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37)
- 2023(7052)
- 2022(5740)
- 2021(5162)
- 2020(4221)
- 2019(9323)
- 2018(9009)
- 2017(16319)
- 2016(9007)
- 2015(9534)
- 2014(9186)
- 2013(8790)
- 2012(8039)
- 2011(7158)
- 2010(6955)
- 2009(6316)
- 2008(6228)
- 2007(5533)
- 2006(4821)
- 2005(3664)
- 学科
- 济(32432)
- 经济(32397)
- 管理(24325)
- 业(22056)
- 企(16705)
- 企业(16705)
- 方法(13492)
- 数学(11860)
- 数学方法(11782)
- 农(11082)
- 中国(9530)
- 学(8893)
- 财(8512)
- 业经(7986)
- 农业(7579)
- 地方(7533)
- 贸(7396)
- 贸易(7393)
- 易(7208)
- 环境(6445)
- 技术(5664)
- 制(5453)
- 土地(5390)
- 务(5092)
- 财务(5074)
- 财务管理(5070)
- 企业财务(4781)
- 划(4727)
- 和(4717)
- 产业(4556)
- 机构
- 学院(122091)
- 大学(121578)
- 济(46271)
- 经济(45393)
- 管理(45335)
- 研究(43978)
- 理学(39695)
- 理学院(39187)
- 管理学(38434)
- 管理学院(38238)
- 中国(32062)
- 农(31916)
- 科学(30869)
- 业大(26016)
- 京(25981)
- 农业(25564)
- 所(23079)
- 研究所(21613)
- 中心(19985)
- 财(19379)
- 江(18168)
- 农业大学(17603)
- 院(16362)
- 财经(15728)
- 北京(15712)
- 省(15704)
- 范(15228)
- 师范(14924)
- 科学院(14533)
- 经(14500)
- 基金
- 项目(92242)
- 科学(71261)
- 基金(66906)
- 家(62535)
- 国家(62001)
- 研究(60186)
- 科学基金(51527)
- 社会(38645)
- 基金项目(36661)
- 社会科(36543)
- 社会科学(36534)
- 省(36518)
- 自然(35967)
- 自然科(35115)
- 自然科学(35102)
- 自然科学基金(34498)
- 划(31553)
- 教育(27038)
- 资助(25482)
- 编号(22600)
- 重点(21492)
- 发(19805)
- 计划(19688)
- 创(19544)
- 部(19334)
- 科研(18500)
- 创新(18364)
- 科技(17933)
- 业(16805)
- 国家社会(16421)
共检索到1725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祝遵凌 高明生 胡海波 马德兴 张奉元
为制定高速公路沿线湿地生态系统的环境保护措施,以淮盐高速公路穿越的湿地地段为研究对象,在沿线选取5处样点,分阶段测定了土壤容重、机械组成、pH值、有机质、养分等指标,与建设前土壤普查本底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高速公路建设及运营对沿线湿地土壤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道路建成后中层土壤容重显著下降,总体土壤pH值极显著下降,全N含量轻微下降,土壤有机质、速效P和速效K含量均略微上升,但变化均不明显;道路运营后主要表现为土壤pH值增大、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速效P流失,但变化均不显著,土壤其他性质变化也不明显.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祝遵凌 胡海波 曹剑 崔利杰
通过对淮盐高速公路沿线湿地水环境的分期调查和检测,从多个水质指标分析了水环境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沿线湿地水环境中的水温、水深、SS等参数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总氮、氨氮、总磷、溶解氧等化学指标也有相应的变化,其中总氮含量在通车前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空间变化上,盐城南互通湿地各项水质指标测定值都较高,其中总磷含量与其他样点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朱颂茜 林敬兰 林文莲
公路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弃土、弃渣是一种主要的土壤侵蚀源。福建省山多、山高、山陡,地形复杂,修建高速公路,路基的高填深挖施工过程形成大量的裸露坡面、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土石方、山谷间的高位挂坡等工程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如何采取合适的植物措施进行高速公路边坡的快速植被恢复值得研究探讨。调查表明:无防护措施的弃碴场的水土流失侵蚀模数是有防护措施弃碴场的2925倍;无防护措施且不集中挂坡堆放弃碴的流弃比是有防护措施且集中堆放弃碴的16 5×104倍;典型挂坡的土壤侵蚀量是邻近未扰动山坡地约70倍。因此,对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的研究工作非常重要。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建设过程 土壤侵蚀 监测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洁 徐培玮
高速公路的建设使沿线区域的潜在优势得以发挥,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农村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影响。对京平高速沿线农村城镇化发展条件及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按照各地优势资源的不同,探讨了各种城镇化类型的最佳路径。
关键词:
农村城镇化 类型 对策 高速沿线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袁捷
综合分析青海省公路建设对各类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占用湿地面积、污染湿地环境引发水土流失、破坏湿地生物多样性等.在此基础上,根据道路建筑区域实际情况,提出公路建设中应在选线、施工、运营中采取综合措施,减少对湿地的破坏,合理保护湿地资源
关键词:
青海 公路建设 湿地 保护对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任艳敏 唐秀美 潘瑜春 刘玉
为明晰高速公路对沿线土地利用的扰动影响,从高速公路施工周期出发,以京承高速公路二期为例,从施工和运营两方面探讨了高速公路扰动影响的定量评价方法,确定了施工和运营影响的程度与范围。其中,施工建设最远影响2.3 km内的土地,主要影响类型有土地破损、地块切割和交通系统阻断;根据运营影响评价结果划分了核心区(03 km)、辐射区(38 km)、外围区(810 km)三级影响区。总体上说,高速公路对沿线土地利用的扰动影响在分布上具有距离衰减的特征,距离主线工程越远,影响作用越弱。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土地利用 评价 线性工程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任艳敏 唐秀美 潘瑜春 刘玉
