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55)
2023(18890)
2022(16251)
2021(15376)
2020(12641)
2019(29020)
2018(28639)
2017(54551)
2016(29738)
2015(33459)
2014(33754)
2013(32629)
2012(30061)
2011(26667)
2010(26812)
2009(24261)
2008(23922)
2007(20743)
2006(18079)
2005(15867)
作者
(82143)
(68139)
(67584)
(64748)
(43658)
(32716)
(31030)
(26664)
(25897)
(24689)
(23186)
(22790)
(21621)
(21521)
(21051)
(20997)
(20459)
(20243)
(19570)
(19438)
(16816)
(16744)
(16339)
(15708)
(15263)
(15258)
(15201)
(14982)
(13653)
(13355)
学科
(112992)
经济(112865)
管理(90776)
(82745)
(69634)
企业(69634)
方法(52064)
数学(44660)
数学方法(44009)
(40272)
中国(32532)
(31817)
业经(26155)
地方(23957)
(23541)
(22949)
财务(22861)
财务管理(22789)
(22723)
理论(22168)
(22023)
贸易(22010)
企业财务(21611)
(21381)
农业(20982)
(18167)
银行(18128)
(18052)
技术(17829)
环境(17440)
机构
学院(410851)
大学(409097)
管理(162403)
(162366)
经济(158673)
理学(140212)
理学院(138691)
管理学(136141)
管理学院(135399)
研究(131746)
中国(101162)
(86074)
(82940)
科学(80023)
(64796)
财经(63062)
(61319)
中心(61126)
(59964)
研究所(58173)
业大(57696)
(57231)
(54996)
师范(54541)
北京(54171)
(49626)
(48813)
经济学(48676)
财经大学(46715)
农业(46424)
基金
项目(276065)
科学(217207)
研究(207116)
基金(198508)
(170706)
国家(169223)
科学基金(146800)
社会(128799)
社会科(121933)
社会科学(121905)
(108238)
基金项目(104586)
教育(97167)
自然(94669)
自然科(92433)
自然科学(92413)
自然科学基金(90713)
(90284)
编号(86822)
资助(82095)
成果(70839)
重点(61534)
(60898)
课题(59863)
(58440)
(57216)
项目编号(53655)
创新(53209)
教育部(52908)
大学(52633)
期刊
(178285)
经济(178285)
研究(123749)
中国(80921)
(67798)
学报(60089)
管理(59390)
科学(54832)
(53934)
教育(52631)
大学(47016)
学学(43755)
技术(37910)
(37590)
金融(37590)
农业(37239)
财经(30551)
业经(29880)
经济研究(28572)
(26107)
问题(22721)
图书(22537)
理论(19731)
技术经济(19209)
(18889)
财会(18850)
(18405)
(18384)
科技(18358)
现代(18265)
共检索到6098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杜剑  徐筱彧  杨杨  
在系统梳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实现高质量就业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出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同作用下高质量就业的研究框架,并归纳出三大研究主题的核心观点。第一,财政政策主要通过财政支出、税收政策和政府债务对高质量就业产生影响;第二,货币政策通过调整利率、信贷环境和汇率波动等途径,间接影响投资、消费和产出,进而影响就业;第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对高质量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闫先东  魏金明  
通过供给侧改革解决供需错配问题供需结构错配是我国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中国经济增速系统性放缓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后,供给老化、供需结构不匹配。我国已整体进入小康社会,正向高度商业化社会迈进,中产阶级队伍正在壮大,需求结构已发生明显变化。随着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居民对产品质量和性能的要求明显提高。随着制造业体系的完备,产业价值链提升对研发、设计、标准、供应链管理、营销网络、物流配送等生产性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关键词: 总需求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闫先东  魏金明  
通过供给侧改革解决供需错配问题供需结构错配是我国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中国经济增速系统性放缓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后,供给老化、供需结构不匹配。我国已整体进入小康社会,正向高度商业化社会迈进,中产阶级队伍正在壮大,需求结构已发生明显变化。随着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居民对产品质量和性能的要求明显提高。随着制造业体系的完备,产业价值链提升对研发、设计、标准、供应链管理、营销网络、物流配送等生产性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许梦博   寇依  
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文章采用中国2000—2021年的季度时间序列数据,基于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SV-VAR)模型,实证检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就业质量的时变及动态影响。研究发现: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在短期和中长期均有效地促进了高质量就业。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时,财政政策在短期内实现了对就业质量的保障,而在长期内政策效果受到削弱,这说明高质量就业的实现并非“斯须之作”。数量型货币政策对就业质量的调节作用较为平稳,其影响具有滞后性,而价格型工具更能有效熨平外部冲击对就业质量的影响。相较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对就业质量的调控具有更强的拉动作用与抗冲击能力。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卜林  郝毅  李政  
