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89)
- 2023(15345)
- 2022(12346)
- 2021(11223)
- 2020(8906)
- 2019(19765)
- 2018(19118)
- 2017(36189)
- 2016(19535)
- 2015(21202)
- 2014(20736)
- 2013(20079)
- 2012(18306)
- 2011(16175)
- 2010(16403)
- 2009(15542)
- 2008(15172)
- 2007(13686)
- 2006(12187)
- 2005(11332)
- 学科
- 济(86485)
- 经济(86391)
- 业(84772)
- 企(77135)
- 企业(77135)
- 管理(72036)
- 业经(32372)
- 农(29020)
- 方法(28425)
- 财(27272)
- 中国(25854)
- 地方(21868)
- 农业(21187)
- 务(20681)
- 财务(20653)
- 财务管理(20631)
- 数学(19850)
- 数学方法(19685)
- 企业财务(19565)
- 技术(18940)
- 制(17926)
- 和(15915)
- 划(15805)
- 理论(15805)
- 策(15630)
- 贸(15152)
- 贸易(15137)
- 易(14662)
- 环境(14448)
- 体(13995)
- 机构
- 学院(273310)
- 大学(261644)
- 济(115318)
- 经济(113126)
- 管理(107499)
- 理学(91209)
- 理学院(90322)
- 管理学(89200)
- 管理学院(88679)
- 研究(88426)
- 中国(70225)
- 财(54984)
- 京(54868)
- 科学(50269)
- 江(43666)
- 所(43186)
- 农(43179)
- 财经(42700)
- 中心(40705)
- 经(38621)
- 研究所(38343)
- 业大(36072)
- 州(34996)
- 范(34409)
- 北京(34314)
- 经济学(34308)
- 师范(34105)
- 农业(33416)
- 院(32605)
- 财经大学(31140)
- 基金
- 项目(174398)
- 科学(140180)
- 研究(135447)
- 基金(124975)
- 家(106371)
- 国家(105291)
- 科学基金(93004)
- 社会(88348)
- 社会科(83822)
- 社会科学(83805)
- 省(71946)
- 基金项目(65399)
- 教育(61531)
- 划(57714)
- 自然(56272)
- 编号(56037)
- 自然科(54995)
- 自然科学(54984)
- 自然科学基金(54028)
- 资助(48760)
- 成果(44320)
- 发(43603)
- 创(40376)
- 重点(39241)
- 课题(39120)
- 业(38553)
- 部(37501)
- 创新(36746)
- 国家社会(36421)
- 发展(36042)
- 期刊
- 济(141559)
- 经济(141559)
- 研究(82820)
- 中国(58780)
- 管理(46809)
- 财(45950)
- 农(42878)
- 科学(34645)
- 学报(33450)
- 教育(32745)
- 农业(29628)
- 融(28076)
- 金融(28076)
- 业经(27807)
- 技术(26785)
- 大学(26753)
- 学学(25364)
- 经济研究(22056)
- 财经(21255)
- 经(18545)
- 问题(17862)
- 业(17471)
- 技术经济(15290)
- 商业(14665)
- 现代(14481)
- 贸(13968)
- 财会(13609)
- 世界(13311)
- 经济管理(12543)
- 科技(12395)
共检索到4251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光球 张文
为了考察高质量发展视角下不同转型升级路径对转型效果的影响,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定义重污染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并划分维度,根据内涵提出五条转型升级路径:技术创新路径、绿色发展路径、均衡发展路径、资源配置路径、顾客导向路径,分析各路径的运作机理,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转型升级路径仿真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五条路径对企业转型升级效益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均衡发展路径为最优路径,该路径2019年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增长率分别为:14.31%、8.60%、23.49%,关键影响因素为技术研发占比。五条路径协同推进重污染企业转型升级,但是嵌入创新型两化融合技术与信息平台的均衡发展之路,能加速实现重污染企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光球 张文
为了考察高质量发展视角下不同转型升级路径对转型效果的影响,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定义重污染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并划分维度,根据内涵提出五条转型升级路径:技术创新路径、绿色发展路径、均衡发展路径、资源配置路径、顾客导向路径,分析各路径的运作机理,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转型升级路径仿真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五条路径对企业转型升级效益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均衡发展路径为最优路径,该路径2019年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增长率分别为:14.31%、8.60%、23.49%,关键影响因素为技术研发占比。五条路径协同推进重污染企业转型升级,但是嵌入创新型两化融合技术与信息平台的均衡发展之路,能加速实现重污染企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求索
[作者]
王小林 杨志红
