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55)
- 2023(3165)
- 2022(2745)
- 2021(2680)
- 2020(2241)
- 2019(5248)
- 2018(5133)
- 2017(9960)
- 2016(5332)
- 2015(5963)
- 2014(5625)
- 2013(5504)
- 2012(5220)
- 2011(4456)
- 2010(4303)
- 2009(3703)
- 2008(3682)
- 2007(2992)
- 2006(2541)
- 2005(2197)
- 学科
- 济(19595)
- 经济(19567)
- 业(16711)
- 管理(16664)
- 企(14425)
- 企业(14425)
- 方法(8491)
- 财(7906)
- 数学(7806)
- 数学方法(7752)
- 务(6514)
- 财务(6508)
- 财务管理(6506)
- 地方(6292)
- 企业财务(6263)
- 农(5865)
- 农业(4322)
- 制(4321)
- 业经(4210)
- 环境(3776)
- 体(3507)
- 中国(3471)
- 学(3119)
- 人事(3002)
- 人事管理(3002)
- 划(2967)
- 体制(2831)
- 技术(2676)
- 地方经济(2662)
- 和(2478)
- 机构
- 学院(67324)
- 大学(67136)
- 管理(26355)
- 济(24533)
- 经济(23938)
- 理学(22907)
- 理学院(22632)
- 管理学(22279)
- 管理学院(22154)
- 研究(20673)
- 中国(16436)
- 京(14384)
- 财(13514)
- 科学(12788)
- 财经(10699)
- 中心(10312)
- 农(10076)
- 江(10040)
- 经(9743)
- 所(9633)
- 业大(9631)
- 范(9148)
- 师范(9079)
- 北京(8889)
- 研究所(8550)
- 州(8297)
- 财经大学(8041)
- 院(7970)
- 农业(7869)
- 师范大学(7443)
- 基金
- 项目(46577)
- 科学(36887)
- 研究(34326)
- 基金(33952)
- 家(29417)
- 国家(29141)
- 科学基金(25633)
- 社会(21201)
- 社会科(20010)
- 社会科学(20005)
- 基金项目(19100)
- 省(18404)
- 自然(17684)
- 自然科(17274)
- 自然科学(17269)
- 自然科学基金(16963)
- 划(15580)
- 教育(15529)
- 编号(14305)
- 资助(13144)
- 成果(10982)
- 重点(10110)
- 部(10073)
- 发(9761)
- 创(9689)
- 课题(9325)
- 创新(9025)
- 科研(9025)
- 大学(9012)
- 人文(8758)
共检索到986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姜英兵
以海润光伏的高送转股利分配作为案例研究对象,探讨公司实施高送转的目的、市场反应以及经济后果。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信号传递理论、迎合及择时理论,从送转股能力、送转股动机、大股东减持动机、高送转预案的公告效应、高送转的实施、高送转后的长期经营业绩和市场表现等方面分析表明,海润光伏的高送转是在不满足送转股资质和公司章程关于股利分配条件的背景下由大股东提议的,利润分配方案推出后仍然得到了股票市场的积极追捧,大股东正是利用高送转的市场效应实现了减持股份的目的,从而揭示了大股东提议高送转背后的真实意图。海润光伏的高送转
关键词:
海润光伏 高送转 大股东减持 利益输送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姜英兵
以海润光伏的高送转股利分配作为案例研究对象,探讨公司实施高送转的目的、市场反应以及经济后果。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信号传递理论、迎合及择时理论,从送转股能力、送转股动机、大股东减持动机、高送转预案的公告效应、高送转的实施、高送转后的长期经营业绩和市场表现等方面分析表明,海润光伏的高送转是在不满足送转股资质和公司章程关于股利分配条件的背景下由大股东提议的,利润分配方案推出后仍然得到了股票市场的积极追捧,大股东正是利用高送转的市场效应实现了减持股份的目的,从而揭示了大股东提议高送转背后的真实意图。海润光伏的高送转沦为大股东利益输送的工具,而非传递公司未来经营发展良好前景的信号。
关键词:
海润光伏 高送转 大股东减持 利益输送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孝安 宁少一 陈宝东
高送转乱象一度与大股东减持行为挂钩,对企业盈余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选取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模型探究大股东减持与盈余持续性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进一步考察高送转对二者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大股东减持行为会抑制上市公司的盈余持续性水平;通过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对比,发现在非国有企业中大股东减持对盈余持续性的抑制更明显;相较于未实施高送转方案的上市公司,实施高送转方案的公司大股东减持对盈余持续性的抑制作用减弱,但实施高送转方案的公司盈余已不具有持续性。结论意味着大股东会利用高送转方案来掩饰其减持行为对盈余持续性的负面影响,这对投资者和上市公司做出决策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为监管部门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
大股东减持 内幕交易 盈余持续性 高送转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蔡海静 汪祥耀 谭超
大股东利用"高送转"达到减持目的,已成为当前资本市场的"乱象"之一。本文以2010-2015年推出"高送转"方案并且发生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了"高送转"对大股东减持规模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财务业绩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在发生大股东减持的全部上市公司中,相较于未"高送转"的公司,"高送转"公司大股东减持的比例更高;(2)"高送转"强度越大,大股东减持规模越大;(3)好的财务业绩状况可以抑制"高送转"与大股东减持规模之间的正向关系,相反的,差的财务业绩状况则会加剧二者的正向关
关键词:
高送转 大股东减持 财务业绩 盈余管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永英
我国创业板开市以来,获得了投资者及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其与我国的主板市场有一些不一样的特征,如高送转。高送转的出现为一些企业提供了炒作抬高股价的机会,同时存在大股东借机减持的行为,这给中小投资者的利益造成了损害,因此本文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文在梳理对送转股异常收益率的研究及对大股东减持的异常收益研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采用采用事件研究法对大股东利用高送转获取异常减持收益进行研究,然后对监管高转送市场及规范大股东减持行为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事件研究法 大股东减持 高送转 异常收益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艳花
