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62)
- 2023(19478)
- 2022(16544)
- 2021(15608)
- 2020(12973)
- 2019(29892)
- 2018(29915)
- 2017(55903)
- 2016(31188)
- 2015(35704)
- 2014(35853)
- 2013(34648)
- 2012(32498)
- 2011(29432)
- 2010(30050)
- 2009(27579)
- 2008(27422)
- 2007(24882)
- 2006(21966)
- 2005(19861)
- 学科
- 济(121552)
- 经济(121413)
- 管理(82959)
- 业(77479)
- 企(61044)
- 企业(61044)
- 方法(50310)
- 数学(43534)
- 数学方法(42901)
- 中国(40609)
- 农(36767)
- 财(31589)
- 地方(30368)
- 业经(27375)
- 学(26609)
- 教育(24978)
- 制(24439)
- 农业(24357)
- 贸(23535)
- 贸易(23515)
- 理论(22953)
- 易(22780)
- 银(21190)
- 银行(21149)
- 行(20298)
- 融(19985)
- 金融(19982)
- 和(19104)
- 环境(18919)
- 技术(18710)
- 机构
- 学院(433973)
- 大学(433180)
- 济(167869)
- 经济(163793)
- 管理(157895)
- 研究(149167)
- 理学(133278)
- 理学院(131647)
- 管理学(129064)
- 管理学院(128236)
- 中国(111878)
- 京(95181)
- 科学(91062)
- 财(81511)
- 所(75938)
- 农(71488)
- 江(70811)
- 中心(69118)
- 研究所(68110)
- 范(66267)
- 师范(65646)
- 财经(62919)
- 业大(62303)
- 北京(60775)
- 经(56692)
- 州(56498)
- 农业(55701)
- 院(54039)
- 师范大学(52606)
- 技术(52085)
- 基金
- 项目(275756)
- 科学(215316)
- 研究(209520)
- 基金(192630)
- 家(166690)
- 国家(165109)
- 科学基金(140211)
- 社会(127440)
- 社会科(120329)
- 社会科学(120300)
- 省(111369)
- 教育(102868)
- 基金项目(100751)
- 划(94061)
- 编号(90046)
- 自然(88531)
- 自然科(86375)
- 自然科学(86354)
- 自然科学基金(84729)
- 资助(79585)
- 成果(75790)
- 课题(65070)
- 重点(63659)
- 发(63228)
- 部(61216)
- 创(57148)
- 项目编号(53887)
- 年(53243)
- 创新(53230)
- 性(52807)
- 期刊
- 济(194445)
- 经济(194445)
- 研究(136086)
- 中国(100534)
- 教育(78673)
- 农(65408)
- 学报(64848)
- 财(64587)
- 管理(58795)
- 科学(58671)
- 大学(49942)
- 学学(45014)
- 技术(44665)
- 农业(44642)
- 融(41766)
- 金融(41766)
- 业经(33795)
- 财经(30694)
- 经济研究(30237)
- 经(26483)
- 图书(26012)
- 问题(25843)
- 业(24159)
- 职业(23025)
- 贸(20939)
- 坛(20921)
- 论坛(20921)
- 统计(20263)
- 技术经济(20228)
- 版(20056)
共检索到6803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施南奇
职业教育园区建设是地方政府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及促进职业教育集约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苏锡常三地同为我国职业教育园区建设的实践者,均积累了丰富的职教园区办学经验。通过功能定位、空间管理和特色建设等多维视角对苏锡常三地职教园区办学模式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做好职教园区“顶层设计”、增强专业建设适配性、提升职教资源质量、激发院校办学活力、打造职教园区品牌等五个方面是苏锡常三地职教园区建设所带来的实践启示。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雷积才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2023年,云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又印发《云南省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基础教育教研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富有生命力的教师职后专业发展制度,是基础教育质量的专业保障制度,在地区推进课程改革、指导教学实践、促进教师发展、服务教育决策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专业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晨明 朱加民
探索构建“职教高考”制度,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建立“职教高考”制度,促进高职院校招生规范化,提高高职生源质量,改善高职生源结构,进一步突显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提高职业教育整体地位。通过深入分析当前我国“职教高考”制度建设情况,可将其面临的难题归纳为:多元招生形式标准不一给教育公平化带来挑战、考试内容缺乏确定性制约了生源选拔质量、考试操作程序复杂导致落地执行困难、评价结果应用孤岛化致使考试结果通用性差等几个方面。对此,应从深化招生分类考试改革、建立招生考试二元标准、依据专业大类制定考试内容、完善“职教高考”配套制度、基于普职融通强化“职教高考”结果流通功能等方面着手,保障“职教高考”制度建设的稳步推进,助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职教高考 制度 类型定位 普职融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何静 曾绍玮
稳步推进职教高地建设,引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首先应明确其机制支点:全局谋划职业教育区域统筹发展机制,科学规划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机制,系统优化职业教育现代治理机制,合理计划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机制。基于此,要找准职教高地建设的实施落点:强化职业教育政策供给,为职教高地建设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推进国家资历框架建设,搭建更加灵活的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深化职业教育内涵建设,完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方式,全面提高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水平。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沈中彦 方向阳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是我国职业教育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内在要求。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应首先确立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双重属性,即职业教育通过适应外部环境促进自身发展、通过适应协调内部关系推动外部发展。为此,必须明确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价值取向:在国家层面,适应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社会层面,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在个人层面,适应以人为本的发展导向。同时,要明确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实践路径:适应类型定位特征,彰显职业教育的系统性;适应合作开放交流,突出职业教育的跨界性;适应社会产业发展,强化职业教育的灵活性;适应全面质量理念,保障职业教育的适应性。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适应性 价值取向 实践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苏致莉
新高考改革的实施为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直接推动了高职招生和就业工作的改革和创新。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市场人才需求的角度,探索高职院校招生与就业的协同工作模式,将新模式作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高职院校可从招就信息共享、招就工作人员轮岗、协同工作的制度保障和借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构建协同模式。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新高考 招生 就业 协同模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郭文富
