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042)
2023(21321)
2022(18060)
2021(16655)
2020(13982)
2019(31199)
2018(31081)
2017(58750)
2016(31768)
2015(35464)
2014(35141)
2013(34916)
2012(32260)
2011(29176)
2010(29666)
2009(27898)
2008(27328)
2007(24765)
2006(22377)
2005(20271)
作者
(92339)
(76865)
(76499)
(72589)
(48969)
(36789)
(34660)
(29932)
(29036)
(27737)
(26186)
(25888)
(24704)
(24630)
(23723)
(23414)
(22628)
(22347)
(22105)
(22080)
(19350)
(19072)
(18577)
(17892)
(17358)
(17231)
(17113)
(17104)
(15597)
(15268)
学科
(145701)
经济(145550)
(111342)
管理(100155)
(91892)
企业(91892)
方法(55230)
(50609)
数学(44349)
数学方法(43856)
中国(39468)
业经(39218)
(35990)
农业(34008)
地方(32934)
(27564)
(27495)
技术(26355)
理论(24725)
(24293)
财务(24209)
财务管理(24175)
(23987)
贸易(23966)
(23193)
企业财务(22908)
(22903)
(21628)
银行(21576)
(21060)
机构
学院(458454)
大学(453971)
(192791)
经济(188752)
管理(180859)
研究(157037)
理学(154350)
理学院(152708)
管理学(150334)
管理学院(149492)
中国(120868)
(97586)
科学(93968)
(86717)
(81981)
(79158)
(71441)
中心(71339)
研究所(71154)
业大(68336)
财经(68023)
农业(62800)
北京(61988)
(61644)
(60261)
师范(59723)
(57126)
经济学(57041)
(56531)
经济学院(51029)
基金
项目(299002)
科学(236062)
研究(223429)
基金(215182)
(186295)
国家(184581)
科学基金(159435)
社会(142349)
社会科(134695)
社会科学(134660)
(118844)
基金项目(113593)
教育(101912)
自然(100961)
自然科(98624)
自然科学(98604)
(97807)
自然科学基金(96864)
编号(92168)
资助(87402)
成果(74590)
(67386)
重点(66732)
(65511)
(64795)
课题(63584)
创新(59956)
国家社会(58375)
教育部(56331)
项目编号(55613)
期刊
(229980)
经济(229980)
研究(140308)
中国(97919)
(79476)
管理(72219)
(67988)
学报(67783)
科学(64800)
教育(53934)
农业(53760)
大学(52505)
学学(49493)
(44965)
金融(44965)
技术(44194)
业经(40279)
经济研究(35192)
财经(34018)
问题(29467)
(29374)
(28944)
技术经济(25770)
科技(22783)
世界(22263)
图书(22125)
现代(21943)
(21328)
商业(21283)
(21272)
共检索到7104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柳晶晶  胡勇  
农为邦本,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技术创新突破资源环境约束,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和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当前,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农田环境污染、耕地破坏严重、农产品质量偏低等问题,如何充分利用技术创新推动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绿色优质农产品,提升农产品竞争力,成为农业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在农业技术创新作用机制的研究基础上,对2001-2020年长三角地区农业技术创新和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农业技术创新水平和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呈现稳步增长的良好态势,农业技术创新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金洪国  
在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战略的引导下,从中央到地方不断加大对农村金融扶贫的力度,意在借助金融工具帮助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在此过程中,基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金融扶贫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唯有加快金融机构的经营转型、调整资金的引导方向、建设和完善农业配套产业链、构建基于农村扶贫的金融体系,才能实现两者之间的动态耦合,在加快脱贫速度的同时,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最终实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琳  
在科技不断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中,农业经济的发展不仅仅考虑以往的自然因素和供给需求情况,更重要的还要考虑农业物流能力的问题。如果把农业经济的发展比作鱼,那么农业物流能力就是水,鱼水一家亲,农业物流与农业经济发展有着必然性的联系,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农业物流能力与农业经济发展的耦合互动机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淑雯  王莎  尹梦瑜  朱帅红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离不开物流业的支撑,而创新产生高适应性农业供应链不仅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还可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此,文章以农业供应链创新协同的视角利用我国2011-202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以东北、东部、中部、西部四个区域为切入点,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分析现代农业与物流业的耦合发展格局,进一步提出数字化转型、构建农业物流生态圈、创新农业供应链模式、深化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建议,以赋能两者关联性更强,整体协同高质量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袁野  李林汉  
本文采用我国31个省际2011~2020年有关数据,分别运用熵值法、SBM模型计算了各省域的数字经济、技术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数水平,并且建立了数字经济、技术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三者耦合协调模型,然后运用Dagum基尼系数法分析了东、中和西部地区耦合度差异的来源。实证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的数字经济指数、技术创新指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均遥遥领先于西部和中部地区;全国数字经济、技术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三系统耦合协调度近似呈现U型变化趋势,属于中等耦合协调,但波动不大,东部地区三系统处于高度耦合的状态,中部和西部地区处于低度耦合的状态;“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和“技术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对三系统的耦合起到支持作用;全国的三系统耦合度基尼系数最高,接下来是东、西和中部,东、中与西部三系统耦合度的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的差异。最后提出继续提高数字经济和技术创新的良性互动水平,大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尽快实现各个区域间三者高度耦合协调持续发展的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黄龙俊江  刘玲玉  肖慧  刘小进  
基于2000—2019年江西省相关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分析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技术效率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均衡的关系,但三者之间作用机制复杂,各自对自身贡献率最大且短期内贡献率波动较大,而前二者对后者在长期内具有持续提升影响。总的来说,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经济发展的相互效果是正向的,而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结果复杂,在不同时期的作用和方向不一致;相对于农业技术进步,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较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短期影响更为显著。因此,要提升农业科技创新的长期效应,发挥农业科技创新经费投入的规模效应,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提高农业技术生产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思锐  
随着数字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农业也得到了高质量发展的机遇,农业水土专业领域中的理论体系与实践体系也得到了持续完善。由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经济信息中心编著,中国发展出版社于2019年12月1日出版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探索》一书,是数字经济培育背景下我国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优秀案例分析,该书理论联系实际,为数字经济培育背景下我国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提供了一个十分优秀的范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许烜  曹学琳  
