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27)
2023(8857)
2022(7190)
2021(6445)
2020(4751)
2019(10912)
2018(10466)
2017(19455)
2016(10687)
2015(11699)
2014(11755)
2013(11415)
2012(10883)
2011(9972)
2010(10299)
2009(9339)
2008(9273)
2007(8628)
2006(7914)
2005(7431)
作者
(30695)
(25460)
(25449)
(23963)
(16363)
(12199)
(11416)
(9836)
(9695)
(9222)
(8772)
(8481)
(8262)
(8229)
(8068)
(7793)
(7591)
(7444)
(7420)
(7308)
(6481)
(6368)
(6224)
(5876)
(5808)
(5803)
(5778)
(5758)
(5178)
(5080)
学科
(48581)
经济(48543)
(31235)
管理(30855)
(24213)
企业(24213)
中国(18553)
地方(18426)
(15998)
业经(13845)
农业(11303)
方法(11266)
(10556)
地方经济(10364)
(9403)
银行(9394)
(9218)
(9217)
(9175)
(9147)
金融(9146)
(9080)
贸易(9067)
数学(8759)
(8719)
数学方法(8616)
环境(8507)
技术(8429)
发展(8016)
(7987)
机构
学院(152189)
大学(146771)
(61844)
经济(60356)
研究(56972)
管理(55121)
理学(45717)
理学院(45140)
管理学(44500)
管理学院(44190)
中国(43365)
科学(33075)
(32823)
(28749)
(28394)
研究所(25630)
(25525)
中心(25311)
(24392)
(23020)
师范(22818)
北京(21534)
财经(21394)
(21160)
(21071)
业大(19659)
(19166)
农业(18562)
(18366)
技术(18277)
基金
项目(93895)
研究(74157)
科学(73970)
基金(64014)
(54885)
国家(54318)
科学基金(46239)
社会(46045)
社会科(43675)
社会科学(43666)
(39192)
教育(34203)
基金项目(32798)
(32242)
编号(32034)
(27358)
自然(27127)
成果(26657)
自然科(26442)
自然科学(26440)
自然科学基金(25938)
资助(25402)
课题(24051)
发展(22513)
(22073)
重点(21769)
(20099)
(19950)
(19724)
项目编号(18948)
期刊
(81903)
经济(81903)
研究(50630)
中国(39195)
教育(25491)
(25219)
管理(23724)
(20754)
科学(20020)
学报(19498)
(17773)
金融(17773)
农业(17478)
业经(16234)
大学(15360)
技术(14969)
学学(14113)
经济研究(12665)
问题(10248)
财经(10208)
(9022)
(8870)
(8360)
论坛(8360)
(8325)
商业(8275)
图书(7986)
职业(7829)
现代(7696)
(7592)
共检索到2537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军扩  侯永志  刘培林  何建武  卓贤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乎基本实现现代化,关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党中央在我国发展的历史转折关口提出的引领新时代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高质量发展,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的高效率、公平和绿色可持续的发展。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既是经济增长方式和路径的转变,更是一个体制改革和机制转换的过程。因此,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加快形成与之相适应、相配套的体制机制。针对国内现有的发展测度体系、指标存在的问题,本文还提出了构建"高质量发展"测度指标体系的基本设想,以反映"高效、公平和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目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志军  梁晴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如何进一步推进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全国各地方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在剖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基础上,科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同时采用熵权法和系统聚类等方法测度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及空间分布规律。研究发现:截至201 7年末,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呈现出东-中-西依次递减的阶梯状空间分布格局,各省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状况存在明显的区域分布不均衡。具体表现为:综合水平最高是北京,其次是上海、广东、江苏和天津;重庆在众多中西部省份中一枝独秀,也是唯一进入全国前十的西部地区;广大中西部,尤其西部地区在综合质效、创新、协调、开放和共享等维度均相对较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诺金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在充分阐释我国发展阶段与环境变化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是我国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指向标。中小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认识新发展格局蕴含的挑战和机遇,聚焦主责主业,坚持服务战略、服务实体、服务企业、服务人民的战略定位,从加强党建引领、强化属地优势、推进数智转型、推动上网下乡、坚持守正创新和完善公司治理等方面优化战略实施路径,实现自身经营能力提升与地方高质量发展的共赢。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罗其友  伦闰琪  高明杰  刘洋  
[目的]我国农业发展正处于从数量扩张主导向质量提升主导迈进的转型期,马铃薯作为我国重要粮食作物,在过去40多年发展成绩斐然,高质量发展也是其未来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方法]文章运用数据分析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因进行了辨析,并从生产、技术、比较收益、空间格局、消费、供求和贸易这7个方面对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性回顾。[结果]我国马铃薯产业面临国际环境变化、发展理念革新、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产成本上涨、机械化需求增加、产业链不完整和消费潜力增大这7个方面的挑战。基于高质量发展的“产品高品质、生产高效率、产业高安全和经济高价值”的目标导向,提出实施以技术体系、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和政策体系为核心的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结论]应从科学谋划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蓝图、探索建立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基地、推进马铃薯产业机械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畅通马铃薯生产端与消费端等方面着手有序推进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实现马铃薯产业全面转型升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学良  
一、大时空背景下的郑洛西高质量发展第一,放在全球视角下。大河流域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适宜的气候、丰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地,让大河流域成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成为四大人类文明最早诞生的地区,分别对应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古中国四大文明古国。而其中,只有依托黄河流域起源的中华文明成为世界上古老且从未中断的文明。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罗其友  伦闰琪  高明杰  刘洋  