助力高质量减贫是职业教育的本质使然,也是职业教育的实践表现,更是重要的政策导向。西藏职业教育通过布局职业院校、发挥教育功能,专业对接产业、推动产教融合,促进技能提升、传承民族技艺等方式助力减贫。从未来发展角度来看,职业教育助力民族地区高质量减贫还要进一步彰显自身优势,育训并重加快完善适应减贫需求的现代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产教融合更好地助力民族特色产业发展,德技并修更大地激发相对贫困人口内生发展动力。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文晖 刘雅婷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企业在境外投资建设的境外经贸合作区已经成为新时期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样板和全球关注的焦点。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一带一路"境外合作园区还存在产业同质化、发展要素不够集聚、投资及经营风险加剧等问题。基于此,未来发展要从强化规划统筹、鼓励多元创新、防范投融资风险、加强人才培养等方面完善相关举措,更积极主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再上新台阶。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境外合作园区 高质量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昕 宋婧 吴夏灵 陈宏
科学的科普效果评估,尤其是科普展览的科学教育作用以及展品的实际教育效果评估,是推动加快构建大科普格局、科普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但目前相关研究较少。为此,提出一套针对教育效果的科普展览评估体系,以科普展览观众中的探索者、协助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行为研究法与对比研究法,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相应编码,以观众行为为切入点,深入单个科普展项,探究其对观众在知识层面的影响机制;并以广东科学中心的“食药馆”和“疫苗展”两个展览进行试验,以6~12岁的90名观展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探究观众行为与学习的相关性,进而对展项作出综合评估。该评估体系主要根据观众对展项内容接收程度来判断其相关认知改变,从而综合评估科普展览的教育效果。试验结果显示:观众对以测试考核为主的展项所表达的知识内容接收最好,适当的社交刺激可提高展项的教育效果;部分展项存在娱乐性与教育性失衡的现象,娱乐性较强的互动形式虽能提高展项吸引力、增加观众参与频率,但未必对展项的教育效果起到正向的反馈作用;辅助模型需另寻更恰当的结合方式,且传统的实验展示方式需要进行更新迭代。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古燕莹
对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参赛作品“检修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进行分析,作品反映出教师改革彰显高度、教材改革彰显深度、教法改革彰显力度的亮点与特色。对作品提出改进建议,并提出深化基于高质量发展的职业教育“三教”改革的路径:教师改革以师德师风为“根”,在提升双师素质、建设创新团队上下功夫;教材改革以岗课赛证为“基”,在优化课程内容、开发类型教材上下功夫;教法改革以因材施教为“要”,在创新教学模式、融合信息技术上下功夫。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建松 陈正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亟待通过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加以解决。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是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激发职业院校办学活力、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提升职业教育社会吸引力。正确处理职普关系,强化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正确处理产教关系,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正确处理校企关系,创新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正确处理教学关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正确处理内外关系,形成职业教育发展合力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艳 韩宁
厘清省域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差异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决策依据。以TOE分析框架为基础,使用fsQCA方法对省域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进行组态分析,发现:任一单个因素并不构成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瓶颈;省域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驱动路径主要有组织环境突出与客观条件作用型、组织环境突出与主观条件作用型、组织投入突出与产业结构引领型三种;政府和民众对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注是快速有效提升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东部地区政府和大众对现代职业教育关心关注度最高,中西部地区则更加依赖于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未来,应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科技创新投入,发挥技术技能人才的作用,调整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产业结构,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和关注度。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全全 闫智勇 胡方霞 耿爱文
"三教"改革具有其特定的历史使命,能够为促进职业教育的路径转变、建树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凸显职业教育的专业特征、激活职业教育的资源禀赋、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信度,做出突出贡献。在此基础上,可以建构"三教"改革的路径:在观念层面,以教育生态系统观,协调"三教"改革的多元要素;在目标层面,以专业契合为标杆,确立"三教"改革的质量目标;在行动层面,以职业行动为导向,提升"三教"改革的要素禀赋;在结果层面,以技能迁移水平为准绳,评价"三教"改革的效果。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向守乾 陈威 李吉墉
国土空间规划语境下,存量用地再开发将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治理的重要抓手。珠三角地区曾经是存量用地再开发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但随着国土空间规划改革和土地政策、更新政策的转变,过往的存量用地再开发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发展要求。选取珠三角的典型城市——珠海为样本,通过回顾城市的“三旧”改造历程和实践,深入剖析“三旧”改造在政策、模式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困境,明确“三旧”改造向低效用地再开发转型的必然要求,并结合新时期的高质量发展要求,从发展理念、政策构建、开发模式和管理平台等方面提出优化策略,指导国土空间的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治理,助推城市转型升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国庆 赵静
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体系建设,是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新时期健全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体系对筑牢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价值观、根植职教教师高质量发展的沃土、开拓职教教师终身发展的职业通道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职教教师培养存在标准与体系建设进度缓慢、“入口与出口”面临冷落、主体坚守与发展进退两难等困境,提出加强培养的制度供给、多方联合提高培养实效、营造良好的职业教育氛围的蜕变之道。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职业教育 教师培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