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56)
- 2023(12697)
- 2022(10686)
- 2021(9806)
- 2020(7948)
- 2019(18124)
- 2018(17511)
- 2017(32603)
- 2016(17533)
- 2015(19616)
- 2014(19164)
- 2013(18981)
- 2012(17773)
- 2011(16435)
- 2010(16390)
- 2009(15206)
- 2008(14759)
- 2007(12905)
- 2006(11631)
- 2005(10628)
- 学科
- 济(84089)
- 经济(84019)
- 管理(45328)
- 业(43792)
- 企(33095)
- 企业(33095)
- 方法(29444)
- 中国(28366)
- 数学(25738)
- 数学方法(25517)
- 农(23592)
- 地方(23345)
- 业经(19349)
- 贸(17339)
- 贸易(17322)
- 易(16816)
- 财(15787)
- 农业(15784)
- 制(14143)
- 发(13870)
- 学(13815)
- 环境(13638)
- 地方经济(13405)
- 银(13262)
- 银行(13251)
- 产业(13043)
- 融(12981)
- 金融(12980)
- 行(12958)
- 技术(12303)
- 机构
- 学院(248376)
- 大学(245553)
- 济(111999)
- 经济(109996)
- 研究(94098)
- 管理(91446)
- 理学(77469)
- 理学院(76548)
- 管理学(75444)
- 管理学院(74990)
- 中国(72379)
- 科学(54931)
- 京(54127)
- 财(48225)
- 所(47530)
- 研究所(42987)
- 中心(41538)
- 农(41029)
- 财经(37812)
- 江(37265)
- 经济学(35110)
- 北京(35007)
- 范(34492)
- 经(34422)
- 业大(34301)
- 师范(34198)
- 院(34122)
- 农业(32017)
- 经济学院(31532)
- 州(29954)
- 基金
- 项目(163278)
- 科学(129614)
- 研究(122630)
- 基金(117495)
- 家(102193)
- 国家(101400)
- 科学基金(86456)
- 社会(80135)
- 社会科(76278)
- 社会科学(76260)
- 省(64078)
- 基金项目(60955)
- 教育(55265)
- 划(53475)
- 自然(52197)
- 自然科(51004)
- 自然科学(50992)
- 自然科学基金(50063)
- 编号(48926)
- 资助(48069)
- 发(41876)
- 成果(39464)
- 重点(37633)
- 部(36156)
- 课题(35483)
- 发展(34449)
- 创(34362)
- 国家社会(33994)
- 展(33883)
- 创新(32277)
- 期刊
- 济(130881)
- 经济(130881)
- 研究(80055)
- 中国(56409)
- 农(39405)
- 管理(35148)
- 财(34990)
- 科学(34834)
- 学报(34720)
- 教育(29900)
- 农业(28017)
- 大学(26756)
- 学学(25008)
- 融(24652)
- 金融(24652)
- 经济研究(22645)
- 业经(22430)
- 技术(22306)
- 财经(18590)
- 问题(17125)
- 经(16377)
- 业(15851)
- 贸(15307)
- 世界(14243)
- 国际(13867)
- 技术经济(13126)
- 统计(12242)
- 商业(12009)
- 资源(11882)
- 科技(11605)
共检索到3902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战国 朱书凝 周琳 张彤
构建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量化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绩效评估,科学识别产业发展短板,对于指导地方政府调整生猪产业发展战略,促进健康可持续发展多维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从解析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内涵着手,对标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总目标,本文构建了包含产出增效、质量安全、疫情防控、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生产调控6个维度的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基于2015—2019年数据,运用熵值法和TOPSIS方法对中国各省份的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揭示了中国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时变特征、制约因素与地区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上,中国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呈逐渐提升趋势,2015—2017年产业可持续发展速度较缓慢,2018—2019年发展速度明显提升;(2)产出增效、质量安全、疫情防控、环境保护维度的提升对中国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较大,来自资源节约、生产调控维度的贡献较小,猪肉供给能力下降、养殖成本波动上升、防疫人员缩减等方面成为制约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3)省际间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不平衡,呈现“东部高、西部低”的态势,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差异明显,尤其在产出增效方面;(4)重点发展区、约束发展区、潜力增长区和适度发展区的生猪可持续发展能力均存在弱势维度,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资源节约与强化生产调控能力是各区域未来共同的改进方向。因此,本文认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下中国生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应结合区域发展弱项有侧重地进行生猪产业体系建设,率先解决生产设施落后、防疫投入欠缺或环境污染过量的问题,将提升产品质量和优化资源利用作为全国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突破方向。
关键词:
生猪产业 可持续 评价指标体系 熵值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崔耕瑞
