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33)
- 2023(14261)
- 2022(11441)
- 2021(10413)
- 2020(8703)
- 2019(19599)
- 2018(19531)
- 2017(37905)
- 2016(20711)
- 2015(23398)
- 2014(23190)
- 2013(22398)
- 2012(20520)
- 2011(18178)
- 2010(18202)
- 2009(16261)
- 2008(15472)
- 2007(13571)
- 2006(12021)
- 2005(10781)
- 学科
- 济(83307)
- 经济(83207)
- 管理(59989)
- 业(54659)
- 企(42934)
- 企业(42934)
- 方法(37255)
- 数学(33206)
- 数学方法(32789)
- 中国(26878)
- 农(24405)
- 财(23100)
- 业经(19065)
- 制(17759)
- 贸(16888)
- 贸易(16871)
- 易(16526)
- 地方(16074)
- 农业(15961)
- 环境(15903)
- 银(15505)
- 银行(15484)
- 学(15395)
- 行(14836)
- 融(14752)
- 金融(14750)
- 务(13444)
- 财务(13392)
- 财务管理(13360)
- 企业财务(12724)
- 机构
- 大学(283447)
- 学院(281470)
- 济(120215)
- 经济(117903)
- 管理(110299)
- 理学(94601)
- 理学院(93693)
- 管理学(92182)
- 研究(92124)
- 管理学院(91658)
- 中国(72802)
- 京(58916)
- 财(58755)
- 科学(52732)
- 财经(46184)
- 中心(44684)
- 所(43702)
- 农(43269)
- 江(42652)
- 经(42011)
- 研究所(39324)
- 业大(39218)
- 经济学(37835)
- 北京(36662)
- 范(35998)
- 师范(35620)
- 财经大学(34442)
- 经济学院(34378)
- 院(34191)
- 农业(33609)
- 基金
- 项目(189007)
- 科学(150677)
- 研究(141105)
- 基金(139429)
- 家(120680)
- 国家(119750)
- 科学基金(103857)
- 社会(91349)
- 社会科(86854)
- 社会科学(86835)
- 基金项目(73051)
- 省(72600)
- 自然(65590)
- 教育(65192)
- 自然科(64076)
- 自然科学(64062)
- 自然科学基金(62865)
- 划(61658)
- 编号(57467)
- 资助(56086)
- 成果(46762)
- 部(42773)
- 重点(42550)
- 发(41406)
- 创(39522)
- 国家社会(38892)
- 课题(38840)
- 教育部(37292)
- 创新(37094)
- 科研(36682)
- 期刊
- 济(128318)
- 经济(128318)
- 研究(85024)
- 中国(54524)
- 财(44202)
- 管理(40969)
- 学报(39764)
- 农(39519)
- 科学(36959)
- 大学(31487)
- 教育(30840)
- 融(30289)
- 金融(30289)
- 学学(29293)
- 农业(26649)
- 技术(25196)
- 财经(22347)
- 业经(21424)
- 经济研究(20761)
- 经(19221)
- 问题(18309)
- 贸(15843)
- 图书(14934)
- 国际(14849)
- 理论(14702)
- 业(14026)
- 统计(13387)
- 实践(13369)
- 践(13369)
- 技术经济(13080)
共检索到4232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史育龙 郭巍
城镇化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和必然趋势,碳排放是伴随城镇化发展不可忽视的副产物。在城镇化进程中,人口和经济等要素的集聚,对碳排放量有一定的贡献,主要表现为推动作用和抑制作用,其共同塑造了城镇化和碳排放的动态关系。伴随工业化实现城镇化的发达国家,都经历了与化石能源消耗相关联的碳排放达峰过程。论文通过回顾经合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31个已实现碳达峰的高收入国家发展历程,分析典型城镇化模式下的碳排放特征差异,梳理国家层面碳排放水平与城镇化进程存在的相关规律,对比分析国际经验对我国的经验启示,以城镇化视角提出对我国碳达峰工作的对策建议,发挥城镇化促进低碳发展的重要作用,对于我国各地科学制订2030年前碳达峰的实现路径,具有重要实践指导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史育龙 郭巍
城镇化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和必然趋势,碳排放是伴随城镇化发展不可忽视的副产物。在城镇化进程中,人口和经济等要素的集聚,对碳排放量有一定的贡献,主要表现为推动作用和抑制作用,其共同塑造了城镇化和碳排放的动态关系。伴随工业化实现城镇化的发达国家,都经历了与化石能源消耗相关联的碳排放达峰过程。论文通过回顾经合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31个已实现碳达峰的高收入国家发展历程,分析典型城镇化模式下的碳排放特征差异,梳理国家层面碳排放水平与城镇化进程存在的相关规律,对比分析国际经验对我国的经验启示,以城镇化视角提出对我国碳达峰工作的对策建议,发挥城镇化促进低碳发展的重要作用,对于我国各地科学制订2030年前碳达峰的实现路径,具有重要实践指导意义。
[期刊] 改革
[作者]
周小平 柴铎
基于社会总产品供需关系并延续诺瑟姆"S"曲线理论思路,建立"四维"理论分析模型,总结出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在产业发展与消费需求两大动力和城市底层人群的生存发展和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两大阻力的共同作用下,城镇化呈现出螺旋式发展态势。解决中国城镇化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应从产业升级、城镇消费需求增长、农民工生存条件和城镇环境的改善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发展 城镇化水平 人口迁徙
