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866)
2023(20077)
2022(17203)
2021(15889)
2020(13402)
2019(30142)
2018(29659)
2017(56558)
2016(31042)
2015(34255)
2014(33713)
2013(33369)
2012(30981)
2011(28080)
2010(27984)
2009(25837)
2008(24983)
2007(21960)
2006(19454)
2005(17219)
作者
(90939)
(75639)
(75272)
(71192)
(48244)
(36410)
(33997)
(29501)
(28824)
(27038)
(25774)
(25641)
(24130)
(23884)
(23295)
(23289)
(22552)
(22401)
(21877)
(21706)
(19020)
(18613)
(18375)
(17227)
(17011)
(16914)
(16767)
(16709)
(15238)
(15059)
学科
(129452)
经济(129322)
管理(85665)
(82487)
(65921)
企业(65921)
方法(55043)
数学(47158)
数学方法(46703)
(36224)
中国(36201)
地方(32688)
(30725)
业经(29562)
(27622)
农业(24741)
(23485)
贸易(23469)
(22652)
(22636)
环境(20686)
技术(20064)
理论(19719)
(19509)
银行(19436)
(19434)
金融(19432)
(19189)
(18970)
财务(18892)
机构
学院(434125)
大学(433438)
(173022)
经济(169387)
管理(167184)
研究(152245)
理学(144319)
理学院(142615)
管理学(140101)
管理学院(139329)
中国(112566)
科学(96653)
(93673)
(78630)
(78562)
(77781)
研究所(71050)
中心(68712)
业大(68453)
(65099)
财经(62739)
农业(61821)
北京(59307)
(59182)
师范(58499)
(57094)
(55556)
(54176)
经济学(52071)
师范大学(47332)
基金
项目(299943)
科学(234860)
基金(216285)
研究(215009)
(191016)
国家(189431)
科学基金(161298)
社会(135699)
社会科(128637)
社会科学(128608)
(118388)
基金项目(115116)
自然(106031)
自然科(103551)
自然科学(103524)
自然科学基金(101679)
(100117)
教育(98303)
资助(89009)
编号(86437)
成果(69122)
重点(67958)
(67539)
(65188)
(62375)
课题(60393)
创新(58211)
科研(57444)
国家社会(55677)
计划(55257)
期刊
(191660)
经济(191660)
研究(126313)
中国(86653)
学报(74340)
(71341)
科学(66687)
管理(60470)
(57820)
大学(54943)
学学(51961)
农业(49232)
教育(48973)
(39355)
金融(39355)
技术(36053)
业经(33206)
经济研究(30732)
财经(30091)
(26018)
(25848)
问题(25391)
科技(21876)
图书(21642)
(20591)
技术经济(20333)
商业(20132)
资源(20013)
理论(19350)
(18961)
共检索到6441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胡北明  
基于2010—2019年数据,采用DEA模型、Tobit模型及中介效应模型验证高铁开通对黔桂云39个市(州)旅游产业效率的影响效应及机制。研究发现:高铁开通对黔桂云地区旅游产业综合效率和规模效率有区域差异化的促进作用,且作用大小与各地高铁开通时间相对应,而对旅游产业纯技术效率存在反向作用,暴露出无效性,表明高铁开通对综合效率的促进效应是通过规模效率的提升以及纯技术效率的下降共同作用的;高铁开通提升居民收入水平以及改善区域可达性的中介效应并没有得到完全验证,其作用机制更为复杂,尤其是出现遮掩效应,说明高铁开通与旅游产业效率之间还存在更大的正向机制未纳入研究视野。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惠爱  赵丽红  岳宏志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透过数字经济内在规律探析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基于旅游供给-需求理论,阐释数字经济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并采用2013—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并且对高分位点处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更加显著;数字经济能够显著促进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并且对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大于东部和中部地区,但是对于东北地区现阶段未显现出影响效果;从数字经济子系统看,数字基础设施能够显著促进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数字产业化对东部地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正向促进作用更显著,产业数字化更能够促进西部地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数字治理与创新环境对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强;数字经济主要通过降低运行成本、提升技术创新水平和完善公共服务,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琴梅  罗瑞  
在准确界定核心概念、深入分析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区域全要素生产率机理的基础上,从物流业技术创新、结构优化、绿色高效、开放合作和环境共享五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中国26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3~2019年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实证分析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对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1)我国264个城市的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东部最高,中西部次之,东北最低且增长较慢。(2)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回归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分析后,发现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能显著提升区域全要素生产率。(3)进一步检验,发现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可以通过技术进步和要素配置效率来提升区域全要素生产率。