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47)
- 2023(9298)
- 2022(7242)
- 2021(6822)
- 2020(5090)
- 2019(11693)
- 2018(11291)
- 2017(18461)
- 2016(11590)
- 2015(12846)
- 2014(13466)
- 2013(12070)
- 2012(11195)
- 2011(10201)
- 2010(10433)
- 2009(9168)
- 2008(9114)
- 2007(8777)
- 2006(7706)
- 2005(6627)
- 学科
- 济(29750)
- 经济(29716)
- 管理(26713)
- 教育(21606)
- 业(19763)
- 中国(17969)
- 企(14979)
- 企业(14979)
- 农(12400)
- 理论(10905)
- 学(10842)
- 财(9485)
- 教学(9042)
- 地方(8914)
- 业经(8500)
- 方法(8293)
- 制(8283)
- 农业(8253)
- 发(7666)
- 体(6814)
- 数学(6507)
- 发展(6351)
- 数学方法(6321)
- 展(6226)
- 银(6141)
- 银行(6106)
- 技术(5936)
- 融(5892)
- 金融(5885)
- 行(5884)
- 机构
- 大学(148136)
- 学院(146584)
- 研究(57412)
- 济(43962)
- 管理(43945)
- 经济(42393)
- 中国(36808)
- 理学(36267)
- 理学院(35712)
- 科学(35559)
- 管理学(34742)
- 京(34507)
- 管理学院(34447)
- 教育(32804)
- 范(30924)
- 师范(30644)
- 所(29195)
- 农(26732)
- 研究所(26411)
- 江(25983)
- 中心(25068)
- 师范大学(24770)
- 财(24129)
- 技术(24088)
- 北京(22791)
- 业大(22297)
- 院(22008)
- 农业(20916)
- 职业(20906)
- 州(20401)
- 基金
- 项目(95480)
- 研究(78511)
- 科学(73890)
- 基金(60862)
- 家(53767)
- 国家(53093)
- 社会(44321)
- 教育(44231)
- 科学基金(42803)
- 社会科(41402)
- 社会科学(41395)
- 省(41056)
- 划(36286)
- 编号(35592)
- 成果(32975)
- 基金项目(30420)
- 课题(30056)
- 年(25361)
- 自然(24929)
- 自然科(24238)
- 自然科学(24228)
- 资助(24052)
- 重点(23803)
- 自然科学基金(23729)
- 发(22827)
- 部(21414)
- 规划(21245)
- 项目编号(21118)
- 性(20694)
- 创(19737)
共检索到2449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枝航 周光礼
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是实现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为此必须明确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内在意蕴、衡量标准和建设路径。具体而言,高等教育体系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高等教育组织的有序分布和各种高等教育要素之间的有机组合。从功能角度看,高等教育体系的发展既要促进高等教育功能的发展又要促进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进而,对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衡量,既需考量高等教育体系是否推动高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又能够推动国家成为世界学术中心国家,也需审视其是否能够服务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此基础上,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需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大学的主体作用,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体系;完善高等学校分类评价体系。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徐建新 余坚
要有效解决审计质量及其控制问题首先必须解决审计质量衡量标准的建立问题。本文首先从语义和分析方法这两个方面提出观点,作为分析审计质量衡量标准的前提,并从“标准”这一概念的一般特征作为分析的逻辑起点,推导出审计质量衡量标准的构筑基础,在此基础上试图建立一个互动的、相对完整的审计质量衡量标准体系。该体系由以下四个基础因子组成:审计目标、社会期望、职业标准和法规制度。分析该系统中各因子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是本文的重点所在。
[期刊] 求索
[作者]
吕朝辉
地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分别从不同角度表征了地方治理内涵,反映了地方治理外延。相应地,地方治理现代化就是地方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辅相成的有机统一体。为此,需从体系和能力的"一体两面"关系视角双向衡量地方治理现代化。对应地方治理体系核心要件的地方治理现代化标准,应当从目标体系全面化、组织体系协同化、制度体系规范化、政策体系民主化、方略体系科学化、运行体系法治化等维度考察。对应地方治理能力关键要素的地方治理现代化标准,应当从达成目标、适应环境、整合资源、满足需求、凝聚共识等维度考量。推进地方治理现代化,必须坚持地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动态平衡发展基础上的互动前行。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建华
省域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是国家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高等教育分省发展格局的形成为省域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提供了必要条件。高等教育省级统筹的实施与加强为省域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构筑了有利的制度保障。我国省域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由于历史、地理位置、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发展规模、经费投入、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是省域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面临的主要挑战。在省域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中,差异化、多样化、开放化应是比较适合的对策策略。
关键词:
省域 高质量 高等教育体系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罗云开
很多研究者在分析一国资本是流入还是流出以及流量的大小时,通常是根据国际收支平衡表上资本与金融账户的情况加以判断的。本文对该做法提出了异议。本文认为在判断一国资本的流向及流量时,应以实际资本的流动情况为准,本文还考察了金融资本与实际资本流动的一致性程度。
关键词:
资本流动 金融资本流动 实际资本流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红艺 李武好
经济发展是与经济增长相对应的概念。经济发展可以狭义地理解为提高一国可得资源的利用过程,这一过程将刺激国民收入的增长,从而增加整个社会的经济福利。一般认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低收入阶层在国民收入的增量中获得的越多,经济发展的效应就越明显。理论研究表明,没有发展效应的增长将最终损害长期经济增长。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孙绵涛 吴亭燕
