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24)
2023(14934)
2022(12965)
2021(11921)
2020(10085)
2019(23236)
2018(23084)
2017(45064)
2016(24129)
2015(27230)
2014(27255)
2013(27247)
2012(25332)
2011(22821)
2010(22726)
2009(20965)
2008(20121)
2007(17820)
2006(15915)
2005(13699)
作者
(69036)
(57493)
(57266)
(54642)
(36920)
(27560)
(25934)
(22522)
(21986)
(20670)
(19721)
(19471)
(18468)
(18071)
(17741)
(17552)
(16894)
(16684)
(16561)
(16246)
(14283)
(14197)
(13919)
(13164)
(13010)
(12837)
(12642)
(12498)
(11631)
(11174)
学科
(117385)
经济(117270)
管理(68948)
(63057)
(50901)
企业(50901)
方法(48142)
数学(42230)
数学方法(41871)
地方(28881)
(28528)
中国(27305)
(24468)
业经(23568)
(22909)
农业(19728)
(17345)
(17320)
贸易(17308)
(16591)
环境(16559)
(16326)
理论(16207)
地方经济(15876)
(14659)
财务(14588)
财务管理(14562)
(14491)
金融(14488)
技术(14473)
机构
大学(344441)
学院(342297)
(145091)
经济(141997)
管理(135981)
理学(117636)
理学院(116289)
研究(116241)
管理学(114423)
管理学院(113814)
中国(85587)
(73081)
科学(69922)
(64667)
(57272)
中心(52715)
(52632)
研究所(51924)
财经(51869)
(50844)
业大(49575)
(47136)
北京(46144)
(45762)
师范(45402)
经济学(44315)
(42445)
(41222)
农业(40662)
经济学院(39741)
基金
项目(233104)
科学(183381)
研究(172824)
基金(168641)
(145356)
国家(144125)
科学基金(124591)
社会(109795)
社会科(103934)
社会科学(103905)
(91576)
基金项目(90231)
自然(79984)
教育(78926)
自然科(78054)
自然科学(78038)
自然科学基金(76648)
(75524)
编号(70656)
资助(69433)
成果(57071)
(51695)
重点(51615)
(50237)
课题(48534)
(47844)
教育部(44778)
国家社会(44713)
创新(44603)
人文(44009)
期刊
(164819)
经济(164819)
研究(105438)
中国(65953)
学报(51420)
管理(49807)
(48718)
科学(47614)
(47455)
大学(39406)
教育(37785)
学学(36793)
农业(32735)
技术(31137)
(29032)
金融(29032)
经济研究(26568)
财经(25945)
业经(25297)
(22207)
问题(21232)
图书(19457)
技术经济(18164)
理论(16714)
(16295)
资源(15646)
现代(15555)
科技(15396)
实践(14993)
(14993)
共检索到5114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朱海燕  伍业锋  
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一直受到学术界和决策者的关注。本文以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省为例,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协整检验,发现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增长是实际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反之却不成立。通过建立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和向量自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了高速公路建设和运营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和中长期贡献,发现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的增长对同期的经济增长贡献力度较弱,但是对经济增长的中长期贡献巨大,这种贡献与此期间广东经济鲜明的投资推动型和外向型特征紧密相关。最后给出相应建议,在经济快速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郝思洁  朱长征  
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根据我国高速公路和经济发展的数据,通过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高速公路发展是实际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了高速公路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发现高速公路发展短期内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力较弱,但对经济增长的中长期贡献较大。针对实证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恺彦  吴绍华  蒋费雯  毛吾兰  
高速公路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但其生态环境效益尚不甚明晰。特别是对于于高速公路建设与运营的碳足迹研究不多。选取江苏省为研究区域,在合理预测未来交通需求的基础上,定量分析8条干线高速公路在2001年-2050年间建设、运营和通行的碳足迹变化。结果显示:整体上,省内干线高速公路生态效益良好,2031年前能完全回收碳排放并产生正的生态效应;分路段来看,京沪高速(G2)广陵以南段、沪蓉高速(G42)、常台高速(G15W)、常合高速(S38)、京沪高速(G2)广陵以北段等2030年前即可回收碳排放,碳减排效益可观,而沈海高速(G15)至2050年仅能回收约一半的碳排放,碳减排效益不明显。同时研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卫东  王菲  
笔者运用协整理论验证了高速公路产业在河南省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河南省高速公路产业投资与经济增长具有长期稳定关系,但由于河南省高速公路建设起步较晚,其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尚不显著,而经济增长却是带动高速公路产业投资的格兰杰成因。此外,河南省经济增长自身及高速公路投资的波动造成了河南省经济增长对长期均衡路径的短期偏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建平  王克林  黄怀槐  
本文运用时间序列和计量分析方法深入研究了1978年以来广东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测算了各产业在不同阶段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传国  陈蔚娟  