主持人的话:2015年7月8日,为应对股市异常波动期间的市场非理性下跌,证监会发布第18号公告,规定自当日起的6个月内,上市公司大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管(以下简称"董监高")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本公司股份。面对2016年1月8日即将到来的解禁期,市场普遍预期负面,并形成股市下跌压力。1月7日,证监会出台了《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减持新规"),以期疏解减持压力、稳定市场预期。原本作为市场上正常的交易行为,大股东及董监高的减持却一直是令A股市场困扰的问题。尤其是在A股从异常波动逐步趋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曹国华 林川
大股东减持行为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行为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并非由个别行业的异常值引起,而在行业间普遍存在,行业差异对于大股东减持行为具有稳定的解释力度。导致大股东减持行为出现行业差异的因素,包括行业前期减持水平、行业前期生命周期及行业前期现金股利水平,若上市公司所处行业前期减持力度越大或其属于成熟性行业或衰退性行业,或者上市公司前期发放现金股利水平越高,那么当前大股东减持的力度越小。在目前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并不十分健全、投资者保护有待进一步完善的情形下,监管部门在确定重点监管行业时,只有根据各行业的具体情况实施有差别的监管措施,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延坤
本文以乐视网为例,从创业板大股东减持的现状出发,叙述乐视网大股东减持事件,分析乐视网减持事件的经济后果,并针对创业板大股东减持事件提出完善对策:强化保荐机构责任,完善证券民事赔偿机制,鼓励信息使用者监督以及加强创业板中小投资者风险意识。
关键词:
创业板 乐视网 大股东减持 信息披露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史芳芳
非流通股交易的放开使上市公司频繁出现大股东"清仓式"减持套利现象,因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该行为对中小股东造成了严重的利益损害。基于此,文章借助实际案例,在分析案例企业大股东减持动因、过程的基础上从企业经营业绩、股价变动、中小股东权益三方面深究了大股东"清仓式"减持的影响后果,同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举措,期望能有效规范大股东减持行为,充分保护中小股东权益。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周钰颖 林川
本文以2008~2014年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社会责任、现金股利对大股东减持倾向的影响,以及现金股利产生的中间作用。研究发现,社会责任履行程度越高的上市公司,其大股东减持的倾向就越弱;相较于未分配现金股利的上市公司,分配现金股利的上市公司中出现大股东减持事件的概率会降低;而考虑现金股利的中间作用后,社会责任对大股东减持倾向的抑制作用加强,影响也更为显著。
关键词:
大股东减持倾向 社会责任 现金股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罗党论 郭蒙
近年来,大股东减持行为对资本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监管层也出台新规从严规范股东减持。以2007~2017年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减持数据为例,研究大股东减持行为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股东减持力度越大,被减持公司股价崩盘风险越高。进一步地,从上市公司层面选取盈利能力和股价高估作为调节变量、从市场层面选取投资者情绪作为调节变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高盈利水平可以起到"减速器"的作用,盈利水平越高,大股东减持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越小;股价高估则起到"助力器"的作用,股价被高估的程度越大,大股东减持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越大;投资者情绪是"催化剂",投资者情绪越高,大股东减持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越大。实证结果丰富了大股东减持行为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也为监管层进一步规范大股东减持行为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耿 陈秋
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大股东所持有的限售股取得了上市流通权。为了满足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要求,大股东频频在二级市场上进行股份减持。根据我国资本市场的实际,在大股东股权减持的过程中暴露出一些主要问题,所以需要采取一些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包括丰富大股东出售股票的渠道,严格信息披露,弱化大股东的信息垄断优势,建立健全大股东股份减持的制度规定等措施。
关键词:
大股东 股份减持 问题 对策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曹国华 林川
通过构建单个股东和多个股东侵占模型,分析大股东减持问题,发现影响大股东减持的因素包括大股东持股比例、大股东属性、外部法律保护程度、减持价格、投资收益率分离度及股权制衡程度;再通过实证检验,发现大股东持股比例及股东属性对大股东减持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股权制衡程度对大股东减持产生负向影响,而外部法律保护程度、减持价格及投资收益分离度与大股东减持的关系则并不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燕 林晓华 王英琪
全流通背景下,大股东怎样选择减持行为是其对资本利得收益与控制权收益进行权衡后的博弈结果。文章引入了不确定性因素,以全社会大股东的收益分布作为考察对象,对全流通背景下大股东的减持决策进行讨论。大股东用以套现的股份获取的资本利得收益和维持控股地位获取的控制权溢价的弹性,内生决定了大股东收益的积累路径和大股东对最优股权结构的选择。
关键词:
股权结构 全流通 资本利得 控制权收益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欣兰 徐琪
相较于其他国家,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趋利避害的特征更加明显,在减持过程中存在更多信息操纵的嫌疑。大量研究表明,大股东减持存在时机抉择能力,以获得更高的私有收益,侵占中小股东利益。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文献,针对上述问题对大股东减持的动因、时机抉择能力以及"隧道行为"下的中小股东利益保护进行了综述。研究发现,大股东减持动机主要包括业绩前景差、股票估值高、大股东掏空、公司流动性需求等,且大股东通常会选择在业绩变脸前、股票价格高位时进行减持,同时还会考虑信息披露时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