数据作为新生产要素,显著改变了企业的要素投入模式和价值创造路径,带来了企业数字化转型浪潮。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企业把数据要素和数字技术引入生产函数,与其他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进行新的组合,以创造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数字要素通过替代效应优化企业要素投入结构,扩充数据资本,带来企业发展动力变革;数字技术通过渗透效应促进要素在生产全过程的协同,并通过“连接”促进创新资源整合,激发技术迭代,带来企业发展效率变革;数字技术与数据的交互作用改变企业竞争模式,通过融合效应赋能产业组织变革。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要素替代效应、技术渗透效应和竞争模式转变的融合效应,发挥转型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促进企业向高质量发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孟祥松 唐雨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正在成为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并且实现高质量发展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目标。同时,随着数字化技术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不断成熟,重污染企业迎来了数字化转型新机遇,而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在转型中提供必要的监督和管理。文章选取2011—2021年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内部控制在数字化转型与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数字化转型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两个维度间存在中介效应,即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改善企业的环境绩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文章研究结论不仅为微观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也为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局面提供了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薇伶 郭燕 杜春晶
本文以高质量发展为视角,以中国31个省份为研究对象,对2011-2021年的消费升级与产业升级水平进行评价,并通过构建二者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中国省级层面消费升级与产业升级状况及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进程逐步加快,且呈现增长趋势,逐渐向好发展;现阶段中国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的耦合协调度处于轻度失调阶段,并且从地域来看,东部和中部地区协调度水平较高,西部地区耦合协调度较低;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的耦合协调度呈现全局空间正相关性以及局部空间正相关性。
关键词:
消费升级 产业升级 耦合协调 空间自相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光球 申雪 陆秋琴
为探索影响重污染企业高端化发展的核心因素,继而优化企业要素投入,找出最适合我国重污染企业发展的路径,以252家重污染企业样本数据为研究对象,构建转型升级驱动下重污染企业高端化发展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各指标影响力进行实证分析,并观察各影响因素的影响力大小。研究结果表明,转型升级外界环境、要素升级能力、转型升级效益反馈都对重污染企业高端化发展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自身要素升级能力对高端化发展影响最大。促进企业工艺产品创新升级、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与提高知识储备是当今重污染企业高端化发展的重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光球 申雪 陆秋琴
为探索影响重污染企业高端化发展的核心因素,继而优化企业要素投入,找出最适合我国重污染企业发展的路径,以252家重污染企业样本数据为研究对象,构建转型升级驱动下重污染企业高端化发展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各指标影响力进行实证分析,并观察各影响因素的影响力大小。研究结果表明,转型升级外界环境、要素升级能力、转型升级效益反馈都对重污染企业高端化发展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自身要素升级能力对高端化发展影响最大。促进企业工艺产品创新升级、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与提高知识储备是当今重污染企业高端化发展的重点。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燕 张逸荃 高强
物业服务是民生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增进民生福祉、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物业企业作为其基本服务单元,探究高质量发展视角下以增效提质、与时俱进、人民满意为标尺的服务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全国43家物业上市企业作为截面样本,以高质量发展为研究视角,引入ESG理念,重构物业服务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采用SE-DEA模型对其物业服务效率进行测度与比较,并按不同的ESG等级分析制约物业服务效率的因素,由此提出中国物业服务上市企业服务效率提升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谢炜瑜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迎来了新机遇、新挑战。高校内部审计是高校治理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有效履行审计监督职能,有助于学校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推进学校治理体系改革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文章基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探析当下高校审计监督的要求,从高校审计监督的实际情况出发,总结目前高校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提出应通过转变内部审计理念、加强顶层设计、创新协同机制、加强审计整改、强化自身建设等方法提升审计质效,以高质量审计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高质量 高校审计 监督质效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黄光球 宋明明
