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09)
- 2023(15581)
- 2022(12727)
- 2021(11531)
- 2020(9474)
- 2019(21070)
- 2018(20445)
- 2017(39746)
- 2016(21067)
- 2015(23352)
- 2014(23059)
- 2013(22955)
- 2012(21079)
- 2011(18761)
- 2010(19648)
- 2009(18620)
- 2008(18039)
- 2007(16639)
- 2006(15171)
- 2005(13926)
- 学科
- 业(93660)
- 济(91504)
- 经济(91405)
- 企(75124)
- 企业(75124)
- 管理(73260)
- 农(47776)
- 业经(32663)
- 农业(32137)
- 方法(32074)
- 中国(31207)
- 财(29072)
- 融(26704)
- 金融(26703)
- 银(25677)
- 银行(25674)
- 行(24954)
- 地方(24106)
- 数学(24062)
- 制(24033)
- 数学方法(23860)
- 务(20329)
- 财务(20288)
- 财务管理(20268)
- 策(19902)
- 企业财务(19202)
- 技术(18418)
- 贸(17319)
- 贸易(17298)
- 易(16884)
- 机构
- 学院(297758)
- 大学(287436)
- 济(131812)
- 经济(129042)
- 管理(122381)
- 理学(103504)
- 理学院(102551)
- 管理学(101453)
- 管理学院(100861)
- 研究(96254)
- 中国(84175)
- 财(62705)
- 京(59668)
- 农(54882)
- 科学(51972)
- 江(48883)
- 财经(47916)
- 中心(47737)
- 所(46336)
- 经(43296)
- 业大(41382)
- 农业(41254)
- 研究所(40825)
- 州(39038)
- 经济学(38397)
- 北京(37359)
- 范(36030)
- 师范(35799)
- 院(34756)
- 经济学院(34638)
- 基金
- 项目(188136)
- 科学(151054)
- 研究(148456)
- 基金(135773)
- 家(114482)
- 国家(113258)
- 科学基金(100037)
- 社会(97297)
- 社会科(92086)
- 社会科学(92064)
- 省(76058)
- 基金项目(71211)
- 教育(65553)
- 编号(63362)
- 划(60571)
- 自然(59713)
- 自然科(58326)
- 自然科学(58315)
- 自然科学基金(57334)
- 资助(53549)
- 成果(51029)
- 发(43714)
- 课题(42443)
- 创(42147)
- 部(41709)
- 重点(41676)
- 国家社会(40022)
- 业(39251)
- 制(39118)
- 创新(38593)
- 期刊
- 济(161280)
- 经济(161280)
- 研究(90622)
- 中国(67411)
- 农(56975)
- 财(50031)
- 管理(48209)
- 融(45425)
- 金融(45425)
- 农业(37865)
- 科学(36059)
- 学报(33688)
- 业经(31974)
- 教育(30670)
- 技术(28495)
- 大学(27976)
- 学学(26124)
- 财经(23537)
- 经济研究(23308)
- 问题(20707)
- 经(20367)
- 业(20010)
- 技术经济(16896)
- 世界(15988)
- 农村(15867)
- 村(15867)
- 图书(15592)
- 现代(15345)
- 贸(15286)
- 农业经济(14829)
共检索到4784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龙耀 彭澎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需要高质量金融服务的有力支撑。相比世界典型农业强国,当前我国金融服务存在着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支持不够、对农业科技创新支撑不足、农业风险管理能力相对较弱等问题。未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力建设农业强国的重点领域应当包括:助力夯实农业供给保障基础,围绕粮食安全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开展金融创新;助力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支持农业科技企业进行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并对相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支持力度;提升农业发展韧性,构建现代农业保险体系,大力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在政策层面,需要协调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加强财政与金融协同;创新金融服务,系统打造助力农业强国建设的金融服务机制和产品体系;加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
关键词:
农业强国 金融服务 粮食安全 科技创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钱文挥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作为全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牢牢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以新气象、新作为全力服务国家战略和“三农”发展,为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作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
强国建设 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少波
<正>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是新时代新征程金融事业发展的重大目标任务。信用评级作为债券市场关键的基础设施之一,在建设金融强国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自1987年我国首家信用评级机构成立至今,30多年来,我国信用评级行业从无到有,不断规范,逐步壮大。近年来,评级机构准入制度由审核制转为备案制、取消强制评级政策相继落地,信用评级行业正加速由“监管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进入转型调整阵痛期。评级机构应积极拥抱变革,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和服务质量,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
[期刊] 改革
[作者]
马慧洁 李勇坚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城乡共同富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把建设农业强国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金融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对于加快农业强国建设的意义重大,金融服务体系则是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保障。金融服务体系创新助力农业强国建设主要通过优化农业补贴投入方式、助力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推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来实现。目前,金融服务体系创新助力农业强国建设存在农业产业发展资金不足、农村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高、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滞后、农村金融数字化人才匮乏等诸多问题,难以满足建设农业强国的要求。金融服务体系创新助力农业强国建设应从农业发展资金支持、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完善和农村金融数字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协同发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杰
<正>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为金融保险业助力农业农村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和着力点。农业保险作为服务“三农”的重要抓手和有力工具,在管理农业经营风险、服务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方合英
