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96)
- 2023(13857)
- 2022(11712)
- 2021(10913)
- 2020(9154)
- 2019(21019)
- 2018(19673)
- 2017(38021)
- 2016(20582)
- 2015(22850)
- 2014(22545)
- 2013(21768)
- 2012(20069)
- 2011(17617)
- 2010(17727)
- 2009(15587)
- 2008(15257)
- 2007(13073)
- 2006(11026)
- 2005(9462)
- 学科
- 济(83316)
- 经济(83235)
- 管理(68103)
- 业(62857)
- 企(52205)
- 企业(52205)
- 方法(44290)
- 数学(40541)
- 数学方法(40081)
- 财(35966)
- 中国(23775)
- 农(22288)
- 务(19786)
- 财务(19742)
- 财务管理(19685)
- 企业财务(18856)
- 业经(17494)
- 制(16357)
- 贸(16069)
- 贸易(16060)
- 地方(16050)
- 易(15680)
- 农业(14733)
- 财政(13971)
- 策(12826)
- 银(12804)
- 银行(12793)
- 技术(12684)
- 融(12045)
- 金融(12044)
- 机构
- 学院(276594)
- 大学(275781)
- 济(120566)
- 经济(118448)
- 管理(115370)
- 理学(100854)
- 理学院(100011)
- 管理学(98464)
- 管理学院(97951)
- 研究(83623)
- 中国(65934)
- 财(64490)
- 京(54804)
- 财经(48436)
- 科学(46824)
- 经(44272)
- 中心(41534)
- 江(40356)
- 经济学(38278)
- 所(38150)
- 农(37293)
- 业大(36950)
- 财经大学(36113)
- 经济学院(34916)
- 研究所(34063)
- 北京(33385)
- 范(32631)
- 师范(32353)
- 商学(31242)
- 院(31175)
- 基金
- 项目(191703)
- 科学(154205)
- 基金(143169)
- 研究(142620)
- 家(122373)
- 国家(121401)
- 科学基金(107751)
- 社会(93912)
- 社会科(89511)
- 社会科学(89494)
- 基金项目(74861)
- 省(73265)
- 自然(68729)
- 自然科(67279)
- 自然科学(67267)
- 教育(66985)
- 自然科学基金(66094)
- 划(61277)
- 资助(59342)
- 编号(57336)
- 成果(45880)
- 部(44040)
- 重点(42197)
- 创(40327)
- 国家社会(39965)
- 发(39913)
- 教育部(39189)
- 人文(38366)
- 课题(38313)
- 创新(37590)
- 期刊
- 济(120199)
- 经济(120199)
- 研究(80738)
- 财(54303)
- 中国(51034)
- 管理(41625)
- 学报(36117)
- 科学(34030)
- 农(31449)
- 大学(29631)
- 学学(27769)
- 教育(27106)
- 融(26978)
- 金融(26978)
- 技术(25241)
- 财经(24056)
- 农业(21557)
- 经济研究(21158)
- 经(20542)
- 业经(19528)
- 问题(15719)
- 统计(15439)
- 贸(14175)
- 策(14163)
- 财会(14114)
- 理论(13747)
- 会计(13522)
- 技术经济(13505)
- 决策(12767)
- 实践(12403)
共检索到4028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孙慧玲 金向鑫 李万涛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经济下行压力凸显,为实现高质量就业政府需要在宏观政策层面积极推进,完善就业政策。基于2010-2019年全国面板数据,本文实证检验财政收支与提升就业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大部分地区总体就业质量水平不高;但通过财政激励政策影响就业环境、劳动报酬、社会保护和劳动关系等中间变量,可以促进实现高质量就业;在高质量就业影响因素中,企业所得税和科技支出有显著的正向激励效应,个人所得税、增值税、行政事业性收费、教育和社保等支出有正向激励效应,行政管理支出具有有限的负影响力。进一步省域财政收支分析表明,虽然高质量就业和财政收支指数受到自身冲击的影响较大,但高质量就业和财政收支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相互影响关系。
关键词:
高质量就业 财政政策 财政补贴 税收优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胡丽娜 薛阳
提升创新质量是解决创新领域“卡脖子”问题和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之举。文章在分析财政分权对创新质量影响机理基础上,运用2008—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模型,研究财政分权、财政压力与创新质量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财政分权有助于促进创新质量明显改善,且通过分位数回归发现,财政分权对低分位数样本创新质量的促进效应要明显强于高分位数样本;财政分权对创新质量的促进效应受财政压力影响,财政压力相对较大的样本,财政分权对创新质量的促进作用表现更强;随着财政压力持续加大,财政分权对创新质量的促进效应呈现下降趋势,且财政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后,财政分权对创新质量呈现出抑制效应。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潘明明 张杰
