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97)
2023(14794)
2022(12064)
2021(11036)
2020(8730)
2019(19789)
2018(19200)
2017(35928)
2016(19322)
2015(21470)
2014(21121)
2013(20536)
2012(18954)
2011(17318)
2010(17282)
2009(16066)
2008(15502)
2007(13648)
2006(12322)
2005(11531)
作者
(53396)
(44239)
(44032)
(41924)
(28360)
(21047)
(19965)
(17028)
(17010)
(15630)
(15215)
(14821)
(14118)
(14033)
(13797)
(13734)
(13127)
(12933)
(12734)
(12607)
(11126)
(10756)
(10673)
(10205)
(9993)
(9892)
(9832)
(9667)
(8973)
(8701)
学科
(87803)
经济(87719)
管理(52034)
(49772)
(37676)
企业(37676)
中国(31678)
方法(29821)
(25921)
数学(25831)
数学方法(25661)
地方(22243)
业经(20909)
(19016)
贸易(18997)
(18457)
(18363)
农业(17208)
(16637)
(16032)
金融(16031)
(15939)
银行(15924)
(15556)
(15047)
(14298)
环境(13689)
技术(12186)
地方经济(11929)
(11796)
机构
学院(270902)
大学(268791)
(122589)
经济(120423)
研究(100484)
管理(99517)
理学(84158)
理学院(83209)
管理学(81986)
管理学院(81480)
中国(79492)
(58006)
科学(56103)
(55631)
(49768)
中心(45159)
研究所(44637)
财经(43833)
(42054)
(40621)
(40047)
经济学(39442)
北京(37349)
(37113)
师范(36791)
(36280)
经济学院(35471)
业大(34612)
(32758)
财经大学(32555)
基金
项目(174771)
科学(139701)
研究(133230)
基金(127916)
(110693)
国家(109789)
科学基金(94312)
社会(88261)
社会科(83868)
社会科学(83853)
(66344)
基金项目(65846)
教育(60726)
自然(56492)
(56112)
自然科(55274)
自然科学(55262)
自然科学基金(54298)
编号(53432)
资助(51729)
成果(43851)
(43401)
重点(39960)
(39535)
国家社会(37968)
课题(37913)
(36701)
发展(35900)
(35287)
教育部(34587)
期刊
(143491)
经济(143491)
研究(89631)
中国(60938)
(41135)
(41124)
管理(39900)
科学(37122)
学报(37015)
教育(33342)
(31656)
金融(31656)
大学(29046)
农业(28431)
学学(27046)
经济研究(24855)
业经(24298)
技术(23093)
财经(22483)
(19619)
问题(18920)
(17376)
国际(16053)
(15943)
世界(15824)
技术经济(13164)
商业(12895)
现代(12497)
图书(12153)
(12073)
共检索到4299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恢林   麦宇航   谢沂志  
文章基于传统市场化效率的局限性,创新性地提出市场化效能概念,市场化效能是从经济效率、社会公平、经济可持续等多维度全面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综合总绩效。先从理论上系统阐述了市场化效能的内涵及机理;然后,运用DEA-Malmquist模型,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对200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市场化效能的有效情况和变化趋势进行测算。静态效率结果表明,中国市场化效能的有效性整体偏低,离完全有效尚有较大差距,地区间也存在差异;动态效率结果显示,中国市场化效能指数处于有升有降的波动状态,不同地区市场化效能的变化情况存在差异。
[期刊] 求索  [作者] 王小林  杨志红  
数据作为新生产要素,显著改变了企业的要素投入模式和价值创造路径,带来了企业数字化转型浪潮。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企业把数据要素和数字技术引入生产函数,与其他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进行新的组合,以创造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数字要素通过替代效应优化企业要素投入结构,扩充数据资本,带来企业发展动力变革;数字技术通过渗透效应促进要素在生产全过程的协同,并通过“连接”促进创新资源整合,激发技术迭代,带来企业发展效率变革;数字技术与数据的交互作用改变企业竞争模式,通过融合效应赋能产业组织变革。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要素替代效应、技术渗透效应和竞争模式转变的融合效应,发挥转型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促进企业向高质量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燕   张逸荃   高强  
物业服务是民生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增进民生福祉、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物业企业作为其基本服务单元,探究高质量发展视角下以增效提质、与时俱进、人民满意为标尺的服务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全国43家物业上市企业作为截面样本,以高质量发展为研究视角,引入ESG理念,重构物业服务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采用SE-DEA模型对其物业服务效率进行测度与比较,并按不同的ESG等级分析制约物业服务效率的因素,由此提出中国物业服务上市企业服务效率提升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薇伶  郭燕  杜春晶  
本文以高质量发展为视角,以中国31个省份为研究对象,对2011-2021年的消费升级与产业升级水平进行评价,并通过构建二者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中国省级层面消费升级与产业升级状况及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进程逐步加快,且呈现增长趋势,逐渐向好发展;现阶段中国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的耦合协调度处于轻度失调阶段,并且从地域来看,东部和中部地区协调度水平较高,西部地区耦合协调度较低;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的耦合协调度呈现全局空间正相关性以及局部空间正相关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思薇  刘一康  
区域协调发展是新时代背景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为了研究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时间变化趋势与空间分布情况,文章通过梳理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建立包含8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33个三级指标的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收集我国30个省份2004—2019年的相关面板数据,并运用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对各指标进行赋权,得到各年份各省份的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最后运用标准差椭圆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整体呈现上升态势,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虽然逐渐缩小但仍然存在,各省份的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呈现东部、中部、西部梯度下降分布;同时,在基本公共服务和资源环境友好方面,各省份的水平分布较为集中,基本实现均等化,而在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社会进步等方面,东部发达省份仍表现突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汪文生  考晓璇  