基于2012—2019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的相关面板数据,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对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耦合效率进行测度并探究其省域差异。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整体耦合效率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外部环境因素会显著影响耦合效率,其中城镇化水平和工业发展水平的提高会制约耦合效率的增长,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利于耦合效率的提升。对比是否剔除环境因素可知,长江经济带耦合效率主要受纯技术效率的掣肘,需要进一步提高农业技术、推动农业新型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加快制度和技术的创新,以促进耦合效率提升。调整后,耦合效率有所提高,其中有6个省份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较高,其余的5个省份在不同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空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许烜  曹学琳  
基于2012—2019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的相关面板数据,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对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耦合效率进行测度并探究其省域差异。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整体耦合效率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外部环境因素会显著影响耦合效率,其中城镇化水平和工业发展水平的提高会制约耦合效率的增长,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利于耦合效率的提升。对比是否剔除环境因素可知,长江经济带耦合效率主要受纯技术效率的掣肘,需要进一步提高农业技术、推动农业新型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加快制度和技术的创新,以促进耦合效率提升。调整后,耦合效率有所提高,其中有6个省份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较高,其余的5个省份在不同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空间。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凌红  
近年来,我国农业经济面临资源与环境的严峻挑战,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成为了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文章以广东省为例,探讨在低碳背景下如何走出一条低排放、低污染、低投入、低能耗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对低碳经济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挖掘制约广东省农业发展的几点问题,如耕地面积逐渐减少、农业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自然灾害频发,水土流失加剧、森林生态系统脆弱、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素质偏低、农业科技含量低,转化成果速度慢等。明确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过程中的选择途径有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生态农业经济、有机农业经济,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经济。并提出建立低碳能源结构、建立低碳的生产结构、实施低碳技术、提高劳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丁仕潮  张飞扬  
文章基于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了数字技术创新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综合评价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传统与空间Markov链、Moran's I等方法对二者耦合协调度的事实特征、地区差异及动态演进规律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中国数字技术创新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呈上升态势,但整体仍处于较低水平;空间分异明显,呈现东部>中部>西部的梯度格局;二者耦合协调发展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总体差异持续扩大,地区差异的主要来源为区域间差异,其中东西部之间的差异最大;二者耦合协调度呈分散化趋势,绝对差异增大,且西部地区极化现象正在增强;全国耦合协调状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难以发生状态等级跃迁,考虑空间关联后,相邻省份的影响效果明显;多数省份呈现低水平空间集聚现象,东部地区以“高-高”集聚为主,西部地区则以“低-低”集聚为主,全国极化程度有所缓解。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勇  吴孟思  
碳达峰碳中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在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战略任务,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两大任务的重要支撑。文章通过构建绿色技术创新、碳减排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模型,采用我国30个省份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测算了三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并进一步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究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三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均值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绿色技术创新未能与碳减排、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良性互动,未能发挥对三系统耦合协调度的有效支撑;研发投入强度、降低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调控能力和金融发展水平是提高耦合协调度的推动因素,而绿色发明申请占比未起到促进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赛特   刘鹏飞   李菲  
文章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从时间、空间角度实证分析了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并通过SPSS多元回归探索影响两系统耦合协调度的重要因素。结果表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在时间上呈现稳步提升的趋势,在空间上呈现东部地区最高、中部与东北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的格局。影响两系统耦合协调度的主要因素包括研发人员投入、科研经费投入、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其中,研发人员及科研经费投入对耦合协调度的影响最为显著。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习波  李育好  
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国家为改进农村生产经济模块、促进其经济体系改革所推出的重大举措,其对巩固农村生产基础、强化产业科技发展、调整和改进生产产业结构等,有着极大的实践意义。基于当前政策的大力推行和不断深入,本文立足于当前乡村农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机遇,结合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乡村振兴第一书记日常工作的积累,深度剖析原因,积极改进方案,努力探索推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举措,对推动国民生活的质量提升,推进乡村经济体的高效建设,有着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长浩  衣文  
随着近年我国社会与经济快速发展,农业成为了有关部门关注的重点,虽然我国正在向工业化发展,但是农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为了保证经济稳定运行,有关部门还是需要通过合理的方式制定相应改革计划。因此在现代化发展背景下,我国就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合理的方式推动我国乡村经济与农业经济共同发展,以保证在工作中可以为农业产量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现代化发展带来帮助。不仅如此,在工作中还可以有效提高农户素质与专业能力,以保证可以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新方向。文章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遇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进行了总结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