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07)
2023(9845)
2022(8192)
2021(7290)
2020(5889)
2019(13623)
2018(13518)
2017(24680)
2016(13407)
2015(14833)
2014(15057)
2013(14866)
2012(14328)
2011(13371)
2010(13855)
2009(12898)
2008(12497)
2007(11093)
2006(10171)
2005(9641)
作者
(40134)
(33587)
(33579)
(31837)
(21628)
(16005)
(15141)
(13013)
(12856)
(12018)
(11708)
(11141)
(11100)
(10985)
(10465)
(10394)
(9935)
(9739)
(9720)
(9284)
(8741)
(8314)
(8298)
(7833)
(7724)
(7542)
(7447)
(7236)
(6948)
(6676)
学科
(85041)
经济(84990)
管理(36210)
(32508)
方法(27834)
数学(24879)
(24750)
企业(24750)
地方(24665)
数学方法(24517)
中国(22628)
(16831)
业经(16052)
地方经济(15665)
(14000)
农业(12015)
(11929)
(11878)
金融(11878)
(11376)
环境(11158)
(11028)
银行(11018)
(10913)
贸易(10901)
(10820)
(10771)
(10396)
理论(9708)
(9484)
机构
学院(200154)
大学(198622)
(93996)
经济(92238)
研究(76914)
管理(73064)
理学(61550)
理学院(60794)
管理学(59569)
管理学院(59187)
中国(57718)
科学(44330)
(43150)
(39743)
(39337)
研究所(35238)
中心(33559)
(31366)
(30947)
财经(30862)
经济学(29743)
北京(28383)
(27810)
(27723)
(27547)
师范(27470)
业大(26288)
经济学院(26264)
(25323)
农业(23635)
基金
项目(125192)
科学(99188)
研究(93056)
基金(89477)
(77454)
国家(76821)
科学基金(65607)
社会(60664)
社会科(57694)
社会科学(57683)
(50102)
基金项目(45612)
教育(42964)
(41488)
自然(40059)
自然科(39139)
自然科学(39135)
自然科学基金(38391)
资助(37785)
编号(37086)
(33529)
成果(30520)
重点(28962)
课题(27493)
发展(27398)
(27272)
(26943)
(25583)
国家社会(25307)
创新(23971)
期刊
(116076)
经济(116076)
研究(67753)
中国(46343)
管理(30429)
(29454)
(28670)
学报(27346)
科学(26688)
教育(24903)
(21371)
金融(21371)
大学(21223)
技术(20558)
农业(20341)
经济研究(19990)
学学(19888)
业经(17631)
财经(16056)
问题(14589)
(13992)
统计(13051)
技术经济(12458)
(11545)
(11052)
世界(10987)
(10805)
决策(10514)
国际(10252)
商业(9959)
共检索到3269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郭周明  张晓磊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比较优势基础已发生巨变,传统的低端劳动力资源正在枯竭,高技术人才等新兴资源优势正在形成,这要求中国推动传统的"数量驱动型"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向"质量引领型"升级。高质量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内涵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发展的速度目标以"稳"为基;二是发展的质量目标向国际一流看齐;三是发展的重点领域由出口和利用外资向进口和对外投资拓展。为实现上述目标,中国需要从多角度联合施策,为高质量开放型经济发展奠定基础。在开放型经济发展制度设计上,要坚守全球自由贸易秩序,积极推动新一轮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在载体建设上,要顺应全面开放新格局大势,稳步推进开放型经济载体建设升级;在微观企业转型升级上,要立足高质量发展环境营造,下大力气为企业转型升级降低成本。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肖金成  董红燕  李瑞鹏  
我国国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绿色发展为理念,以产业布局为起点,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过程;通过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城乡统筹和陆海一体化,形成绿色低碳、空间优化的国土空间布局,其基本思路是更加注重高效、协调、可持续的优化配置国土资源,处理好集聚与分散、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经济格局;重点任务是优化产业布局、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拓展海洋发展空间、集约高效利用资源等,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我国国土经济高质量发展应加强科技创新、健全体制机制、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畅通要素流通渠道及提升三大功能区能力。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燕生  
当前全球经济贸易开放的大势当前全球经济贸易开放的大势,开放经济的大势,中央一直讲要在危机中育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关于这个问题,我想谈六点学习体会:第一,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危和机的认识。因为我们知道中美现在面临着两种选择。首先,讲一下开放型经济的大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海霞  
经济从高速度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是为了适应我国主要矛盾的转变,是新时期需要完成的时代任务。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研究从生产入手,以此为据,探索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应该把生产作为切入点,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角度进行研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前者是指产品高质量和劳动高质量,后者是指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及其互动关系的高质量。因此,从内涵意义上来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就可以确认为从直接生产过程的高质量发展到社会生产总过程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顾欣  韦柳馨  
RCEP是推进长三角地区开放型经济纵深发展的重要契机,在解读长三角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基础上,探究长三角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机制及实践路径。研究显示,长三角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表现为经济运行效率提升、区域协同发展与要素动态优化配置及增长模式变革。RCEP背景下,长三角地区能通过推动制度联通、优化区域布局、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数字经济四个渠道,将现有开放秩序更新为适应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模式,但仍需在发展进程中把握区域产业链面临两侧挤压、双向开放存在堵点、国际合作中风险防范三个关键问题。最终认为长三角地区应通过推进协定生效准备、构建国内外产业循环格局、加快形成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及加强风险防范等具体路径,促成地区开放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剑波  史丹  邓洲  
