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84)
- 2023(19408)
- 2022(16481)
- 2021(15440)
- 2020(12942)
- 2019(29288)
- 2018(29404)
- 2017(54476)
- 2016(30457)
- 2015(34278)
- 2014(34256)
- 2013(32802)
- 2012(30382)
- 2011(27413)
- 2010(27919)
- 2009(25518)
- 2008(24820)
- 2007(22188)
- 2006(19505)
- 2005(17213)
- 学科
- 济(115296)
- 经济(115177)
- 管理(87444)
- 业(80823)
- 企(67412)
- 企业(67412)
- 方法(48376)
- 数学(41073)
- 数学方法(40327)
- 中国(35554)
- 农(31724)
- 地方(27988)
- 财(27355)
- 业经(27296)
- 学(26500)
- 技术(23612)
- 理论(23094)
- 制(22254)
- 农业(21276)
- 银(19910)
- 贸(19848)
- 银行(19847)
- 贸易(19831)
- 易(19139)
- 行(19068)
- 教育(18948)
- 和(18879)
- 融(18841)
- 金融(18832)
- 环境(18174)
- 机构
- 学院(416549)
- 大学(416219)
- 管理(158310)
- 济(155458)
- 经济(151627)
- 研究(143139)
- 理学(135514)
- 理学院(133895)
- 管理学(130974)
- 管理学院(130220)
- 中国(106094)
- 科学(91239)
- 京(90879)
- 所(73067)
- 财(72576)
- 农(70454)
- 研究所(66354)
- 江(64734)
- 中心(64633)
- 业大(63378)
- 范(60782)
- 师范(60158)
- 北京(58041)
- 财经(56532)
- 农业(54976)
- 州(52987)
- 院(52877)
- 经(51125)
- 技术(50008)
- 师范大学(47741)
- 基金
- 项目(280067)
- 科学(218767)
- 研究(207319)
- 基金(196925)
- 家(172145)
- 国家(170615)
- 科学基金(145625)
- 社会(125963)
- 社会科(119111)
- 社会科学(119081)
- 省(113770)
- 基金项目(103400)
- 教育(98869)
- 划(95295)
- 自然(94868)
- 自然科(92728)
- 自然科学(92705)
- 自然科学基金(90958)
- 编号(86579)
- 资助(81702)
- 成果(72123)
- 重点(63451)
- 课题(62487)
- 发(62344)
- 创(60407)
- 部(60080)
- 创新(55777)
- 项目编号(53203)
- 科研(52999)
- 大学(51981)
- 期刊
- 济(178138)
- 经济(178138)
- 研究(125105)
- 中国(94365)
- 学报(68099)
- 教育(67362)
- 农(64474)
- 管理(61608)
- 科学(60909)
- 财(55541)
- 大学(51303)
- 学学(47139)
- 农业(44809)
- 技术(40811)
- 融(36316)
- 金融(36316)
- 业经(30968)
- 经济研究(28069)
- 财经(26572)
- 图书(26286)
- 业(24212)
- 经(22770)
- 问题(22055)
- 科技(21911)
- 技术经济(20335)
- 版(19592)
- 坛(19374)
- 论坛(19374)
- 统计(18952)
- 职业(18727)
共检索到6370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韩启峰 尚振峰
高校教师是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的关键。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应用研究型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发生了深刻变革。教师是高校办学育人的最重要抓手,是提升高校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动力源,教师培养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也是难点。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精神,面向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远景目标,必须高度重视教师培养体系的创新发展,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教育教学能力、科研实践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国庆 赵静
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体系建设,是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新时期健全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体系对筑牢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价值观、根植职教教师高质量发展的沃土、开拓职教教师终身发展的职业通道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职教教师培养存在标准与体系建设进度缓慢、“入口与出口”面临冷落、主体坚守与发展进退两难等困境,提出加强培养的制度供给、多方联合提高培养实效、营造良好的职业教育氛围的蜕变之道。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职业教育 教师培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慧
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构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协同培养模式具有三重逻辑:从政策逻辑看,国家布局加快推动职业教育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从理论逻辑看,协同理论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提供科学指引;从问题逻辑看,要聚焦解决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难题。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是一个需要多方协作的工程,要从培养理念、能力结构、运行体系三个维度构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校企协同培养模式。其实践路径是:个体层面,厚植工匠精神,激发内生动力;学校层面,优化培养方式,提升工作积极性;企业层面,创设实践环境,提高互利共赢;社会层面,增强职业认同,促进自主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献君
综合国力竞争最终体现为人才的竞争,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高校适应人才发展需求,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需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课程体系,改变教学条件,努力服务社会,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关键词:
创新驱动 高校 应用型人才培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罗亚
“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是践行教育家精神的根本所在,能够打通校企合作的最后一公里、有效提升人才培养的适恰性、推动个体与团队共成长。高质量发展对“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提出新要求,更加强调团队成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实践技能和科技服务能力的提升、沟通协作与协同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数字素养的提升。为解决“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校级创新团队基础性作用发挥不明显、共同体协同机制不畅、教师专业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团队建设评价与激励不完善等困境,需要从加强顶层设计、建设联动机制、提升教师能力、强化评价激励等方面加强建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杰
