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79)
2023(12930)
2022(11326)
2021(10418)
2020(8625)
2019(19984)
2018(19839)
2017(38673)
2016(20523)
2015(23079)
2014(23008)
2013(23174)
2012(21293)
2011(19371)
2010(19401)
2009(17804)
2008(16969)
2007(14800)
2006(13142)
2005(11737)
作者
(59416)
(49484)
(49245)
(47074)
(31631)
(23656)
(22305)
(19431)
(18727)
(17642)
(16825)
(16676)
(15813)
(15689)
(15241)
(15208)
(14693)
(14287)
(14088)
(13982)
(12221)
(12172)
(11721)
(11334)
(11212)
(10919)
(10864)
(10612)
(9958)
(9523)
学科
(103945)
经济(103852)
管理(58776)
(54112)
(44365)
企业(44365)
方法(42009)
数学(36702)
数学方法(36375)
中国(23381)
地方(23222)
(22449)
(21569)
(20791)
业经(20086)
(19954)
贸易(19946)
(19378)
农业(15508)
(14650)
地方经济(14508)
环境(14436)
(14234)
理论(13965)
(13104)
技术(12695)
(12668)
金融(12667)
(12323)
财务(12261)
机构
大学(300305)
学院(296907)
(131409)
经济(128880)
管理(119465)
理学(103846)
理学院(102709)
研究(102659)
管理学(101139)
管理学院(100610)
中国(74886)
(63282)
科学(61060)
(57395)
(50988)
财经(46419)
研究所(46331)
中心(45054)
(43524)
(42276)
业大(42014)
(42009)
经济学(41014)
北京(40109)
(38324)
师范(38031)
(37111)
经济学院(36836)
财经大学(34537)
农业(33786)
基金
项目(202671)
科学(159970)
研究(148889)
基金(148750)
(128663)
国家(127642)
科学基金(110216)
社会(96087)
社会科(91237)
社会科学(91214)
基金项目(79100)
(77472)
自然(70526)
自然科(68878)
自然科学(68867)
自然科学基金(67641)
教育(67115)
(64665)
资助(61512)
编号(59672)
成果(47924)
(45313)
重点(44732)
(43676)
(41637)
课题(40344)
国家社会(39947)
教育部(39338)
创新(38859)
人文(38635)
期刊
(146093)
经济(146093)
研究(93727)
中国(52013)
学报(44686)
管理(44334)
(42278)
科学(41601)
(39149)
大学(34085)
学学(32047)
教育(28763)
农业(27453)
技术(25596)
经济研究(24824)
(24038)
金融(24038)
财经(23069)
业经(21360)
(19800)
问题(18948)
技术经济(16339)
(15791)
图书(15595)
理论(15014)
科技(13577)
现代(13557)
(13523)
世界(13345)
实践(13340)
共检索到4391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姜庆红  李耕  陈松  
通过CiteSpace软件对1973年~2020年2017篇相关主题文献进行演化路径和知识图谱分析,厘清该领域在理论视角上的作用机制。然后梳理微观、宏观两种视角下高速公路溢出效应的作用路径,归纳实证分析中常用的空间计量方法。最后,构建出高速公路在经济增长中溢出效应的整合模型,提出这一领域现有的不足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1)高速公路作用路径有待完善;(2)作用强度、范围有待确认;(3)研究对象有待精细;(4)实证分析方法有待深入。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郝思洁  朱长征  
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根据我国高速公路和经济发展的数据,通过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高速公路发展是实际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了高速公路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发现高速公路发展短期内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力较弱,但对经济增长的中长期贡献较大。针对实证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卫东  王菲  
笔者运用协整理论验证了高速公路产业在河南省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河南省高速公路产业投资与经济增长具有长期稳定关系,但由于河南省高速公路建设起步较晚,其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尚不显著,而经济增长却是带动高速公路产业投资的格兰杰成因。此外,河南省经济增长自身及高速公路投资的波动造成了河南省经济增长对长期均衡路径的短期偏离。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朱海燕  伍业锋  
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一直受到学术界和决策者的关注。本文以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省为例,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协整检验,发现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增长是实际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反之却不成立。通过建立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和向量自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了高速公路建设和运营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和中长期贡献,发现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的增长对同期的经济增长贡献力度较弱,但是对经济增长的中长期贡献巨大,这种贡献与此期间广东经济鲜明的投资推动型和外向型特征紧密相关。最后给出相应建议,在经济快速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家平  程名望  潘烜  
基于门槛回归模型,采用2008~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ICT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ICT发展和中国经济增长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正向关系,随着人力资本和创新水平提高,ICT对经济增长具有不同的影响效果。因此,中国应该理性、科学地发展"互联网+"战略,优化信息化对经济增长溢出的门槛结构,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红利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增长。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安平  
文章通过分析贸易、要素流动、技术扩散、制度推移等渠道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溢出效应的传输机理,认为在短期内,贸易和资本流动主要体现二三产业在地区间的关联,劳动力流动更多体现的是第一产业的地区关联。在此基础上,文章建立包括东中西三大地区和中西部三次产业产出变量的VAR模型,并根据中西部三次产业对东部和中部冲击的脉冲响应(IRF)结果,得出劳动力流动和贸易是东部向中西部传输溢出效应的主渠道,劳动力流动是中部向西部传输溢出效应的主渠道的结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苏萍  朱咏  
交通基础设施不仅为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提供强大的运力支撑,也能推动中心城市与卫星城镇形成合理布局,增强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化相邻城市"同城效应"。文章通过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2005-2016年的面板数据来验证铁路、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以2009年为时间断点,检验样本期内是否有结构性变化。实证结果显示:铁路人流密度、公路人流密度、公路物流密度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2009年后其贡献度有所提升,而铁路物流密度对经济增长却呈负向作用;相邻城市铁路、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对本地经济增长呈空间正溢出效应;此外,物质资本投入、人力资本投入、城市化水平、产业集聚对于区域经济增长均具有程度不一的相关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苏萍  朱咏  