[期刊] 改革
[作者]
苏红键
明晰城镇化质量的内涵和状况,是推进和实现高质量城镇化的基础。城镇化质量是指城镇化进程中城乡之间、城市内部、城市之间、人地之间的结构关系,高质量城镇化则是指城乡融合发展、城市内部融合、城市体系优化、人地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利用四个维度八个指标对2013年以来我国总体城镇化质量和各省份城镇化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我国总体城镇化质量不断改善,各省份城镇化质量呈现显著的地方特征,城镇化质量综合指标与城镇化率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推进高质量城镇化,应针对各地城乡发展差距的不同特征,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以市民化和户籍制度改革为重点,促进城市内部融合;推进各地中心城市带动省域城市包容性发展,促进城市体系优化;创新推进按照常住人口配置建设用地,促进人地协调发展。
关键词:
城镇化质量 高质量城镇化 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麦尔旦·吐尔孙 王雅鹏
通过对我国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在城镇化率水平、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度、产业结构及产业就业结构等方面的比较,得出如下启示: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经阶段,要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城镇化之路;新型城镇化能加快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进程,是城乡互补、良性互动的基础;要促进城市功能多元化发展,逐步改善城乡发展与空间分布失衡的现状;要注重产业结构调整,解决城乡发展规模与要素结构失衡的矛盾;要强调循序渐进,力求城镇化与生态平衡建设的同步发展;要以新型城镇化战略为契机,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 经济转型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郭冠男 张晓旭
县城作为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对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部署了一系列支持县城城镇化的重要制度和工作,各地呈现多个类型的县城城镇化发展形态。下一步,应尊重县城发展规律、人口流动趋势和产业变迁态势,精准定位、分类施策、特色发展、突出重点,走出一条县城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关键词:
县城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 市民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曾张旭阳 曾立 曹德斌
作为世界头号军事强国,美国经历近百年探索建立了知识产权国防使用规则,用于平衡国防利益和私人利益,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对美国国防采办中的知识产权国防使用规则进行考察,采用内容分析和文献研究等方法,在对美国知识产权国防使用规则演进与改革的历史考察基础上,分析美国知识产权国防使用规则的内容和效用,并提出对于中国的现实镜鉴。美国知识产权国防使用规则排除了专利权在国防采办中的干扰,实现了国防利益和私人利益的钟摆平衡,维护了国防利益优先地位。当前中国知识产权国防使用规则尚且缺失,可参考美国的有益经验,并结合中国实际,建立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国防使用规则,推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
美国 知识产权 国防使用规则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任睿文 徐涵
建设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既是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应然之举,也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固本之基。在专业化职业学校办学模式的形成,高质量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时代诉求,国家建构以终身教育为核心的职业教育体系等多重背景下,新加坡通过以企业工作经验作为教师入职门槛,校企双向合作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岗前岗后系统化培养,教师评价理念和标准符合职业教育特性,推动教师队伍数字化转型等路径建设了一支高质量“双师型”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借鉴新加坡经验,我国应采取因“类”而异制定教师入职标准,健全校企双向协同育师机制,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多措并举提升教师数字化素养等方式建设中国特色高质量职业教育教师队伍。
关键词:
高质量 职业教育教师 新加坡 类型定位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恩平
