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736)
2023(21038)
2022(17748)
2021(16340)
2020(13683)
2019(30543)
2018(30144)
2017(57182)
2016(30868)
2015(34092)
2014(33419)
2013(32415)
2012(29660)
2011(26695)
2010(26859)
2009(24535)
2008(23513)
2007(20605)
2006(17911)
2005(15527)
作者
(87067)
(72485)
(72374)
(68377)
(46176)
(34863)
(32528)
(28330)
(27593)
(25731)
(24737)
(24503)
(23123)
(22784)
(22548)
(22228)
(21561)
(21502)
(21032)
(20904)
(18089)
(17825)
(17788)
(16601)
(16405)
(16161)
(16024)
(15940)
(14534)
(14298)
学科
(128560)
经济(128448)
管理(90023)
(87753)
(71432)
企业(71432)
方法(57782)
数学(50998)
数学方法(50253)
中国(36139)
(34808)
(30470)
地方(30269)
业经(28973)
技术(25223)
农业(24090)
(23968)
(23842)
贸易(23826)
(23042)
(21608)
理论(20395)
(19851)
环境(19836)
银行(19796)
(19528)
金融(19525)
(19190)
财务(19111)
财务管理(19071)
机构
学院(427367)
大学(422772)
(173187)
经济(169732)
管理(166407)
理学(144494)
理学院(142894)
研究(141878)
管理学(140093)
管理学院(139320)
中国(106628)
(88356)
科学(88163)
(77505)
(72050)
(70275)
中心(66203)
业大(64820)
研究所(64025)
(63808)
财经(62229)
(56651)
农业(56631)
(56183)
师范(55500)
北京(54912)
经济学(52913)
(52225)
(51102)
经济学院(47855)
基金
项目(295918)
科学(234852)
基金(215018)
研究(212815)
(189226)
国家(187670)
科学基金(162151)
社会(136522)
社会科(129708)
社会科学(129681)
(117853)
基金项目(113423)
自然(106279)
自然科(103989)
自然科学(103968)
自然科学基金(102096)
教育(99864)
(99100)
资助(87795)
编号(85139)
重点(67177)
成果(66788)
(66614)
(64872)
(64352)
创新(60104)
课题(59633)
国家社会(56839)
科研(56823)
教育部(55448)
期刊
(186299)
经济(186299)
研究(118636)
中国(85786)
学报(66897)
(64467)
管理(63098)
科学(62649)
(58927)
大学(51064)
教育(49895)
学学(48351)
农业(44541)
技术(41161)
(38285)
金融(38285)
业经(32567)
经济研究(30896)
财经(29872)
(25745)
(24851)
问题(23733)
技术经济(21999)
统计(21844)
科技(21630)
(21022)
商业(20684)
(19858)
(18891)
资源(18549)
共检索到6242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安书伟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关键时期,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本文从空间相关性视角切入,以2009-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采用空间杜宾模型(SDM)分析了技术创新对区域消费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技术创新不仅对当地消费升级有显著促进作用,还对周边地区消费升级有较强的正向溢出作用。同时,本文还探讨了技术创新对区域消费升级影响的空间异质性,并基于空间效应分解量化发现,西部地区技术创新的本地效应更加明显,而东部地区的溢出效应更为明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姜芮   孟令航   刘帮成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提出主要目标任务时将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作为首要目标任务,并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日益发挥重要作用,探究其作用效果也成为重要的现实问题。本文基于我国30个省(区、市)2005—2021年面板数据运用OLS方法、固定效应模型、GLS方法、空间计量方法和面板门槛模型等探究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对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科技创新人才集聚能显著促进区域内经济高质量发展,目前仍处于线性促进阶段。30个省(区、市)的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度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较为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且基本呈现高高集聚模式和低低集聚模式。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度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鉴于此,本文从科技创新人才集聚视角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程显宏   姜国刚  
文章构建三级指标体系测度中国省级数字经济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采用201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了数字经济、区域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数字经济水平提升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当期区域创新水平上升抑制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在上一期发挥促进效应。第二,采用系统GMM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当期数字经济水平提升和上一期区域创新增加均会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三,IV因果中介效应回归表明,数字经济提高可以促进区域创新发展,进而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因此区域创新具有中介效应。第四,分地区来看,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的数字经济通过直接效应影响本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东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具有直接和间接效应;西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具有直接效应,但西部地区的区域创新会显著降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程显宏   姜国刚  
文章构建三级指标体系测度中国省级数字经济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采用201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了数字经济、区域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数字经济水平提升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当期区域创新水平上升抑制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在上一期发挥促进效应。第二,采用系统GMM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当期数字经济水平提升和上一期区域创新增加均会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三,IV因果中介效应回归表明,数字经济提高可以促进区域创新发展,进而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因此区域创新具有中介效应。第四,分地区来看,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的数字经济通过直接效应影响本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东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具有直接和间接效应;西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具有直接效应,但西部地区的区域创新会显著降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福平  李欣  
本文主要在空间溢出视角下从独立效应与协同效应两条路径考察区域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选择空间杜宾模型对相关理论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就独立效应而言,我国区域创新不仅促进了本区域经济质量提升,且存在正向空间溢出;产业升级虽对本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但对其他区域发展质量产生抑制作用。就协同效应而言,区域创新与产业结构协同深化对本区域及其他区域经济质量均存在促进作用。因此,在我国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各地应更加注重践行服务民生的发展思想,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建设,切实履行"服务型政府"职责,做好顶层设计,为区域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源动力,以实现两者协调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古晨光   李蕾   田宇  
