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379)
2023(19346)
2022(16426)
2021(15377)
2020(12527)
2019(28400)
2018(28058)
2017(53052)
2016(28835)
2015(32325)
2014(32225)
2013(31600)
2012(29162)
2011(26318)
2010(26689)
2009(24948)
2008(23551)
2007(21090)
2006(18905)
2005(16880)
作者
(82740)
(68693)
(68135)
(64357)
(43342)
(32910)
(30883)
(26838)
(25979)
(24493)
(23354)
(23188)
(21674)
(21523)
(20969)
(20936)
(20321)
(20040)
(19688)
(19662)
(17167)
(17000)
(16561)
(15854)
(15635)
(15329)
(15328)
(15280)
(13973)
(13664)
学科
(117083)
经济(116964)
(82777)
管理(75943)
(59798)
企业(59798)
(52689)
方法(45269)
中国(38925)
数学(37587)
数学方法(37120)
农业(35202)
业经(31178)
地方(31063)
(28457)
(28453)
金融(28453)
(27814)
银行(27770)
(26854)
(24911)
(23579)
理论(20683)
(20586)
贸易(20566)
(19918)
(18491)
技术(18103)
环境(17940)
(17613)
机构
学院(403325)
大学(398165)
(158844)
管理(155481)
经济(155131)
研究(138927)
理学(133332)
理学院(131832)
管理学(129517)
管理学院(128800)
中国(109691)
(85749)
科学(85659)
(80093)
(72375)
(69851)
中心(65207)
业大(63631)
研究所(63212)
(61775)
农业(61269)
财经(56743)
(56561)
师范(56032)
北京(54346)
(51503)
(50538)
(50009)
经济学(45906)
师范大学(44727)
基金
项目(270295)
科学(211864)
研究(202662)
基金(192503)
(167169)
国家(165608)
科学基金(141622)
社会(126830)
社会科(119783)
社会科学(119754)
(108092)
基金项目(102176)
教育(92335)
(89745)
自然(89626)
自然科(87458)
自然科学(87442)
自然科学基金(85833)
编号(85665)
资助(78185)
成果(69598)
(61838)
重点(60583)
课题(59033)
(58653)
(55900)
创新(52007)
国家社会(51407)
科研(50661)
项目编号(50645)
期刊
(186016)
经济(186016)
研究(120175)
中国(87921)
(79913)
学报(63003)
科学(59313)
管理(54818)
农业(53886)
(52836)
教育(51068)
(48853)
金融(48853)
大学(48513)
学学(45678)
业经(35517)
技术(35247)
经济研究(27284)
财经(26538)
(26279)
问题(24800)
(22677)
图书(21221)
(20618)
科技(19244)
技术经济(18771)
理论(18731)
现代(18383)
资源(18319)
商业(18008)
共检索到6166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芳芳  
在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下,乡村旅游开发的项目也越来越多样化,而在乡村旅游产业中融入农耕文化意识,有利于让群众全面认知当地乡村的特点,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传统农耕文化是乡村旅游的核心资源,对游客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本文从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协同关系分析入手,提出了打造与乡村旅游结合的农耕文化特色体系,构建优化乡村旅游产业结构等路径,旨在加快实现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玉霞  
新时代背景下,农耕文化应在继承中持续发展,应以文旅融合理念为指导,结合乡村特色旅游资源,不断发展,不断升华,从而有效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文章首先解析了文旅融合的概念和内涵,其次阐述了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意义,最后探讨了文旅融合下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有效策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吴小琴  
乡村旅游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特色产物,以乡村田园风光、民俗文化、人居环境、自然环境为基础,独具地域特色。我国地大物博,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上,也极具潜力。文章分析了地域文化资源的形成因素,探讨地域文化资源对乡村旅游发展的作用以及两者的融合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牛振楠  
乡村振兴背景下,实现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对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传承农耕民俗文化,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等众多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当前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着专业旅游人才缺乏、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等现实困境,文章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主要模式分析着手,从加强专业旅游人才培养、完善乡村旅游配套设施、注重乡村旅游生态效益三个方面探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融合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胡果  
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实践证明,景村一体化发展,走“景村融合”发展之路是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不二选择。结合山西乡村旅游发展实践,通过案例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概括总结出景区依托型、景村互补型、景村共融型三大融合模式,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从旅游规划、品牌塑造、标准化建设、产业融合、人才保障等五个方面景村深度融合,推动山西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推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廖光萍  
作为我国当前旅游产业中的一支有生力量,乡村旅游促进了旅游产业与农村经济的双重发展,但开发过程中对农耕文化的传承发展不甚理想,阻碍了乡村旅游的深入发展。本文在阐释农耕文化内涵、表现形式与特性的基础上,通过对乡村旅游开发成绩与存在问题的简要分析,就其开发原则与发展对策提出一些粗浅的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龚慧  
美丽乡村注重挖掘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优势,为农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农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则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成果和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依托。美丽乡村与农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实现协同发展。但现阶段农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也面临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发展滞后、农村旅游业管理水平较低以及农村旅游业缺乏品牌意识等诸多挑战,因此如何挖掘美丽乡村优势,助力农村旅游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怡净  
