育(11579)
(11424)
机构
大学(288606)
学院(287407)
管理(114178)
(108169)
经济(105576)
理学(99455)
理学院(98241)
研究(97676)
管理学(96426)
管理学院(95918)
中国(70250)
科学(64037)
(62057)
(49776)
(48705)
(48630)
研究所(45818)
业大(45394)
中心(43382)
(41849)
(39828)
师范(39420)
财经(39326)
北京(38956)
农业(38235)
(36350)
(35758)
(34103)
师范大学(31924)
技术(31690)
基金
项目(204902)
科学(160314)
研究(148410)
基金(147161)
(129371)
国家(128297)
科学基金(109289)
社会(91544)
社会科(86528)
社会科学(86505)
(81154)
基金项目(78980)
自然(72405)
自然科(70672)
自然科学(70652)
自然科学基金(69323)
(68581)
教育(67954)
编号(60970)
资助(60400)
成果(49167)
重点(45873)
(44212)
(43757)
课题(42548)
(42267)
创新(39381)
科研(39287)
计划(37526)
大学(37362)
期刊
(117880)
经济(117880)
研究(82210)
中国(54194)
学报(49415)
科学(44879)
(44090)
管理(40531)
大学(36389)
(34854)
教育(34698)
学学(34245)
农业(30686)
技术(24734)
(21143)
金融(21143)
业经(20054)
经济研究(18365)
财经(18075)
图书(15983)
(15317)
问题(15261)
(15103)
科技(14888)
理论(13952)
(13768)
资源(13664)
技术经济(13194)
实践(12977)
(12977)
共检索到4113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林涛  
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全国性的以高速公路网为骨架的高效运输网络,中尺度空间的公路网络效应十分显著,其对区域城镇体系及其网络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认为对高速公路网与区域城镇体系演化的空间互动机理科学问题的研究,可以补充、发展和完善公路交通网络与城镇体系空间发展关系的理论;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论述,指出,目前交通网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结构特征、可达性和城市体系等方面,由于公路网络具有复杂性、公路等级多样性和公路流获取困难等特征,国内外在公路网络与城镇体系关系方面研究成果不多,进展较慢;国内从地理角度对道路运输研究不够重视,对于公路运输网络与城市发展的研究相对薄弱。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成金  
基于国内研究进展的评述,本文分析了我国高速公路网络的空间演化过程,认为以1997年为界存在缓慢发展和快速发展两个阶段,并探讨了高速公路网络的组织模式;作者深入考察了高速公路发展的区域效应,分析了高速公路对全国公路交通流格局的演化影响和高速公路建设对城镇密集区的公路交通流格局和地域系统的影响,并以省会城市为中心,探讨了高速公路对30分钟和1小时交通圈的空间效应。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王爱虎  匡桂华  
依据图论和空间结构理论,建立网络结构的通达性度量评价指标体系,利用Arcgis10.0地理信息系统和Ucinet6复杂网络软件工具,从效率公平和区域经济以及物流一体化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广东省1989~2030年高速公路网络结构的通达性演化,并与广东省物流经济空间格局变化对比分析。结论表明:广东省高速公路网络结构由线状往网格状发展,网络通达性不断地改善;东西两翼和山区与珠三角洲地区的交通网络差异化逐渐缩小,但差异仍然存在;广东省物流集散中心由广州市往珠三角地区和东西两翼扩散;到2030年形成"两横五纵"的物流干线;广东省物流经济空间格局由逐渐集中再分散,与高速公路扩散相类似。结论为区域经济与物...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周恺  
本文以通达性为度量,探索长江三角洲地区高速公路网络建设与区域城镇体系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通过网络分析概括高速公路系统发展状态,以距离通达性度量节点城市间的沟通程度,以潜能通达性分析网络建设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并通过多时间断面的比较分析,揭示2000-2015期间通达性空间演变历程。并且,在技术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比较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快速交通通达性空间发展与全球化背景下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变化,讨论了区域发展与高速公路网络建设之间的几个基本特征和作用关系。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威  曹有挥  曹卫东  徐建  王玥  
以安徽沿江为实证,采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指标,分析了高速公路网构建对节点区内联系及区外联系可达性格局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综合分析了节点总体可达性格局的变动;随后对总体可达性的变动幅度及其相对可达性变动格局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安徽沿江高速公路网络的构建显著提高了区域整体可达性,且促进了可达性的均衡化;区内联系可达性、区外联系可达性及总体可达性三者格局特征不同,路网构建所形成的影响也各有差别;东部及北部地区可达性变动幅度小于西南部地区;根据可达性系数的变化幅度及方向,可将节点归为相对可达性下降、相对可达性稳定及相对可达性上升3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冯长春  张剑锋  周华庆  
