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67)
- 2023(12266)
- 2022(9976)
- 2021(9111)
- 2020(7029)
- 2019(16112)
- 2018(15510)
- 2017(28659)
- 2016(15371)
- 2015(16747)
- 2014(16204)
- 2013(15677)
- 2012(14878)
- 2011(13441)
- 2010(13917)
- 2009(12468)
- 2008(12195)
- 2007(10990)
- 2006(9885)
- 2005(9102)
- 学科
- 济(65189)
- 经济(65129)
- 管理(47556)
- 业(45303)
- 企(36149)
- 企业(36149)
- 中国(26728)
- 地方(23053)
- 农(19191)
- 技术(18495)
- 方法(17501)
- 业经(17327)
- 数学(14178)
- 数学方法(14045)
- 农业(13681)
- 财(13645)
- 技术管理(13055)
- 发(12648)
- 制(12446)
- 银(12172)
- 银行(12156)
- 地方经济(11945)
- 行(11876)
- 融(11856)
- 金融(11855)
- 环境(11319)
- 学(10658)
- 贸(10262)
- 贸易(10242)
- 理论(10211)
- 机构
- 学院(207600)
- 大学(203441)
- 济(85928)
- 经济(83922)
- 管理(79036)
- 研究(75350)
- 理学(66435)
- 理学院(65548)
- 管理学(64644)
- 管理学院(64209)
- 中国(58127)
- 京(47383)
- 科学(43661)
- 财(39749)
- 所(36740)
- 中心(34524)
- 江(33895)
- 研究所(32680)
- 北京(31113)
- 农(30621)
- 范(30348)
- 师范(30108)
- 财经(29978)
- 院(28462)
- 州(27749)
- 业大(27299)
- 经(27185)
- 经济学(25460)
- 师范大学(24068)
- 省(23596)
- 基金
- 项目(136475)
- 科学(109669)
- 研究(105917)
- 基金(96170)
- 家(82427)
- 国家(81614)
- 科学基金(71661)
- 社会(68673)
- 社会科(65154)
- 社会科学(65141)
- 省(55801)
- 基金项目(51317)
- 教育(48347)
- 划(46340)
- 自然(43066)
- 编号(42733)
- 自然科(42123)
- 自然科学(42118)
- 自然科学基金(41369)
- 资助(36368)
- 发(36018)
- 成果(34576)
- 创(34262)
- 课题(32047)
- 重点(31046)
- 创新(30979)
- 发展(29692)
- 展(29174)
- 部(28911)
- 国家社会(28077)
- 期刊
- 济(106822)
- 经济(106822)
- 研究(70288)
- 中国(55111)
- 管理(33277)
- 教育(33121)
- 农(29942)
- 财(29231)
- 科学(27437)
- 学报(26194)
- 融(22997)
- 金融(22997)
- 大学(21241)
- 农业(20685)
- 技术(20341)
- 业经(19367)
- 学学(19258)
- 经济研究(16559)
- 问题(14547)
- 财经(14382)
- 经(12622)
- 科技(12408)
- 发(11627)
- 业(11386)
- 坛(11119)
- 论坛(11119)
- 技术经济(10876)
- 图书(10865)
- 现代(10715)
- 商业(10124)
共检索到3405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官卫华 叶斌 宋晶晶 陈韶龄
"城市双修"工作顺应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城市高质量发展要求应运而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解决"城市病"的重要手段。为此,要正确认识"城市病"产生的根源、原因以及"城市双修"的范围、对象、方法和重点。本文以南京"城市双修"试点工作为实证,采取综合评估、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充分体现"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分析"城市病"症结,以此确定"城市双修"工作任务重点和行动举措,并总结提炼相应实施成效和工作经验,可为其他城市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亚南 方炜
文章基于2004—2019年我国28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以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系统考察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有效提升了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该结果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高技术产业集聚在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东部城市、中部城市、一二线城市、三线城市、特大城市、大型城市、中型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勇 商译彤
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升级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总体目标,近年来高职院校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所要达到的应然状态,对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系统提出了融合、开放、升级发展的新要求。文章拟通过构建"进阶式双趋向6C"创新创业教育系统,助力高职院校培养具有"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及具有"企业家精神"与创新创业能力的高质量创业者。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创新创业系统 高职院校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培蕾
选取2007—2020年中国278个城市面板数据,采用Super-SBM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测度碳排放约束下的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水平,以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创新驱动政策对GTFP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能够显著提升城市GTFP,促进城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安慰剂检验后仍成立。在同时剔除智慧城市、文明城市和低碳城市等政策因素后,创新驱动政策对GTFP的提升作用有所下降,但是其政策效应依然显著;机制检验发现,创新驱动政策能够降低能源消耗强度、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进而提升城市GTFP;异质性分析发现,创新驱动政策对GTFP的驱动效应在低经济发展水平、非资源型和非城市群中的城市更为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培蕾