以陕西省重污染企业为研究对象,从技术变迁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技术变迁的内涵、特征和模式,重新定义陕西省重污染企业技术变迁的内涵和模式,进而提出3条技术变迁式转型升级路径:生产技术变迁路径、环保技术变迁路径、信息技术变迁路径,并进一步具体阐析各条路径的运作机理;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各条转型升级路径进行仿真模拟,结果表明3条路径对企业转型都具有正向影响,其中信息技术变迁路径带来的转型效果最优,而该路径的关键影响因素是企业信息系统上线率。研究得出结论: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引入和信息化技术人员的培养是陕西省重污染企业目前转型升级的重点。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邹国伟 朱文涛
城市地价对于创新发展而言到底是"双刃剑"还是"单刃刀"?宏观层面的探讨通常因忽略了城市地价与微观企业研发行为的关系而难以给出清晰的判断。基于微观企业视角,利用2011年~2015年中国沪深股市342家上市公司与中国36个城市的匹配数据,实证考察城市地价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发现城市地价与企业研发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即当地价水平较低时,一定程度的地价上涨有助于推动企业研发,但当地价达到一定门槛值时,地价的继续上涨将对企业研发产生抑制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三种土地类型中,企业研发受工业地价的影响最为明显;从分区域和企业性质来看,中西部内陆城市的企业研发活动受地价影响更为明显,民营企业研发活动受地价的影响大于国有企业。这一研究结论有助于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地价与企业研发支出间的关系,同时可为创新政策的制定提供经验参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池国华 蒋志远
内部控制评价对于企业自我完善和发展至关重要,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难以满足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这主要是由于缺少科学的评价思路和方法。本文基于系统观构建内部控制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网络DEA模型与Global Malmquist指数对2019~2021年我国1653家制造业A股非*ST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应用网络DEA模型构建的内部控制效率指数更符合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分析发现,企业的内部环境、风险评估和控制活动效率易受外部环境影响,内部控制效率提升依赖于企业对相关规范的应用能力。此外,内部控制效率与企业资产规模、成立年限和股权制衡度负相关,与独立董事比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和管理层持股比例正相关,且非国有企业比国有企业具有更高的内部控制效率。这些发现验证了网络DEA模型在评价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效率方面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企业内部控制的改进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依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余红伟 林子祥 胡力元 赵晨瑞 张继宏
管理改进与技术创新是工业企业实现高质量减排的两大关键路径。运用Shapley值分解方法实证测度了技术创新与管理改进对工业企业碳减排技术进步效率的贡献作用。结果发现,整体上技术创新与管理改进的贡献率分别为28.45%和71.55%,并且二者贡献率在不同类型特征企业之间存在明显差异。随着企业技术进步水平、雇佣规模和能耗水平的提升,技术创新的贡献率逐步递减,而管理创新的贡献率则呈现递增趋势。首次对企业管理改进与技术创新对碳排放效率的贡献进行测度,为优化“双碳”目标政策与指导企业减排行动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宋庆凯 王雨晨 宋皓杰
本文以2011~2021年中国A股上市的重污染企业为研究样本,分析了重污染企业亲社会行为与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企业融资约束在企业亲社会行为和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发现,重污染企业的亲社会行为能够显著地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并且验证了企业融资约束在其中所起到的中介作用。企业的亲社会行为帮助企业改善了企业形象,进而影响到利益相关者并降低了企业的融资约束,促进企业更好地融资,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助于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此外,研究又进一步基于产权性质、地理位置等一系列因素进行了分析。本文丰富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并为重污染行业企业如何进行高质量转型、提升发展质量提供了实证依据和更多的思路及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长江 张思涵 侯梦晓
现有文献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描述为企业具备资源配置协调、内部管理机制完善、生产经营方式绿色化、产品服务质量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强等特征的一种理想状态。对于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度,主要探讨了构建多指标评价体系和单一指标替代两种方法。内外部资源整合能力欠缺、价值性资源开发不足,管理机制不健全、文化建设落后,生产经营方式不清洁、环境污染严重,产品质量问题频发、难以留住消费者,以及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弱、资金人才双不足是阻碍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原因。对此,提出协调配置内外部资源、完善内部管理机制、促进生产经营方式绿色化、提升产品服务质量、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等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