构建财政科技支出、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关系理论框架,借助2001-2020年省域面板数据,测度我国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挖掘财政科技支出、数字经济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逻辑理路,结论如下:财政科技支出、数字经济显著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产生独立影响,且关联效应强化上述因素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效应;财政科技支出、数字经济作用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经济实力、人力资本、政府干预强度及经济开放度维度异质性,并受自身水平调节。高经济实力、人力资本存量、经济开放度及适度政府干预强度地区,财政科技支出、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效应更突出。财政科技支出、数字经济跨越门槛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效应也明显改观;财政科技支出、数字经济对地理和经济距离临近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具有显著空间外溢性,但对经济距离临近省份的影响效应更大。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欣
本文利用1993—2010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对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和财政支出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比较了上述三个地区的差异。实证结果显示,金融发展规模和财政支出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存在区域差异:金融发展规模扩大了东部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但是对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则有抑制作用。三个地区的财政支出水平普遍与城乡收入差距呈正相关关系,但与东部地区相比,这种现象在中西部地区体现得更为明显。根据实证结果,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发展规模 财政支持 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询 孟望生 张为杰
当前,中国的政府治理模式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财政分权体制下,不同的政绩考核方式会影响地方政府的努力方向,进而导致不同类型公共品的投入偏向。文章通过数理模型对此进行了推导,然后运用1995~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检验。回归结果显示,在政治晋升激励下,财政分权显著降低了地方政府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方面的投入和环境质量。与此同时,民生权重的增加显著提高了地方政府对以上公共品的投入水平与环境质量。
关键词:
财政分权 晋升激励 民生公共品 财政支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建民 王蓓 吴金光
通过分省份建立SVAR模型,以1985年-2012年中国29个省际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对财政收支政策影响收入分配的区域差异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到了五组不同效果类别。结果表明,不同省份的财政收支政策对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效果差异明显,但这种差异与所处的东、中、西部经济区域不存在统一性;虽然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政策是收入分配差距变动的格兰杰原因,但两种工具的收入分配效应存在差异,或者两者的政策效果不明确或几乎没有效果,不同的财政收支政策结构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呈现出多样性特征。
关键词:
财政政策 收入分配 区域差异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林春 孙英杰
强化财政分权改革对环境治理的作用被提升为"十三五"国家战略的高度。基于此,本文选择2007~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模型探讨财政分权对环境治理绩效的影响。结论表明:从基准回归分析来看,财政分权对环境治理绩效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从分权异质性来看,不同的财政分权水平对环境治理绩效的影响也是有所差异的。故此,应继续强化财政分权改革措施,加大对环境治理的投资力度,促进环境治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
财政分权 环境治理绩效 系统GMM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肖宇 李诗林 杨健
本文基于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从风险投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天然属性出发,对风险投资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理论逻辑进行了系统阐释,并利用中国省级层面的风险投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风险投资可以显著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风险投资作用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主要是助力创新、促进科研成果的市场化转化、优化地区的产业结构和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据此,本文提出了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尽快完善科创版试点,持续优化风险投资的市场环境,通过建立股权债权的联动机制和培育多元创业投资主体,做大风险投资市场规模,促进风险投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等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沈梁军 刘林
文章在参考企业多元化的代理理论文献研究基础上,首先在分析计量模型中控制了管理层激励对公司多元化战略的影响,避免了遗漏变量对估计的影响,其次,采用了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来估计多元化折价效应,进一步控制企业异质性的影响。计量模型结果显示企业绩效与多元化负相关,与管理层激励正相关。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建民 王蓓 吴金光