推进高质量发展需要准确把握其内涵特征和发展机制。现有研究相对缺乏系统性,还未全面阐述高质量发展概念,并对其内涵和外延进行规范。本文认为,可以从系统平衡观、经济发展观、民生指向观三个视角理解高质量发展的内涵。高质量发展既是发展观念的转变,也是增长模式的转型,更是对民生水平的关注。本文提出高质量发展的概念框架,认为高质量发展体现在宏观经济、产业、企业三个层面,受经济发展阶段、社会文化环境、政策法律环境的约束,以要素质量、创新动力、质量技术基础为基础条件,目标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高质量发展一定是充分、均衡的发展,是包含发展方式、发展结果、民生共享等多个维度的增长和提升。推进高质量发展,应着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继续保持经济发展总体规模优势;不断推动"三大变革",提升要素投入质量和转换创新动力,坚持走绿色均衡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实施高质量发展还要完善法律、文化、教育等关键因素,借鉴发达国家相关经验,不断弘扬质量文化,促进质量立法,构建良好的质量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建立完善的国家质量技术基础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庄西真  
前些日子,中央财经大学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人力资本报告2019》(下称《报告》)显示,1985-2017年间,中国劳动力人口(包括学生)的平均年龄从32.2岁上升到了37.8岁。这项报告援引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对人力资本的最新定义,解释称"人力资本是个人拥有的能够创造个人、社会和经济福祉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报告称,人力资本是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源泉,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是减少贫困和不平等的重要保证。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迅速,人力资本被认为是"中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陈锦其  
本文系统分析创新策源能力影响经济发展质量的直接效应、异质性效应和关键使能技术的调节效应,并基于2003—2018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开展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创新策源能力显著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其影响效应存在异质性,对大中城市、东中部地区城市及创新型城市的提升效果更大,且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提升效果更显著。进一步地,关键使能技术正向调节创新策源能力对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效应。这一结论对优化创新策源地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天源  石伟平  
在高质量发展阶段,职业教育从追求“大而全”的规模竞争转变为“精而优”的质量竞争,促使职业本科院校也要走“百花齐放”的特色发展之路,在规范办学基础上,适应外在经济社会需要、传承创新内在办学基因,形成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独特风格。为此,职业本科院校应重点关注规划中长期发展目标,打造特色品牌学校;挖掘整合校地优势办学资源,建设特色专业群;校企共推教学改革,完善特色化人才培养体系;坚守中国职业大学的品格,涵养特色学校文化等关键任务。同时,职业本科院校特色发展离不开政府、学校、企业等利益相关主体的协作,需要多元主体共同推进职业本科教育分类评价改革、健全职业本科院校内外部治理体系、深化职业本科院校产教双向融合。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黄群慧   原磊   杨耀武   贺俊   杨虎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需要始终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内在统一来把握发展、衡量发展、推动发展,需要统筹发展与安全。这种追求多元动态发展目标的内在统一逻辑,正是高质量发展与传统经济发展的本质区别,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挑战。现代化新征程上,中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以及经济改革发展过程中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等新挑战,需要完成一系列关键新任务。本文从高质量发展多元动态发展目标内在统一性要求出发,将这些新挑战新任务归结到供给、需求和治理三个层面。针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这些新挑战新任务,本文提出切实提高劳动报酬份额和居民收入占比、打造数字经济驱动人的全面发展的中国模式、消除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共享发展鸿沟、构建全社会终身学习和全面学习体系、提高宏观经济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确立产业安全政策的前置性地位等当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优先项和着力点。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幼文  黄建忠  田素华  何树全  石建勋  方显仓  靳玉英  张海冰  
到2018年中国改革开放已走过了40年光辉历程。辉煌的成就无疑表明,中国的开放型发展走的是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条道路不仅创造了丰富的历史经验,而且蕴含着深刻的理论内涵。中国的世界经济理论工作者以研究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为己任,以探索国家对外开放战略为使命,此时此刻深感对40年进行理论解释是一项不可推卸的责任。为此,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组织了一次专题理论讨论会,试图交出答卷——40年开放型发展道路如何总结?这里刊登的是其中8篇代表性发言,期待以此与全国同仁交流探讨,共同推进我国的世界经济理论建设。读者可以看到,如何总结40年是一项极具探索意义的工作,这里几篇文章的观点不尽相同,相信这种差异对我们推进开放40年发展道路的科学总结是有积极意义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洪俊杰  商辉  
本文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历史脉络,分析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路程和取得的伟大历史成就,勾画出中国由"贸易小国"到"贸易大国"的演进过程,并结合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共轭环流"论,提出中国开放型经济由大到强的发展思路。当前,中国已逐步成为国际分工中的重要"枢纽国"、贸易流控制力的"居重国",已从最初注重出口和引资的"单向开放"转变为注重平衡发展"双向开放"。但是,中国依然缺乏引领全球价值链和国际分工的能力,究其原因主要源于制造业普遍存在"大而不强"的现状和关键核心技术依然受制于人的困局。面对能力缺口和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应坚持以更高水平的开放来解决开放中遇到的问题,抓改革、补短板、通市场,逐步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逐步成为贸易强国。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许和连  张亚斌  肖皓  
由中国留英/留欧经济学会、《经济研究》编辑部、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共同主办的"中国留英/留欧经济学会2014年国内年会"国际会议,于2014年4月18—20日在长沙召开。英国Lancaster大学Balasubramanyam、英国Liverpool大学Frank Elrick McDonald、中国社会科学院裴长洪、南开大学佟家栋、Leeds大学Yingqi Wei、Loughborough大学Xiaohui Liu、Bradford大学Chenggang Wang、商务部李光辉、武汉大学简新华、湖南大学许和连、北京《国情内参》巩胜利等知名专家学者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余薇  毕芳  
为了提高西北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水平,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大环境中,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建立了相应的评价体系,并借助SPSS20.0对西北五省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实证结果表明,西北五省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笔者基于评价提出了相应的战略措施,以期促进西北开放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