文章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支撑的实证研究方法,采用百度地图大数据技术建立了精确的"高速公路"现状组和"非高速公路"对照组,定量分析了中国高速公路网络对区域收入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速公路网络为区域收入水平的提高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不同地区受到的影响有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冯长春  张剑锋  周华庆  
文章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支撑的实证研究方法,采用百度地图大数据技术建立了精确的"高速公路"现状组和"非高速公路"对照组,定量分析了中国高速公路网络对区域收入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速公路网络为区域收入水平的提高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不同地区受到的影响有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冯长春  张剑锋  周华庆  
文章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支撑的实证研究方法,采用百度地图大数据技术建立了精确的"高速公路"现状组和"非高速公路"对照组,定量分析了中国高速公路网络对区域收入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速公路网络为区域收入水平的提高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不同地区受到的影响有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薛红木  冯长春  张剑锋  
通过大数据技术抓取百度地图中288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之间的最短旅行时间,修正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公式,研究我国城市可达性空间格局及高速公路网路对我国城市可达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非高速公路网络下,可达性格局为以湖北为核心向外圈层递减的"中心—外围"模式;高速公路网络下,转变为以湖北—河南为核心向外圈层递减的"中心—外围"模式,向北方向拉伸显著;高速公路时空压缩效应显著,城市之间总通行时间距离压缩效应达46.76%;高速公路对城市可达性影响显著,可达性变化幅度在空间上多中心(西南省份、新疆、华北、河南)向外围递减的阶梯式格局;高速公路网络下我国可达性空间格局的均衡度下降。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徐井岗  
城市群与群内高速公路,应在保证城市功能和高速公路的主功能有效发挥的前提下,双方互动联合,以城市为点,以高速公路为线,以行政和经济区域为范围,发展服务区经济与道口经济,建立物流中心,建设城市经济带。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方顺  
为合理评估高速公路网的时间价值效益,文章基于单个高速公路项目与路网的差异性比较,利用"前后对比分析"法,通过分析节点筛选、路网构建,建立路径选择、流量时间延误和单位时间价值模型等综合分析手段,提出了路网出行时间价值效益的测算方法,并以广东省新一轮高速公路网规划为实例,验证了该测算方法的有效性。文章提出的基于网络视角的时间价值效益测算方法,充分考虑了路网内路网之间的相互影响,更符合实际中公路网建设成网情况下的运营状况,该方法可为各类公路网营运后评价提供支撑。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赵会艳  梁莎莎  韩磊  
结合选址及路径优化模型对高速公路物流网络的优化问题展开研究,构建了高速公路物流网络规划模型并应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分析,通过算法的改进设计提高了算法求解的效率和最优解的精度,以期对以高速公路路网为载体的社会物流服务改进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史本林  孟德友  万年庆  
高速公路建设最直接的空间经济效应是缩短地区间的时空距离,进而强化区域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借助于GIS空间分析功能结合场强模型对河南省2004和2011年中心城市辐射场强运算的基础上,对各区域的空间场能进行比较与分类,继而依据场强取大原则对各城市的腹地范围进行划分。研究表明:随着全省高速公路网络的建设和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各地区接受中心城市的辐射场能均获得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地区间空间分异特征还较为显著,中心城市及邻接地区的场能较强,中原城市群地区高于外围地区,豫东平原地区高于豫西山地区;腹地划分显示郑州以其优越的交通优势和较强的综合实力而在腹地竞争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多数城市的腹地范围与行政区划存在较大的偏差,由此认为按照腹地原则进行行政区划调整或区域经济空间组织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黎   蔡雪梅   袁蕴熙  
文章结合四川高速公路养护工程计价的现状,阐述了养护工程清单计价模式的重要性,并以公路养护常见的路面工程为例,研究和编制了路面工程量清单子目及配套的计量规则、技术规范,并建立起养护清单的动态调整机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姚士谋,管驰明,房国坤  
高速公路是经济发展的产物 ,是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高速公路以其高速、安全、舒适、经济的优点在整个公路网中起着主干线的突出作用。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建设始于 2 0世纪 2 0年代 ,而大量修建则是在二次大战以后。各工业发达国家为了提高干线公路通行能力 ,促进经济的恢复和社会的发展 ,大量修建高速公路。到 6 0— 70年代 ,欧美、日等工业发达国家已经建设了比较完善的高速公路网。目前世界高速公路总长度已达 16万多km。本文主要阐述了两个方面 ,一是高速公路对江苏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是高速公路与城镇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探讨城镇布局与高速公路的连接形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