为明晰高速公路对沿线土地利用的扰动影响,从高速公路施工周期出发,以京承高速公路二期为例,从施工和运营两方面探讨了高速公路扰动影响的定量评价方法,确定了施工和运营影响的程度与范围。其中,施工建设最远影响2.3 km内的土地,主要影响类型有土地破损、地块切割和交通系统阻断;根据运营影响评价结果划分了核心区(0~3 km)、辐射区(3~8 km)、外围区(8~10 km)三级影响区。总体上说,高速公路对沿线土地利用的扰动影响在分布上具有距离衰减的特征,距离主线工程越远,影响作用越弱。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土地利用 评价 线性工程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范修芳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玉林,祝向军,任路平,李旭华,张睛
建立了高速公路对沿线经济发展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 ,并运用这一指标体系对宜黄高速公路对沿线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 ,提出了宜黄高速公路产业带概念 ,并对宜黄高速公路产业带的形成和发展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
高速公路 经济评价 产业带 产业发展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袁中友 吴家龙 刘青 杨淇钧 戴军
为研究短期内不同施肥处理对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损毁土地的土壤肥力修复作用,以类芦为研究对象进行温室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蚓粪和牛粪处理较化肥和对照处理土壤容重显著降低,土壤pH值、土壤孔隙度、田间持水量、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显著增大(P<0.001);施蚓粪和牛粪处理,类芦干质量、株高、分蘖数、根系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均直径以及植株氮、磷、钾养分累积量都显著高于施化肥和对照处理(P<0.05);单施化肥抑制了类芦生长,类芦生长特征和植株氮、磷、钾养分累积量都较对照差;施牛粪和施经蚯蚓处理牛粪产生的蚓粪对土壤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苏 杨波 郑志华 王彬武 刘宇鹏 徐碧华
利用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对湖南省永吉高速公路沿线建设前后的景观进行分类和制图,结合景观结构分析软件Fragstats3.3和景观生态学方法,从斑块和景观两个层次上研究高速公路建设前后景观格局的变化。结果表明:(1)斑块层次指数中,沿线除公路用地外各景观类型的面积均有所减少,2.57%的土地转换为公路用地,其中旱地面积减少最多,但是公路建设前后没有改变该区域的优势斑块类型;(2)景观层次指数中,斑块数目和斑块密度的增加与最大斑块指数的减少,都表明景观异质性增加;(3)不同缓冲区分析结果表明:高速公路建设对景观格局的干扰突出表现在距公路较近的500m缓...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顾宇倩
作为具有运量大、速度快、辐射远、效益高的特点和优势的高速公路,不仅可以带动运输结构的改善和运输效率的提高,同时更是极大地促进了沿线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文章主要以江苏省为例,通过回归分析来验证高速公路的发展对其经济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关键词:
高速公路 经济 回归分析 影响分析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朱海燕 伍业锋
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一直受到学术界和决策者的关注。本文以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省为例,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协整检验,发现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增长是实际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反之却不成立。通过建立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和向量自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了高速公路建设和运营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和中长期贡献,发现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的增长对同期的经济增长贡献力度较弱,但是对经济增长的中长期贡献巨大,这种贡献与此期间广东经济鲜明的投资推动型和外向型特征紧密相关。最后给出相应建议,在经济快速发展
关键词:
高速公路 经济增长 交通运输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恺彦 吴绍华 蒋费雯 毛吾兰
高速公路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但其生态环境效益尚不甚明晰。特别是对于于高速公路建设与运营的碳足迹研究不多。选取江苏省为研究区域,在合理预测未来交通需求的基础上,定量分析8条干线高速公路在2001年-2050年间建设、运营和通行的碳足迹变化。结果显示:整体上,省内干线高速公路生态效益良好,2031年前能完全回收碳排放并产生正的生态效应;分路段来看,京沪高速(G2)广陵以南段、沪蓉高速(G42)、常台高速(G15W)、常合高速(S38)、京沪高速(G2)广陵以北段等2030年前即可回收碳排放,碳减排效益可观,而沈海高速(G15)至2050年仅能回收约一半的碳排放,碳减排效益不明显。同时研究...
关键词:
高速公路 碳足迹 生态效益评价 江苏省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秀美 刘玉 任艳敏 潘瑜春 郝星耀
为分析高速公路沿线土地利用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规律,确定高速公路对沿线土地的影响范围,以京承高速北京段沿线10km范围的1995、2004、2009年3期Tm遥感影像提取的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基于GIS分析各种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的特点、规律和原因,并分析了与高速公路不同距离范围内土地利用程度与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从1995—2009年,京承高速沿线土地用地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各种用地类型之间的转换较为频繁,说明高速公路的修建对于沿线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剧烈,尤其沿线农业结构调整变化明显;2)高速公路沿线土地利用程度与高速公路的距离有较大关系,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最剧烈的区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