<正>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科创金融、服务科创企业既是政治任务和社会责任,也是转型方向和发展机遇。中信银行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充分发挥金融资源配置作用,以金融活水激发科创企业创新活力,努力在科技强国建设中积极作为,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力科创企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冯朝睿
农业高质量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意,也是推动中国农村地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农业高质量发展是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指导下的全方位的质量提升与效益提升,也是基于“四大体系”之上的高质量发展。乡村数字化建设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有效对应”“高度适配”,乡村数字化建设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发展场域和战略实施支点。文章构建了数字经济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框架,阐释了乡村数字化建设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引导、技术驱动、产业引领、政策保障“四位一体”的内在机理,并提出了要持续增强乡村数字生产要素、数字技术、数字治理对农产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政策体系“赋能”水平和质量的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梁炜昊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要求,必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农业产业作为我国经济重要一环,发展绿色农业是顺应自然、实现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绿色农业遵循“政策指引”“技术驱动”和“探究新制度”发展路径,取得了卓越成绩。但受城乡二元结构影响,我国绿色农业发展仍存在人口与产业空心化、初始禀赋资源分布失衡及数字技术和农业数字治理滞后等约束。对此,本文分别从发展理念与模式、制度创新和政策支撑以及科技创新等维度提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
绿色发展 农业经济 产业结构 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钱文挥
<正>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在我国金融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作为党领导下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必须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奋力书写金融强国和农业强国建设新篇章。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加旺
<正>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普惠金融”以来,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取得长足进步,金融服务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显著提高。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对普惠金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国务院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我国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重点举措和具体安排,勾勒出以高质量普惠金融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普惠金融的价值内涵进一步丰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谢素艳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而产业振兴必须立足高质量发展。本文结合我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精准选取乡村产业项目;延长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融合,打造特色品牌;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乡村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服务保障;完善落实产业扶持政策等,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关键词:
农业强国 乡村产业 高质量发展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峰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国有大型银行作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必须增强责任担当,主动靠前发力,全面深度融入,在金融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头雁效应”。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的重大使命,是地方经济社会转型的内在要求,也是金融机构争相抢抓的重要战略机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育全
双循环发展战略是引领我国“十四五”时期深化产业结构,全面提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纲领。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具有稳定社会发展的“压舱石”作用,在双循环背景下农业高质量发展将被赋予新的要求、使命与内涵。农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农业发展新动能乏力,国内可耕地面积不足,耕地产能受阻,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农产品出口频遭贸易壁垒。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需不断加速涉农企业智慧化智能化转型,创新农业产业链。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积极争取更为公平的国际农产品贸易竞争环境。
关键词:
双循环 现代农业 高质量 乡村振兴
[期刊] 改革
[作者]
孔祥智 李愿
社会化服务是实现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推力。在理论上,社会化服务主要通过规模经营、要素引进、产业拓展推动农业强国建设。实践上,以山西为代表的社会化服务政策推广已具备一定成效。现阶段社会化服务推动农业强国建设还存在服务覆盖不充分、服务专业性有待提高、服务成本居高不下、公益性服务不完善等问题。社会化服务推动农业强国应从拓展服务供给、引入现代要素、优化政策措施、壮大集体经济四个方面继续发力,从而实现社会化服务覆盖层次的扩大、服务水平的提升、服务成本的降低、公益服务的完善,进一步推动农业强国建设。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张文武
<正>正确认识民营企业的地位和作用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正确认识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对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民营企业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民营企业快速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一,民营企业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加速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