贵州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之一,农耕文化内涵深厚,种类多样,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能够为其乡村旅游带来新的发展契机。文章对当前贵州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贵州省乡村旅游和农耕文化资源丰富,乡村旅游发展状况较为良好;但同时也存在着农耕文化挖掘不够深入、制约乡村旅游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乡村旅游中的农耕文化呈现出退化之势,耕地资源减少和环境污染严重、农耕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遇到瓶颈等问题。由此提出深入挖掘农耕文化、搭建"无景点"乡村旅游平台,加强农耕文化保护、加大农耕文化宣传力度,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友好型农耕旅游产业的对策建议,以助力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的有机融合,保障贵州省乡村旅游的稳定可持续...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佩群  
[目的]农耕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文化旅游的迅猛发展,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的有机结合,对于保护、传承中国文化以及促进乡村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通过文献查阅及相关资料的收集全面了解潮州市体验式乡村旅游、农耕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通过实地调查总结归纳潮州市乡村自然资源、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等基本乡村旅游资源,同时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游客对潮州市体验式乡村旅游的满意度,农耕文化的参与性及选择体验式乡村旅游农耕文化的目的等。[结果]潮州市乡村旅游农耕文化类型主要包括农家乐、民俗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莉琴  胡永飞  
近年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极大带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开启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面对已有的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乡土风情、便利的道路交通、多样化的旅游产品等发展基础,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依然面临着管理体系建设不完善、产品开发层次较低、专业人才缺乏、对外宣传营销不足的挑战,只有构建管理体系、创新产品和项目、完善人才队伍建设、打造知名品牌,才能在新阶段推进和实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添砖加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彭璐璐  
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路径。文章通过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意义、现有优势及困难所在,探索以深度挖掘乡村文化内涵、着力加强急需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持续加大各项保障力度等四个方面推进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谢珈  马晋文  朱莉  
乡村文化旅游作为农业产业新模式,能够有效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帮助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抓手。目前,我国乡村文化旅游发展较快,但也暴露出建设模式单一、产品定位不准、文化内涵不足等问题,面临高质量发展困境。本文在总结我国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提炼出乡村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应具备的价值特征,并从加强传统乡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注重乡村文化元素的挖掘、创新乡村文化旅游产品供给和发挥政府组织决策职能四个方面,提出乡村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春霞   徐秀玉   邱乐怡  
当前我国乡村旅游已由快速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现有对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的成果大多是基于资源供给或游客需求视角,鲜有从基于经营者视角对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展开的探讨。本文基于乡村旅游经营者视角,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对广州市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存在的困境展开调研,进而探讨其困境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优化路径。结果表明:广州市乡村旅游存在开发保护不深、经营管理不力、服务保障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多方参与的建设资金筹措机制、完善基本乡村旅游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创建特色乡村旅游品牌、调动相关利益群体参与经营等对策。本研究对推进广州市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理论指导意义,也可为其他地方的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卢志海  
佛山市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岭南乡土文化底蕴深厚,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契合度大,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是佛山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佛山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文章分析了佛山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现状与问题,阐述了佛山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原则,最后,结合佛山乡村旅游的特点,提出了从古朴村落、乡村美食、乡村商品、乡村民俗和乡村农庄(民宿)与文化创意融合发展的五大路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焦雷  李晓东  
农耕文化作为乡村旅游的精髓,其发掘程度及模式对乡村旅游发展规模及发展质量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文章通过文献分析和系统调研,对农耕文化的特征及重要性进行简要阐述,探讨了沂源县三岔乡乡村旅游中以农家乐、休闲娱乐和民俗表演为住的3种农耕文化的发展模式,同时指出在文化挖掘过程中存在的农耕文化产业链不完善、乡土特色缺乏及经营模式落后等问题,最后从挖掘农耕资源,打造农耕文化产品;拓展农耕观光体验,加快农耕旅游发展;加强农耕文化宣传,创建优势文化品牌;转变农耕文化发掘模式,创新农耕文化运营体系等方面提出对策措施,以期为沂源县三岔乡农耕文化的发掘与推广提供一定的理论及实践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