本文选取中国1981年至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在对30个省份按照经济发展程度进行区域划分的基础上,对省份数据进行分类加工处理,并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anel-VAR)实证检验了我国财政政策的区域效应,揭示了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状况的影响。
关键词:
财政政策 区域效应 经济增长 收入分配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金强 陈勇明
随着制造业升级的推进,结构性就业矛盾将日益突出。本文基于技术进步对制造业就业市场的作用机制分析,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和半参数估计模型实证检验了制造业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分析结论显示:产业技术进步具有吸纳与替代的双重就业效应。短期内技术进步将对制造业就业总量产生替代效应,并且这种替代效应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而逐渐增强;而长期则会产生就业吸纳效应。应采取适度的财税扶持政策,缓解制造业结构性就业矛盾。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金强 陈勇明
随着制造业升级的推进,结构性就业矛盾将日益突出。本文基于技术进步对制造业就业市场的作用机制分析,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和半参数估计模型实证检验了制造业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分析结论显示:产业技术进步具有吸纳与替代的双重就业效应。短期内技术进步将对制造业就业总量产生替代效应,并且这种替代效应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而逐渐增强;而长期则会产生就业吸纳效应。应采取适度的财税扶持政策,缓解制造业结构性就业矛盾。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龙腾 罗美娟
长期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将加大财政顺周期风险,适时选择相应的财政政策周期是研究财政可持续性的重要探索。基于1990~2019年72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分析财政空间对财政政策周期性的实证影响。研究发现:财政空间越小,财政政策的顺周期性就越强,且两者的负向关系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而扩张财政空间能使国家在经济衰退期有能力实施逆周期财政政策,在发展中国家中这种影响作用尤为明显。为了规避财政顺周期风险,现阶段中国应加快构建结构性预算平衡准则,促进经济平稳期的财政盈余积累,扩大政府部门财政空间,构建可持续的逆周期财政调控体系。
关键词:
财政空间 财政周期 顺周期风险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俊 王燕
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分别考察了积极财政政策对我国东、中、西部私人投资增长和差异的影响。分析表明,积极财政政策对东、中、西部的私人投资具有一定的正向影响,从而证实了积极财政政策的有效性。本文通过地方财政各项支出对私人投资产生的影响分析,表明东、中、西部要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来安排财政支出的结构。
关键词:
积极财政政策 财政支出 私人投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踪家峰 杨琦
基于我国1998~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广义矩估计法(GMM),实证分析了财政分权、转移支付与当前地方政府城市扩张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中国式"的财政分权体制是造成城市快速扩张的重要原因,而现有的财政转移支付并不能有效逆转这种趋势,改革现有的财政体制与政府治理体制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研究还表明,我国的财政分权与转移支付效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和跨时差异。同时,财政分权与转移支付对城市扩张存在着相互影响,转移支付的增加会降低财政分权的效应,财政分权度的提高也会减缓转移支付的作用。
关键词:
城市扩张 财政分权 转移支付 土地出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新质生产力赋能外贸高质量发展——来自省域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对传统能源企业R&D的激励效应——来自我国传统能源上市企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
财政激励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中国县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财政分权、晋升激励与差异化土地出让——基于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外溢性研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区域金融发展、财政支出与经济福利——基于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财政分权、FDI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基于面板数据动态GMM方法的实证检验
土地财政促进了区域创新吗?——基于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官员晋升激励与土地财政行为: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对农村居民收入影响效应研究——基于中国县域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