本文基于高质量发展视角,选取环渤海地区14城市为研究样本,构建环渤海地区物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三阶段DEA模型测算环渤海地区物流效率,分析环渤海区域内城市之间物流效率时空差异及发展质量。研究显示:(1)区域内样本城市物流效率、发展质量差异大;物流效率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明显,对不同城市分别表现为抑制和放大效应,使物流效率在不剔除环境因素影响的情况下被低估或高估。(2)经济发展水平与物流产业发展水平之间具有正相关的关系,GDP粗放增长,资源配置不合理,降低了物流运作效率。(3)物流综合效率受到纯技术效率的影响较低,与随机干扰项相比,管理无效率影响更加显著,管理因素对投入松弛变量的影响更加显著。(4)时空特征差异明显,区域内省、市之间物流效率整体差异较大;省内各市之间物流效率差异显著;环渤海区域内部物流效率整体呈现多极化;同一区域物流效率在时间维度上差异较小。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博英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服务的可贸易性不断提高,服务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将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中韩贸易历史悠久,特别是自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签定以来,中韩货物贸易增长较快,但中韩服务贸易的发展相对滞后,已成为影响中韩贸易长期发展的短板。本文利用2000-2017年中韩服务贸易数据,运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对中韩服务贸易的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对中韩服务贸易的互补性和竞争性进行了深入研究,找出了影响中韩服务贸易的关键因素,提出了进一步发展中韩服务贸易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珊珊   卜伟   李晨曦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从“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三化”视角构建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测度指标体系,使用CRITIC-熵权法对全国30个省(区、市)2011—2019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进行测度,使用障碍因子诊断模型识别制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因素,采用Dagum基尼系数进行地区差异性比较,运用Kernel密度揭示分布动态及其演进特征。结果显示:(1)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提升,各维度的增长趋势并不一致;(2)中国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呈现出按东部-中部-西部阶梯分布的特征,各区域的绿色化发展均表现突出;中国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总体差异逐步扩大,主要归因于地区间存在的差异;(3)全国及三大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都呈现出绝对差异扩大的趋势;各省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首要障碍因子是高技术产品出口技术复杂度。本文为把握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态势和地区差异、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启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光球  张文  
为了考察高质量发展视角下不同转型升级路径对转型效果的影响,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定义重污染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并划分维度,根据内涵提出五条转型升级路径:技术创新路径、绿色发展路径、均衡发展路径、资源配置路径、顾客导向路径,分析各路径的运作机理,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转型升级路径仿真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五条路径对企业转型升级效益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均衡发展路径为最优路径,该路径2019年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增长率分别为:14.31%、8.60%、23.49%,关键影响因素为技术研发占比。五条路径协同推进重污染企业转型升级,但是嵌入创新型两化融合技术与信息平台的均衡发展之路,能加速实现重污染企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谢炜瑜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迎来了新机遇、新挑战。高校内部审计是高校治理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有效履行审计监督职能,有助于学校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推进学校治理体系改革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文章基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探析当下高校审计监督的要求,从高校审计监督的实际情况出发,总结目前高校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提出应通过转变内部审计理念、加强顶层设计、创新协同机制、加强审计整改、强化自身建设等方法提升审计质效,以高质量审计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光球  张文  
为了考察高质量发展视角下不同转型升级路径对转型效果的影响,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定义重污染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并划分维度,根据内涵提出五条转型升级路径:技术创新路径、绿色发展路径、均衡发展路径、资源配置路径、顾客导向路径,分析各路径的运作机理,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转型升级路径仿真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五条路径对企业转型升级效益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均衡发展路径为最优路径,该路径2019年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增长率分别为:14.31%、8.60%、23.49%,关键影响因素为技术研发占比。五条路径协同推进重污染企业转型升级,但是嵌入创新型两化融合技术与信息平台的均衡发展之路,能加速实现重污染企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瑶璇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发展主题,医院经济运行评价指标应当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文章立足高质量发展视角,通过相关文献和政策文件的频次统计,构建了医院经济运行评价指标体系,共包括运营效益、风险控制、收支结构、发展能力4个一级指标,运行效率等8个二级指标以及总资产周转率等22个三级指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文革   何斐然   赵亮  
本文通过构建收入分配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使用熵值法综合测算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区、市)的收入分配水平,采用Dagum基尼系数法测度收入分配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其来源,并运用变异系数和空间收敛模型检验其σ收敛、β收敛。研究发现:(1)中国各省份收入分配水平差距较大且总体差异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从区域内差异来看,西部区域最大,东部区域次之,中部区域最小,三大区域的区域内差异均呈现扩大趋势;东部与西部的区域间差异较大,其次是东部与中部、中部与西部,且区域间差异均呈现扩大趋势;虽然区域间差异的贡献程度呈减弱趋势,但仍是全国收入分配水平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3)全国及东中西部三大区域收入分配水平不存在明显的σ收敛特征,但均存在明显的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丁镜  
开放教育加强学士论文质量建设是为了提升学士学位授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顺应高质量发展趋势的需要。开放教育学士论文质量因受基层开大重视不够、指导教师履职不力、学生写作素养不高等因素制约而不尽如人意,加强其质量建设应选择优化顶层设计、突出队伍建设、强化过程管理的路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简新华  聂长飞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要切实有效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准确衡量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实际状况。本文从产品和服务质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运行状态5个方面构建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测度并深入分析了中国1978—2018年的高质量发展状况。研究结果显示:(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质量发展指数稳步提升,年均增长率为2.51%。(2)中国高质量发展5个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度不断提高,由1978年的0.489上升至2018年的0.836。(3)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扩张速度明显滞后于经济增长数量的扩张速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