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与脉冲响应以及方差分解方法,分别对广东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与动态以及定量关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广东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从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能源消费的较小波动将对经济增长产生持续较大的影响,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具有较强的依赖性。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鹏  
运用协整分析技术、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对广东省经济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开放度各项指标与经济增长均存在正向的协整关系,GDP增长是其外资依存度和实际关税率提高的原因,而外贸依存度的提高促进了GDP的增长;经济增长与粤港贸易依存度互为因果关系,相互之间存在较强的协整关系;同时,各项指标具有较大的波动幅度,短期波动对长期均衡的回调速度也较大。因此,大力提高引进外资的质量和水平,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推进区域经济合作的全面发展,是广东省外向型经济实现持续稳定增长的主要途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丁元  周树高  
本文认为,广东省劳动生产率与经济增长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且劳动生产率变动往往先于GDP的变动,提高劳动生产率既可推动经济总量增长,又能促进经济增长质量的有效提高;经济增长虽不能由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决定性地解释,但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对广东省经济增长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且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推动作用已逐步减弱,第二、三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带动作用已明显增强;广东省应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以促进就业,实现经济与就业同步增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顾宇倩  
作为具有运量大、速度快、辐射远、效益高的特点和优势的高速公路,不仅可以带动运输结构的改善和运输效率的提高,同时更是极大地促进了沿线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文章主要以江苏省为例,通过回归分析来验证高速公路的发展对其经济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许梦博  刘津梁  
中国的高速公路里程数近年来逐步上升,新修建的高速公路对沿途区域起到了盘活宏观经济与资本存量,增强流动性、拉动较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等一系列积极的作用。然而,一些地区的高速公路基础设施投融资也使得我国部分地方政府收不抵支的现象愈发明显,债务风险日益上升,从而从经济增长的另一侧——支出侧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以高速公路对中国的老工业基地——东北地区的省份和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东北地区面板数据与广义矩估计方法判断了该地区与高速公路投融资相关的一系列经济变量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并回归公共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结合当下与高速公路、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和当今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症下药"地给出一系列与东北地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姚士谋,管驰明,房国坤  
高速公路是经济发展的产物 ,是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高速公路以其高速、安全、舒适、经济的优点在整个公路网中起着主干线的突出作用。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建设始于 2 0世纪 2 0年代 ,而大量修建则是在二次大战以后。各工业发达国家为了提高干线公路通行能力 ,促进经济的恢复和社会的发展 ,大量修建高速公路。到 6 0— 70年代 ,欧美、日等工业发达国家已经建设了比较完善的高速公路网。目前世界高速公路总长度已达 16万多km。本文主要阐述了两个方面 ,一是高速公路对江苏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是高速公路与城镇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探讨城镇布局与高速公路的连接形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亚云  
对广东省产业结构变动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表明,产业结构变动与广东经济增长显著相关,第二、三产业是目前广东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其中工业增长的影响最为显著。在广东省大力学习和落实《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背景下,这一研究为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加速产业升级、提升经济水平等决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姜庆红  李耕  陈松  
通过CiteSpace软件对1973年~2020年2017篇相关主题文献进行演化路径和知识图谱分析,厘清该领域在理论视角上的作用机制。然后梳理微观、宏观两种视角下高速公路溢出效应的作用路径,归纳实证分析中常用的空间计量方法。最后,构建出高速公路在经济增长中溢出效应的整合模型,提出这一领域现有的不足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1)高速公路作用路径有待完善;(2)作用强度、范围有待确认;(3)研究对象有待精细;(4)实证分析方法有待深入。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马文田  
本文采用基于时间序列的向量自回归法,对中国1952~2006年间公路建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公路建设对经济增长具正向的推动作用,并且显著影响经济结构转型与工业发展,但经济增长并非公路投资增加的原因。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黄海琴  
本文利用2005-2007年广东省制造业微观企业面板数据,构建可达性相关指标,分析可达性对企业工业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第一,总体来看,省内可达性和省际可达性对企业工业增长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省际可达性对企业工业增长的影响更为明显。第二,从集群内外来看,与集群外的企业相比,省内可达性对集群内企业的工业增长影响更为明显,省际可达性对集群内企业的工业增长影响弱一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