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35)
- 2023(3012)
- 2022(2441)
- 2021(2555)
- 2020(1993)
- 2019(4578)
- 2018(4752)
- 2017(6626)
- 2016(5121)
- 2015(5904)
- 2014(6228)
- 2013(5297)
- 2012(5029)
- 2011(4691)
- 2010(5223)
- 2009(4584)
- 2008(4451)
- 2007(4250)
- 2006(4078)
- 2005(4026)
- 学科
- 教育(19175)
- 中国(10670)
- 济(8203)
- 经济(8179)
- 管理(7734)
- 理论(6363)
- 教学(6065)
- 业(5602)
- 学(5294)
- 企(4324)
- 企业(4324)
- 发(3859)
- 农(3714)
- 发展(3599)
- 研究(3527)
- 革(3482)
- 展(3476)
- 制(3421)
- 思想(3343)
- 高等(3277)
- 改革(3273)
- 政治(3252)
- 财(3141)
- 学校(3053)
- 思想政治(3026)
- 政治教育(3026)
- 治教(3026)
- 德育(2999)
- 学法(2830)
- 教学法(2830)
- 机构
- 大学(63408)
- 学院(57483)
- 教育(27033)
- 研究(24914)
- 范(20116)
- 师范(20054)
- 师范大学(16687)
- 京(15925)
- 管理(13733)
- 济(13574)
- 科学(13397)
- 中国(13373)
- 经济(12820)
- 江(12755)
- 所(12165)
- 职业(11929)
- 北京(11381)
- 中心(10956)
- 技术(10952)
- 研究所(10791)
- 理学(10605)
- 教育学(10422)
- 理学院(10349)
- 管理学(9965)
- 管理学院(9815)
- 州(9717)
- 财(9013)
- 院(8962)
- 职业技术(8121)
- 教育学院(7679)
共检索到1133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彭正梅
本文探讨了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的教育理想,并指出这些教育理想尽管缺乏科学性,却是一种高贵的幻象,推动了相应时代的教育发展,而且,教育理想的进展也显示了人类自由和解放的扩展和加深。
关键词:
高贵的幻象 教育理想 全纳教育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华
身份是从自我与社会互动的角度对个人和群体进行多面性的有序建构。传统社会中,传统的想象和污名化构筑了社会等级的结构,并形成了对渔民的偏见与歧视。而被污名化的渔民却产生了对"污名的认同",并呈现于日常社会生活的一些方面。可见,在传统时代,渔民底边身份的形成和污名化与国家权力和主流社会的排斥不无关系。考察渔民身份的多重性,是对太湖渔业文化的尊重与保护,是践行费孝通先生倡导的"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理念的最好方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白亮
乡村教师作为中国乡村社会的知识精英,在考察其社会担纲时,社会结构具有基础性意义。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演进的历史进程,不同历史时期因应社会结构的变化,乡村教师有着不同的角色担当。从传统社会乡村塾师集塾师、士绅、乡贤角色于一身;到近现代中国社会激变过程,士绅阶层瓦解,乡村教师全力承担起乡村建设的乡贤使命;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作为文化精英服务乡里。20世纪90年代,随着城镇化的高速推进,出现“文字上移”趋势,乡村教育逐渐衰弱,乡村教师与乡村社会不断分离。直至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教育迎来振兴契机,乡村教师再一次被赋予新乡贤角色期望。但在社会结构发生巨变的今天,给予乡村教师新乡贤的期望是不切实际的。面对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乡村教师的角色担当和作为,应回归乡村教育振兴的本位。
关键词:
乡村教师 乡贤角色 社会结构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丁邦平
本文是对 1 9世纪下半叶西方科学教育史的考察。首先 ,评介了早期对科学教育进入学校课程作出过巨大贡献的教育家斯宾塞、赫胥黎、赖斯和艾略特等人的科学教育思想。其次 ,对小学科学教育中出现的三种科学课程与教学模式作了剖析
关键词:
西方 科学教育 课程与教学模式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郑蕾 任嘉琪
课程史考察的是一种缠绕于知识组织方式之中的历史实践,而非过去的课程。本文采用"操演性"历史编纂学来重新问题化美国STEM教育中对"情境"和"问题"的想象方式。本文首先介绍后人类主义科学和技术研究中的"操演理论"和墨菲提出的"幻象术"概念,以解释使配置时空和稳定想象的装置得以产生的"概念-物质-情感"条件。其次,本文讨论"真实生活情境"是如何在战时和战后通过美国的军事和科学实验被发明出来并取代了其原有的生产条件。随后,本文探索明茨的恐慌行为实验和"地球飞船运动",以研究"危机幻象术"在20世纪50—70年代是如何通过微观和宏观层面科学地模拟集体问题解决而构成的。最后,本文介绍这种"危机幻象术"如何激活了预见性课程和问题解决教学法以使美国学生在20世纪80年代及之后为全球生存做好准备。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张继亮
哈耶克对约翰·斯图亚特·密尔的分配正义观提出了激烈的批评。他的批评大体分为两部分:第一,他指出密尔的分配正义观存在的问题,即在市场社会谈论分配正义没有意义,因为人们对实行哪种分配正义观点未达成一致意见,并且,实行分配正义政策可能带来"全权性体制";第二,他也指出密尔分配正义的两个基础并不成立,即将生产领域与分配领域完全分开是不可能的,以及功利主义根本无法确定哪种分配正义原则能够实现最大化快乐或幸福。实际上,哈耶克对密尔所持有的分配正义观及其基础的批评都不成立,不仅如此,他自己也持有与密尔非常相近的"分配正义"政策。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忠猛
