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74)
- 2023(16587)
- 2022(13312)
- 2021(11858)
- 2020(9356)
- 2019(20521)
- 2018(20040)
- 2017(37473)
- 2016(20096)
- 2015(22197)
- 2014(22055)
- 2013(21487)
- 2012(20029)
- 2011(18448)
- 2010(18796)
- 2009(17779)
- 2008(17147)
- 2007(15512)
- 2006(14109)
- 2005(13392)
- 学科
- 济(101698)
- 经济(101585)
- 管理(60673)
- 业(53068)
- 企(42098)
- 企业(42098)
- 中国(30340)
- 地方(28716)
- 方法(27828)
- 农(25809)
- 业经(25488)
- 数学(23461)
- 数学方法(23241)
- 财(21862)
- 制(21325)
- 学(17790)
- 农业(17750)
- 融(17403)
- 金融(17397)
- 银(17255)
- 银行(17239)
- 地方经济(17004)
- 行(16760)
- 环境(16174)
- 发(15194)
- 贸(15142)
- 贸易(15127)
- 体(15073)
- 易(14534)
- 产业(14070)
- 机构
- 学院(290317)
- 大学(286098)
- 济(127622)
- 经济(124926)
- 研究(106826)
- 管理(104501)
- 理学(87577)
- 理学院(86509)
- 管理学(85223)
- 管理学院(84649)
- 中国(82071)
- 京(61339)
- 财(61166)
- 科学(60941)
- 所(53357)
- 中心(47952)
- 研究所(47500)
- 江(46909)
- 财经(46251)
- 农(43339)
- 经(41591)
- 范(40352)
- 经济学(40212)
- 师范(39988)
- 北京(39274)
- 院(39148)
- 州(37261)
- 业大(36784)
- 经济学院(35674)
- 财经大学(33799)
- 基金
- 项目(184451)
- 科学(146224)
- 研究(141921)
- 基金(131378)
- 家(113042)
- 国家(112052)
- 科学基金(96075)
- 社会(92768)
- 社会科(88031)
- 社会科学(88014)
- 省(73674)
- 基金项目(67597)
- 教育(64338)
- 划(60817)
- 编号(58433)
- 自然(56372)
- 自然科(54974)
- 自然科学(54962)
- 自然科学基金(53929)
- 资助(51862)
- 成果(48820)
- 发(46103)
- 重点(42584)
- 课题(42128)
- 部(40030)
- 制(39087)
- 国家社会(39053)
- 创(38880)
- 发展(37858)
- 展(37237)
- 期刊
- 济(161095)
- 经济(161095)
- 研究(96491)
- 中国(68975)
- 财(47455)
- 管理(42705)
- 农(42500)
- 学报(39423)
- 科学(38134)
- 教育(37258)
- 融(32366)
- 金融(32366)
- 大学(30860)
- 学学(28823)
- 农业(28676)
- 技术(26846)
- 经济研究(26626)
- 业经(26241)
- 财经(23854)
- 经(20734)
- 问题(19847)
- 贸(15745)
- 技术经济(14857)
- 世界(14416)
- 业(14301)
- 国际(13967)
- 商业(13799)
- 图书(13740)
- 坛(13446)
- 论坛(13446)
共检索到4716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师博 胡西娟
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是高质量发展视域下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依托。新发展阶段共同富裕的本质是在实现权利平等、机会均等基础上,全体人民在高质量发展中共建共享日益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数字经济能够有机融入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环境领域,以创新驱动充分发展,构建推进共同富裕的共建机制;数字经济能够缩小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行业差距,以创富助力均衡发展,构筑推进共同富裕的共享机制。但由于存在数字鸿沟,数字经济无序扩张也会拉大收入差距。因此,要加强并统筹规划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数字经济发展相关制度,建立与数字经济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以数字化改革提升公共服务的普惠水平,最终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共同富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翔 刘鸿艳
当前数字经济红利持续释放,对于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提供了新路径。本文选取2013-2020年我国31省份的面板数据,考察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数字经济发展通过发挥结构效应、收入效应和就业效应,能够显著提升城乡融合发展水平;且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推动作用越强。因此,应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在实现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俊利
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是切实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根本之策。在共同富裕视域下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是繁荣惠及农村、强化提升农业、富裕农民的关键,是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的因应之策。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具有内在耦合性,基于共同富裕视域下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的价值旨归,提出有效的实践路径:激发高质量发展潜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发展,精准实施开发式帮扶,加大农村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和美宜居,农民富裕富足。
关键词:
共同富裕 高质量 乡村振兴 农民增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洁玉 李富宁 张捷
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路径,实现共同富裕目标与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呈现辩证统一。新阶段下农业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对此,基于共同富裕目标视域出发,提出推动巩固脱贫与乡村振兴衔接、多举措健全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实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以创新机制带动农业绿色发展、创新乡村人才引进及培养机制等措施,推动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农业经济 高质量发展 发展策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冯套柱 李聪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而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文章基于2012-2021年我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实证检验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共同富裕的作用路径以及区域异质性。结果发现:从全国视角而言,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有显著促进效果。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新发展理念中绿色发展对于共同富裕目标实现作用最大,其次是创新发展。异质性检验结果说明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于共同富裕目标实现存在区域异质性差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蔡宁 王明月
新时代共同富裕要求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要以共同富裕为价值目标。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共同富裕视域下的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处理好供给与需求、公平与效率、生产与分配等关系。然而,当前乡村产业发展中却存在相应关系失衡的问题。基于此,要从政府力推、产业自强、目标明确等维度形成合力去破解,扫清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障碍,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晓明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数字经济是新生产力的代表,涵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治理数字化等多维内容,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等多维特征。要科学研判和不断完善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和路径,充分发挥其变革和赋能作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敏安