选取2007—2020年中国278个城市面板数据,采用Super-SBM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测度碳排放约束下的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水平,以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创新驱动政策对GTFP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能够显著提升城市GTFP,促进城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安慰剂检验后仍成立。在同时剔除智慧城市、文明城市和低碳城市等政策因素后,创新驱动政策对GTFP的提升作用有所下降,但是其政策效应依然显著;机制检验发现,创新驱动政策能够降低能源消耗强度、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进而提升城市GTFP;异质性分析发现,创新驱动政策对GTFP的驱动效应在低经济发展水平、非资源型和非城市群中的城市更为显著。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晖 刘轶芳 乔晗 胡毅 程伟 易香华
国际金融危机以后,我国高度重视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重要途径。本文在总结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市场需求、创新投入、发展效率、发展质量四个方面进行了产业创新驱动的影响要素分析,提出了创新驱动四要素螺旋模型,并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验证了创新驱动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顺利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连俊华 李富强
世界上高度一体化的创新型城市群正成为各个国家参与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全球竞争的关键力量。发达国家城市群创新发展的基本经验可以概括:各类创新要素集聚于中心城市,扮演区域创新的枢纽地位;城市群逐渐形成空间功能分工明确的区域一体化创新体系;区域内部健全的创新协同合作机制,促进区域一体化创新体系融合。我国积极探索长三角城市群区域协同创新发展。当前不断完善区域协同创新的顶层设计和框架,把长三角城市群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各城市联手打造"科创走廊";发挥上海区域创新龙头的作用,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以实现区域一体化的协同创新发展。本文通过梳理发达国家区域创新一体化经验,总结我国长三角城市群区域协同创新的模式,提出发挥中心城市创新地理集聚和空间溢出效应、完善区域协调机制、优化区域创新环境等建议。
关键词:
城市群 长三角城市群 区域创新 协同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龙庆 赵文平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导向下,职业教育教材应该确立什么样的建设定位和践行什么样的建设路径,这是当下值得关注的问题。高质量发展导向下我国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定位是要支持国家战略发展、要担当铸魂育人使命、要助力教育教学改革。指向高质量发展的职业教育教材建设要强化方向引领,坚持党和国家在教材建设中的指导作用;提高教材建设的适用性,在其价值效用上突出职业教育类型特征;重视教材建设的科学性,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教材建设机制;保持教材建设的先进性,努力构建符合新时代发展的新形态教材体系。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高质量发展 教材建设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王永表 武鑫
作为上市公司引领产业发展示范区,绍兴市上虞区逐步摸索出一条提升区域经济证券化率水平,上市公司引领地方产业发展升级的新路径。本文介绍了上虞区推动经济发展的五大举措和三点经验,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四点建议。中国经济进入产业转型升级时期,在机遇与经济下行压力并存的新形势下,浙江省适应新常态、转换新动能、实现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赵军 李艳姗 朱为利
本文基于我国2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11-2018年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探究数字金融、绿色创新及二者关联效应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以数字金融为门槛搭建面板门槛模型,探究绿色创新的城市高质量发展促进效应,同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二者及关联效应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长期影响及冲击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数字金融、绿色创新及两者交乘项在样本期内均显著促进了城市发展质量提升;第二,不同数字金融水平下绿色创新对城市高质量发展起到正向非线性促进作用;第三,长期内数字金融、绿色创新及二者关联效应均会提升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且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推动效应逐渐放缓;第四,异质性分析下数字金融、绿色创新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性。基于此提出以下建议:第一,要促进数字技术与金融服务相融合,加强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赋予城市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第二,要推动绿色创新政策体制建设,优化绿色创新引领机制,促进绿色创新高质量发展效应释放。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钟茂初 赵天爽