宗教信仰一般被认定为戏曲发生、发展的源头、动力,其预设的逻辑是将宗教信仰降格为戏曲的一个因子,而并非研究对象的主体。事实上,从王国维推定戏曲发生的"巫觋说",到田仲一成观察戏曲展演的"附体说",都蕴含着一个共同的逻辑线索,即灵魂的修辞幻象。无论是从演员还是观众的角度,作为戏曲人物的灵魂都是不朽的,因为他们独立存在于(无形)剧本的能指之中,等待着仪式主持、戏曲演员源源不断注入话语与实践来唤醒、复活戏曲人物,制造灵魂的修辞幻象。从广昌孟戏的人物能指来看,人物灵魂的修辞幻象处于不同层级的话语时空中,但又能在戏曲的能指中实现穿越而彼此聚集、延续和循环,续写戏曲人物灵魂不朽的神话,构建孟戏信仰。
关键词:
灵魂 修辞幻象 孟戏信仰 能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窦莉梅 赵明强 孙统
拍卖价格的形成是一种复杂的社会行为的综合体现,文章通过揭示拍卖中存在的这些普遍现象,来解读拍卖符号与其实质之间的张力:复制品拍卖中的象征身份与原作原真性的缠结;外行以信任为媒介依赖专家鉴定系统时在交汇地带出现的碰撞;运用视觉功能说明现场拍卖价格的形成、透视拍品历史价值与劳动价值的合理偏离。这三种矛盾体现了拍卖价格形成的短暂性并预示了滚动性的鲜明特征,成为影响拍卖系统正常运转的普遍性力量。
关键词:
拍卖符号 复制品 权威 视觉 拍卖价格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晓红 韩文强 佘坚
债权融资能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资金问题,促进中小企业成长,但债权融资带来的信用风险也可能影响到企业,这些风险大部分是隐形的,不容易被察觉,因此,过多依赖债权融资的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可能会出现“成长幻象”,它们的高成长性只是昙花一现。
关键词:
信用风险 中小企业 成长幻象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徐晓飒 李申申
建设教育强国,开展"双一流"建设,必须充分挖掘我国高等教育的内生资源,以实现优秀高等教育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我国传统高等教育最具本原价值的内容主要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以思想原创为大学生命的真谛、寓道德规范教育于教育教学之中的育人方法、自由平等的学术争鸣风气、基于"道"和"情"的融洽师生关系,以及注重质疑论辩的古典研讨性教学方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余东升 崔乃文
"学院"是欧美大学为在本科教育中实施自由教育而单独建制的组织。从法国的"艺学院"到德国的"哲学院",再到美国的"文理学院",构成了学院组织制度演变的基本脉络。近代以来,知识的性质经历了从古典学术到现代学术的重大变革,相应地,自由教育的内涵也发生了改变,进而导致学院组织制度的结构和功能在法、德、美三国发生了不同的变革。考察学院组织的历史演变发现:采用不同的组织制度来处理高等教育的基本矛盾,形成了欧陆和美国两种不同的国家高等教育体系;自由教育是欧美高等教育的核心,也是研究型大学的心脏;学术转型时期,对旧制度进行创造性转化是高等教育变革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自由教育 学院制度 学院 历史变革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加华
《耕织图》即以农事耕作与丝棉纺织等为题材的绘画图像,在我国有非常久远的历史。对于历代《耕织图》的创作意义,已有研究均强调其技术推广价值,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之所以如此,是由《耕织图》的一系列特点所决定的,如前后因袭而少有变化、存在大量的技术描绘错误、重场景描绘而轻操作流程与技术细节等,由此使其很难发挥技术推广的作用。
关键词:
《耕织图》 技术的“幻象”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巴曙松
在当前中国股市的发展状况下,通过股市上扬促进经济增长,只能是一个幻象。实证研究表明,通过股市上扬促进经济增长的效果十分有限。因此,如何充分发挥股市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中国股市发展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
股市 经济增长 财富效应 流动性效应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程文明
终身雇用制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它的最初形态为江户时代的奉公人制度 ;在明治维新后近代资本主义工矿业企业得到初期发展的基础上 ,经过甲午战争、日俄战争 ,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 ,开始进入制度化阶段 ;在战前军国主义统制经济体制下初步确立 ;在战后民主化改革和经济恢复的基础上得到继承和发展 ;在 6 0年代日本经济进入高速成长阶段以后发展成熟并最终确立 ,成为战后日本经济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终身雇用制出现伊始 ,就是后进社会日本对封建传统妥协的产物 ,其中蕴涵着它自身的矛盾性。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相乐
大学特色是大学本质的反映,是大学特有的品质和风貌。大学特色伴随大学的产生而产生,伴随大学的发展而发展。根据大学特色产生、演进的历史实践,大学特色的形成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大学特色的形成是大学本质的具体外化,是大学对社会发展需要的主动回应,是大学理念引导下的实践建构,也依赖于大学制度创新。
关键词:
大学特色 历史考察 形成规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