产业高质量发展既是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有力支撑,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基于此,文章从价值创造、效率提升、结构优化、动能培育、绿色转型以及福利改善六个维度构建产业高质量发展测度指标体系,对我国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果显示:从综合评价来看,考察期内全国、三大地区及省份(天津除外)层面的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呈波动上升态势,并且各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差距有拉大倾向,但不存在两极分化现象;从各子系统评价来看,考察期内各子系统均呈上升态势,但在省份之间的发展水平上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协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秉镰 秦文晋
基于2000—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借助标准差椭圆、Dagum基尼系数、Moran’s I指数等多种空间统计方法揭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非均衡特征、地区差距和空间相关性,并进一步使用Kernel密度估计和空间Markov链考察其动态演进特征。研究结果发现:(1)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空间分布整体表现为"南高北低"、"东高西低"。(2)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地区差距和空间相关性,地区间差距的贡献率最大,多数省份位于高—高集聚区和低—低集聚区。(3)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存在"多极分化"现象,八大地区发展水平表现出"两极分化"特征。(4)不考虑空间因素,低水平省份向上转移的概率大于中高、高水平省份的转移概率;考虑空间因素时,与高水平省份为邻,能够提升低水平省份向上转移的概率,低水平"邻居"抑制低水平省份向更高层级转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妍 王巧瑜 张鹭 张明
文章在提炼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构建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2012—2020年不同地区的高质量发展进行水平测度和时空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是内生动力强、市场经济活力足、发展结构优、发展过程稳、福利成果多、生态环境代价小的协同共生的发展;中国不同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整体趋势较好,但存在地区差异,其中,东、中、西三大地区之间的差异是整体差异主要来源,各地区内均存在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但对整体差异贡献较小;地区高质量发展受邻地发展水平影响,存在高发展俱乐部与低发展俱乐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旭 魏福丽 袁旭梅
基于DPSIR模型建立高质量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技术对2013—2017年中国省域高质量绿色发展水平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其发展水平与时空演化情况,并从"环境状态"和"环境响应"两个维度进行分类。结果表明:考察期内中国高质量绿色发展水平整体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从各省区数据来看,其高质量绿色发展水平高低、驱动因素与薄弱环节存在显著差异,可以分为"成熟发展型""趋于成熟型""快速发育型""雏形发育型"四种类型;从空间格局上,各省区之间存在明显的正向空间自相关,形成"扩散效应型"和"低速增长型"两大空间聚集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袁晓玲 王军 张江洋
本文通过构建反映中国经济发展特色的省域高质量发展投入产出指标体系,采用超效率基于松弛的模型(SBM)和曼奎斯特-卢恩伯格(ML)指数,测算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从时间趋势来看,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大多数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为稳定,仅有个别省份波动较大;从区域差异来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最高的省域为东部地区,其次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从驱动因素来看,造成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技术效率和生产技术同时降低或生产技术的单一下降。因此,各省份要充分认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难度,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协同作用,统筹经济增速与经济质量,更加注重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持续改善技术效率,全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向更高水平。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广德福 李波 李建民 曾诗洋 田江帅 王可依
意大利农产品以特色、优质、绿色、有机而著称,意大利是欧盟头号有机农产品生产国。近几年,疫情、通货膨胀等给意大利农业带来不少损失,但包括火腿、红酒、橄榄油等在内的农产品出口依然强劲。2021年意大利食用农产品出口额创历史新高,达226亿欧元,同比增长9.2%;2022年一季度食用农产品出口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出口额超60亿欧元,同比增长15.4%。生猪产业在意大利优质农产品中处于旗舰地位。2022年1—9月,意大利火腿和肉类制品(主要是猪肉制品)出口额达31.2亿欧元,同比增长17.7%。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孟奇 张建军 宋荣 付邦宁
基于2006—2017年我国31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文章构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与产业发展的协调性进行测算,并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结果显示:(1)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呈逐年上升态势,可持续发展水平呈现一定的空间集聚性变化规律;(2)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与产业发展协调度逐年上升,但依旧处于低度协调水平;(3)相对于同时期的其他地区,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成渝地区整体上有较高的协调发展水平;(4)四大经济分区子系统整体协调度情况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且地区整体协调度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高雪 尹朝静