文章以联合国URPAS数据为基础,考察了1950~2015年发达、欠发达、最不发达三类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分年龄人口城镇化进程差异及其变化趋势。研究发现:(1)分年龄人口城镇化进程存在明显的差异;(2)从最不发达到欠发达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城镇化具有明显的年龄优先次序,20~29岁青年人口具有明显的城镇化"急先锋"特征,分年龄城镇化水平曲线呈现以20~29岁青年人口为峰值年龄的倒"U"形特征;(3)从欠发达到发达的经济发展进程中,存在围绕大约50%城镇化水平为拐点的急剧城镇化特征转型,分年龄城镇化水平曲线的极差、标准差、偏度等特征指标存在随总人口城镇化水平的二次型曲线特征。文章将分年龄人口城镇化进程差异及其变化归之于分年龄人口不一致的城乡利益偏好和不同步的城乡差距变化趋势。
关键词:
年龄 城镇化 差异 变化趋势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世杰
美国水污染犯罪的刑法规制体系建设,曾长期步履维艰地摇摆于发展经济和保护水体两种立场之间,但最终基本实现了对水污染犯罪行为的有效治理。美国水污染犯罪的刑事立法演进大致可以区分为初创年代的附带保护、发展时期的专门治理和成熟阶段的体系规制三个发展阶段,司法实践过程则整体呈现出刑事指控的逐渐振作和司法审判的日趋严厉两个演进趋势,这是我们理解美国水污染犯罪刑法规制的前提与基础。最为严厉的刑事制裁手段在美国水污染犯罪的刑法规制实践中占据了显著而突出的位置,鲜明地体现出联邦及地方各级政府的双重立法机制,刑事、民事和行政性质的多样规制手段,刑事审判的详细量刑指南,以及被告形象的逐步瓦解坍塌等四个特色,是我国能够从中观察优劣、评判长短和以资借鉴之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世杰
美国水污染犯罪的刑法规制体系建设,曾长期步履维艰地摇摆于发展经济和保护水体两种立场之间,但最终基本实现了对水污染犯罪行为的有效治理。美国水污染犯罪的刑事立法演进大致可以区分为初创年代的附带保护、发展时期的专门治理和成熟阶段的体系规制三个发展阶段,司法实践过程则整体呈现出刑事指控的逐渐振作和司法审判的日趋严厉两个演进趋势,这是我们理解美国水污染犯罪刑法规制的前提与基础。最为严厉的刑事制裁手段在美国水污染犯罪的刑法规制实践中占据了显著而突出的位置,鲜明地体现出联邦及地方各级政府的双重立法机制,刑事、民事和行政性质的多样规制手段,刑事审判的详细量刑指南,以及被告形象的逐步瓦解坍塌等四个特色,是我国能够从中观察优劣、评判长短和以资借鉴之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武力超 唐露萍 陈熙龙
新型城镇化作为新时期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结构改革的一个突破口,其影响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本文研究的重点在于探讨民营资本对城镇化建设的影响,首先从供给和需求两个层面对传导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之后采用我国2006~2009年的2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中115个城市444家民营上市公司的平衡面板数据,通过面板门限的回归方法检验了民营资本的发展是否与我国城镇化进程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探讨城镇化的不同阶段民营资本对经济发展的效应是否有显著差别,以此对比我国现阶段城镇化进程中的民营资本发展水平,为中小城市推进城镇化进程和发展民营经济提供有益的参考。通过回归结果的分析,本文发现,城镇化进程突出的...
关键词:
民营资本 城镇化 经济发展 门限效应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温月振 温志广
实施城镇化已经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战略问题。本文在论述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不少问题的基础上 ,从解决城镇化协调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建设资金的筹集和制度改革等方面提出了几点应对措施。
关键词:
农村 结构调整 小城镇建设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沈伟
中国行政导向的城镇化保障了城乡学校的基础建设,却也加速了人口向大城市的流动,对"后标准化"时代的校长领导力提出了新挑战。本研究选择Y市学校作为调查对象,通过混合研究法开展问卷调查和访谈,探讨城镇化背景下校长领导力的结构、影响及其情境性。研究发现校长的目标管理、评价和专业支持能够促进教师发展,校长的协调和专业支持有助于学校环境建设;校长的审时度势有利于学校的整体发展。基于此,本研究结合空间社会学的视角,提出校长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应具备情境智慧,将内部治理建立在情境认知的基础之上;破解当下固化的"领土法则",传递"人中人"的培养目标,涵养乡土文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滨
文章选择"五大发展理念"为维度的38个指标构建综合评价体系,采用定基极差熵值法对2001—2016年间中国30个省份的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基于测度结果,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ESDA)方法从整体及局部分析五大区域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同时采用泰尔指数及其空间分解探究这种时空差异的成因。结果表明:样本期间我国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五大区域发展趋势一致,但东部地区发展水平较高且增速较快,区域发展不平衡;我国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发展水平接近的省份表现出空间集聚特征;五大区域发展水平的总体差异逐年递增,区域间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最大,是形成这种时空差异的主要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