同济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高质量为统领,按本科基础宽、硕士专业深、博士学术精的理念,构建了"1+3+X"的本研贯通人才培养体系:本科第一年(1)全员进入新生院以通识教育为主,后三年(3)以专业教育为主,为研究生阶段(X)的学习打好基础。藉此,于2019年起,学校推进本科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大类管理三联动改革,开启人才培养模式新篇章。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谭明贤
当前,技术应用型大学转型已经成为高等教改革的重要内容,众多本科院校都将技术应用型大学转型作为学校未来改革发展主要方向。同时,技术应用型大学转型升级也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我国高校现有教师评价体系体系还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在教师胜任力评价体系建设中,评价目的错位、评价标准偏差等问题严重影响教师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面对新形势,应该充分借鉴国外教师胜任力评价体系的优点,结合我国当前高校教师评级体系的特点和实际,构建符合我国高校教师特点的胜任力评价体系。
关键词:
技术应用型大学 胜任力评价 体系构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淑梅 高佳汇
采用1987~2017年时间序列数据,将标准区分为不同性质的标准,以VAR模型为基础,使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别对标准与技术创新的长期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创新能够促进技术标准发展,且技术创新的产出比投入能够起到更为显著的促进作用;技术标准对技术创新作用激励与阻碍并存,国际标准和强制性标准的作用相对较大,其中国际标准主要影响技术创新的方向,而强制性标准对技术创新的效率作用更大。但也存在着研发成果转化率不高和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尚未充分接轨、技术创新不能充分作用于国际标准的问题。基于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标准 技术创新 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路
科技创新是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构建高质量产业生态的关键,科技创新背景下一专多能人才的缺乏是制约乡村振兴的主要瓶颈。本文围绕地方现代农业的实际需求,坚持科技创新理念,依靠高校、地方政府和乡村企业多方联动,构建了3×3的现代农业人才培养体系,具体包括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地方人才支撑体系和乡村人才产业应用体系,分别服务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发展和应用,促进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人才成长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现代农业 政校企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义敏 刘婷婷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转型发展,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向着创新型人才发展靠拢,对于人才培养的方式、理念与模式不断创新。很多高校在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开始注重多元化教育资源的投入与建设,尝试协同管理模式,积极开拓社会合作,通过联合办学、校企合作等方式丰富教学主体和教学资源,以达到更好地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的目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梁彩霞
在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高质量发展是契合高职教师集群化理论创新与实践开展的现实需求、激发外在推力和内生动力的必要选择、改善资源供给与个性化教学方式的根本诉求。为实现教师集群化高质量发展目标,需以“三位一体”助力教师集群化多方联动,以“三维创新”推动教师集群化创新,以“供需对接”迎合教师集群化多元需要,以“双化评估”凸显教师集群化多重效益,以“虚实结合体”促使教师集群化多态融合。立足上述关键点,高职教师集群化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在于转动“数据魔方”,精准化定位类型特征;破译“数据密码”,完善内部治理机制;植入“数据元素”,搭建立体式教学模式;构建“数据校园”,设立教育资源共享系统。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希
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教育改革的先导。清华大学通过全校教育思想的大讨论,在一系列教育思想观念上取得了共识。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清华大学把教育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定位为:加速建立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骨干人才。为达此目标,清华大学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实践。
关键词:
高等教育创新 研究型大学 人才培养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时小燕 刘桂香
数字化转型是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由之路,这对高职教师数字化胜任力提出更高要求。在总结各国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高职教师数字胜任力框,包含数字基本素养、数字应用素养和数字发展素养三个维度,提供对高职教师数字能力的全面描述。据此提出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高职教师数字胜任力提升路径:以学习为先导,构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体系;以应用为根本,培养教师的数字化技能;以发展为导向,提升教师数字化水平。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高职教师 数字胜任力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于喆
教师承担着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巨大挑战,教师专业行动能力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教师专业行动能力的培养是教师教育的核心。德国致力于研究可持续发展教育背景下教师专业行动能力的理论内涵,建立教师专业行动能力模型,并以此为立基点确定高校培养教师专业行动能力的途径,包括确定以行动能力为导向的培养目标,确立教师教育学校实践中心的新任务,推广教师专业行动能力实践项目,开发教师专业行动能力课程。德国对教师专业行动能力的研究与培养揭示了,关键能力与教师专业行动能力的培养密切相关,《教师教育标准》中的"能力指标"与教师专业行动能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铭晨 吕拉昌
在新发展格局下,测度和评价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意义重大。文章构建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权法、相对发展率指数与障碍因素诊断模型,研究2010—2020年我国65个大中型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趋势及障碍因素。结论如下:(1)总体看,时间上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显著;空间上由“小差距、低水平”向“大差距、高水平”演变,城市群城市、副省级城市更具优势,高、较高水平城市发展速率快,区域差异呈东、中部优,西、东北部弱的格局;(2)分维度而言,时间上,内需潜力与消费能力、要素供给与流通水平、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及城市便利性指数综合得分波动上升,区域协调发展指数波动小,对外开放指数下降;空间上,高、低水平城市存在差异且发展不均衡;(3)从障碍因素看,城市便利性等指标偏低始终是城市高质量发展最主要的障碍因素,相关细化指标也含有共性障碍因子。鉴于此,文章针对补短板、促均衡、破障碍等提出推动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