[目的]我国农业发展正处于从数量扩张主导向质量提升主导迈进的转型期,马铃薯作为我国重要粮食作物,在过去40多年发展成绩斐然,高质量发展也是其未来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方法]文章运用数据分析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因进行了辨析,并从生产、技术、比较收益、空间格局、消费、供求和贸易这7个方面对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性回顾。[结果]我国马铃薯产业面临国际环境变化、发展理念革新、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产成本上涨、机械化需求增加、产业链不完整和消费潜力增大这7个方面的挑战。基于高质量发展的“产品高品质、生产高效率、产业高安全和经济高价值”的目标导向,提出实施以技术体系、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和政策体系为核心的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结论]应从科学谋划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蓝图、探索建立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基地、推进马铃薯产业机械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畅通马铃薯生产端与消费端等方面着手有序推进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实现马铃薯产业全面转型升级。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陈益君  王丽杰  朱丹阳  蔡文彬  
围绕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构成要素以及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进行分析,通过相关要素改进和战略谋划,提出从服务内容知识化、服务手段智慧化、服务运营品牌化和服务层级智库化四大路径来提升图书馆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许爱萍  
在国内外产业发展环境产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正确认识园区特色的重要性,对标对表国内先进园区,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通过高起点规划谋个性,擘画特色园区发展蓝图;审时度势辨优势,规划产业发展梯队;高处落子谋势,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实施高水平招商引资蓄足后劲;引培并举,夯实园区人才库;优化营商环境,全方位提升园区产业承载力;推动人、产、城融合,提升园区高素质人口承载力等方式,推动园区构建起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和产业生态体系,为区域经济发展塑造新的增长极和动力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帆  
(一)正确处理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关系即要加快实现要素的市场化配置,着力加大产权保护力度,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真正实现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一步采取措施改善市场秩序,为优质优价、优胜劣汰创造有利的市场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赋予各类市场主体"公平感"。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约束政府的权力,在目前"放管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德鑫   逄丹丹   顾佩华  
现代产业学院是深化产教融合和夯筑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新型组织。基于我国首批50家现代产业学院的范例,解析当前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兴起动因与建设目标、建构逻辑与融合策略、未来行动路径。研究显示,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国家重点领域;赋能产教深度融合,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工程教育组织形式,深化新工科建设;变革人才培养模式,造就新时代卓越工程师共同形塑现代产业学院的兴起动因与建设目标。进一步,当前现代产业学院的建构逻辑与融合策略集中在构建多元利益主体协同参与的混合式组织架构;注重基于OBE理念的人才培养方案反向设计;创建浸润真实工程环境的项目式教学范式。最后,指出未来推进现代产业学院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路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原倩  
数字丝绸之路是数字经济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度融合,对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具有关键支撑作用。在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复杂深刻变化,给建设数字丝绸之路提出了新要求、带来了新挑战。对此,应推动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与数字丝绸之路战略统筹联动,加快数字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推动制度型开放,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注入数字动能、开辟全新空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邹联克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需要以人口高质量发展为支撑。发展职业教育是实现人口整体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和优势。贵州争当西部职业教育改革探索者,立足贵州战略发展需求,紧扣服务人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创新创业、服务特色教育强省,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内涵发展。针对目前职业教育不足和短板,贵州提出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六双”策略路径及参考体系,力争在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率先突破。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邓慧慧  杨露鑫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推动区域一体化,提高生产效率是实现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换的重要支撑。本文采用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方法,评估了国内市场分割强度对地区生产率的连续定量影响。研究发现:(1)国内市场分割对地区生产率存在"倒U型"的非线性效应,即地区生产率随着市场分割强度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目前东、中、西部分别约有89%、85%、95%的观测点处于"倒U型"曲线的左侧,市场整合还存在很大的改善空间。(2)动态分解发现,市场分割主要通过规模效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三个渠道影响地区生产率。(3)市场分割会导致市场扭曲,从而引起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失,而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注重人力资本培育和加大研发投入,能够缓解市场分割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本文的研究发现既是对"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顶层设计的学术呼应,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要以效率提升为基础"的改革方向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东俊  
数字乡村战略的提出符合乡村振兴和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诉求,以数字化带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进而提高农村发展质量。实践中,农村高质量发展受到政策环境、信息化水平、治理方式等的影响,为此,需进一步优化农村发展的政策环境,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人才的引进力度,制定并完善农村治理方式,从理念、技术和制度等层面探索农村高质量发展路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谢树华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地方高校要遵循以办学定位统领发展方向、以目标管理凝聚发展共识、以综合改革激发发展动力的工作思路;要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加强学科人才建设,发挥服务社会作用,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以地方高校的高质量发展,助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