据此,提出进一步促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以提升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助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形成的对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军  车帅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下重大的国家发展战略,作为新型经济形态的数字经济能否助推黄河流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有待探究的重要议题。鉴于此,运用内生增长数理模型厘清数字经济作用于高质量发展的机理,并构建流域内城市的数字经济指数和水资源约束下的高质量发展指数,基于2011—2018年流域内沿线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的提升作用及传导路径。结果表明:(1)全流域内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非资源型城市的提升效果相较资源型城市更佳。(2)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效应具有边际报酬后发递增优势,上游、中游城市相较于下游城市更为显著。(3)数字经济的作用效果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呈现“倒U型”特征,中等城市是未来发展数字经济的重点所在。(4)产业结构高度化、技术创新、技术效率是数字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传导路径,产业结构合理化则是重要的潜在作用渠道,分维度的互联网发展和普惠金融呈现一致的趋同效应。本文的政策启示是:要充分认识城市性质、城市区位以及城市规模的差异化影响,因地制宜强化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红利效应;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发展浪潮,助推产业结构升级与技术进步,为黄河流域未来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荣博  黄潇  
基于政策效应评估模型对试点区域现代服务业综合政策实施产生的经济增收效应进行系统评价与个案分析。在证明不会对试点地区的邻近地域单元产生外溢影响后,得出结论如下:无论是从长期动态还是短期时点来看,现代服务业综合政策实施后对试点区域产生显著的经济增收效应,这种效应是稳定推动且具有可持续性。但在不同的干预时点上出现了异质性,政策红利的边际影响效应在实施初期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在时间冲击中后期却趋于削弱。针对每一个试点地区进行个案考察发现,仅有重庆市和天津市在政策实行干预后出现明显的经济高质量增长,分析原因是其通过产业空间集聚和区域创新机制实现的,而其中制度创新的贡献程度最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月   王凤  
“上云用数赋智”作为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引擎,是实现国有企业高发展质量的关键。文章遵循新发展理念的战略指引构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10-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基于测算的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从“上云用数赋智”视角实证检验了数智赋能对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一是数智赋能对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这一促进效应主要体现于创新发展、经营绩效和共享发展三个层面。进一步地发现基础数智赋能和深度数智赋能均在不同程度提升了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最后,与公益类国有企业相比,数智赋能的质量提升效应主要体现于商业类国有企业。依据研究结果,国有企业仍需加强数智赋能与绿色低碳发展的深度融合,提高公益类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月   王凤  
“上云用数赋智”作为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引擎,是实现国有企业高发展质量的关键。文章遵循新发展理念的战略指引构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10-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基于测算的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从“上云用数赋智”视角实证检验了数智赋能对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一是数智赋能对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这一促进效应主要体现于创新发展、经营绩效和共享发展三个层面。进一步地发现基础数智赋能和深度数智赋能均在不同程度提升了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最后,与公益类国有企业相比,数智赋能的质量提升效应主要体现于商业类国有企业。依据研究结果,国有企业仍需加强数智赋能与绿色低碳发展的深度融合,提高公益类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马勇  唐海燕  
交通作为旅游系统的基础性子系统,是连接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市场的桥梁和通道。由于旅游资源具备不可移动性,因此,旅游流的空间位移对区域交通系统有着高度依赖性。交通系统是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先决条件,其每一次变革性突破都深刻影响着旅游产业发展。面向"十四五"新时期,中国旅游业正处在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的关键节点,优质旅游产品供给不完备,旅游服务质量提升不足等问题仍是抑制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加强旅游服务质量监管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文旅市场发[2021]50号)明确指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明贵  赖一鸣  吴萍  
以中国2006—2019年省域面板数据为样本,构建了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采用曲线调节效应回归模型探究了工业集聚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及金融支持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工业集聚和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呈“U”型关系,随着工业集聚程度增加,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先减少后增加。金融支持显著调节了工业集聚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使“U”型曲线更陡峭、拐点左移、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更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明贵  赖一鸣  吴萍  