本文在DSGE框架下对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为代表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显示,宏观审慎政策无法配合货币政策实现通胀、产出和信贷的稳定,只能采用财政政策应对经济衰退;在财政扩张背景下,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非合作模式会带来更好的政策效果,两个政策并不应该局限于简单的统筹协作关系,而是应该在制定政策时考虑对方的政策行为。宏观审慎政策会影响财政政策有效性,但能够增加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并降低由于财政政策不连续所造成的经济波动。在构建中国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时,除了考虑与货币政策的协调关系外,还应该让财政当局参与到宏观审慎政策的制定中来。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周昌政  
货币、财政政策是现代经济的产物,货币供应量和财政收支规模作为经济动态系统的两大可控输入,是以货币为载体的。货币作为“第一推动力”启动和制约着实物的运动,货币、财政政策通过对货币运动或价值运动的操作组织和协调着宏观经济的运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货币、财政政策可根据经济情况使货币流入或流出经济系统,或在货币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实现货币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转移,从而从总量和结构两方面对经济产生影响,因此,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范炜  娄依兴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两大主要工具,两者各具所长,运行时需要合理搭配,相互取长补短。这个宏观调控的基本原则,在中国,无论官方还是学术界对此并不陌生。不过,实际操作并不那么容易。回顾1994年以后宏观调控中财政货币政策的表现,由于两者配合上的不协调,相当一部分政策效应在不协调中相互抵消,使财政和货币的政策效应绩效大打折扣,我国政策协同效应绩效亟待提高。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志栋  靳玉英  
本文选取1980~2009年度数据为样本,利用MS-VAR模型检验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价格决定中的作用区制。实证结果表明,在1980~1997年间,价格为货币政策主导区制;之后为财政政策主导区制。为检验该结果的稳健性,本文分别对李嘉图等式和财富效应进行分样本区间的实证分析。最后,本文选取1996~2010年的月度数据,利用MS-OLS模型检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与价格的关系,发现我国互补的宏观经济政策在稳定物价上是有效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银枝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不同作用机制、特点、局限性以及相互影响性,决定二者必须协调配合。具体来说,应根据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的变化,确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从关系,注意政策性金融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控结合部重点领域的合理协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袁卓群  杨汇潮  秦海英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一个国家宏观调控的两大手段,两者能否有效配合决定了宏观调控的有效性。文章以1999年1月到2014年1月全国月度财政收支和广义货币供给量M2为样本,通过建立VAR模型研究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协调性问题,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互补关系,并且财政政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效果要大于货币政策对财政政策的影响效果。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运峰  胡永刚  
对货币政策的分析是目前国内研究的热点之一。但现实中,货币政策总是和财政政策交织在一起,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整个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西方经济学界一直重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作用及其最优搭配问题的研究。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詹向阳  
邓子基先生关于财政与银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理论思想丰富而深刻。本文对邓先生的财政银行学术思想进行了总结,重点阐述了邓先生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方面的理论贡献。基于这些思想和理论,本文还结合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对下一阶段货币政策操作的着力点进行了说明。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华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同配合对于促进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财政收支、货币政策与广西经济增长进行了描述性分析;选用1998年以来的广西相关经济变量年度数据,运用现代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基于IS-LM模型实证视角,分析了财政与货币政策实施在广西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度,实证发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广西经济增长的贡献比较同步,但在拉动广西经济增长的效果方面,货币政策的作用明显要大于财政政策的作用,货币政策在广西的传导性存在一定阻碍;同时分析了广西经济运行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协同配合中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稳定广西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尚希  焦建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