[目的]从经济发展阶段的视角出发,系统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发展质量内涵的变化,并根据进入新时期以来的新发展理念,对中国农业发展质量水平进行测度与评价。[方法]根据新发展理念,构建农业发展质量指标体系,利用省级面板数据与“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分析中国农业发展质量的时空变化情况。[结果]改革开放前,农业发展质量的重点是解决农产品短缺问题。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和经济开放度提升,农业发展质量的重点在于“好不好”。进入新时期,农业发展质量的重点是全方面与多维度的。据此,从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和共享五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并进行测度。测度结果显示,2012—2018年中国农业发展质量指数呈逐渐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是6.300%。其中,协调发展指数对农业发展质量指数的贡献度最大,绿色发展指数次之,共享发展指数再次之。分区域看,农业发展质量水平呈现“东高西低”的态势,且这种差距具有收敛趋势。[结论]促进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要加强农业技术创新,重视农业的提质增效与区域间统筹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安忠
文章在对黄河流域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内涵界定的基础上,按照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效应维度构建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对黄河流域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黄河流域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整体水平较低,各子效应差异性明显,地区水平由西向东呈现逐渐提升的阶梯型态势,上、中、下游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子效应的分布趋势存在一致性特征。基于实证的结果,文章从发挥市场与政府的协同作用、弥补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加强区域协同及特色发展四个方面提出了提升黄河流域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慧卿 郝枫
文章依据高质量发展内涵与五大发展理念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等权法与熵权法确定权重,对中国30个省份2010—2018年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随后细致考察其时空特征,并由五大准则层深入揭示影响省域高质量发展的障碍因素;最终采用经典收敛模型对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收敛性检验。研究发现:省域高质量发展水平东高西低、两极分化严重,且存在空间正相关;考察期内省域高质量发展水平并无明显提升,创新与开放维度表现欠佳是制约多数省份高质量发展的两大障碍;无论是全国还是东、中、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存在β收敛,西部地区收敛速度最快。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屈小娥 马黄龙 王晓芳
文章从经济发展基本面和五大发展理念两个维度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综合评价1997—2019年省域和四大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利用系统聚类算法和马尔科夫链矩阵对各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其动态演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样本期内全国及四大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和五大发展理念指数呈现阶梯状攀升态势,而经济发展基本面指数呈现波折中向上爬升的态势;聚类结果表明浙江等东部地区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较高,宁夏等西部地区省份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各省份间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俱乐部趋同效应。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赵锋,路遇
本文从七个方面对山东省人口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作了论述。山东省已经成为一个经济大省,与沿海其他省份相比,在人口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但是,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矛盾,尤其是在人口经济质量等许多方面,与江苏、广东等省份存在较大差距。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程敏 陈辉
基于"驱动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了城市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熵值法、灰色评价和集对分析构成的方法集对全国31个省市的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Kendall-W协和系数法对各评价结果进行事前一致性检验,在保证各方法评价结果具有一致性的前提下,运用算术平均组合评价模型、Borda组合评价模型和Copeland组合评价模型对方法集中单一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组合评价,最后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进行组合评价方法的事后检验,选出最优的组合评价方法,得到全国31个省市的最终排名并对此进行了聚类分析。
关键词:
城市基础设施 可持续发展 组合评价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朱健
当前,我国已步入新发展阶段,正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作为我国银行业机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商行如何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在服务国家和地方战略大局中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是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对城商行发展历程的思考回顾城商行的发展历程,其在支持区域经济发展中主动作为、努力提升经营能级:作为服务地方的生力军,深耕本地市场,助力制造业、商贸物流、信息技术、
关键词:
城商行 高质量 科创企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