以中国2006—2019年省域面板数据为样本,构建了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采用曲线调节效应回归模型探究了工业集聚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及金融支持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工业集聚和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呈“U”型关系,随着工业集聚程度增加,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先减少后增加。金融支持显著调节了工业集聚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使“U”型曲线更陡峭、拐点左移、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更高。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华珂  何春  
基于中国2005-2019年的272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检验了绿色金融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1)绿色金融能够促进城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2)机制检验表明绿色金融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引导居民绿色消费、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等途径促进了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3)异质性检验表明在科教水平低的城市、中小城市和中西部地区的城市,绿色金融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对绿色金融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玉林  严娉  谷军健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依据湖北省高新区数据,实证分析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存在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突出问题。研发创新、人力资本、金融发展、产业集聚是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对外开放扩大对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调节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对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是双刃剑,显著促进了高新区产业结构升级,但并没有直接提升高新区的生产率水平,且对高新区的经济效益产生了抑制效应;扩大了研发创新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应,但降低了研发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政府支持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但过度的政府干预和支持将导致资源错配反而阻碍高新区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天祥  刘迪  黄琳雅  杨希特  
文章分析高铁对我国区域协同发展的影响机理,指出高铁时空压缩效应产生市场一体化效应、城市竞合效应和城市群空间效应,导致城市体系多中心化、产业结构相关多样化、创新网络结构有序化,催生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协同治理,进而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基于高铁建设背景,利用2005—2019年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湖南区域协同发展水平,采用ESDA分析其演变特征,使用DID模型验证高铁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高铁时代湖南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水平呈增长趋势;(2)城市协同发展水平空间结构优化,协同水平最高的是长沙,京港澳高铁沿线的长株潭、岳阳、衡阳和郴州协同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大湘西地区,整体呈现由东至西梯度递减态势;(3)高铁对湖南区域协同发展具有正向影响;(4)高铁通过城市体系、产业结构、创新网络、旅游业发展以及环境协同治理等间接影响区域协同发展水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怡  
我国县域乡村具有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县域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崛起,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县域的实际情况发展本区域旅游产业,能够壮大地区旅游产业,推动县域经济的良性发展。本文分析了发展县域旅游产业的意义,总结县域旅游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分析探索相应的突破举措和发展路径,为县域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些许参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阙澄宇  李金凯  程立燕  
在我国继续稳步推进对外开放的现实背景下,理清汇率市场化与资本账户开放之间的顺序不仅是一个理论上需要廓清的争议问题,而且也是现实中需要明确和考量的问题。以往研究在探讨两者之间的顺序时,大多以经济增长或金融危机发生概率作为参照系。在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战略背景下,文章以全要素生产率作为参照系,分别构建了汇率制度和资本账户开放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方程,采用非线性建模技术-PSTR模型深入研究了两者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推进策略。研究表明:(1)汇率制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显著的非线性特征,随着资本账户开放程度的加深,该系数由负转正。这表明资本账户开放能够减弱汇率波动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负向影响。(2)资本账户开放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显著为负,且随着汇率制度的变迁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在汇率弹性足够高时,该负向影响显著下降。这表明增加汇率弹性能够显著降低资本账户开放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负向冲击。(3)资本账户开放能够减弱汇率制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负向影响,同时更加富有弹性的汇率制度也能够显著降低资本账户开放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负向冲击。因此,汇率市场化与资本账户开放互为前提,两者应该协同推进,从而在保证更高层次对外开放的同时,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