本文利用中国30个省份2005—2019年的区域创新面板数据,运用DEA模型和区域熵方法分别测度区域创新效率和高技术产业集聚值,从空间计量经济学视角对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和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从全国层面看,高技术产业集聚通过规模经济效应、产业关联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对区域创新效率产生显著的影响作用,高技术产业集聚和区域创新效率存在非线性倒U形关系。从区域层面看,高技术产业集聚对于区域创新效率的正向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显著强于中西部地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谢勇  金光辉  
提高创新要素配置效率是解决我国持续性高质量发展进程中诸多问题的关键之一。本文结合经济高质量发展视域下创新要素新内涵,将数据要素引入指标体系,对我国省(区)市创新要素配置静态效率和动态效率进行测算与分析,并依据效率值将各省(区)市分为三个不同创新要素配置水平,测算不同因素对不同创新要素配置水平地区配置效率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表明: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干扰影响对于准确测算创新要素配置效率很有必要;我国创新要素配置存在明显省域差异,Malmquist指数模型可以动态反映各省市创新要素配置效率变化情况;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开放程度等因素对不同创新要素配置水平省份的配置效率存在不同影响。基于此,应大力提升经济发展水平,优化财政科技支出结构;引导人才要素区际流动,建立创新要素区域帮扶机制;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打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杜军  苏小玲  鄢波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既要开发海洋也要保护海洋,海洋环境规制作为规范海洋经济活动的工具,对于推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基于2006—2016年沿海11省份的面板数据,测算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采用空间计量模型检验了海洋环境规制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大海洋环境规制强度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海洋环境规制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布差异,在南部和北部海洋经济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东部海洋经济圈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影响。研究结论对海洋环境规制政策的制定、提高海洋环境质量和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赢”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杜军  苏小玲  鄢波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既要开发海洋也要保护海洋,海洋环境规制作为规范海洋经济活动的工具,对于推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基于2006—2016年沿海11省份的面板数据,测算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采用空间计量模型检验了海洋环境规制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大海洋环境规制强度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海洋环境规制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布差异,在南部和北部海洋经济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东部海洋经济圈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影响。研究结论对海洋环境规制政策的制定、提高海洋环境质量和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赢”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薇伶  郭燕  杜春晶  
本文以高质量发展为视角,以中国31个省份为研究对象,对2011-2021年的消费升级与产业升级水平进行评价,并通过构建二者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中国省级层面消费升级与产业升级状况及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进程逐步加快,且呈现增长趋势,逐渐向好发展;现阶段中国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的耦合协调度处于轻度失调阶段,并且从地域来看,东部和中部地区协调度水平较高,西部地区耦合协调度较低;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的耦合协调度呈现全局空间正相关性以及局部空间正相关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尹迎港  常向东  
基于我国2009—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与区域碳减排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碳排放强度在地区之间具有正向作用机制;科技创新、产业机构升级以及二者的交互关联作用对区域碳排放强度的降低具有积极显著的作用,并且人力资本、对外开放、基础设施水平、宏观税负、公共服务水平等因素都会对区域碳排放强度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中介机制效应检验发现,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可以相互促进,并能够作为彼此的中介变量加快地区碳排放强度的降低,且提高能源效率也是二者间接影响区域碳减排的重要传导路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唯杰  
本文围绕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从发展指标入手,基于发展的逻辑内涵,着眼于高质量发展的主导方向,重点论述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在于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交互影响所产生的动能,并强调战略新兴产业的引领作用。由此,区域经济发展需要重塑发展路径,在提高产业创新力、建立利益协调机制等方面积极布局。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亚雄  黄洁  
运用中国27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动态空间SAR模型,从工业经济效率和效益两方面进行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介效应分析。研究发现:环境规制能促进工业经济效率提升,并具有空间溢出效应;技术创新的正向中介传导效应占比超过30%。但环境规制没有显著提升工业经济效益,技术创新也没有发挥中介传导作用。环境规制对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空间异质性:东部城市环境规制提升了工业经济效率,技术创新具有中介传导机制;中部城市存在环境规制损害工业经济效率和效益的风险;东部、西部、东北城市环境规制对经济效益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廖东声   梁福玲   庄定鹏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和主导产业,商贸流通业的转型升级是保障国民经济稳定高效运行的核心。为了深入研究科技创新对此的驱动作用,本研究构建了商贸流通业转型升级的指数体系,并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对2011-2021年中国31个省(区、市)的数据进行了深入探索。结论显示:在考察期内,中国商贸流通业的转型升级指数呈现持续的增长态势;科技创新能显著促进商贸流通业的转型升级,其中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尤为关键;商贸流通业的转型升级现象不仅表现出由空间溢出效应引起的负面影响,同时也揭示了显著的滞后效应;此外,科技创新对商贸流通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在地区间表现出异质性,对东部地区的影响尤为突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瑾   单子强  
绿色技术创新作为实现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研究其产生的碳减排效应及作用机制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中国2006—2020年282个城市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考察了绿色技术创新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1)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城市碳减排效应,且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2)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高级化均增强了绿色技术创新的城市碳减排效果;(3)绿色技术创新的碳减排效应存在区域差异与时间差异,东部地区和提出创新驱动战略之后绿色技术创新对城市碳减排的效果更加明显。因此,要进一步完善绿色技术创新体制机制,构建城市之间绿色技术创新与节能减排协同联动机制,因地制宜地制定绿色技术创新激励政策,推进城市绿色低碳转型以及“双碳”目标实现进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