交通基础设施不仅为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提供强大的运力支撑,也能推动中心城市与卫星城镇形成合理布局,增强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化相邻城市"同城效应"。文章通过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2005-2016年的面板数据来验证铁路、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以2009年为时间断点,检验样本期内是否有结构性变化。实证结果显示:铁路人流密度、公路人流密度、公路物流密度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2009年后其贡献度有所提升,而铁路物流密度对经济增长却呈负向作用;相邻城市铁路、公路交通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雨飞  倪鹏飞  
交通对经济发展产生了增长效应和结构效应。增长效应主要体现在交通发展促进了区域间的经济溢出进而实现经济增长,而结构效应则是交通发展对经济空间格局的改变。两种效应并存且都是交通发展的结果,高铁的发展更加强化了这两种效应。本文梳理了交通发展产生这两种效应的作用机理,并将高铁开通后城市间的最短时间距离纳入实证检验中,分别用空间计量模型和超制图学的方法检验交通对经济发展的增长效应和结构效应。全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计量结果显示,高铁开通后,中国区域间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确有提高,同时也证明了交通对经济发展存在增长效应。基于包括高铁在内的不同交通方式时速绘制的时间距离地图表明,交通对经济发展产生了结构效...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许梦博  刘津梁  
中国的高速公路里程数近年来逐步上升,新修建的高速公路对沿途区域起到了盘活宏观经济与资本存量,增强流动性、拉动较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等一系列积极的作用。然而,一些地区的高速公路基础设施投融资也使得我国部分地方政府收不抵支的现象愈发明显,债务风险日益上升,从而从经济增长的另一侧——支出侧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以高速公路对中国的老工业基地——东北地区的省份和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东北地区面板数据与广义矩估计方法判断了该地区与高速公路投融资相关的一系列经济变量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并回归公共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结合当下与高速公路、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和当今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症下药"地给出一系列与东北地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潘文卿  
本文使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工具研究了1988-2009年间中国各省区人均GDP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特征,结果显示:一方面,存在着全域范围的正的空间自相关性,并且这种相关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增大;另一方面,局域相关也显示出中国局域性的空间集聚特征越来越明显。以一个表征市场潜能对地区经济发展影响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为基础,本文通过计量分析进一步考察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经验分析表明,空间溢出效应是中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市场潜能每增长1%,地区人均GDP增长率将提高0.47%,超过了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弹性值。当然,实证分析也发现这种空间溢出效应会随着地区间距离间隔的增加而减...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彭镇华  廖进球  习明明  
本文基于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996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使用面板计量动态Arellano-Bond的方法,实证检验了资本配置效率及其与投资的交互作用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且使用空间面板计量方法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实证研究发现:第一,资本配置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门槛效应,只有当投资达到一定规模之后,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才可以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第二,资本配置效率与投资的交互作用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第三,投资和资本配置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均为正,但资本配置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小于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文卓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和分量回归方法,研究了外资技术溢出效应对苏州市经济内生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资有利于提高苏州市内资企业的技术水平,但对于内资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没有显著的影响。因此,要推动苏州经济的内生增长,必须提高苏州市内资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同时还要有选择地利用外资。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胡东婉  宋玉祥  
本文基于空间计量模型,利用我国2010~2015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研究表明:我国各省份金融发展具有空间相关性,其中东部省份仍然是金融空间相关性最强的地区,金融集聚的不平衡性体现了经济发展的区域性;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正向溢出效应,其中银行业的溢出效应最为明显,证券业和保险业的溢出效应较弱,经济发展区域不平衡与金融行业结构不平衡相互交织,最终导致金融集聚的溢出效应分布不平衡。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吴茂国  陈影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发展,使得区域间资本流动加速,资源流动范围扩大,其中金融行业的集聚效应最为明显,一些地区高度集中形成金融中心。通过建立金融产业集聚的综合指标体系,对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金融集聚水平进行测定。并进一步研究了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三大金融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影响途径。通过搜集2006-2015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相关面板数据,结合地理位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研究我国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结果发现,各省(区、市)金融集聚对该省经济及周边省份经济都有显著的影响,且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同时,金融集聚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影响呈现不同的特征。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对不同区域在供给侧改革的新形势下在金融行业发展上提出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