我国经济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但仍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尤其是城乡发展失衡问题较为突出,国内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问题也仍未得到有效解决。近年来,伴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的收入分配问题再次面临挑战,推动共同富裕任重而道远。共同富裕对于普惠金融提出的新要求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共同富裕 普惠金融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林书平 岑涛 王瑞
本文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运用全国31个省(区、市)2011—2021年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民营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发现:民营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该结论在替换模型、引入工具变量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民营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可以有效提升创新水平、增加税收收入和提高绿色生产效率,其中提升创新水平和提高绿色生产效率在民营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而增加税收收入中介效应不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政府干预和民营实体经济集聚在民营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民营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共同富裕的政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林书平 岑涛 王瑞
本文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运用31个省(区、市)2011—2021年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民营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发现:民营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该结论在替换模型、引入工具变量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民营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可以有效提升创新水平、增加税收收入和提高绿色生产效率,其中提升创新水平和提高绿色生产效率在民营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而增加税收收入中介效应不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政府干预和民营实体经济集聚在民营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民营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共同富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夏韡 徐立青
实现共同富裕是促进高质量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价值目标,而推进社会保障体系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行动路径。从社会保险覆盖率、社会保障基金、社会保障支出、社会保障待遇、社会救助力度五个维度构建社会保障体系高质量发展测度指标框架,并刻画不同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高质量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将共同富裕纳入社会保障体系高质量发展测度框架,引入GEM和EDM背景差异测度方法,对我国2013—2020年社会保障体系高质量发展水平展开测度。研究发现:不考虑共同富裕时,我国区域社会保障体系高质量发展排名依次为东部、东北、中部、西部。考虑共同富裕后,研究期内四大地区排名未发生变化,但整体发展水平均有所上升,东北地区与西部地区上升速度最快;在省份层面,考虑空间生态责任后,79%的省份排名发生变化。进一步分析发现,考虑共同富裕的测度方法能降低各省(区、市)之间异质性。依据两种测度结果及变化情况,将全国分为重点扶持区域、适度扶持区域、控制扶持区域,以赋予各地区内省份差异化发展策略。确保在共同富裕视域下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高质量发展,须建立科学合理的保障补偿机制,提升各区域经济发展优势;设立差异化考核激励机制,开展因地制宜发展模式;优化社会福利体系建设,着力提升民生福祉水平。
[期刊] 求索
[作者]
马骏
共同富裕诠释了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的价值追求,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体现了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共同富裕目标下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呈现出城乡资源要素双向能动融合、城乡经济形态互利共生融合、城乡物质精神系统有机融合的特征,并以人力资源赋能、绿水青山赋能、规模资本赋能、财产要素赋能、数字乡村赋能作为主要动能,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数据变效能、产能变产值等价值转化推动城乡共同富裕。因此,共同富裕目标下促进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应不断提高乡村资源变现能力,促进城乡功能需求互诉;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促进城乡富裕协同共进;破解城乡要素市场阻隔,促进城乡经济循环互补;消弭城乡设施服务落差,促进城乡生活品质均等;弥合城乡发展数字鸿沟,促进城乡治理高效同步。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城乡融合 高质量发展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陈良雨
共同富裕的推进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涉及国家的各个层面与诸多领域的协调发展。其中,教育与共同富裕之间也存在较强的共同演进关系。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为高质量发展在教育领域的诉求,在相对贫困问题、发展不平衡问题以及科技创新驱动上,与共同富裕存在明显的交汇点,并构成二者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但现实中,职业教育资源供给的有效性缺乏、效率优先主导下公共价值的现实偏离、普及性科学教育推进的滞后性等问题,成为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驱动共同富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有效发挥教育高质量发展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可以通过政策工具组合、公共价值整合、创新环境优化等机制建设来实现。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钱水土 方立凯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构建我国农民家庭的共同富裕指数,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农民共同富裕的机制、效应与特征,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显著提高农民共同富裕水平,且该作用呈现非线性特征;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农民金融素养及传统金融支农水平在其中存在正向调节作用,农业高质量发展存在部分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相较于东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中西部地区农民共同富裕的支持作用更明显。因此,应以农业高质量发展为着力点,加速农村数字金融信用体系建设,因地制宜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战略,鼓励数字普惠金融与“三农”融合发展,为农民共同富裕提供新动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怀国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和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同时也是新时代新征程推进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本文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的现代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的现代化,本质上是以经济现代化为基础的人的现代化,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富裕。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共同富裕 中国式现代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