基于2003—2020年京津冀城市群的面板数据,从理论层面分析中心城市科技创新影响外围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效应机制,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经研究发现,京津冀中心城市科技创新与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具有空间正相关性,且两者同时表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态势;京津冀中心城市科技创新对外围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涓流效应”,中心城市科技创新核心区域的资源向外扩张促进邻近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且影响的间接效应大于直接效应。进一步扩展分析发现,中心城市科技创新对城市群经济创新发展与经济绿色发展有更显著影响,但对经济协调发展与经济开放发展的影响不显著,反而对经济共享发展有显著挤出效应;在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构成的科技创新维度的估计结果中,创新产出对本地以及周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明显高于创新投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冯明
文章基于2009—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从创新资金集聚和创新人员集聚两个维度出发,探析创新要素集聚、城市创新能力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得出:创新资金集聚与城市创新能力均正向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创新人员集聚作用相反。创新要素集聚与城市创新能力的交互作用可协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但该促进作用存在显著的城市创新能力门限效应,即只有城市创新能力达到一定水平时,创新要素集聚与城市创新能力的交互作用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才由负转正,并在城市创新能力提高时得以进一步增强。据此,应通过加强地区创新要素集聚政策引导、驱动城市一体化创新、采取“因地制宜”创新策略等方式,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冯明
文章基于2009—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从创新资金集聚和创新人员集聚两个维度出发,探析创新要素集聚、城市创新能力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得出:创新资金集聚与城市创新能力均正向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创新人员集聚作用相反。创新要素集聚与城市创新能力的交互作用可协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但该促进作用存在显著的城市创新能力门限效应,即只有城市创新能力达到一定水平时,创新要素集聚与城市创新能力的交互作用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才由负转正,并在城市创新能力提高时得以进一步增强。据此,应通过加强地区创新要素集聚政策引导、驱动城市一体化创新、采取“因地制宜”创新策略等方式,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妃敏 朱俊杰
共同富裕要求人民群众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一道共同富裕,且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愈发增强。基于多中心治理理论对浙江省“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的实证研究,试图为提供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促进精神富有提供新视角。其“政府+”多元主体的运作模式通过广泛的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丰富多元化文化生活;搭建数字平台,精准供给、资源共享等提供高品质高效能的公共文化服务。文章展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数字化改革的有益探索,推动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韩梅芳 王梦婷 张刊 何守琴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需求,而良好的营商环境至关重要。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的设立,为畅通和培育强大的国内市场,加快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践窗口。国家审计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结合当前营商环境状况和市场主体关注的问题,通过开展营商环境审计、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经济责任审计、财政资金审计、审计专项调查等,聚焦营商环境政策、资金、服务和整改落实情况,疏通投资兴业中的堵点,帮助企业脱困和发展,推动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同时从体制机制、审计技术、成果运用等方面探索创新审计方式,更好发挥国家审计的治理功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信用产品与服务创新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
绿色关注与企业绿色创新:高质量发展导向下数字商业模式场景研究
经济高质量发展导向下的濮阳市产业结构转型路径优化分析
创新驱动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研究——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以特色立刊是期刊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写在《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20周年之际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困境与路径
科技创新促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作用机理及实践路径
绿色创新能否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基于内外双重路径的检验
数字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现实困境与破解路径
面向高质量发展的西部国家高新区绿色创新能力提升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