当前特别需要选择以教育改革效能提升教育改革质量这一路径来建设国家高质量教育体系。选择这一路径,一是由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改革必须要提高改革效能的重要思想决定的;二是因为教育改革效能与教育改革质量在逻辑上是紧密联系的;三是更好提升国家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质量的需要。实施这一路径,要提高教育改革效能对建设国家高质量教育体系意义的认识;要确立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目标;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改革效能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要在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相配合和改革各级各类教育形成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两个路径、在教育体制与教育机制的改革、在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在教育评价制度改革中提升其改革的效能;要有较充足的资源条件;要注重高效的教学过程和管理过程;要把提升教育改革效能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落实到教育组织和人发展的特性、作用和状态上。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房巧玲
我国当前对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及其衡量标准问题存在着不小的争论和分歧。从这一背景出发,本文分析了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及其衡量标准的两个层次,对国内外审计理论界、实务界关于审计质量衡量标准的主要观点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以期对澄清有关认识、促进不同利益相关团体之间达成共识有所裨益。
关键词:
审计质量 衡量标准 回顾 评价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正>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杜玉波以“教育强国与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为主题,从教育强国的基本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情况的主要特征、建设教育强国面临的问题挑战以及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路径选择四个方面进行了介绍。一、教育强国的基本内涵杜玉波指出,教育强国这一概念,已经从教育的价值愿景上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要素,要深刻把握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和战略定位,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的努力。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动员令;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宣勇 翁默斯
在分析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要求与理辨高质量、高水平、内涵式发展理念基础上,提出高质量重在关切高等教育整体满足实际需求的价值与能力,并基于“价值涌现”整合性框架,从功能、结构、要素角度进行高等教育体系系统建构。针对当前高等教育“显性指标繁荣”与“内在能力贫瘠”反差,提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应坚持立德树人、促进知识发展与推动社会进步,并实现从“适应”到“支撑”再到“引领”的功能涌现,致力战略科技力量形成与发展。遵循高等教育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的应然逻辑,认为在布局结构上应从结构失衡向均衡对焦过渡;类型结构上应从同质内卷向多样共生发展。最后,强调推动基于工具理性的管制向基于价值理性的治理跃升,以校长管理专业化为关键节点,激活高校内外部治理体系;以基层学术组织重构,激活学术心脏地带等方面,探讨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要素激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马丽芳
大数据具有快捷、便利的特点,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随着大数据应用的普及,传统的高等教育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已经影响到教学角色认知、教育方法等方面。在大数据背景下,高等教育也需要实施相应的转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眭依凡 王改改
"建设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基于国际形势新挑战和国内发展新阶段需要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和新任务。在高等教育宏观治理的政策制度供给及高等教育发展必需的物质资源供给两个条件都得到较大改善的时期,以实施高等教育为己任的大学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对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具有引领性和决定性作用。在讨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重要性和厘清阐释大学治理现代化和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之间逻辑关系的基础上,从实践层面提炼并阐述了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要素。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林健
建立和完善国家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体现了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管理的整体水平和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和重要标志。高等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具有基础性和统一性的性质,在标准层次上,主要由学科门类高等教育质量国家标准、专业类高等教育质量国家标准、专业高等教育质量行业标准和专业高等教育质量学校标准构成。各层次标准的制定和完善,要分别遵循统一性和均衡性原则;一致性和基础性原则;行业性和专业性原则;特色性和实现性原则。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范歆
本文将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对价方式归纳为股本调整类(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送股、非流通股缩股、流通股扩股)、现金对价和权证对价三大类,通过归纳两类股东的对价水平评价指标,以及两类股东的对价效用函数变量在一定条件下的相等,通过7个命题依次证明了股本调整类对价方式的完全等效性,以及在忽略一些次要变量的情况下股本调整与现金对价、现金对价与权证对价的等效性,由此得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将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各种对价方式统一起来、以一种单一对价方式表示,以及不同类或者混合的对价方式之间可以比较对价水平的结论。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对价方式 对价水平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雷世平 姜群英
高职院校治理能力是指高职院校统筹各个领域治理主体、处理各种主体关系,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进步的水平与质量。高职院校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指高职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进化过程,具体是指以高职院校治理体系为依托,借助制度、机制、政策、技术等因素,促使高职院校多元治理能力保持协调进步、务实高效的一种趋向与动态过程。高职院校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表现为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治理制度的体系化、治理方式的民主化、治理手段的统筹化以及治理环境的协同化。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治理能力现代化 内涵 衡量标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